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第502节

突厥人也提出了一些边塞郡,需要纳入突厥的势力范围,这样等若在朔方、五原一带,打破了豁口。

以后突厥就可以顺利的放马南下,进入洛川、关中,折让李家人感到憋屈和无奈。

还在北方有梁师都、刘武周顶着,最先捣乱的也是他们的地盘,突厥人胃口大,而且不按世俗之礼,一旦越过边界线的突厥人南下到平原地带,不会按照中原礼法,免不了打家劫舍,欺负良民,到时候刘武周、梁师都的管辖内,肯定民怨载道,两个人迟早也要跟突厥翻脸。

李渊目前考虑的,就是如何争取更多的兵力,借助突厥的骑兵,越多越好,可以借刀杀人。

他年过半百,城府很深,虽然今日卑躬屈漆,迎接突厥可汗之弟,以大唐君王之尊做了副位,但他能够隐忍,只要突厥出了大军,跟大华拼个你死我活,借机重创大华,同时也能削弱突厥的实力,一石二鸟。

同时能够解决西面、北面两股威胁,李渊觉得,拉下面子结盟,还是非常值得,只要能达到战略目的,一时的荣辱算不了什么。

“梁贤弟,可汗使节,我们还是谈一下,如何出兵问题,战胜大华,是我等共同目的,也是结盟的前提和保证,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若是被大华击垮我们三方联军,恐怕生存都是问题,其它合约都没有必要了。”

“哈哈,三方大军,难道还对付不了大华吗?”叱吉大笑过后道:“你们虽然惧怕大华,但是我突厥的铁骑,却正是他的克星,这一次,可汗决定,至少出兵八万,清一色骑兵,对大华发起正面冲击,而梁国军队八万,唐军十万,两路包抄,肯定能大破罗成。”

梁师都说道:“二十六万兵力,加上后勤部队,就是三十万人马,比大华前线的兵力会多出一倍,绝对能重创大华军队!”

李渊也在寻思,觉得在兵力上,的确占据大优势了,而且骑兵比大华多出一倍,正面厮杀绝对能胜出,关键是罗成诡计多端,用兵不按常理,万一搞偷袭,三方兵力统筹方面不够,被逐一击败,也不是没有可能。

“我等兵力虽多,但各自统领,来回传递情报,有所耽搁,那罗成狡猾无比,切不可大意,所以这次出兵,但拟定彼此传信的方式和口令,如何传递信号,左右中三路夹击配合。此外,需要选取优秀将领担任统帅,稳重懂兵法,不冒进,步步紧逼,把大华给赶回陇右去。”

梁师都对李渊的提议表示赞同,表示会派出梁国几员大将,是目前最强战力了。

叱吉虽然不以为意,有些傲慢,但多少也挺过罗成的威名,还是点点头,也表示会排出突厥大将。

结盟过后,是篝火晚会,歌舞表演,李渊哪有心思看这些,告退一声,带人匆匆离开,要赶回去筹集兵马了。

“父王,这次带兵,交给我吧!”李世民请缨,决定亲自为唐军统帅,对付罗成。

李渊瞅了瞅他,叹道:“你觉得凭才智、本领、用兵、性情稳重各方面,是否罗成的对上?”

“这个……”李世民被问得噎住了话,他也很清楚,自己跟罗成,还是无法比较,不在一个档次上。

李渊意味深长地说:“不用以为,联盟军人数多,就一定稳操胜算,罗成对付敌人,精彩以少胜多,我们要尽量把大华主力引上突厥铁骑一面,两败俱伤,我们侧路包抄,给予重击,最后杀退罗成,还得靠我们自己。所以,必须有一位老将军坐镇,用兵老道,稳重成熟,威望高才行,可以定住军心,见机行事,若是你去了,按耐不住性子,肯定会被罗成算计。”

李世民虽然不服气,但也有自知之明,难得没有反驳。

“知道朕为何带你前来吗?”李渊语气温和下来。

李世民有点茫然地摇头。

“就是让你看清形势,不再盲目自大,认识到大唐处境,能够知耻而后勇,稳重行事,才能使得大唐转危为安。”

李世民鼻子发酸,想不到父王带他来此,一切为了他着想,在变相地教育他,认识大局。

“孩儿懂了,那这次对付大华,孩儿能出战吗?”

李渊摇头道:“西北占据,你不必操心了。”

“难道父王信不过孩儿?”李世民有些失望,急着相问。

李渊看着远处,感叹道:“非也,西北占据,朕已经有了合适人选,他叫张镇周,乃是大隋一位将军,曾在地方做太守,淮南动乱,如今来到关内养老,虽然过了花甲之年,但是老当益壮,颇有廉颇之才。结盟之前,朕已经派人去邀请此人出山。至于你,有个地方更需要,那就是晋阳,那里李孝恭与宋金刚对峙,久攻不下,据说宋金刚麾下有一名大将尉迟恭很是厉害,需要你过去协助,拿回晋阳,等若我唐国还有后退之路!”

第七百四十六章 大华危机

唐、梁、突厥三方结盟对抗大华的消息,及时传回了罗昭云的手中,他看着信条上的情报,非常详细,各方割地、出兵都有说明,不得不说,他十年前就建立情报网,在这个时代人还没有发现它的巨大作用时候,已经被他发挥奇效了。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及时掌握敌军动向,对接下来排兵布阵有很大帮助。

“三方出兵的兵马,接近三十万,要是正面鏖战,非死伤惨重不可。”罗昭云沉思,他不可能跟三方联军硬拼,得不偿失,只会把自己的精锐拼光。

这次是前所未有的压力,所以,罗昭云没有冒进,而是叮嘱三军将领,守住边界,修筑工事,然后防备三方联盟大军来袭。

侯君集带兵去了来护儿驻扎之地,兵力达到八万,严守郿城,这是京兆郡通往扶风郡的必经之路,也是接壤之地。

罗昭云带着精兵来到岐山城东北方位,岐山山脉与杜水之间,扼守要塞,这里有通往仁寿宫的路线,所以城关隘口还在,被陈祾重新派兵加固,要对抗来自京兆郡、北地郡过来的敌兵。

郭孝恪、褚遂良、于志宁等人,听闻唐国联盟梁国、突厥一起来袭,都有些脸色大变,意识到大华这一次面对的强敌联盟,非常强大,兵力悬殊了一半,浓重担忧。

“陛下,要不然我们暂时撤军,依靠西北的要塞和地势,以逸待劳,让三方军马疲于西征,我们避其锋芒,然后在找机会,迎头痛击,然后反杀回来。”郭孝恪这样提议,深谙兵法之理。

罗昭云摇头道:“不能退,否则,这半年的努力就白做了,拱手让出几个郡,委曲求全,这不是我大华的刚烈风格,一旦退却,将士们士气低沉,就不能一鼓作气,出函谷关征讨中原了,李家收回地盘,发展壮大,利用关中的优势和人才,发展壮大,实在令人堪忧。”

“可是,三面同时应敌战线太长,我军兵力不足,当如何抵挡,臣等苦无良策?”褚遂良叹道。

罗昭云这些日子一直在思考战略打法,古今中外,看过的典故和书籍,都在脑海过了一遍,觉得能够直接用的很少,必须根据当前局势,环境,兵力等,自己来分析解决。

“三方结盟,看似强大,实则互不统管,而且都各自防备,都希望对付能够硬拼,两败俱伤,自己占便宜,他们虽然都想要击败大华,但是彼此有耍心计,这是盟军薄弱之地。当年东方六国联军,合纵攻秦,却也没有成功,难道我大华,会惧怕了三国吗?”罗昭云带着几分自信,稳住了这些文谋武将、肱股之臣。

“报——,启奏陛下,辕门外,有人自称李靖将军,带着数百卫士,求见陛下。”

“李靖来了。”罗昭云露出笑容,终于等到了这位兵法大家到来。

在罗昭云御驾亲征与大唐李建成等人交锋时候,就已经派人去河西走廊,调动李靖前来挂帅。

西北诸郡安稳之后,已经在各城县安插了县令、郡守,驻军在正规,军、政、司三方分开系统,结合当地习俗,使得河西走廊的几个郡已经趋近平稳,不必再留李靖驻守边陲之地了。

这位兵神在西北独自带兵多年,深受罗昭云信任,换做任何将领,罗昭云都不会这样放心,因为这李靖在历史上的口碑太响亮,不是那种有做枭雄的野心,他只想施展抱负,展现自己军事才华,男人本领,无愧天地和本心,这是李靖的追求。

这种人志向远大,却又不贪图享受,一旦战绩彪炳,功成名就之后,往往就会功成身退,最值得敬佩。

“哈哈,快请李将军入营,朕要亲自接见!”罗昭云顿时来了精神,面对着巨大压力,大华的危机关头,需要兵神的发挥,挑起大梁柱的作用。

罗昭云虽然有天资,但绝对没有一代兵法大家对于兵法的天赋,穿越者并非万能,在许多领域,自己还是要发挥这个时代人才的相应能力,广开言路,这才是一位合格的君王。

片刻,李靖一身戎甲,带着几名偏将来到营内,皇帐之前。

罗昭云在大帐前迎接,算是对李靖将军的器重,增涨他的军方威望。

李靖步履沉稳,整个人都如一股山岳般凝重,散发着一股铁甲生寒、军中威气,他见到罗昭云等人,立即抱拳,单膝跪地道:“臣将李靖,叩见陛下!”

他身后几位将领,也都跟随跪拜。

“李将军,还要诸位将军,平身吧!”罗昭云顿了顿,等这些人站起后,微笑道:“诸位将军从河西走廊,不辞万里之辛苦,匆匆赶来,临危受命,朕感欣慰,请入账内,了解一下目前大华的局势吧。”

“遵命!”李靖等人,跟随罗昭云和文武大臣进入账内,然后由郭孝恪解说,把当前局势认真概述一番,虽然三方盟军队伍还没有正式赶来,但是,消息确凿,已经可以预判进军路线了。

首节 上一节 502/7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