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吧!!!”一个年轻气盛的记者忍不住用母语吼了出来,脸涨得通红。
“你在侮辱河升镇选手!也侮辱了我们大韩民国的篮球水平!姚明能做到的,河君一定能做到更好!他未来绝对比姚明更强!”
“就是!KG有什么了不起!他能在FIBA赛场上压制姚明吗?河君未来肯定能!”
“你们NBA的球探目光短浅!不识真金!”
场面眼看就要失控。
陆远那句关于“无法适应强度”的结论,像是点燃了引信的炸药桶。
群情激奋,话筒和录音笔几乎要戳到他脸上。
那个矮胖翻译也涨红了脸,情绪激动地翻译着同胞们的愤怒指责,其中甚至夹杂着一些对陆远个人判断力的强烈质疑。
“保安!这边!保安!”陆远终于大声喊道,迅速后退了一步。
MSG训练馆的安保反应相当迅速,几个穿着黑色制服的壮汉立刻从通道另一端快步跑了过来。
“嘿!嘿!冷静点!各位!请保持距离!后退!”领头的白人保安队长声音洪亮,像一堵墙似的率先插入人群,分开了一条缝隙。
“卢源社长!你必须收回你的言论!并向河升镇选手和全体韩国国民道歉!思密达!”矮胖翻译被保安拦住,还在挣扎着喊叫。
陆远在保安的环绕掩护下迅速退向内部通道,脸色已经沉了下来。
他看着那些被保安隔在几步之外,依然愤怒挥舞着手臂,眼中燃烧着民族荣誉受辱般火焰的记者们,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我收回什么?”陆远转过身,停下脚步,隔着保安的宽阔肩膀,最后一次清晰地说道,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冰冷,“竞技体育,实力说话。他能打出来,证明自己,我为他鼓掌。但是,在NBA,没有哪个球员是靠舆论和期待值就能统治比赛的。开拓者的选择已经是基于现实的合理判断了。我的意见不会改变。”
说完,他不再看那些写满了难以置信与愤怒的脸庞,转身快步走向熟悉的球员通道深处。
保安尽职地拦住了想冲上来的记者,那一片夹杂着韩式英语和“思密达”的声讨浪涛被厚重的通道门渐渐隔绝。
回到相对安静的后场走廊,只有隐约的拍球声传来。
陆远靠在不锈钢储物柜上,长长吐了一口气。
“用KG换状元签,然后选河升镇?”他摇摇头,低声自语,像是要消化掉这个过于疯狂的逻辑,“这想象力……去拍科幻片倒是挺合适。”
荒诞褪去,留下的是一种哭笑不得的疲惫感。
这世界真是什么剧本都有。
“教练,你还好吧?”刚刚在训练馆里热身的韦德抱着球,探头探脑地往里看,一脸好奇。
他显然听到了外面的吵闹。
“没事,德韦恩,”陆远摆摆手,直起身,“一点文化差异的小插曲。”
他整理了一下刚才被挤得有点歪的领带。
“哇哦,听上去够热闹的,”韦德嘿嘿笑道,“谁啊?找你签名?”
“不,”陆远走向场边,拿起战术板,准备开始布置训练内容,嘴角勾起一丝带着荒谬余韵的苦笑,“是一群……来推销他们心目中的‘状元大热’的。认为我们眼光太差,错过了下一个姚明。”
“下一个姚明?”克劳福德夸张地张大了嘴,“谁?那个被波特兰选走的韩国大个子?”他做了个笨拙缓慢移动的动作,“他看起来……有点沉?”
“嗯哼,”陆远哼了一声,目光扫向球场,“准备训练吧。记住,篮球是用这里,”他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还有这里,”握拳捶了捶胸口,“打出来的。不是用嘴巴吹出来的。”
他看了一眼训练馆入口方向,脑海里闪过刚才那群记者狂热笃信的眼神,又闪过记忆中那个身形硕大但步履略显迟滞的年轻中锋背影。
“开拓者啊……”陆远轻轻摇了摇头,仿佛预见了某些必然的轨迹。
那支队伍,近几年似乎有种独特的魔力,专门吸引着高大的、承载着异国期待的中锋苗子,然后……将他们埋葬在伤病的流沙与沉重的失败阴影里。
他不再去想韩国记者们愤怒的样子,低头翻了翻球员名单,视线最后落在了那个刚刚写上去的名字上:Vassilis Spanoulis。
比起大洋彼岸被捧上神坛的“皇帝”,这个沉默踏实在欧洲赛场打磨技艺的希腊后卫,至少现在看起来,更顺眼一些。
“来吧!”陆远拍拍手,声音在空旷的训练馆里回荡,“动起来!”
训练场上的哨音和球鞋摩擦地板的尖叫立刻盖过了一切。
比起外面那些喧嚣的泡沫,这才是他该待的地方。
冰冷、嘈杂、充满对抗,但所有结果都将在未来,清晰无误地刻在比赛的记分牌上,而非狂热者口沫横飞的口号里。
第273章 雅典的喧嚣
选秀夜的喧嚣与那场哭笑不得的棒子记者风波,如同麦迪逊广场花园墙壁上迅速褪去的彩带痕迹,很快被夏日灼热的现实冲淡。
真正的战争,在短暂的休憩后拉开序幕——NBA自由球员市场,开锣了!
几乎是在“开放营业”的绿灯亮起的第一秒,犹他爵士队就朝着克利夫兰骑士队那位壮硕的前锋,卡洛斯·布泽尔,甩出了一份厚实的合同:四年,五千万美元!
这一次,骑士队的反应可不像陆远记忆中那个时空里那样充斥着被背叛的忿怒与措手不及。
为啥?
因为克利夫兰现在兜里揣着特雷西·麦克格雷迪这尊大神呢。
布泽尔想要更核心的地位、更大的进攻份量,这在拥有麦迪璀璨星光笼罩的骑士队,显然不太容易实现。
爵士老帅杰里·斯隆拍着胸脯的承诺——在盐湖城,你会是我挡拆进攻的轴心,是绝对核心——这对渴望更多球权和战术地位的布泽尔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卡洛斯要去犹他了,”骑士队的更衣室里,麦迪对着电话那头可能的记者或者朋友,语气带着点朋友离别的遗憾,但更多的是理解,声音透过门缝隐约传出,“没办法,这里确实……嘿,他值得那个角色,祝他好运吧。”
没有“反骨仔”的骂名,没有口诛笔伐,布泽尔的离开是一次双方都心知肚明且提前做过功课的“好聚好散”。
这让陆远在报纸体育版看到消息时,有点感慨世事偏移的奇妙。
骑士队有麦迪这颗定心丸,损失布泽尔虽有阵痛,但不至于伤筋动骨。
布泽尔在盐湖城落笔签约的墨水都还没干透呢,又一个消息炸开了锅:纽约尼克斯和犹他爵士达成了交易!
纽约送出:年轻、冲击力十足、正处在上升期的锋卫摇摆人约什·霍华德,以及球队更衣室里的硬汉代表、篮板嗅觉灵敏的乌杜尼斯·哈斯勒姆。从盐湖城换来了:俄罗斯球星安德烈·基里连科(AK47),和一个用来平衡合同的添头中锋,柯蒂斯·博夏尔特。
消息一出,篮球圈瞬间有了些水煮沸的味道。
“那家伙能从1号位防到4号位!”
“盖帽、抢断、协防意识…顶级中的顶级!而且他才23岁!”
“全能战士…这能极大释放KG在防守端的压力,同时他在快攻和无球端也非常高效。”
媒体们,特别是纽约的媒体们,一致给陆远的这笔交易打了满分。
而爵士那边,老帅斯隆的想法显然更加立体。
放走了防守核心AK47固然冒险,但他拿到了更年轻的约什·霍华德。
霍华德在尼克斯已经展现出了不逊于AK47的得分爆发力,甚至在持球进攻和冲击篮筐的侵略性上更胜一筹。
加上刚刚签下的、将扛起内线进攻大旗的布泽尔,爵士那套传承了几十年的经典挡拆战术(UCLA高位进攻),瞬间呼之欲出——布泽尔化身卡尔·马龙的进攻轴心,只需再来一个靠谱的控球后卫(斯托克顿的角色),盐湖城的钢铁双人组就要复活了!
放弃了一个顶级万金油防守者,换来了一个进攻潜力可能更强的锋线悍将,还清出了后续补强控卫的空间。
在爵士总裁凯文·奥康纳和老板拉里·米勒眼里,这笔账算得精明。
媒体们自然沸腾了。
《纽约邮报》的大标题是:“尼克斯豪赌!交易潜力股,迎全能铁闸AK47!”。
《盐湖城论坛报》则乐观得多:“新时代双煞?霍华德+布泽尔,爵士新武器库!”
ESPN的马克·斯坦恩在电视评论里慢悠悠地说:“很难说谁赢谁输,尼克斯得到了他们急需的、能和KG完美搭配的顶级侧翼防守人,爵士则拿到了看起来得分上限更高的年轻人约什·霍华德,并且为后续补强核心控卫铺平了道路。这更像是一次,各取所需的‘双赢’尝试。”
陆远没有关注太多的喧嚣评论,他正在看基里连科接受媒体采访。
电话里的俄罗斯人英语不算流利,但语调平静而带着力量:“纽约…尼克斯?和KG一起?很好。我喜欢防守,喜欢胜利。我会做我该做的。”
干脆利落,很符合陆远对这个“蜘蛛人”的印象——沉默、高效、致命。
搞定交易仅仅是开始。
陆远手上的支票簿再次翻开。
没有什么悬念,一份足以彰显核心地位的顶薪合同递到了凯文·加内特手中:四年,七千万美元!
“KG是我们的一切,”陆远在简短的新闻发布会上斩钉截铁,“这座城市的激情,这支球队的脊梁,都系于他一身。这份合同只是对他过去贡献的认可,更是我们未来冲击顶峰决心的象征!”
加内特没说什么煽情的话,只是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龙飞凤舞的名字,然后重重地给了陆远一个拥抱。一切尽在不言中。
紧接着,陆远没有忘了功臣。
他拿着一份令许多人感到有些意外的合同,找到了王治郅。
“大郅,”陆远在电话里语气诚恳,“这是你应得的:两年,一千两百万美元。继续发挥你的空间优势,我们需要你的火力!”
去年的底薪合同让大郅作出了很大的牺牲,陆远早已给大郅准备好了补偿。
王治郅听到合同上的数字,深吸了一口气,眼眶有点发热。
“教练,谢谢信任!”千言万语化成一句承诺,“我会更拼命!”
“奥运会好好表现!”陆远笑着挂断了电话。
纽约长岛的盛夏,阳光炙烤着尼克斯专属的室内训练基地外围的柏油路面,蝉鸣聒噪得像是要把这热浪再搅和得更粘稠几分。
训练馆内,则是另一番景象:空调全力运转带起的微冷空气,混合着篮球撞击硬木地板密集的“砰砰”声、球鞋摩擦的尖锐撕扯声、男人粗哑的吆喝以及教练偶尔的高声指令,构成了一曲充满雄性荷尔蒙与竞争气息的交响乐。
集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陆远的心思除了打磨这支新尼克斯,也分了一部分飘向遥远的爱琴海——雅典奥运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尤其是王治郅所在的中国男篮,以及刚刚签约的斯潘诺里斯所属的希腊队——后者还肩负着主场作战的压力。
训练刚结束一个单元,球员们喘着粗气走向场边休息区喝水补水的档口,沃格尔拿着几张从传真机里刚吐出来、还带着点热气的纸匆匆跑了过来。
“嘿,陆!爆冷了!”沃格尔的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惊奇,他把那几张纸塞到陆远手里,“男篮小组赛,中国对西班牙!你猜怎么着?中国队赢了!赢了13分!”
陆远心里咯噔一下,第一反应是“发错了”或者数据有误。
他迅速扫视纸页,白纸黑字、简明扼要:中国队奥运首战告捷,击败保罗·加索尔领军的欧洲劲旅西班牙,分差13分!
“13分?你确定?”陆远追问,眼神牢牢钉在那行“China wins over Spain by 13 points”上,眉头下意识地绞紧。
记忆碎片里04奥运的艰辛开局与现实形成了强烈的断层。
“千真万确!记者说场面一边倒,不是侥幸!”沃格尔激动地补充,手指重重戳着传真纸上的一个名字,“看到没?李冉!这小子,简直像一块牛皮糖,死死粘在加索尔身上,全场没给他一点轻松拿球进攻的空间!那防守……简直让人窒息!”他又指向另一个名字,“再看Wang!26分!11板!三分球,中距离,罚球线策应……西班牙内线被他俩彻底轰塌了!双塔!真真正正的攻防双塔!”
陆远捏着纸页,有那么几秒钟感觉呼吸都停住了。
李冉……像罗德曼附体一样去死缠加索尔?
这倒完全符合他在尼克斯展现出的那股子韧劲!
至于大郅……26+11?
如此高效、如此具有统治力?
想想倒也正常,这可不是另一个时空那个经历坎坷的大郅,在陆远整整五年的调教下,他的投射威胁在NBA已是杀招,放到FIBA规则下没有防守三秒,那就是无解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双塔”之名,当之无愧!
“化境……双塔……”陆远低声念叨,眼神中最初的惊愕被巨大的欣喜瞬间冲垮,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弯起。
他知道自己改变了大郅的轨迹,却没想到在FIBA的最高舞台,大郅能爆发出如此恐怖的杀伤力!
姚明依旧擎天,大郅则成了那把内外皆宜、精准度骇人的绝世好剑!
再加上一个防守端堪比罗德曼转世的李冉……这支队伍脱胎换骨了!
“漂亮!大郅!李冉!干得漂亮!”陆远忍不住振臂一挥,疲惫一扫而空,巨大的豪情在胸中涌动。
这份意外的狂喜也迅速点燃了整个训练馆的球员们:“啥新闻?中国赢了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