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之黄金时代 第2节

  党磊挣扎着要从床上起来,却感觉身体不属于自己,浑身上下又疼又僵硬,每一块肌肉都不听命令,似乎都有着自己的想法,互相对抗,这让他怎么都爬不起来。

  外面的争吵声停止了,一阵短暂、沉闷的寂静,一个老者的声音道:“有堂,先把这个月的租金凑上吧,再抓抓紧,想办法把馆子盘给别人。有为,你去看看国阳吧,如果没有退烧,送他去唐医生的诊所看看。别去医院,太贵了。”

  党磊放弃起身的挣扎,眼睛逐渐适应了周围的黑暗,他能看到头顶低矮的木制楼板,上面洇出一块暗色的水斑。

  这里肯定不是医院,党磊觉得脑子乱哄哄的,记忆中混杂了大量不知名片段,像电影一般在脑海中快速闪回,他只觉得头晕目眩,不得不闭上眼睛,紧紧抿着嘴唇来忍耐痛苦。

  他听到门吱呀一声打开的声音,还有脚步声,有人进来了,那人朝着床边靠近,党磊又闻到一股葱姜和油烟的气味,比刚才更浓。

  一只温暖、粗糙的手在他额头上抚摸了一下。

  “好像不烧了。”甘有为喃喃道,悬着的心放下一半。

  相较于馆子的生意,他更加担心儿子的身体。

  见儿子紧闭双眼,抿着嘴唇发白,甘有为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他轻声道:“国阳,国阳?有没有好一些?饿不饿,要不要吃点东西?”

  此时党磊感觉自己全身浸润在水底,耳边的声音像是岸上传来的,沉闷而飘忽。

  国阳,谁是国阳?

  我又是谁?

  我到底在哪儿?

  现在是什么时间?

  脑子里像水泥搅拌车一般隆隆作响,不停旋转,记忆的碎片和画面像溃堤的水坝汹涌而来,他感觉快要承受不住,脑袋像要炸掉一般。

  甘有为眼看着儿子面目越发狰狞,额头青筋暴露,嘴唇咬得越来越紧,显然非常痛苦。

  他着急地对外面的叔叔甘炳光、堂弟甘有堂喊道:“阿叔!有堂!你们快来看看,国阳好像病得厉害!”

  两人进了房间,甘炳光坐在床边查看情况,皱着眉头道:“国阳这是中邪了?”

  甘有堂疑道:“中邪?在美国也能中邪么?”

  甘炳光瞪了眼儿子,道:“中国美国都一样!有为,最近国阳有没有去什么地方?”

  甘有为平稳住焦急的情绪,想了想道:“昨天国阳和国辉出去了一趟,回来以后晚上就开始发烧,现在不知道怎么就这样了。”

  “阿辉人呢?把他叫过来!”

  甘有堂上二层阁楼,把正在房间里捣鼓游戏机的儿子甘国辉拉了下来。

  “昨天?昨天我…我昨天就带国阳去圣母升天教堂附近转了转…他不是刚来没多久么,我带他熟悉熟悉环境。我真没带他去别的什么地方,更没去什么不好的地方。”

  面对爷爷的严厉质问,甘国辉不敢说谎。

  “那他昨天有没有受到什么惊吓?或者,遇到什么奇怪的东西?”

  “惊吓?这个…这个…昨儿路过一篮球场的时候,被一个飞过来的篮球砸了一下。有个黑人冲我们大喊大叫的,还冲过来好像要打人,但我们把球还给他了啊。然后球扔给他的时候,有辆车差点把我俩撞到,我看国阳可能是被吓着了。”

  “你们没事去街头球场干什么,那里都是没人性的黑鬼。国阳初来乍到,对这里不熟悉,别瞎跑。去,盛一碗水,拿一双筷子过来。”

  “好嘞爷爷,您是要给国阳哥叫魂?”

  “快去拿,少废话!”

  甘国辉立刻去拿来一只盛了水的瓷碗,一双竹筷子,甘炳光将碗放于床头,握住筷子立于水碗中,闭上眼睛嘴里念念有词:

  “撞了你的桥,拦了你的路,不论你是因何亡,无意冲撞莫见怪。既你寻得我家郎,献你点水饭行路餐,食毕请速速离去。无冤无仇者回避……”

  念完之后,甘炳光松手,这双筷子竟立在了水碗中。

  甘炳光见状将筷子握住,在水里搅了搅,又念道:

  “随缘水饭,食毕退散,莫再牵缠,佑儿平安,如若再犯,按法敕令。请观世音菩萨、圣母玛丽亚作保见证……”

  再度松手,筷子依旧立在水碗中,甘炳光道:“去拿一些米来。”

  甘有为拿来一捧米,小心将其撒入水碗中,原本立在碗中的筷子即可倾倒,落在了地上。

  甘炳光看了眼筷子的朝向,眉头紧锁,喃喃道:“怎么筷子朝着国阳不朝着门呢?这是不肯走啊。”

  落在地上的筷子头正好指向床上的少年。

  甘炳光拾起地上的筷子,按刚才的步骤又操作了一遍,筷子依旧立在碗中。

  放米,筷子再度倾倒落在地上,这一回两根筷子却呈十字状交叉在一起,恰巧如一个十字架。

  甘炳光心中诧异,甘有为则发现儿子脸上的表情逐渐平静,紧咬的嘴唇放松下来,额头开始沁出豆大的汗珠。

  “阿叔,国阳出汗了。”

  “快,给他盖上被子捂汗。再烧一壶开水,让他多喝热水,出一身汗,就能好了。”

  甘有为连忙捧来被子给儿子盖上,又烧了热水,每隔半个小时扶他起来给他喂水。

  不多时,裹在被子里的少年汗出如浆,小半晌就湿透了两套衣服,换了两床被子,跟着昏天黑地睡了一整夜,直到第二日的中午才悠悠醒来。

  睁开眼,他又看到木制天花板上那块洇出的水斑,鼻间回荡着葱花和油烟的气味。

  他知道自己不是在做梦。

  一个中年人托着下巴坐在床边,半睡半醒。

  “爸,你怎么没睡啊?”

  中年人立刻迷瞪着眼睛醒来,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看到儿子从床头坐起来,脸色如常,再无病容,他眼角立刻堆了笑,道:“你醒了,饿了吧?我给你弄点吃的。”

  甘有为的脸上没有了之前的忧虑和焦色,语气轻描淡写,其实他一夜都没有踏实地睡着。

  少年从床上起来,脑袋却差点撞到楼板,对着衣橱镜看着现在的自己,他心中万分惊讶。

  “这…这样子,怎么好像和我在2k游戏里设计的Gump一模一样呢?”

  镜子中的少年面目方正英挺,长手长脚,在低矮的屋子里几乎要顶到天花板。

  就是个子没那么高,胳膊和腿没有游戏里那么健壮,比较纤细,不过那双大手如蒲扇一般,肯定可以轻松抓起一个篮球。

  心中万分的慨叹,同时异常迷惑,究竟之前的人生是做梦,还是现在时空是虚假的。

  但不论如何,他似乎都要开始一段新人生了。

  “姓名,甘国阳,生于1964年9月1日,三周前跟随父亲甘有为来到美国旧金山,投奔同族的叔叔甘炳光一家,他们在田德隆区开了一家中餐馆,甘家菜馆。”

  “三周前的时间,是1981年6月17日,我们从上海直飞旧金山,现在是7月8号……1981年,还是在美国,我今年16岁…1981年…”

  党磊…也是甘国阳,站在镜子前梳理已经整合完毕的记忆,心中五味杂陈,却又有一丝丝兴奋。

  因为这具健康、高大的身体,或许能改变许多事。

  “国阳!出来吃点东西吧。能起床么?不行我端给你吃!”

  外面传来甘有为的声音,甘国阳回过神,应道:“我能起床,出来吃!等我一下!”

  甘国阳穿上外套出门,脑袋却“砰”地一下撞在了门框上,他的身高足有两米。

  显然,他还不太习惯这个高度。

  “小心点,脑子该撞坏了。撞疼了吧?”

  “没事,疼…疼点好,说明没在做梦。”

  “你这小子,说什么胡话。吃东西吧。”

第3章 旧金山

  甘国阳一口气吃掉了半只烧鸡,一碗云吞,两份面条,三个虾饺,四个叉烧,还喝了五小杯柠檬茶,才略显满足地擦了擦嘴,打了个嗝。

  “爸,你厨艺好像又进步了。”

  甘有为见儿子胃口这么好,悬着的心终于彻底放下,能吃说明身体没有太大问题。

  “不是爸厨艺进步了,是你饿了。要不要再吃一点?”

  “不了吧,也不能吃太饱,再说这是店里的饭菜拿来卖钱的,吃太多不好……”

  站在门口的堂叔甘有堂进来,叹了口大气,道:“吃吧吃吧,国阳你多吃点,反正吃不掉放在后厨也是坏掉啦~伱看看,这大中午的,一个人都没有。这店才开了半年,生意就差成这样。有为,真是对不住,把你从大陆招过来,引你进火坑。”

  甘有为连忙摆手,道:“是我自己想来的,再说你们找我来时也没诓我,直说店里经营艰难,需要一个有拿手活的厨子。我一身技艺,自认为可以力挽狂澜,哪知道……”

  “哪知道这老美山猪吃不了细糠!用料足,手艺好的饭菜他们吃不惯,舍不得!就他娘喜欢吃唐人街的炒杂碎!我干!”

  甘有堂接上话茬,兄弟二人皆愁眉不展,为了门庭冷落的生意和每个月不菲的租金而发愁。

  甘炳光、甘有堂父子二人在美打工十多年,老头一直在唐人街中餐馆做总厨,甘有堂则为餐厅做管理。

  他们攒下一些积蓄,想着结束打工生涯,做一回老板,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餐饮店。

  经熟人介绍,租下了这间位于田德隆区闹市口附近的店面,半年前装修完毕开业大吉。

  这间铺面的东主是唐人街一个广东人,叫陈耀明,开店之前将这地段吹的天花乱坠,说风水好,是田德隆区最繁华的区域,住客、游客、白领都很多,生意绝对差不了。

  五年租金,一年就能回本,后面都是赚的。

  结果等到开业才发现,这地方的确位于繁华区域,住客、游客、白领是很多,人流量充沛,他们也三番五次考察过,确实没问题。

  却不曾想这里流浪汉、嬉皮士、小混混也多,他们总是在饭点和傍晚成群结队出现,在周围游荡,偶尔也来这家店打秋风吃东西。

  他们买不起贵的餐点饮料,总是点些便宜的炒饭、茶水,一坐就是一下午,占着位置导致一些想吃饭的游客、白领都不敢进来。

  这些人赶又赶不走,想培养成客户群体也不可能——他们愿意付点钱买吃的就不错了。

  甘家菜馆的消费客户定位是城市中产,甘炳光做了多年总厨,一心想在旧金山开一家有档次的中餐厅,改变美国社会里中餐是低端快餐、炒杂碎的刻板印象,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

  结果这么多流浪者、嬉皮士,还有很多嗑药的群体,让中产消费者根本不敢到这家餐厅里消费。

  甘炳光秉持着中国人吃苦耐劳,坚信埋头苦干总能得到上天眷顾的性情和心态,坚持走中高端路线,在食材、用料上不降低标准。

  他觉得酒香不怕巷子深,坚持做下去,总有一天能把口碑打出来。

  靠着这点,餐厅的外送生意做的倒是不错,增加了一些收入减少了损失。

  但距离回本乃至盈利,那是遥遥无期,毕竟外送只是补充,连租金都覆盖不了。

  餐馆很快入不敷出,后厨工作量严重不饱和,厨子拿不到足额工资,辞职不干,只能老爷子亲自上阵。

  后厨是个力气活,甘炳光有经验但年岁大了,儿子甘有堂不是厨子的料,本地其他厨师一时半会儿招不到合适的,人家见店里生意不好也不愿意来。

  愁眉不展时,他突然想起远在大洋彼岸,老家甘家村有个同宗的侄子甘有为,他家是村里的大宗,继承了老太爷的甘家菜谱,如果能让他来美国合伙做厨,或许有一线希望。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甘炳光辗转联系上了远在万里之外的甘有为,一通远洋电话交流后,甘有为竟答应下来,表示会带着儿子远赴重洋,来甘家菜馆助阵。

  当时恰逢中美蜜月期,根据1965年的《移民法案》和中美建交后的协议,每年有四万中国人能赴美(大陆台湾各一半),移民的限制大大松绑。

  在甘炳光父子的帮助下,甘有为和儿子甘国阳顺利来到旧金山,开始在美国的生活。

  甘炳光本担心侄子徒有其名早已荒废了厨艺,不会烧甘家菜,但他到来后亲自下厨烧了一桌饭菜,让甘炳光这个资深大厨都伸出大拇指,这厨艺水平是没话说。

  可光厨艺好是没用的,1979年美国经济发展停滞,加州地区爆发了经济危机,洛杉矶、萨克拉门托、旧金山、奥克兰等地都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

  1980年里根上台,发布了经济改革计划,可并没有见效,相反到1981年美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滞涨的泥潭,失业率高涨至8%,道琼斯指数从1965年的2600点跌到800点,而且还在继续下行中。

  大城市有了空心化的趋势,大量新移民和中产将家搬到了郊外的卫星城,旧金山的旅游观光行业也遭受重创。

  流浪汉、犯罪者、瘾君子成群结队占据街头,餐饮行业的生存环境越发恶劣。

  这不是厨子的厨艺好坏所能决定的,甘有为纵使有惊天的厨艺,客人不上门、上门的不做生意,也无法挽狂澜于既倒。

首节 上一节 2/4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