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之黄金时代 第331节

  活塞正在崛起,公牛和子弹、骑士一起成为东部新的搅局者。

  中午一起吃饭的时候,乔丹偷偷问甘国阳:“桑尼,你那个球拍从哪儿买的?”

  “听说要和你比赛乒乓球,我专门到埃文斯顿买的这块长胶球拍。”

  埃文斯顿是芝加哥的卫星城,富人区,那里的运动器材店品类齐全。

  昨天哈尼专门开车和甘国阳一道去买球拍,就为了对付乔丹,结果发现大材小用,杀鸡用牛刀了。

  “长胶?什么是长胶。”

  甘国阳叹了口气,心想你连长胶都不知道,亏我跑那么远买拍子和胶皮对付你。

  早知道拿块木拍,或者干脆找张公交卡和你打算了,说不定也能赢你。

  甘国阳耐心和乔丹解释了不同胶皮的不同打法,以及应对不同旋转时要运用的手法。

  乔丹听了是连连摇头,原来打个乒乓球这么复杂,进一步坚定了他放弃乒乓球的决心。

  还是篮球对他而言比较简单。

  由于非法进攻规则的推出,乔丹今年的场均得分掉到了35分。

  乔丹进一步加强了自己的投篮,让自己的投篮出手更加顺畅,不像过去那样犹犹豫豫的。

  在这场“乒乓大战”结束后,1987年画上了一个句号。

  乔丹邀请甘国阳参加在芝加哥大酒店进行的跨年派对,甘国阳拒绝了,他回到酒店和妻子、父亲打了电话,然后和队友们一起在旅馆开了个小小的跨年晚会。

  大家破例喝了点酒,哈尼请了一个爵士乐队给球员们演奏歌曲,大家开心到凌晨,才回房间休息。

  休息和放松让开拓者球员从之前客场背靠背的比赛中缓了过来,以比较好的状态投入到了1988年第一天的比赛中。

  1988年1月1号,芝加哥下起了雪。

  比赛正式开始前,媒体们开始鼓噪起来。

  尤其是芝加哥当地的媒体,大量的报纸、电台做出比赛前瞻。

  他们不少人认为,今年将是芝加哥开始超越波特兰的一年。

  甘国阳从38分的场均得分下滑到31分,他之前就是占了规则的便宜。

  一旦联盟不允许全面拉空,作为中锋的甘国阳就威力大减。

  而乔丹得分仅仅少了两分多,其它数据还都上涨,公牛在常规赛更是非常强势,开拓者却逐渐有了颓势。

  “形势将从今年开始逆转。”——《芝加哥论坛报》

  “就像之前魔术师和伯德那样,今年该轮到迈克尔了。”——《芝加哥星报》

  “三连冠对开拓者和阿甘而言异常艰难,波特兰人正逐步陷入泥潭,而迈克尔和公牛正在起飞。”——《今日芝加哥》

  媒体本质上是为了迎合受众的情绪,特别是报纸、新闻,过了当日,过了读者的情绪点,你就是一张废纸。

  所以大大小小的媒体根本不用管赛后会不会被打脸,当下拼命去鼓动芝加哥球迷的情绪就可以了。

  况且乔丹确实很强,很少让芝加哥球迷失望。

  喜欢读报的甘国阳当然看到了这些言论,他不屑的笑了笑,扔进了垃圾桶,心想不管哪个时代,写小报的都是嘴上不把门的。

  赛前,美国国歌在芝加哥体育馆响起,每当这个时候,甘国阳会睁大眼睛盯着天花板看,观察每个球馆天花板的细节。

  这座球馆和波士顿花园一样,也是冰球、篮球两用。

  除了公牛打比赛之外,NHL的黑鹰队也将这里作为主场。

  在1987年之前,黑鹰队已经三次夺得NHL的总冠军奖杯,芝加哥体育馆的上方,挂着黑鹰三次夺魁的冠军旗帜。

  可以说,公牛队在芝加哥是成就最低,最没有底蕴的职业球队没错了。

  但因为迈克尔-乔丹,芝加哥体育馆每个晚上都上座率爆棚。

  今晚加上甘国阳的来访,现场更是嘈杂的不行。

  在国歌结束后,球迷的欢呼夹杂着现场管风琴的“噪音”,对人的耳膜简直是一大挑战。

  这座20年代建造的老体育馆为了营造良好的比赛氛围,像教堂似的安装了3663管的巴顿管风琴,在需要时提供音乐。

  早年间这台巨大的管风琴由著名的管风琴演奏家艾尔-梅尔加德掌控,他为大量黑鹰和公牛的比赛提供现场配音。

  这位早年间的DJ会用音乐表达主场的情绪,比如认为裁判不公时,演奏曲目“三只瞎老鼠”。

  在球迷发生大规模骚乱和打斗时,他试图用宗教曲目来安抚群众情绪。

  不起效果的情况下,他放开了800个音阶,踩下音量踏板,按下所有键,用音浪震碎了主场的大灯,也震醒了沉迷斗殴的球迷,大家结束战斗离开了体育馆。

  正因为管风琴巨大的声音,混杂着现场两万多名球迷的喧闹,芝加哥体育馆也被人称为“麦迪逊疯人院”。

  甘国阳喜欢这里,喜欢在这种极为嘈杂喧闹的客场打球。

  他不仅不感到烦躁,反而觉得兴奋,有在这里大展拳脚的冲动。

  他是天生为大场面而生的人。

第472章 打蒙了

  公牛的阵容在经过克劳斯的反复折腾后,本赛季终于稍稍稳定了一些。

  查尔斯-奥克利坐稳了球队首发大前锋的位置。

  布拉德-塞勒斯成为球队主力中锋,替补大卫-科尔津在芝加哥呆了六个赛季,已经是头号元老。

  约翰-帕克森因为上个赛季的出色发挥,在球队得到一个稳定的位置。

  替补席上,斯科特-皮蓬和霍瑞斯-格兰特这两个新人,在有限的上场时间里能做出稳定的贡献。

  主教练道格-柯林斯的帅位也稳定下来,他的教练组被克劳斯塞进了一个叫菲尔-杰克逊的人。

  杰克逊曾经在波多黎各联赛执教,他嬉皮士的风格,和特立独行的理念,让80年代还颇为保守、古旧的NBA管理层难以接受。

  但也因为如此,在野蛮、残酷、没有规矩的波多黎各联赛,菲尔-杰克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锻炼。

  在那里他学习到的不是战术,而是如何掌控人心,如何让手下的球员为自己打球。

  波多黎各的联赛可不像NBA,球员们工资并不稳定,球场环境更是糟糕。

  如果说NBA是正规军,那波多黎各就是土匪窝。

  在正规军做将军,只要你穿着将军军服,士兵们还是听指挥的。

  可是在土匪窝,吃了上顿没下顿,想让球员们跟着你干,需要有人格魅力和特殊的手段,不然根本没人听你的话。

  在NBA管理层的认知里,像菲尔-杰克逊这种年轻时嬉皮士,做了教练,没有在大学任教,跑去波多黎各“打野球”的,是入不了NBA大门的。

  据说他来公牛面试的时候,戴了顶超大沙滩帽,帽子上插了根鹦鹉羽毛,脚上还穿着拖鞋,管理层都不同意聘请他。

  但克劳斯还是力排众议,在1987年将杰克逊安排进了教练组,给柯林斯打下手。

  柯林斯是和杰克逊完全不同风格的教练,他对战术有一种强大的执念,喜欢将球员当作棋子,在场边不停喊战术,让大家跑。

  而杰克逊总是说一些玄而又玄的东西,什么禅,什么佛,喜欢和球员们打交道、做朋友。

  柯林斯知道杰克逊是克劳斯安插进来的,克劳斯非常欣赏杰克逊,试图培养杰克逊为正牌的主教练。

  两人原本就相性不和,外加这层竞争关系,所以柯林斯对杰克逊心怀戒备,生怕杰克逊有一天会取代自己。

  所以有时候在比赛之前的战术会议上,柯林斯不会采取杰克逊的提议,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杰克逊在公牛主要负责防守,杰克逊知道防守不单单是战术活,更考验球员的情绪和意愿,这点他很擅长。

  在这场备受瞩目的“甘vs乔”之前,杰克逊提议,从第一节开始就要对甘国阳进行施压,全力施压。

  利用车轮战,尤其是要外线球员,主动对甘国阳进行包夹、骚扰。

  “迈克尔应该参与到对阿甘的防守中,多包夹,多去抢断,给阿甘制造麻烦。今晚阿甘开局肯定会火力全开的。”

  杰克逊做出他的判断,让乔丹参与到对甘国阳的围剿。

  本赛季,乔丹的防守能力已经拿到了很高的水平。

  他不仅是MVP的有力竞争者,也是最佳防守球员的候选人。

  对于杰克逊的建议,柯林斯却置之不理,他认为乔丹在进攻中要承担大量的出手任务,再让他去协防阿甘,对他的消耗太大了。

  “而且迈克尔还要负责防守德雷克斯勒,如果我们注意力都在阿甘身上,德雷克斯勒打开了一样是个大麻烦。”

  柯林斯找了个理由,杰克逊不能认同,道:“德雷克斯勒不是什么大麻烦,如果开拓者让他得分,让他去养手感,就让他去好了,桑尼是真正危险的人物,全联盟所有人都知道!”

  “我知道,但我们有迈克尔,迈克尔可以抵消他,而且我更需要迈克尔得分。”

  杰克逊很无奈,他不想和柯林斯说“伱实在是太依赖迈克尔了。”

  毕竟柯林斯才是主教练,杰克逊只是刚来一年的助理教练。

  今年公牛状态不错,柯林斯赢得了球员们的支持和信任。

  主教练这么说,助理教练只能服从。

  杰克逊告诉乔丹,让他一对一去防守德雷克斯勒,把阿甘交给其他人。

  “我能去对付阿甘。”

  “道格要求你把精力都放在进攻上。”

  “阿甘可不会只把精力放在进攻上。”

  “阿甘是中锋,你是后卫,听从教练安排。”

  乔丹点头同意,乔丹本人还是很喜欢柯林斯的。

  原因很简单,柯林斯把乔丹捧在手心,球都要求过乔丹的手,他在球队有无限开火权,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没有哪个球员会不喜欢这样的教练,能随心所欲的打球,而不是被教练耳提面命的,整天吆喝来招呼去。

  这是乔丹应得的待遇。

  但杰克逊并不认为比赛应该这么打。

  他很想和乔丹说:“阿甘在波特兰不是这样的,他虽然得很多分,但他在出手选择和防守上更加理性,且稳定的可怕。”

  但杰克逊没有说出口,他不想让乔丹不开心。

  在芝加哥公牛,让乔丹不开心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到了晚上七点多,开场仪式结束后,双方的比赛终于要开始了。

  杰克逊坐在场边,从头到尾他都注意着甘国阳,唱国歌时他瞪大眼睛盯着天花板凝望。

  脱掉运动外套站上球场时,他健硕的身材充满了爆发感,他比那个时代所有球员看起来都要强壮,如猛虎一般。

  杰克逊是个非常敏锐的人,他对篮球,对世界,对人,有一套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看法。

  他出身于虔诚的基督教家庭,父亲是个传教士,可他却离经叛道,做一切和传统相悖的事。

  这种生活时常会带来痛苦,巨大的失衡感让他需要从违禁药品和宗教中获取慰藉。

  最终他发现篮球这项运动可以让他在这两者之间获取一种平衡,尤其在塑造一个冠军球队的过程中。

  团队球类运动总是这样,无时无刻不被矛盾所充斥。

  进攻和防守,内线和外线,年老和年轻,快与慢,高与矮,最激烈的矛盾,塑造最激烈的比赛,也成就最伟大的冠军。

首节 上一节 331/4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