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坛天工:开局执教答案 第454节

  “特邀嘉宾!陆远!”

  “篮协的发布会,他一个NBA的俱乐部教练,跟篮协一把手平起平坐?”

  “这他妈的……是要官宣执教国家队了吗?就在奥运会前一年?”

  “疯了吧!他不要尼克斯的王朝了?那可是三连冠啊!历史级别的荣誉和上千万美金的年薪啊!”

  整个编辑部瞬间炸锅。所有人都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条体育新闻。

  这是一个足以载入2007年年度大事记的,关于选择与梦想,关于个人荣誉与国家使命的,惊天动地的故事。

  次日上午九点,距离发布会还有一个小时,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那栋颇有年代感的苏式报告厅外,早已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各路媒体的长枪短炮,密密麻麻地架成了一片冰冷的钢铁丛林。

  记者们一个个汗流浃背,却又双眼放光,像一群等待围猎的饿狼,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狂热而焦灼的气息。

  不光是体育记者,连《财经》杂志、《南方周末》、甚至几家海外通讯社的记者都来了。他们都知道,今天这里发生的事情,将远远超出体育的范畴。

  报告厅内,更是座无虚席。

  老马凭借着自己的资历,在第一排的角落里抢到了一个位置。

  他看着主席台上那两个并排摆放的红色姓名牌——“于在清”,“陆远”,心中感慨万千。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自己二十多年的记者生涯,所有的等待和期盼,都将在今天,得到一个最终的答案。

  十点整,在所有人的翘首以盼中,报告厅的侧门被推开。

  “咔嚓咔嚓咔嚓——!”

  快门声如同暴雨般瞬间响起,闪光灯汇成一片刺眼的白色海洋。

  篮协主席于在清走在前面,他穿着一身得体的深色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惯常的严肃表情,但紧抿的嘴唇和微微发亮的眼神,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他身后,跟着陆远。

  陆远一出现,就成了全场的绝对焦点。

  他与周围紧张肃穆的气氛格格不入。

  他没有穿西装,只是一件最简单的黑色圆领T恤,一条李维斯的牛仔裤,脚上是一双普通的白色阿迪达斯贝壳头。

  他双手插在裤兜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平静地走上主席台,仿佛只是从自家客厅走到阳台那么随意。

  那种极致的平静,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一种源于绝对掌控力的松弛。

  他似乎根本没把台下这上百家媒体放在眼里,或者说,他即将要宣布的事情,其分量之重,已经让他懒得去在乎这些场面上的东西。

  两人落座。

  喧闹的会场奇迹般地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那只靴子落地。

  于在清清了清嗓子,对着麦克风开口了。

  他的声音沉稳洪亮,带着那个年代官员特有的腔调。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他按照讲稿,念了一段四平八稳的开场白,内容无非是总结过去,展望即将到来的奥运会。

  台下的记者们有些不耐烦,但没人敢造次。

  终于,于在清话锋一转,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的陆远。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郑重和期待。

  “我们一直在反思,一直在探索,到底什么样的路,才是真正适合中国篮球的路。我们很幸运,我们找到了一个人。一个真正懂得如何胜利,更懂得如何缔造胜利的人。现在,我把时间,交给我身边的这位,陆远指导。”

  所有的镜头,所有的灯光,所有的目光,像被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瞬间全部聚焦在了陆远的身上。

  陆远身体微微前倾,将麦克风拉近了一些。

  他没有看任何人,目光仿佛穿透了报告厅的墙壁,看向了某个遥远的地方。

  “谢谢刘主席。”他的声音很干净,不带一丝情绪,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我不喜欢说废话,今天来,就宣布几件事。”

  他停顿了一下,整个报告厅安静得能听到每个人自己的心跳声。

  然后,他投下了第一颗炸弹。

  “第一,从今天起,我不再担任纽约尼克斯队的主教练。”

  轰——!

  整个报告厅,像是被瞬间抽成了真空,然后又猛烈地爆炸开来。

  尽管每个人心里都有了猜测,但当这个消息被陆远用如此平淡的语气亲口证实的时候,那种冲击力,还是让所有记者都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放弃了!他真的放弃了!

  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四连冠,放弃了NBA历史第一高薪,放弃了在篮球最高殿堂封神的机会!

  这个男人,到底在想什么?

  不等记者们从巨大的震惊和哗然中反应过来,陆远的声音再次响起,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第二,回国之后,我与篮协的领导们,共同制定了一个计划。”

  他环视全场,眼神变得深邃而锐利。

  “这个计划,我们叫它——‘燎原计划’。”

  “燎-原-计-划?”

  记者们在心中反复咀嚼着这个名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这个举国上下期盼奥运圣火的年份,这个词背后所蕴含的磅礴野心,让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心悸。

  “这个计划的核心,不是为了备战明年的奥运会,也不是为了拿某一个亚洲冠军。”陆远的声音陡然拔高,像一把锋利的战刀,劈开了所有的疑虑和猜测,“我们要做的,是彻底改造中国篮球的人才培养体系。从选拔,到训练,到医疗,到海外输送,建立一个全新的,与世界顶级水平完全接轨的系统。”

  他站了起来,单手撑着桌面,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每一张震撼的脸。

  “我不想再看到,我们的天才球员,因为不科学的训练而伤痕累累;我不想再看到,他们因为语言和文化障碍,在海外孤立无援;我更不想再看到,我们十几亿人的国家,在世界大赛上,只能依靠一两个球星去苦苦支撑。”

  他的声音越来越激昂,每一个字都像战鼓,重重地敲在所有人的心上。

  “我们要做的,不是为了备战某一次大赛,不是为了拿某一个冠军。我们要做的,是彻底改变中国篮球的人才培养土壤。我们要为这个国家,找到未来十年,二十年,所有值得被发现的篮球天才。然后,用全世界最科学的训练方法,最顶级的医疗保障,最通畅的上升渠道,去把他们,打造成真正的战士。”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声音里带上了一种不容置疑的,如同信仰般的力量。

  “我希望有一天,当人们提起中国篮球,想到的不再是某一个孤独的名字。”

  “我要的,不是一个姚明,不是一个王治郅,不是一个李冉,不是一个易建联。我要的,是一支军团!一支由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有能力站在世界篮球最高殿堂,和任何一支强队掰手腕的,真正的中国篮球军团!”

  “这,就是燎原计划!”

  话音落下。

  全场死寂。

  一种令人窒息的,混杂着震撼、激动和难以置信的死寂。

  老马坐在台下,紧紧地攥着手里的笔,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的眼眶,竟然有些湿润了。

  他等了二十年,盼了二十年,他以为自己这辈子都等不到了。

  他以为中国篮球,就会在无休止的扯皮和内耗中,慢慢烂掉。

  但他没想到,在今天,在这个年轻人身上,他看到了光。一道足以刺破所有黑暗,照亮未来的,无比璀璨的光。

  这已经不是一个执教计划了。

  这是一个宣言。

  一个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篮球,要从今天起,换一种活法的,独立宣言!

  他手里的笔,在微微颤抖。

  他想写点什么,却发现自己的大脑一片空白。

  他被震住了。

  被陆远那番话里,所描绘的那个无比宏大,无比壮阔,甚至有些不切实际的蓝图,给彻底震住了。

  这已经不是一个教练的执教方略了。

  这是一个战略家,在为一项伟大的事业,描绘开篇的史诗。

  而就在所有人都还沉浸在这种史诗般的宏大叙事所带来的巨大震撼中时,陆远,扔出了第三颗,也是最致命的一颗,足以让整个世界篮球格局都为之颤抖的,终极核弹。

  他重新坐下,恢复了那种云淡风轻的语气,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第三,为了确保‘燎原计划’能够拥有最顶级的资源和视野。我已经和我的老朋友,纽约尼克斯队的老板,詹姆斯·多兰先生,达成了战略合作。”

  “从今天起,纽约尼克斯俱乐部,以及其母公司麦迪逊广场花园集团,将成为‘燎原计划’的首席战略合作伙伴。他们将为我们提供包括但不限于资金、训练基地、专家团队、医疗康复资源、NCAA及NBA联盟人脉在内的,全方位的,无条件的支持。”

  如果说,前两个消息,是在中国体育圈里引爆了原子弹。

  那么这第三个消息,就是直接引爆了一颗足以改变地壳板块的氢弹!

  报告厅里,所有的记者,都感觉自己的大脑,被这股巨大的信息流,冲击得一片空白。

  他们甚至忘了提问,忘了拍照,只是一个个张大了嘴巴,呆若木鸡地看着台上的那个男人。

  这他妈的……是什么概念?

  一个国家的篮球发展计划,居然让NBA最富有的豪门球队之一,来当“首席合作伙伴”?

  多兰那个视钱如命的资本家,是疯了吗?

  他图什么?

  在2007年,中国的商业价值还远没有后世那么夸张,这笔买卖怎么看都是血亏!

  这已经不是合作了,这是扶贫!是技术支援!是把自己的老底都掏出来,给别人做嫁衣!

  “哗——!”

  死寂在持续了十几秒后,被彻底打破。

  整个报告厅,像一个被点燃的火药桶,瞬间爆炸。

  无数记者猛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高高地举着手,声嘶力竭地嘶吼着,场面一度失控。

  “陆指导!请问这是真的吗?尼克斯为什么要这么做?”

  “陆指导!您在这个计划里,到底是什么角色?是总顾问还是总教练?”

  “刘主席!篮协方面会给陆指导多大的权力?”

  “陆指导!这个计划的总投资额会是多少?有具体的数字吗?”

  问题像决堤的洪水,汹涌而来。

  于在清的脸上,露出了计划通的,胜利的微笑。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陆远抬起手,轻轻往下压了压。

  一个简单的动作,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首节 上一节 454/6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