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八号种子,斯坦福大学的实力还是比莫瑞州立要强一些的,49岁的主教练迈克-蒙哥马利正在和助教进行头脑风暴。
一场决胜负的比赛充满了不确定性,谁又能保证斯坦福大学不是下一场的胜者呢?
他们的研究并不是没有效果,最起码在斯坦福桥的训练课上,蒙哥马利拿出了三条针对性的策略,想要在下一场比赛限制一下杜克的疯狂发挥。
第一是切断米勒和斯泽比亚克的连线!
第二是华莱士出来挡拆时一定要注意侧翼的特里和斯泽比亚克的无球挡拆!
第三则是在艾弗森弧顶持球时坚决的使用包夹,但是重点要放在切断他的传球路线上。
蒙哥马利极其出人意料的将防守的重心放到了不显山露水的西班牙前锋斯泽比亚克身上。
在他看来,有艾弗森、特里和米勒这一众突破高手的掩护,对他们威胁最大的就是这个帅的过分的白人射手。
杜克每次拉开比分,都是拜他的三分所赐,那一波一波仿佛不会投丢的三分雨才是真正诛心的利剑。
“放心吧,教练,我会打爆那个家伙的。”布莱文-奈特一脸自信的表着决心。
至于为什么布莱文-奈特没有用矮子之类的侮辱性词语来形容艾弗森。
那是因为他的身高只有一米七八,比答案还矮。
而身高也恰恰是日后他进入NBA,影响他更进一步的最大制约因素。
除了进攻欲望有些低,身高有些矮,奈特几乎是一名完美的球员。
但是可惜,他下一场比赛,遇到的是整个NBA也只出现过一个的答案。
阿伦-艾弗森。
杜克三十二强的比赛仍然在普罗维登斯市政中心球馆进行,杜克的蓝色球衣和斯坦福大学的深红色球衣在看台上各占了半壁江山。
做好了充足准备的斯坦福大学这场比赛誓要将杜克拉下马,在握手环节,奈特就特意在米勒的面前多呆了一秒。
“准备好吃。。。”
他的话音未落,从来没有这么伶俐的大本就在旁边开口。
“嘿,小子,你的鞋带松了。腿脚如果不利索的话可以提前退役哦。”
其实大本根本没有听到奈特朝着米勒喷垃圾话。
他也只是单纯的讲垃圾话罢了。。。
不得不说,斯坦福大学赛前制定的针对性战术确实起到了效果。
他们成功的让杜克开局之后陷入了罕见的,小小的麻烦之中。
每当杜克抢下后场篮板,斯坦福都会安排两翼球员扑向接应者而非退防。
他们队内的前锋达柳斯会专门堵在杜克快攻的路线上,双手张开像门板般封堵杜克的传球路线。
这样的连锁防守甚至逼得答案连续两次绕道边线启动。
就是这微妙的三秒延迟让斯坦福连续两次都跟上了杜克的转换快攻。
而只要艾弗森在弧顶持球,斯坦福就会坚决的上前包夹,而且包夹启动时,他们弱侧的防守会同时收缩——这正是为了限制斯泽比亚克的跑位。
奈特是拥有着和他的名气相符的实力的,他稳定的后仰跳投和灵活的突破让米勒很不适应,而命中率也相当不错。
最少在开场的五分钟时间里,斯坦福利用自己这三板斧,竟然成功的跟上了杜克的节奏,并没有将比分拉开,甚至还领先了一分。
陆远在场下皱起了眉头。
有点意思!
第20章 我不会把比赛搞砸的
他已经看出了斯坦福的针对性战术。
但是他没想到。。。
“对面针对阿伦和沃利,受影响最大的竟然是安德烈。。。”
看着在场上有些迷失的米勒,陆远摇了摇头。
这场比赛,米勒直接对位奈特,但是在小快灵的奈特的不断冲击下,米勒打的束手束脚。
要知道,这支杜克真正的节拍器,并不是坐镇内线的大本,也不是冲锋陷阵的艾弗森,而是一直都不显山不露水的米勒。
陆远极其罕见的在对手之前叫了这场比赛的第一次暂停。
在以往的比赛中,永远都是对方的教练迫于压力率先叫暂停的。
他扯松领带,给正朝场下走来的米勒递了一杯佳得乐。
这场比赛,杜克打的有些散,在被对手掐断了米勒和斯泽比亚克的连线之后,他们几乎完全依靠着大本和艾弗森的个人能力,才能咬住比分。
这不是陆远想要的,这支杜克,没有一个多余的。
如果他们不知道自己有多重要,那陆远就一个一个的将他们激活。
佳得乐有些凉,但是米勒还是毫不犹豫的接过来一饮而尽。
他揉搓手腕,恰好看见记分牌上的13:15,这是杜克本赛季第一次在比赛开始五分钟之后还落后。
而他知道,导致球队落后的唯一原因,就是他被对面那个不到一米八的控卫压制了。
“嫌安德烈挡不住?”艾弗森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陆远身边,头顶的脏辫上还在冒着水汽,“让我来吧,两分钟就能让那个矮子哭着回更衣室。”
这是答案极少可以在球场上光明正大的称对手为矮子的时候。。。
陆远笑而不语,只是看向低头系鞋带的米勒。
米勒弯腰系鞋带的动作突然停住,皮质鞋面摩擦指尖的触感突然变得清晰,他盯着眼前红黑配色的球鞋,突然想起刚上高中时被教练指着鼻子骂“你这种传球,只能在厕所里打转”的场景。
再抬头时他脸上已经看不出表情,只把鞋带狠狠勒紧,闷声闷气的说道:“用不着换人。”
陆远点了点头:“还是按照赛前安排的打。”
“我不会把比赛搞砸的。”米勒的眼神已经变的坚决了起来。
重新上场时,他特意绕到一旁毛巾箱,抄起冰桶里半融化的冰块抹了把脸。
布莱文-奈特正在和队友击掌上场,两小时前刚剪的脏辫随着动作晃动,发梢还沾着造型啫喱的闪光。
过去的这五分钟,无疑是属于他的舞台,他是场上最耀眼的那个,甚至将风光无限的艾弗森都压了下来。
斯坦福的边线球战术跑得行云流水。
奈特刚在右翼三分线接球,米勒就牛皮糖似的贴了上来。
两人的汗珠混在一起滴在地板上,两双球鞋在抛光地板上吱吱作响。
“怎么还不换人?”奈特突然开口,右手运球节奏悄然加速,“那个东方人一定要眼睁睁的看着你被我打爆吗?”
他说着就要启动,左侧肩膀晃动的幅度明显不对劲——这是奈特最得意的假动作。
但这次米勒没吃晃,其实五分钟的时间已经足够他看穿奈特所有的小动作了,这是一名传统控卫专属的特质。
他像块滚烫的柏油一样牢牢黏在奈特右侧,当奈特借中锋掩护往左路切时,米勒突然矮身从掩护缝隙中挤过去,回位速度快得像道闪电。
斯坦福中锋刚要往内线切,发现本该被挡住的米勒已经绕到身前。
与此同时,大本像是一堵高墙一样和米勒一起出现在了奈特的面前,瞬间就形成了合围。
在阅读对手进攻的敏锐性上,大本是最顶尖的那种球员。
奈特只能在合围完成前仓促传球,却漏看了底角悄然靠近的艾弗森——杜克3号鬼魅般探出右手,教科书式的阻断切球。
杜克潮水般的反击瞬间展开,所有人都闷着头,用最快的速度按照预定的路线往前场跑去。
米勒接住弹过来的球时已经过半场。
他瞥见右前方特里举手示意快攻,作势要传,却突然用一记击地把球送向完全相反的左路。
斯泽比亚克接球时周边三米没有防守人,当他起跳时斯坦福的替补席已经响起哀叹。
场地东北角的贵宾包厢中,老K教练往咖啡杯里加了块方糖,银匙搅拌时碰到杯壁发出悦耳的叮铛响声。
他看着站在阵型最前面,在对手进攻来临之前的间隙整理护膝的米勒,眼中满是赞赏的神色。
整理完护膝,米勒抹了一把后颈上的汗水,随手抹在胸前的球衣上,认真的看着已经过了半场的奈特。
他仍然记得陆远第一次见他的时候对他说的那句话。
“我是全美最难缠的节拍器,我要发挥我在球队中的作用!”
奈特正在和队友做交叉跑位,左手隐蔽地朝右侧比划战术暗号,但是这一幕已经被眼尖的米勒看在了眼中,而且,对于他这种级别的控卫来说,这个已经出现过一次的手势,已经被他记住了所有的战术流程。
当奈特沿着禁区边缘迂回时,米勒一边紧紧跟着他一边注意自己的位置,在来到肘区延长线的时候,他突然提前侧移半步,左肩结结实实撞在斯坦福中锋身上。
疼痛像电流般窜上太阳穴,但这次掩护墙裂开的缝隙足够让米勒钻过去。
奈特发现自己陷入双重包夹,被迫将球抛向弱侧。
但是这个平时成功率极高的高吊传球,此刻却成为灾难的起点——米勒如同猎豹一样箭步迈出,指尖擦过旋转的篮球。
艾弗森一边往前场狂奔,一边转头等着米勒的传球。
米勒重新控制住球之后看都不看直接将球往前场甩出,这个传球给了一个提前量,非常舒服的落在了艾弗森的身前,触碰地板之后直直的弹了起来。
当艾弗森完成暴扣之后,篮架发出呻吟时,篮架后面的杜克学生发出了激动的大吼声。
陆远的暂停立竿见影,杜克马上掌控了比赛的节奏。
而和暂停之前判若两人的安德烈-米勒,无疑是杜克这波节奏的最大功臣。
然而,此时的功臣却走到了场下,并且作出了换人的手势。
第21章 为什么他才是杜克的控球后卫
当陆远看到米勒肩膀上那一块正在慢慢扩散的淤青时,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没事,喷点喷雾就可以了。”米勒倒是没有任何表情。
陆远有心把米勒换下来,但是话到了嘴边却怎么都说不出来。
“加油。”他拍了拍米勒另一边的肩膀,低声说道。
仅仅过了两个回合,米勒就在队医处理完毕之后再次踏上了球场。
看着已经远远不如刚才活跃的奈特,米勒的嘴角勾起一丝冷笑,他运着球,不紧不慢的往前场走去,气场强大,好像球场上的主宰。
“这场比赛,是属于我的舞台才对!”
面对突然爆发的米勒,斯坦福给了最大的尊重。
刚过半场,奈特就和另一名后卫一起夹了过去。
五万人的呐喊声突然被过滤成白噪音,米勒进入了某种非常奇妙的状态。
他的眼前闪过上周看的比赛录像:1988年东部半决赛第六场,伊塞亚·托马斯瘸着腿单节砍25分的画面。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就在两人的包夹即将形成的那一瞬间,米勒胯下运球的力道突然加重,橙红色篮球反弹角度陡增,穿过奈特双腿间狭窄的空隙。
下一个瞬间,米勒已经如闪现一般出现在了奈特的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