他微微侧过头,眼角的余光扫过三人依旧震撼的脸庞。
“等我们站上最高领奖台的那一天,我会给你们一个答案。”
“那是在未来的某一天,一个足以改变你们一生的惊喜。”
话音落下,房间里依旧寂静。但三人的内心,却已经掀起了滔天巨浪。
窗外,是BJ辉煌的不夜城,是十三亿人共同的奥运梦想。
窗外,是世界金融市场崩塌的前夜,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财富大洗牌。
而陆远,就站在这两个世界的交界点。
左手,是国家的荣耀。
右手,是未来的帝国。
一场战争,为了荣光。
另一场战争,为了铸造王权。
而他——
将赢得所有!
第348章 飞人卫冕
那场以二十五分优势碾压世界冠军西班牙的比赛,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激起的余波席卷了整个世界篮坛。
BJ的盛夏,因这支中国男篮而被彻底点燃。
五棵松体育馆的每一块砖,似乎都浸透了胜利的滚烫气息。
曾经遥不可及的奥运篮球金牌,一夜之间,从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
媒体的版面被“黄金一代”、“战术之神”、“历史最强”这样的字眼疯狂占据,仿佛只要将赞美的词汇堆砌得足够高,就能直接为中国队加冕。
然而,在这片喧嚣与狂热的海洋中心,风暴眼内的中国男篮,却呈现出一种令人费解,近乎冷酷的平静。
那晚在国贸顶层套房的密谈,像一种无声的催化剂,彻底改变了球队核心的化学成份。
陆远抛出的那个足以颠覆中国体育格局的宏伟计划——拥有一支属于他们自己的NBA球队——在姚明、王治郅和李冉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名为“野心”的种子。
这颗种子在西班牙队落寞的背影滋养下,开始疯狂地生根发芽,长成了一棵名为“信念”的参天大树。
他们谁也没有再公开提起那个疯狂的话题,但一种全新的,超越了普通队友的纽带,已经将他们三人牢牢地绑在了一起。他们不再仅仅是为了国家的荣誉而战,他们开始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更加宏伟的未来而战。
王治郅是第一个敏锐洞察到这种变化的人。
作为球队里经历最丰富,心智最成熟的老将,他像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清晰地看到了他两位兄弟的蜕变。
姚明变了。
他变得更加沉默,也更加纯粹。
训练场上,他不再是那个会用“姚氏幽默”调节气氛的领袖,他变成了一头苏醒的远古巨兽。
他将自己所有的能量都倾注在了三秒区那片方寸之地上。
他每一次沉重的脚步,每一次凶狠的背身要位,都像是在向世界宣告,这里是他的禁区,他的领地,他的王国。
他的眼神里没有了轻松,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吞噬一切的专注。
王治郅知道,姚明正在用行动回应陆远的那个提议。他要向陆远,向全世界,也向他自己证明,他不仅是中国的“小巨人”,他更是这个星球上无可争议的第一中锋,是任何一支球队都梦寐以求的,足以建队的绝对基石。
李冉是最不用担心的那个,陆远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防守艺术殿堂的大门,而他,则以一种近乎偏执的狂热,一头扎了进去。他开始享受那种将对手的王牌球员一步步拖入泥潭的快感。
他享受着对手从自信到烦躁,再到怀疑人生的心理崩溃过程。
他的得分数据或许不再亮眼,但他的眼神,却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危险。
那是一种猎食者盯上猎物时的眼神,冷静、专注,充满了致命的压迫感。
王治郅明白,李冉已经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价值,他正在将自己锻造成一柄陆远战术体系中最锋利,也最坚固的“锁”。
而王治郅自己,则悄然完成了角色的升华。
他成为了这支球队真正的“大脑”和“节拍器”。他看懂了陆远的深意,也理解了姚明和李冉的追求。
于是,他用自己那历经风雨的智慧和经验,将这两人强大的个人能力,完美地融入到了球队的整体战术之中。
他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工兵,默默地填补着球队运转中每一个可能出现的缝隙。
当姚明在内线吸引重兵时,他总能鬼魅般地出现在最致命的空位,用一记稳如泰山的中距离投篮,惩罚对手的防守策略。
当李冉的贴身撕咬造成轮转空当时,他总能用最老道的预判和脚步,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协防位置上,化解一次潜在的危机。
他不再仅仅是战术板上一个重要的策应点,他成为了这支球队的灵魂,是姚明的“翻译官”,是李冉的“保护伞”,是所有年轻球员的“定海神针”。
这三驾马车,在陆远这位神秘莫测的驾驭者手中,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朝着共同的目标,隆隆向前。
小组赛的下一个对手,是拥有德克·诺维茨基的德国队。
全世界的媒体都在热炒“姚明VS诺维茨基”的超级巨星对决。
这是两位在NBA都证明了自己,分别代表着东西方篮球最高技艺的七尺长人之间的碰撞。
德国队的主教练也公开表示,他们限制不住姚明,但他们相信,诺维茨基同样是不可阻挡的。
赛前的战术准备会上,陆远没有像往常一样在战术板上画满复杂的箭头和线条。
他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李冉叫到了战术板前。
“我跟你说过,李冉,德克·诺维茨基,”陆远用记号笔在诺维茨基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从比赛的第一秒到最后一秒,他属于你。”
所有人都看向李冉,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和信任。
陆远顿了顿,看着李冉那双燃烧着火焰的眼睛,补充了一句:“你的任务,不是让他不得分,而是让他打得难受。让他每一次出手,都像是在和自己战斗。让他怀疑自己的节奏,怀疑自己的手感,怀疑自己的篮球哲学。明白吗?”
“明白。”李冉的回答简短而有力,像出鞘的刀锋。
比赛的哨声准时在五棵松体育馆响起。
从跳球开始,全世界的球迷就见证了篮球场上最令人窒息的一幕。
李冉像陆远指令中描述的那样,化身为了诺维茨基的影子。
那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防守,那是一种近乎野蛮的压迫,是一种来自精神与肉体上的双重折磨。
当诺维茨基在高位试图接球时,李冉像一块坚硬的磐石,用自己的胸膛和臂膀,死死地卡住他的位置。
诺维茨基不得不花费比平时多几倍的力气,才能勉强接到传球。
而当他接到球时,李冉那张毫无表情的脸,已经近在咫尺。
第一节进行到第五分钟,诺维茨基终于在一次复杂的跑位后,得到了一个稍纵即逝的空当。
他标志性的金鸡独立,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然而,就在他出手的瞬间,李冉那长长的手臂,如同凭空出现一般,虽然没有碰到球,却完美地遮蔽了他的视线。
“哐!”
篮球磕在篮筐前沿,弹了出来。
诺维茨基皱了皱眉,他以为这只是一个偶然。
但接下来,这样的场景开始反复上演。
他试图用背身单打来惩罚这个比自己矮小的对手,却发现李冉的下盘力量惊人,像一棵扎根在地板里的老树,纹丝不动。
他试图利用挡拆来摆脱,但王治郅的协防总是在最恰当的时机出现,像一张无形的网,封锁住他所有的选择。
德国战车那精准的进攻体系,因为核心的熄火,彻底陷入了瘫痪。
而球场的另一端,则上演着一场残暴的个人秀。
姚明,在德国队的禁区里,打出了神一般的统治力。
德国队的中锋克里斯·卡曼,这位在NBA同样以强硬著称的球员,在姚明面前,脆弱得像一个孩子。
姚明不需要复杂的战术,他只需要在低位接到球。
然后,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碾压。
他用宽厚的肩膀顶开卡曼,一个轻巧的转身,小勾手,命中。
他用强壮的身体硬凿到篮下,无视身后所有的拉拽,起身,暴扣,球进哨响,二加一。
德国队开始用双人,甚至三人包夹来对付他。
但如今的姚明,早已不是那个只会低头蛮干的年轻中锋。他的视野,他的传球,同样是大师级的。
他像一座灯塔,在高位吸引了所有防守球员的注意力,然后用一个精准的击地传球,找到了空切的王治郅,后者轻松上篮得分。
他甚至在人缝中,用一个匪夷所思的脑后传球,助攻外线的朱芳雨命中一记空位三分。
德国队的主教练在场边绝望地嘶吼着,他用尽了所有的办法,换上了所有能用的内线球员,但结果都是一样。姚明像一尊不可撼动的神祇,用最原始,也最有效的方式,将他们的内线防线,冲击得支离破碎。
三节比赛结束,记分牌上的比分是85比55。
中国队领先三十分。
姚明在二十八分钟的上场时间里,二十一投十五中,罚球八罚七中,狂砍三十七分,十九个篮板,外加五次助攻和三次盖帽。
而他对面的诺维茨基,在李冉那令人窒息的防守下,十五次出手,仅仅命中三球,全场只得到十一分。
比赛进入了垃圾时间。
陆远大手一挥,换下了全部主力。
赛后,一脸沮丧的诺维茨基在混合采访区,面对着长枪短炮,无奈地苦笑道:“我感觉自己整场比赛都在和一个疯子搏斗,他不在乎数据,不在乎犯规,他唯一的目的,就是让我不舒服。我从未见过这样的防守者。至于姚……当他决定用那种方式打球时,他是不可阻挡的。我们输得毫无脾气。”
这场大胜,彻底奠定了中国队在本届奥运会上的强者地位。
整个小组赛阶段,好像都变成了中国队展示其恐怖实力的巡演。
小组赛最后一战,对阵欧洲老牌劲旅,号称“欧洲凯尔特人”的希腊队。
这支球队以其严谨的战术和铁血的防守闻名于世。
赛前,所有人都认为这将是一场艰苦的阵地战。
然而,比赛的走势再次让世界震惊。
面对希腊队那引以为傲的团队防守,中国队用一种更加高级,更加默契的团队篮球,将其彻底瓦解。
姚明不再沉在低位,他像一座移动的阿尔卑斯山,在高位不断地为队友提供着高质量的掩护。王治郅则像一位优雅的指挥家,在姚明创造出的巨大空间里,穿针引线,调度着全队的进攻。而李冉,则再一次完美地完成了他的任务,将希腊队的进攻箭头,有着“欧洲科比”之称的斯潘诺里斯,防得几近崩溃。
中国队兵不血刃地再下一城,以四胜一负的战机,昂首挺进八强。
唯一的失利,是小组赛第一场,在最后时刻被科比用一记不讲理的绝杀带走。
但即便是那场失利,也让全世界看到了这支中国队脱胎换骨的变化。
他们不再是那支依赖姚明一个人苦苦支撑的球队。
他们变成了一个整体,一个拥有着绝对内线核心,顶级防守大闸和智慧老将的可怕的整体。
淘汰赛抽签结果出炉,八进四的对手,是来自波罗的海的篮球强国——立陶宛。
这是一支比德国队更加强硬,比希腊队更加狡猾的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