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主教练,不仅带来了颠覆性的训练方法,还带来了颠覆性的后勤保障。
李春江站在一旁,也看傻了。
他现在终于有点明白,陆远那句“我来承担风险”的底气在哪了。
人家根本就不是在蛮干,人家压根就是穿着满级装备来新手村,就是来降维打击的!
“好了,五点半了。”陆远看了看表,“去把他们叫起来吧。先喝一瓶蓝色的,然后吃早饭,六点钟,准时训练。训练前再给他们喝一瓶那个绿色的。”
“现……现在就叫?”老张有点懵。这才五点半啊!
“我的球队,没有懒觉可睡。”陆远说完,转身就走,留下一屋子目瞪口呆的医疗专家和同样被刷新了三观的李春江。
……
五点四十五分,球员宿舍。
当房门被敲响,球员们被告知要去医务室集合时,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
“我操,几点了?天都没亮啊!”朱芳雨哀嚎着被人从床上拖了起来。
“杀人不过头点地,姓陆的这是要我们的命啊……”孙悦闭着眼睛,梦游一样往外走。
当他们拖着僵尸般的步伐走进医务室,看到那些瓶瓶罐罐时,所有人都以为是新一轮的折磨。
“来,都排好队,一人一瓶,喝了。”老张板着脸,心里却激动得不行。
他很想看看,这传说中的黑科技,到底有多神奇。
球员们虽然满腹怨气,但还是听话地接过了瓶子。
王仕鹏拧开盖子,闻了闻,一股淡淡的清香,有点像薄荷。
他抱着“早死早超生”的心态,仰头一口灌了下去。
液体入口,冰冰凉凉,顺着喉咙滑进胃里。
起初,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但就在几秒钟后,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突然从胃部升起,然后像一张温柔的大网,迅速扩散到四肢百骸。
王仕鹏猛地睁大了眼睛。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那像被灌了铅的双腿,正在慢慢变轻。
肌肉深处那些密密麻麻的酸痛点,仿佛被一只只温暖的手轻轻抚平。
昨天训练时几乎耗尽的力气,正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重新充盈着他的身体。
“我……我操?”他忍不住爆了句粗口,活动了一下自己的肩膀和手臂,那种沉重和僵硬感,竟然消失了大半!
“什么情况?!”旁边的朱芳雨也瞪圆了眼睛,他用力捏了捏自己的大腿肌肉,昨天还硬得像石头,现在居然恢复了弹性。
“这……这是什么神仙水?”孙悦更是夸张地跳了两下,落地时感觉双腿充满了力量。
整个医务室,瞬间炸开了锅。
球员们像是发现新大陆一样,彼此交流着身体神奇的变化。
那种从地狱回到天堂的感觉,让他们脸上的疲惫和怨气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震惊、好奇,以及一种无法言喻的兴奋。
姚明是感受最深的一个。他那巨大的身体,恢复起来本该是最慢的。
可此刻,他能感觉到一股温润的能量正在滋养着他那备受摧残的膝盖关节,原本火辣辣的刺痛感,已经被一种舒适的温热所取代。
他看向不远处,正和李春江站在一起的陆远。那个男人只是平静地看着他们,仿佛眼前这堪称医学奇迹的一幕,在他看来,再正常不过。
姚明的心里,第一次涌起了一股近乎敬畏的情绪。
这个男人,他到底还藏着多少秘密?
吃过早饭,当球员们再次踏入训练馆时,他们的精神面貌已经焕然一新。
虽然身体深处还残留着一丝疲惫,但那种随时会散架的感觉已经彻底消失。
他们站得笔直,眼神明亮,甚至带着一丝期待。
他们很想知道,在身体状态恢复之后,自己能在这个魔鬼教头的训练下,达到怎样的高度。
看着脱胎换骨般的球队,李春江、巩晓斌等一众教练,交换了一个震撼的眼神。
他们彻底服了。
从这一天起,一种新的“日常”在国家队建立了起来。
白天,是地狱。
陆远的训练计划一天比一天疯狂。从极限体能,到高压防守,再到复杂到令人发指的战术跑位。
他把每个球员都逼到了身体和精神的极限。汗水浸透了训练馆的每一寸地板,嘶吼和喘息是这里唯一的主旋律。
每个人每天都感觉自己死了一回。
而到了晚上,就是天堂。
那神奇的“运动饮料”成了所有人的续命神水。
无论白天被摧残得多惨,只要一瓶下肚,睡上一觉,第二天醒来,又是生龙活虎的一条好汉。
甚至,他们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每一次的“毁灭”与“重生”之间,正变得越来越强壮,越来越有爆发力。
肌肉线条更加清晰,耐力极限不断被突破,反应速度越来越快。
半个月后。
当朱芳雨在“地狱之轮”的测试中,咬牙坚持了整整六十秒,成功通关时,整个训练馆都沸腾了。
当孙悦在对抗训练中,像一只猎豹般精准地抢断了李冉的传球时,李冉第一次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当姚明在全场折返跑测试中,成绩甚至超过了队里的一些后卫时,所有人都沉默了。
他们变了。
每个人都变了。
他们不再是那群养尊处优的CBA球星,他们是一群眼神里燃烧着火焰的战士。
他们的身体里,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他们的意志,被打磨得像钢铁一样坚硬。
而他们看向陆远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怀疑、不解,变成了绝对的,狂热的,信赖。
在这个男人的带领下,他们相信,自己真的可以去挑战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对手。
距离奥运开幕,还有二十天。
一场风暴,正在这座与世隔绝的训练基地里,悄然酝酿。
而当它席卷世界的那一天,整个篮坛,都将为之颤抖。
第345章 他们征服了地狱
京城的八月,像一个巨大的蒸笼。
热气从柏油马路下升腾,扭曲着视线里的一切。
奥运的狂欢气氛已经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毛孔,但在这片喧嚣的海洋中,有一座孤岛,沉默得令人心慌。
那就是中国男篮的封闭集训基地。
自从那个名叫陆远的年轻人,以一种近乎蛮横的姿态接管球队,并拉下厚重的铁幕之后,这支队伍就成了中国体育界最大的一个谜。
最初,是等待。
记者们像一群耐心的秃鹫,在基地门口安营扎寨。
他们以为这只是新官上任的三把火,烧不了几天。但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两个星期过去,那扇大门除了运送物资的车辆,再未向任何媒体打开过。
他们拍到的,只有高耸的围墙和偶尔掠过上空的飞鸟。
等待,渐渐变成了揣测。
“我跟你说,绝对出事了。”京城一家著名的体育报社里,篮球部的资深记者老王,正对着一群年轻同事信誓旦旦地分析着,“我那线人,就是给基地送菜的,他说每天拉出来的泔水和垃圾,是以前的三倍!这说明什么?说明里面的消耗巨大!不是玩命的练,就是玩命的吃药!”
揣测,很快就酦酵成了风暴。
网络,成了这场风暴的中心。在华夏最大的篮球论坛“虎扑”上,一个标题为《【理性讨论】陆远的“地狱集训”,究竟是救赎还是豪赌?》的帖子,在短短几天内盖起了数万层高楼。
“赌个屁!就是瞎搞!大姚刚从华盛顿打完季后赛回来,脚上还打着钢钉,能经得起他这么折腾?我看陆远就是想拿姚明的职业生涯,给自己刷一份惊天动地的履历!”——ID:奇才一生推
“楼上冷静点。没准真有效果呢?万一练出来了,不就是奇迹了?”——ID:爱篮球的胖子
“奇迹?篮球是科学!不是玄学!你看看欧洲那些强队,哪个不是循序渐进,讲究个负荷管理?这种一个月就把人往死里练的,违背运动规律,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在大赛前集体崩溃!立帖为证,小组赛能赢安哥拉,我直播倒立洗头!”——ID:数据帝
悲观的情绪如同瘟疫,迅速占据了舆论的主流。
人们似乎已经认定了,这支被藏起来的中国男篮,正在走向一个悲惨的结局。
紧接着,电视台的王牌篮球辩论节目《篮坛风云》,更是给这盆冷水,又加上了一块寒冰。
节目请来了两位重量级嘉宾,一位是退役名宿,以敢言著称的马指导;另一位则是从美国留学归来,满口都是运动科学和数据模型的新锐评论员,赵博士。
主持人将问题抛出:“马指导,外界现在对陆远的训练方式议论纷纷,您作为老前辈,怎么看?”
马指导靠在沙发上,脸色沉重,毫不掩饰自己的忧虑:“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他摇着头,痛心疾首,“篮球不是这么打的,国家队不是这么带的。我们讲究的是什么?是团结,是循序渐进,是保护好我们的核心球员。你看看现在,把一群国宝关在笼子里,像练牲口一样练,这是什么路子?我听说,队里已经有不止一个人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全靠队医和高科技设备硬顶着。这不是胡闹吗?这是在拿我们十几年才盼来的黄金一代,去赌一个虚无缥缈的明天!”
一旁的赵博士推了推金丝眼镜,用一种更冷静,却也更让人绝望的语气补充道:“从数据模型的角度来看,这种短时间内的超负荷训练,会导致球员体内皮质醇水平急剧升高,神经系统过度疲劳。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到了比赛场上,反应速度会变慢,投篮手感会变得僵硬。他们现在看起来可能很强壮,但那是一种‘假象’,是身体被过度刺激后的应激反应。我预测,他们甚至撑不过小组赛前两场的高强度对抗。”
两位专家的论断,像两记重锤,砸在了所有关心中国篮球的人心上。
绝望的情绪,弥漫开来。
人们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悲惨的一幕:在家门口的奥运赛场上,被寄予厚望的中国男篮,步履蹒跚,眼神疲惫,被强大的对手一次次冲垮,最终在全世界的注视下,输得体无完肤。
而那个始作俑者,那个名叫陆远的年轻人,将成为中国篮球的罪人,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风暴,在奥运开幕前三天,那场新闻发布会的召开时达到了顶峰。
然后,戛然而止。
……
当那扇沉重的大门被推开,当陆远带领着他那支沉默如铁的军队,踏入新闻厅的那一刻。
整个世界,安静了。
数百名记者,数百台相机,数百个准备了满肚子尖锐问题的脑袋,在这一瞬间,集体宕机。
他们看到了什么?
他们看到了一群狼。
一群从地狱的烈火中走出来,披着红色战袍的狼。
瘦削的脸庞,古铜色的皮肤,刀刻般分明的肌肉线条。
这些外在的变化固然惊人,但真正让现场所有人感到窒息的,是他们的眼神。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眼神?
不再有往日的谦和或迷茫,不再有大赛前的紧张或兴奋。
那是一种极度专注,极度冷静,甚至带着一丝残忍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