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第705节

罗昭云沉默半晌,心中也在考虑进退之策,御驾亲征放在眼前,是肯定要去执行,但安定后方,也是重中之重。

当年杨广三征高丽,第三次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后方失火,杨玄感发起叛乱,使得百万隋兵在辽东无心恋战,造成大溃逃的局面。

“诸位卿家,你们提及因素,朕也有在考虑,目前江淮之战,关乎朝廷平定天下的步伐,而且十万大军在淮南,不得不救。因此,朕还是决定要御驾亲征,不过,尔等可放心,朕如今并不是要带兵冲锋陷阵,而是坐镇江北,指挥全局,不会置身险地,身边有上万御林军防御,三千大内侍卫保护,不会出现危险。”

罗昭云这样说出来,大臣们微微点头,觉得也是这个道理,人身安全倒是能够保障一些。

“关于朝廷稳定,朕打算以巡视洛阳东都,视察黄河灾情为由,带着一些勋贵大臣和将领,先前往洛阳城驻留,把一些不安因素,带出长安城,让新政继续在京城、京兆郡一带,继续实施,不受影响。同时派人传令给洛阳令和驻军将领张镇州,在洛阳备好兵马和粮草,朕从洛阳那里出发,南征江淮!”

房玄龄拍手笑道:“陛下的这个办法好,带着门阀勋贵们去往洛阳,安置在那里,对京城的影响就会削弱几分,同时陛下在洛阳出征,因势利导,就容易得多了。”

其余大臣也面露一些笑容,如此一来,布局谋划,的确能够减少朝纲的波动。

“还有一事,朕与李秀宁相处日久,互生情愫,打算册封李秀宁为婕妤妃子,李渊为舅丈之后,册封为安国公,恢复相应爵位,但考虑国丈年事已高,就不安排具体职务,可在京城养老,也可以到陇西清河郡封地颐养天年,册封李建成为千牛备身的虞侯将官,随朕出征护驾。”

罗昭云这一步棋,是要稳住李阀,同时削弱李渊的影响,把唐字抹去,封为一个安国公,国家安宁稳定的意思,而且只有爵位,没有具体职务,等于没有实权,也不再为官吏,闲置在家了。

把李建成提拔成千牛备身,可以带在身边军中,时刻监视起来,如同人质一般,至少使李渊派系生不了异心,没有再翻盘的一点机会。

政事堂和枢密院的诸位大臣,闻言之后,心知肚明,都隐隐猜到了陛下做法的用意,谁也不说破,只是点头附和、赞同。

这件事也符合他们的利益,这些人都是罗昭云信任之臣,当做了重臣,提拔重用,有从龙之功,他们的前途和利益,跟陛下捆绑在一起,所以,都不希望不安因素出现,坏了他们目前的仕途局面。

“现在讨论一下江淮的局势吧,枢密院把江淮各路军的动向说一下。”

陈祾点头道:“根据枢密院得到了的前线情报,江南一带的几路叛军都在集结渡江,赶往了江都郡汇合,有张善安、汪华、闻人遂安、沈法兴,以及南陈遗族陈深,都带兵聚集,少有两三万,多有五六万,几路人马合计十五万,加上杜伏威的二十万江淮军,很难对付啊。”

屈突通也赞同道:“江南一带的势力拧成一股,对抗朝廷,一场硬仗要打!”

罗昭云看着地图,脑海中想着隋唐交际时期,这江南一带,似乎并没有翻起多大浪花,这些义军都很快被唐军消灭了。

“无妨,朕亲自过去收拾,看似几路人马,其实都是乌合之众,于朕而言,土鸡瓦狗而已,你们就在京城,等待捷报,看朕如何消灭他。”

众人闻言,都露出笑容,并不觉得陛下再说笑吹嘘,而是他的战绩彪炳,攻无不克,

一路传奇,一手打下了江山,没人会怀疑他的带军能力。

“臣老当益壮,也想随军出发,为国效力!”屈突通是一个武将,而且年轻时候治军有方,在军方威望很高。

罗昭云犹豫了一下,说道:“屈尚书,可以随朕同去洛阳,然后坐镇洛阳,负责调度,粮草、兵源等差遣,派别人去把持,朕不放心,这个后方担子,可就交给你了。”

屈突通闻言,顿时热血涌动,得皇帝这样器重,倍感殊荣。

杜如晦、房玄龄、褚遂良等人,都年纪尚轻,如此跟随陛下南征的机会不多见,所以也都纷纷请缨跟随出征,不甘示弱。

罗昭云微笑道:“诸位卿家不必争了,回头朕会根据大家的职务,安排一下,尔等都是朕的心腹之臣,也都在重要岗位上,关乎重大,职责也大,不论是在长安、洛阳、前线,都离不开你们的参与,所以,三个地方都要你们的身影,齐心协力,才能化解此次危局。”

众人闻言,也都明白过来,长安需要有人留守,稳定京城;洛阳需要有人坐镇,巩固后方;前线需要人跟随,辅助陛下处理军务、谋划战术等,都很重要。

于是,也就都不争论了,等陛下分派任务。

罗昭云看向黄门侍郎萧瑀道:“萧侍郎,你来替朕拟一道密函给徐世绩,让他不必惊慌,在前线密切关注敌军动向,挑选出一批精锐士卒,化整为零,充当百姓,散在定远城和钟离城的城内和周边,作为日后策应。其余大军带着所有粮草撤往淮南郡,将杜伏威等江淮军一点点引入淮南郡,拉长他们的补给线,且战且退,彼此打消耗战,紧紧吸住江淮军和各路江南兵马,等朕带兵南下,切断他们的路线,可以前后夹攻,趁机剿灭这些江南乱军。”

陈祾担忧道:“陛下,可是江淮军有水师,不下三万人,我们如果渡河作战,但没有训练的水师,恐怕难以敌对!”

罗昭云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道:“江南人擅长水战,我北方人善于马战,所以,要扬长避短,化被动为主动,不要跟他们进行水战就行了。渡河,不一定需要船舰嘛,朕自去年救吩咐军工厂,利用新火炉冶铁工艺,打造的钢铁,制作了许多大铁链,可以横江固定,既能制作浮桥,也能作为阻拦,发挥我军陆地作战的优势,以及先进利器,无惧河面船舰!”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册封婕妤

次日朝会,兵部和枢密院把江淮战报的情况公布与众,不少门阀臣子跳出来,怒斥徐世绩带兵不利,当就地罢黜,另派其它人担当。

这是门阀势力,对寒门出身的将领,一次打击的好机会,早就看着徐世绩不爽,没有什么大功,被破格提拔,做一方统帅,于情于理不合适,若不是陛下一意孤行,重用此人,肯定早就被弹劾了。

如今有了一个借口,正好发难,明着对着徐世绩,实际是在暗讽陛下识人不当。

好在罗昭云昨夜已经与枢密院、兵部、政事堂商议过了对策,由陈祾、屈突通、褚遂良等站出来辩解,分析了江淮局势,化解了一番门阀攻势,但弹劾之声,仍然不绝于缕。

最后,罗昭云开口道:“世上并无常胜将军,一点小挫折,就否定徐世绩带兵能力,这并不妥当,朕已经派人送去书信给他,目前徐世绩正在执行新的任务,很快,朕御驾亲征,就能把南方各路叛军诸侯,一网打尽。”

“此时弹劾,未免过早,倘若这段期间,他在江淮之地撑不住朕抵达,再次兵败,损失惨重,朕到了前线,自然也不会庇护,当场斩杀以立军威!”

罗昭云说的铿锵有力,言语中带着一股杀伐之气,君王威严,顿时使得金銮殿上,都有肃杀气息。

大臣们都安静下来,而且对陛下的言论,也表示认可,如果徐世绩再失败,陛下要亲自斩于军前,也是很严厉的警告了。

接下来,罗昭云说出了巡视东都,有意南征的消息,由于政事堂、兵部、户部等一二品官员支持,事情很顺利地定下来。

连最为刚正不阿的御史大夫魏征都没有发表意见,其余人就是想要提出反驳,也没有了借口和充分理由,无奈接受事实。

此次随行去往东都,罗昭云让人公布了名单,一些老臣在列,比如兵部尚书屈突通;刚被启用的裴矩,前朝五贵之一;杨雄之子杨恭仁;窦阀目前的代表人物窦威等等,赫然在列,有的确有才华,需要被重用,有的完全是为了提防在京城搞事情。

名单上有六七十名官员,都是要一起去往洛阳城。

“臣遵命!”被点到名的人,都站出来领命、叩恩。

“此外,朕还有宣布一件大喜事!”

大臣们一愣,不知道现在何喜之有?

“朕与李秀宁早就相识在前,因为后来立场不同,还一度为敌,如今唐国公李渊等家眷回京,朕与李秀宁相处日久,互生情愫,打算册封李秀宁为婕妤妃子。册封李渊为安国公,恢复国公爵位,但考虑李渊年事已高,就不安排具体职务,可在京城养老,也可以到陇西清河郡封地颐养天年,另外,册封李建成为千牛备身的虞侯将官,随朕出征南下护驾!”

朝中李阀的人,闻言倒是露出喜色,李阀经过了隋文帝、隋炀帝两代打压,斩杀了不少大族。经过李唐的崛起,李阀得到振兴,但是李唐破灭后,李族再度衰微,如今李秀宁为妃,李渊也恢复了国公之位,顿时认为李阀日后的发展,阻碍减少了。

不过,也有的李唐旧臣,心中喟叹,那李渊也曾经为一国之主,如今算是彻底被隔绝了仕途,闲置在家了。

但能够保住性命,颐养天年,也算是陛下仁慈了。

“恭喜陛下,再纳良妃!”

群臣祝贺,朝拜皇帝,还算和谐,并无反对声音。

散朝后,罗昭云回到后宫院落,想到还没有跟李秀宁沟通,于是直接去往了李秀宁居住的宫苑。

此时后宫已经接到了册封圣旨,李秀宁的桌案上,也放着册封婕妤的旨意,这个婕妤在后宫妃子的等级中,正二品,并不低,对于刚入宫就被册封的女子而言,已经是一种殊荣和待遇了。

但李秀宁这位铁娘子,想到却不是级别这些俗念,而是她真的成为了罗昭云的女人。

首节 上一节 705/7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