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坛天工:开局执教答案 第392节

  布鲁斯·鲍文则如同附骨之疽,死死缠住韦德,每一次绕前、每一次顶防都带着凶狠的搏斗感。

  吉诺比利在弧顶穿梭,眼神锐利冰冷。

  整个AT&T中心仿佛化作了古罗马的斗兽场,充斥着肌肉撞击的闷响、鞋底摩擦的尖啸和裁判紧促的哨音。

  首节,比分缓慢而艰难地上升,每一次得分都像在钢板上凿洞。

  圣安东尼奥人用他们的方式告诉纽约客:想在阿拉莫占便宜?休想!

  然而,坚韧的盾,终究遇到了更为锋锐、且无孔不入的矛。

  陆远的临场指挥依旧冷静。

  他并不拘泥于某个点的得失。

  当帕克不惜代价撕咬纳什时,韦德便承担了更多持球策动的任务。

  年轻的“闪电侠”在刺刀见红的肉搏中展现着惊人的韧性。

  一次挡拆后,他面对换防的邓肯,没有选择强突,而是用一个极其隐蔽的背后传球,将球分给了弱侧悄然切入的基里连科!

  AK47如同精确的制导导弹,接球后两步腾空,单臂劈扣,将主场球迷的高涨气势硬生生压了下去。

  第一节后半段,波波维奇再次尝试用换防压制尼克斯的挡拆。

  加内特在高位掩护后顺下时,遭遇了马刺小个球员尤德里的换防。石佛邓肯果断回收篮下护筐。

  这是一个看似正确的防守选择。

  但就在这一瞬间,史蒂夫·纳什如同提前预读了剧本——他根本没有尝试喂给被“小防大”的加内特制造错位单打,而是在绕过掩护吸引了邓肯回收的刹那,手腕一抖,篮球如同长了眼睛,精准地飞向了被短暂放空在中距离位置的李冉!

  李冉接球、屈膝、出手!

  篮球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空心入网。

  这是一次针对马刺换防策略的、精确到毫秒的反制!

  李冉以及尼克斯其他球员稳健的投篮,正是陆远赛前无数次强调的,惩罚对手收缩内线的利器之一。

  接着,陆远做出了一个令波波维奇眼神微凝的调整:他换下了基里连科,换上了经验丰富的老将,同时亦是球队助理教练的查尔斯·奥克利!

  “查尔斯!”陆远在暂停时只对他说了一句话,“让蒂姆感受到你的欢迎!这个系列赛,你再不上场就没机会了。”

  奥克利咧开嘴,脸上的肌肉线条勾勒出一抹久违的、属于纽约坏孩子的狞厉。

  他的目标很明确——在自己有限的上场时间里,用自己有限的体力尽可能的对付邓肯。

  当邓肯再次尝试在低位要球单打时,奥克利那张黝黑、布满岁月刻痕的脸庞几乎怼到了邓肯的眼前。

  他像一堵移动的、浸透了油污的黑色石墙,用每一次凶悍的卡位、每一次充满身体接触的顶防、每一次喋喋不休的垃圾话,疯狂消耗着邓肯的精力。

  他不求盖帽,只求让邓肯在接球、转身、每个呼吸环节都付出双倍的力气。

  邓肯依旧面无表情地继续得分,但他每一次呼吸都变得更深沉了一点。

  坐在替补席的尤因,看着自己曾经的挚友兼助教如此拼命,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战意。

  这仅仅是尼克斯团队攻防的一个缩影。

  进攻如水银泻地,每一次转移都指向防守的最薄弱处。

  这就是尼克斯令人生畏的地方:核心被锁死?立刻有人能够接棒!防守出现疏漏?必然会有人用最合理、最高效的方式惩罚你!他们似乎不需要超级英雄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时刻,每一个球都像是精密计算后的最优解。

  上半场结束的比分并不十分刺眼,尼克斯仅领先6分。

  但这个分差,是在圣安东尼奥人近乎疯狂的防守强度和主场震耳欲聋的声浪中建立起来的。

  “他们很强硬,但节奏还在我们这边。”陆远在中场更衣室里声音不大,眼神扫过每一个队员,“我需要你们下半场,每个人都相信自己!德维恩,继续冲!给他们内线施压!KG,我需要你控制篮板,在防守端成为屏障。史蒂夫,保持转移!”他最后转向李冉和科沃尔等角色球员,“机会出现,不要犹豫!出手要快!要狠!”

  陆远没有多说什么煽动的话,他只是用力地拍了拍战术板。

  下半场的风暴,骤然降临。

  但这股风暴的源头,不是圣安东尼奥人的反扑,而是纽约尼克斯那行云流水、无坚不摧的团队进攻!

  韦德如同燃烧的霹雳,连续三次犀利的突破得分,每一次都打得鲍文脚步踉跄。

  他的速度已经快得匪夷所思。

  加内特则化身为防守端的擎天巨兽。

  他不仅在低位给邓肯制造持续的麻烦,更令人绝望的是他恐怖的协防覆盖范围。

  一次吉诺比利蛇形突破甩开第一道防线,就在他准备用标志性的“欧洲步”绕开补防者上篮时,加内特如同一架腾空的战斗机,从斜刺里杀出,巨掌遮天蔽日地将球直接钉在篮板上!

  这记石破天惊的追身封盖,成了AT&T中心片刻死寂的起点!

  盖帽后加内特发出的野性怒吼仿佛点燃了尼克斯压抑许久的进攻引信。

  接着,尼克斯打出了这个赛季,也许是整个季后赛,最令人心醉神迷的一段“五分钟风暴”。

  先是纳什巧妙借助李冉的掩护摆脱帕克,假投真传,一个NO-LOOK PASS将球塞给溜底线的基里连科,后者轻松上篮;

  接着吉诺比利投篮不中,加内特抢下后场篮板直接长甩发动快攻。

  韦德如离弦之箭冲刺前场,接球后一个华丽的旋转360度拉杆躲开尤德里的封盖将球打进!

  马刺进攻急躁打铁,史蒂芬·杰克逊抢下长篮板,毫不犹豫传给纳什,纳什瞬间发动,没有一丝拖沓,在吸引三人防守注意力的瞬间,将球分给右翼无人盯防的——老将史蒂夫·科尔!

  这位冷血射手,在职业生涯的暮景,依然贡献着精准一击,三分穿心!

  马刺暂停后,波波维奇换上霍里和巴里意图加强三分火力。

  但下一回合,纳什佯装突破吸引帕克和鲍文关门包夹,却手腕一翻,篮球如制导般越过防守人头顶,送到罚球线刚拆过来的加内特手中!

  加内特不做停球,顺势再转移到底角——那里,科沃尔已经如狙击手待命般蹲好。

  出手!

  “唰!”

  三分再中!

  进攻如水银泻地,防守密不透风!

  整个第三节后半段,AT&T中心的喧嚣逐渐平息,越来越多主场球迷开始陷入一种难以置信的沉默。

  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尼克斯用一次次精准的传球,撕碎他们引以为傲的防守体系。

  每一次进攻都似乎能创造出最优的空位机会,篮球在场上如同有生命般跳动,每一次传球都像是提前写好的剧本。

  场边,波波维奇双手抱胸,脸色铁青,眼神死死盯着记录板上尼克斯那触目惊心、一路飙升的助攻数。

  “41次…”当第四节进入最后三分钟,尼克斯的团队助攻数定格在41这个惊人的数字上时,连现场的解说员都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语气。

  五人得分上双——加内特的22分14篮板3盖帽,韦德的28分5篮板7助攻,纳什的11分17助攻(只差一点就追平魔术师的总决赛历史助攻记录),基里连科的17分(高效命中率及多次关键空切),李冉的12分8篮板(稳定输出和防守贡献)——核心球员稳定的同时,角色球员也给予了致命一击!

  更令人叫绝的是,即便在大比分领先的最后时刻,当陆远换上替补轮换时,球队的流畅性依旧不减,一次漂亮的进攻让球经过替补五人之手快速传导,最终由莫·威廉姆斯在三分线外一步接球,毫不犹豫地拔起命中!

  这一球引来板凳席的一片欢呼,为这场完美的团队演出添上了闪亮的最后音符。

  终场哨响。

  New York Knicks: 118

  San Antonio Spurs: 96

  一个比前两场更悬殊、更具说服力的比分。

  AT&T中心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零星的尼克斯替补席区域爆发出短暂的欢呼。

  大部分主场球迷已经悄然离场,留下的只有满眼的错愕与失落。

  加内特和队友们走向场边,互相击掌拥抱,脸上是胜利的喜悦,却并非那种狂喜,更像是一种确认——确认他们一直坚持的、付出巨大努力去贯彻的东西,是正确的,是通向成功的唯一路径。

  加内特走向场边一个身披尼克斯21号球衣的小球迷,与之握手致意,眼神中带着领袖的责任。

  陆远走向技术台,准备与波波维奇致意。

  老帅已经站在那里等候了。

  在握手的一瞬间,陆远感受到波波手上传来的力量极其沉重。

  波波维奇的表情复杂,有落寞,有挫折,但更深处,涌动着的是一种无法掩饰的尊重和一丝……无可奈何。

  “陆,”波波维奇的声音低沉沙哑,几乎听不清周围的嘈杂,“令人印象深刻。你们…更强。”

  他的话语极其简短,却重如千钧。

  这不是客套,而是历经无数大风大浪、将一支防守铁军打造成王朝的功勋教头,面对一个展现出更高层次整体性与执行力的对手,不得不做出的、发自内心的承认。

  承认对方在更高强度的对抗下,展现了更强的实力。

  圣安东尼奥更衣室里弥漫着沉重的失败气息。

  空气几乎凝固。邓肯低着头,巨大的肩膀微微耸动;

  帕克用毛巾捂住脸;

  吉诺比利的眼神空洞茫然。

  罗伯特·霍里倚靠在更衣柜前,眼神直勾勾地看着空无一物的前方。

  波波维奇推门进来,环视一圈,他没有咆哮,没有斥责。

  “把头抬起来。”他看着自己的弟子们,声音不高,“看看记分牌。0-3。这是一个艰难的时刻。我们被彻底击败了,在这一场。承认对手打出了伟大的比赛,这没什么丢人。纽约尼克斯,今晚,就是比我们更好的球队。”他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每一位核心球员,“记住这感觉。然后……准备下一场比赛。”

  而在走廊另一端的尼克斯客队更衣室里,气氛截然不同,却也不是想象中那般狂欢。

  球员们笑着,交谈着,脸上洋溢着胜利的轻松和自豪,庆祝的食物和饮料也拿了出来——毕竟是一场艰难的客场大捷。

  但在相对靠里的角落,陆远、沃格尔和锡伯杜站在一起,并未融入喧闹。

  锡伯杜看着墙上挂着的计分牌复印件,上面清晰地印着“118-96”和“41 assists”,他捏了捏陆远的肩膀:“教科书,陆,这就是他妈的教科书!”

  沃格尔也感慨道:“今晚的执行力…完美得让人无话可说。”

  陆远的脸上没有太多得意的表情,平静依旧。

  他抬头看向计分牌,目光穿透纸张,仿佛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41次助攻,三位数的得分…这很精彩。”他的声音清晰地传到两位搭档耳中,“但这还不是终点,弗兰克,汤姆。别忘了,这是3-0,不是4-0。”

  沃格尔和锡伯杜脸上的笑意瞬间收敛,眼神再次变得锐利如鹰。

  他们太明白陆远的意思了。

  在职业体育的残酷世界里,3-0的领先意味着无限接近顶点,但历史也告诫着人们,在尘埃落定之前,绝无半分轻松可言。

  强大的对手绝不会束手就擒,他们会带着全部的愤怒和尊严,做最后的、最疯狂的反扑。

  尼克斯在圣安东尼奥的AT&T中心打出了堪称完美的代表作,但这座用团队篮球铸就的里程碑,必须用第四场的最后胜利,才能真正将其铭刻。通往王座的最后一步,向来都是最险峻、最需要凝神以赴的冲刺。

  圣安东尼奥人没有退路。

  0-3的绝境数字如同淬毒的刀锋悬在银色王朝的头顶,每一个踏入这座球馆的马刺球员眼中都燃烧着近乎实质化的烈焰——这是卫冕冠军最后的尊严之战。

  而在球场的另一边,纽约尼克斯的冷静之下,同样涌动着澎湃的决心。

  陆远在赛前更衣室的讲话言简意赅:“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在今晚!就在这里!把一切画上句点!”

  他太清楚把系列赛拖回纽约意味着什么。

首节 上一节 392/6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