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学霸 第304节

刘胜男打着哈欠去开门,刚剪的头发还微微的翘着。看到门外的人之后,愣了一下。

严老师笑道,“胜男同志,这几位是省里宣传处的同志,过来给你们家做个采访的。”

刘胜男这才反应过来,“等等,你们等等,我去喊我儿子去。”

然后转身就跑。

严老师对着几位宣传处的同志道,“家长这是太高兴了。”

几位同志点头笑着道,“能理解,能理解。”出了个高考状元,搁在谁家都要高兴啊。

屋里,刘胜男嚷嚷道,“来了来了,搞采访的来了。”

林国安和林晚正洗脸呢,听到这话,吓得毛巾一扔就往自己屋里钻。

屋里一家三口手忙脚乱的换了衣服,冲了把脸之后,林国安和刘胜男才款款出来。然后笑容满面的邀请大家进屋子。

几位采访的人看了林晚家里的环境,觉得这家人的家境环境还不错啊。

之前调查答案,林晚之前还是乡镇小学毕业的呢。

于是心里更加好奇了。

到底是怎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一个这么优秀的孩子出来。

这次宣传处一共来了三位同志,一位负责拍照的,一位负责交流的,另外一位负责记录的。

一家三口排排坐,桌子对面,严老师看着自己的学生,一脸笑容,“这几位同志是专门来给林晚同学做宣传的。他是个优秀的孩子,这次考的好,表现优异,是咱们省里的荣誉。省里的同志想给他们好好的做一个宣传。”

林国安谦虚道,“惭愧惭愧,我们这一点儿都没准备呢。”

宣传处负责交流的是一位中年男同志,他笑道,“不需要准备什么,只需要真情流露就好。我们会了解一些问题。你们看着能回答的就回答一下就好了。”

刘胜男立马保证道,“你们随便问,我们肯定啥都照实说。”

“我们就想了解一下林晚同学的学习历程。”

刘胜男道,“这个我知道。我最清楚了,我给我儿子启蒙的。”

林晚点头。

“那您说说看。”

刘胜男就开始讲述自己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比如三岁的时候开始,孩子就表现的和旁人不一样了。

林晚心道是不一样了,他那时候就开始装傻来着。

“特别爱学习,那会儿就喜欢满屋子找纸,想要写字呢。”

林晚脸红。那是因为上厕所没草纸……

“家里没纸的时候,他就蹲在地上拿着棍子写写画画的。”

林晚“……”那是无聊的数蚂蚁……

刘胜男叹气,“那会儿都忙,照顾他的时间不多。而且村里没学校,好多孩子都没念书。孩子就耽误了。一直到他十岁的时候,强烈的要求要去学知识,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林国安就接过了话头,“为了满足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我们就送他去公社小学念书了。从那以后,寒来暑往,我就每天接送他。”

刘胜男道,“我们那山路特别难走,孩子的鞋子都磨破几双了。”

林晚觉得路很冤,明明是他妈手艺不好,鞋底没缝好,经常走着走着,鞋底掉了。

甭管真相如何,反正两口子描述出来的场景太过真实了,清清楚楚的画面似乎就出现在眼前。

一个小小的孩子,从小渴望知识。想尽一切办法去学习。最后终于如愿上学。但是却也不容易,要克服重重困难,还要翻山越岭,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都走在艰苦的求学路上。

三位同志都觉得这完全不用他们去吹,就这样照实写,就是最好的了。

旁边的严老师也是叹气,“真是不容易啊。”

宣传处的同志感慨完了之后,又继续问道,“我们了解到林晚同学只用了三年就完成了九年的学习内容。所以想知道林晚同学心里当时想的什么吗?是有什么意志支撑你吗?”

林晚沉默的看了看自己的爸妈,然后声音低沉道,“是为了我的爸妈。”

林国安和刘胜男顿时心里咯噔。

林晚又看了看他们,叹气道,“我从小家里穷,吃饭都吃不了,哪里来的钱念书呢。为了不给爸妈增加负担,我那时候就想着,我少念一年的书,不就能省一年的学费吗。就是这个信念支撑着我努力努力再努力,争取比别人更勤奋,多念书。我不想看到我的爸妈为了我的学费,在半夜里偷偷的唉声叹气。”

严老师顿时泪奔了。其他三位宣传处的同志都感动的看着这一家三口。真是父慈子孝啊。

林国安和刘胜男也红了眼睛,一边拉着林晚一只手。

儿子,真是亲儿子。

问完了这些重要问题之后,宣传处的又了解林晚的生活环境,然后就问起了林晚家里如今的生活环境是如何改善的。

当然,如果不方便说,这个问题也可以选择不回答。

林国安道,“不是不能回答,说起来都是靠了国家,靠了我儿子。自从国家搞改革开放之后,我儿子就拿出了他的奖学金,让我去做小生意。我儿子说啊,做小生意不丢人,只要不犯法,靠自己的劳动换的东西,都是光明正大的。”

林晚不记得他说过这话,但是这不妨碍他接话,“没错,职业不分贵贱。每个行业的工人,都是社会的一块砖头。只不过我们摆放的位置不一样。”

“说的好啊,原来林晚同学不止会念书,思想也是很广大的嘛。”

林国安道,“反正就是靠着我儿子的那点儿本钱,加上国家的政策。我们赚了点儿钱。慢慢的就买了这个房子。”

这可一点儿都不慢啊。

宣传处的同志表示,他们是不是啥时候也去搞个小生意试试看。也给家里换个房子。

不过这高考状元家里还真是典型的靠着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了。

状元的妈考上大学回了城,状元自己也是走出了乡村,马上要全国闻名了。

首节 上一节 304/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