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坛天工:开局执教答案 第452节

  走廊的尽头,是一扇古朴的木门。

  工作人员为他推开门,然后便悄然退去。

  一股清幽的茶香,瞬间包裹了多兰。

  房间不大,布置得甚至有些简陋。

  一套看起来很有年头的紫砂茶具,几张光溜溜的竹椅,一扇正对着院子里的葡萄藤架的木窗。

  陆远就坐在窗边,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棉麻休闲服,脚上是一双最普通的布鞋。

  他没有起身,甚至没有抬头,只是专注地用滚烫的开水冲淋着茶杯,动作行云流水,仿佛已经重复了千百遍。

  “来了?坐。”

  他的声音很平静,就像在招待一个每天下午都会来这里下棋的老朋友。

  多兰拉开一张竹椅坐下,椅子发出一声轻微的“嘎吱”声,在这过分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有些突兀。

  他看着陆远不疾不徐地洗杯、置茶、冲泡,闻着空气中那股愈发浓郁的,带着一丝苦涩和回甘的茶香,他发现,自己从纽约一路带来的那股焦躁和怒火,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被抚平了。

  陆远将一杯色泽琥珀,热气氤氲的茶汤,推到他的面前。

  直到这时,他才抬起头,那双总是能在瞬息万变的赛场上看穿一切的眼睛,此刻正平静地看着多兰。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詹姆,”他开口了,打破了沉默,“你知道吗,我离开芝加哥的时候,他们也请我喝了杯茶。”

  多兰端起茶杯的手微微一顿。

  他知道,正题来了。

  “哦?”他故作轻松地挑了挑眉,“是吗?加糖还是加奶?”

  “什么都没加。”陆远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回忆的嘲讽,“就是一杯温吞的白水,装在一次性纸杯里。就像他们给我的承诺,廉价,而且充满了不信任。”

  多兰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了四年前那个震惊了整个NBA的夏天。

  那一天,芝加哥的风很大。

  陆远的离开,像一阵寒流,吹散了这座城市刚刚燃起的复兴希望。

  而多兰,就是在那个时候,像一头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第一时间杀到了芝加哥。

  他没有去联合中心,而是直接去了陆远在密歇根湖畔的公寓。

  他没有带律师,没有带合同,只带了一瓶82年的拉菲,和一颗孤注一掷的决心。

  “我记得,”多兰的声音将思绪拉回现实,他的眼神变得有些悠远,“我记得你当时对我说,公牛那两个蠢货,根本不懂篮球,更不懂胜利。他们只懂办公室政治和推卸责任。”

  “是啊。”陆远喝了一口茶,淡淡地说道,“事实证明,我是对的。你看看现在的公牛,他们成了什么样子?”

  多兰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幸灾乐祸的笑容。

  这四年,芝加哥公牛队完美地向世人诠释了,什么叫做“不作死就不会死”。

  虽然当时没人知道陆远和公牛到底谁对谁错,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公牛成了NBA历史上最大的笑话之一,并且在四年后的今天,被彻底盖棺定论。

  在陆远离开后,他们为了证明“没有你我们一样行”,进行了一系列堪称离谱的操作。

  而虽然公牛连续获得了两枚状元签,但是球队战绩一落千丈,也从统治力最强的球队,彻底沦为了联盟的鱼腩和最大的笑柄。

  那座曾经因为迈克尔·乔丹、陆远和麦迪等人而光芒万丈的篮球圣地,如今只剩下更像是对如今的讽刺的,摆满了奖杯的荣誉室,和球迷们无尽的叹息。

  而这一切,都反过来证明了四年前多兰的眼光,是何等的毒辣和正确。

  “所以,”多兰的身体微微前倾,他放下了茶杯,眼神变得灼热而专注,“陆,我们别再提那些不开心的过去了。我们来谈谈未来。我们的未来。”

  他从西装内袋里,掏出一支万宝龙的钢笔,和一个精致的皮质支票夹。

  他将支票夹推到陆远面前,打开。

  里面是一张签好了名字的,空白的银行本票。

  “陆,你知道我的性格。我不喜欢绕圈子。”多兰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像一头准备捕食的狮子,“只要你点头,这张支票上的数字,你来填。年薪,奖金,随便你。五年,十年,终身合同,都可以。我甚至可以立刻让我的律师起草一份股权转让协议,把尼克斯队百分之十的股份,转到你的名下。”

  “我只要你一句话。留下来,继续带领我们前进。”

  他描绘的蓝图,足以让任何一个男人疯狂。

  “想想吧,陆!我们已经三连冠了!我们是王朝!但我们不能就此满足!我们要四连冠,五连冠!我们要创造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超级王朝!我们要让比尔·拉塞尔的八连冠,在我们的成就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我们要垄断整个时代,让未来五十年的NBA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纽约尼克斯的名字!”

  “而你,陆远,将成为这一切的缔造者,成为篮球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真正的神!”

  多兰的声音里充满了蛊惑人心的魔力,他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对胜利和荣誉有渴望的男人,能够拒绝这样的诱惑。

  然而,陆远只是静静地听着。

  他的脸上,没有多兰预想中的激动,兴奋,甚至连一丝波澜都没有。

  他只是拿起茶壶,又给多兰面前那只已经空了的茶杯,续上了滚烫的茶水

  。他的动作,依旧是那么不疾不徐,仿佛多兰刚才那番慷慨激昂的演讲,不过是窗外的一阵风声。

  “詹姆,”陆远终于开口,他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你说的这一切,很美好,很伟大。而且我向你保证,如果我留在纽约,这一切,我们都能做到。甚至,能做得比你想象的更好。”

  多兰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以为陆远被说服了。

  但陆远的下一句话,却像一柄无形的重锤,狠狠地砸在了他的心上。

  “但是,詹姆。那不是我想要的。”

  “什么?”多兰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他感觉自己的大脑有那么一瞬间的空白:“我不明白……冠军,王朝,历史地位……还有什么,能比这些更重要?”

  陆远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

  他站起身,走到那扇敞开的木窗前。

  午后的阳光夹杂着微风,从院子里吹了进来,也带来了远处篮球馆里更加清晰的,少年们声嘶力竭的呐喊声,和篮球撞击地板那富有节奏的“砰砰”声。

  “你听到那些声音了吗?”陆远背对着多兰,他的身影在阳光的勾勒下,显得有些不真实。

  多兰皱着眉,顺着他示意的方向看去,只能看到一片绿色的葡萄藤,和远处建筑红色的屋顶。

  “听到什么?一群孩子在打球?”他的语气里充满了困惑。

  “对,一群孩子在打球。”陆远转过身,他的眼神里,有一种多兰从未见过的光芒。

  那不是赢得总冠军时的锐利和霸道,而是一种更加深沉,更加炽热,如同信仰般的光芒。

  “詹姆,对我来说,冠军很重要,胜利很重要。它们是我人生旅途上最华丽的战利品,是我能力的证明。但它们只是附加的东西,不是我最终的目的。”

  “我的最终目的……”他顿了顿,目光仿佛穿透了墙壁,落在了那些在球场上挥汗如K的少年身上,“是这里。”

  多兰彻底糊涂了。

  他感觉自己引以为傲的商业头脑,在这一刻完全不够用了。

  “这里?一个破旧的训练馆?陆,你别跟我开玩笑。”他几乎是脱口而出,“如果你想要一个训练馆,我可以在曼哈顿给你盖一座全世界最顶级的!用纯金打造篮筐都行!只属于你一个人!”

  “你还是不明白。”陆远摇了摇头,他重新坐回到竹椅上,神情变得前所未有的认真。

  “詹姆,我问你。当人们提起美国篮球,会想到什么?”

  “乔丹,科比,勒布朗,魔术师,伯德……太多了,那是一支军队。”多兰不假思索地回答。

  “没错,是一支军队。是一个由无数超级巨星组成的,一个时代接一个时代的方阵。”陆远点了点头,他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有力,“那当人们提起中国篮球呢?在姚明之前,只有一个被我亲手带出来的大郅。在姚明之后,现在可能多了一个在尼克斯打球的李冉。但也就这样了。我们是孤独的个体,不是一支军队。”

  “我希望,”陆远看着目瞪口呆的多兰,一字一句地说道,“有一天,当全世界的人们再提起中国篮球的时候,他们想到的,不再仅仅是一个姚明,一个王治郅,一个李冉。我希望他们想到的,是一群人,是一整支能在世界篮球的最高殿堂里,和任何人掰手腕的,真正的中国篮球军团。”

  “我回到这里,就是为了做这件事。我启动了一个计划,我叫它‘燎原计划’。我要用我过去这些年在NBA学到的一切,用我能调动的所有资源,从这个国家最贫瘠的篮球土壤开始,去播撒种子。我要为他们建立最科学的训练体系,最完善的医疗保障,最通畅的上升渠道。我要找到那些被埋没在角落里,有天赋,有梦想的孩子,然后把他们一个一个,亲手打造成真正的战士。”

  陆远端起自己面前那杯已经微凉的茶,一饮而尽。

  他看着多兰,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深水。

  “这,就是比冠军更重要的事。这,就是我的最终目的。现在,你明白了吗?”

  “詹姆,你还记得我们拿下第一个总冠军的那个晚上吗?”陆远背对着多兰,声音里带着一丝遥远的回忆。

  “当然记得,”多兰下意识地回答,“我们在AT&T中心,终结了马刺。整个圣安东尼奥都安静了,而纽约在燃烧。我们把香槟喷得到处都是,你当时……你当时好像并没有那么兴奋。”

  “对。”陆远转过身,他的眼神里,有一种多兰从未完全理解过的东西,“因为对我来说,最兴奋的时刻,不是捧起奖杯的那一刻,而是我们踏上那段征程的时候。是从不被任何人看好,到一步步把所有强敌踩在脚下,最终登上顶峰的过程。”

  “我们花了四年时间,把尼克斯从一个联盟笑话,变成了一个三连冠的王朝。我们已经站在了山顶。风景很美,但我已经看过了。”

  他看着多兰,眼神里没有歉意,只有一种坦诚。

  “再拿一个冠军,对我来说,只是重复。再拿五个,也只是数字上的增加。那种从零开始,去挑战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激情,已经没有了。”

  “我是一个登山者,詹姆。我喜欢攀登没有人爬过的雪山。现在,尼克斯这座山,我已经登顶了。我需要去寻找下一座,更高,更险峻的山峰。”

  “这,就是我的答案。”

  长久的沉默。

  多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他死死地盯着陆远,试图从他的脸上找出一丝动摇,一丝犹豫。

  但他失败了。

  陆远的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深水,但水面之下,是坚不可摧的决心。

  多兰的心,一点点地沉了下去。他知道,陆远不是在跟他谈判,不是在欲擒故纵。

  他是真的,要走了。

  换做是四年前那个冲动暴躁的詹姆斯·多兰,他现在可能会暴跳如雷,会把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会指着陆远的鼻子骂他是个忘恩负义的叛徒。

  但是,这四年,跟在陆远身边,他学到的,不仅仅是如何赢得总冠军。

  他慢慢地吐出一口浊气,将身体靠回到冰凉的竹椅背上。他拿起那杯已经有些凉了的茶,喝了一口,苦涩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来。

  他输了。

  在这场他志在必得的谈判中,他输得彻彻底底。

  但作为一个顶级的商人,他懂得什么叫“止损”,更懂得什么叫“寻找新的利益增长点”。

  “好吧。”

  多兰开口了,声音里带着一丝沙哑,但却出人意料地平静。

  “我明白了。”

  他看着陆远,眼神里所有的灼热和压迫感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混杂着巨大失落和一丝欣赏的情绪。

  “所以,你的下一座山,是哪里?洛杉矶?波士顿?还是那支拥有未来十年选秀权的雷霆?”他以一种半开玩笑的语气问道,试图掩盖自己的失望。

  “都不是。”陆远摇了摇头。

  他指了指窗外,指着那片传来呐喊声和拍球声的方向。

  “我的下一座山,在这里。”

  多兰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这一次,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你要……执教中国国家队?”

  “不,比那更难。”陆远笑了,那是登山者在仰望一座从未被征服过的绝壁时,才会露出的,那种混杂着敬畏和狂热的笑容。

  “我要从山脚开始,为这座山,修一条路。”

首节 上一节 452/6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