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汉之魂 第364节

黄汉是先知,来到大明首先就是强大自身,从来没有在麾下甚至于父亲、兄弟、妻妾面前提及日后自己何去何从。

在处理大事小情之时,也是一贯坚持为大明效忠对抗建奴、鞑虏这个基本原则,私吞钱粮也是为了“红旗军”谋发展。

憨子君前答对大可以有一说一,只要不提及“红旗军”拥有的海上力量就不会惹麻烦,憨子口直心快不爱动脑筋,也没有打过海战,因此他确实也不太了解水营究竟发展到了何等实力。

黄汉根本不刻意叮嘱憨子如何君前答对,免得这个老实人心里有了顾虑反而不能从容应对。

事情往往就是如此,太过刻意了会适得其反,让崇祯见到一个有问必答坦坦荡荡的憨子更加有利于以后的布局。

皇帝要召见,黄汉当然会接旨择日进京,这就是一次普普通通的召见,不是急召,被召的文官武将可以安排好了工作交接再出发。

黄汉做事雷厉风行,既然判断京师之行没有风险,立刻着手把军中之事安排。

第三天就送黄勇率领黄春生、沈宪宜、林明海等等水营将领出发。

黄勇他们指挥二十一艘排水量五百吨以上的大战船和十八艘排水量一百吨以下的小型战船、哨船远航。

任务是保护由“日月海运”三个当家人之中的黄可造、邵俊才率领一百五十余艘排水量在三百吨到五百吨的商船赶赴倭国长崎贸易。

杨坚留在虎穴城接洽“日月海运”的生意,今年买卖、雇佣、出租商船做的风生水起,效益当然节节攀升。

现在船坞和“日月海运”都各自核算,交付一艘商船,王玉琪负责的船厂也会加上两成毛利润。

杨大成留在水营管事,驻地旅顺口,加上这个月刚刚下水试航八百吨级的三艘战列舰,还有九艘大型新式战船留在辽东湾。

还有五艘完成修缮的三桅炮船和几十艘排水量一百吨以下的战船、哨船巡航,辽东湾的安全无虞,从海上支援被建奴攻击的宁远、东江镇、金州都能够做得到。

沈明已经被黄勇提拔为“乌德沃特号”船长。

他准备依旧打起原本这艘船上的东印度公司旗帜带着“芬洛号”和三艘哨船离开商船队独自航行,看看有没有好运气再遇到东印度公司的战船和戎克船来一次围捕。

黄汉跟倭国有合同,想必此时做事有板有眼的倭人已经准备好了精米送达长崎等待交易,至于是三十万石?五十万石?还是更多就无从而知。

因此黄汉派出了足够运回十万石物资的战船和商船,这还没算上水营将领们准备下手打劫夺到的船舶运力。

浩浩荡荡的船队东去,黄汉也立刻带上四个猛士和六个学徒组成的十个贴身护卫上了前往京城的官道。

其实此时黄汉已经功成名就,实力非同小可,大可以率领上千铁骑奔驰进京,可是黄汉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表现得低调,只带十个亲卫。

路上倒是用不着担心遭遇流寇、山贼,这段时间京畿、通州、蓟州、永平府这一带的治安良好,也不怕被仇家算计,旗卫会密切探查,有个风吹草动自然会现身示警。

顾奎、严从优等等四个猛士已经是第四次进京没什么感觉,黄义和王瑸、杨小锤几个少年都是第一次去京城,一个个兴奋得满脸红光。

崇祯六年的春天,京畿之地基本上摆脱了三年前建奴劫掠的阴影,生机在恢复之中,从虎穴城到开平镇这片土地上一片欣欣向荣。

这其实是黄汉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勃勃生机,三年时间的大力修建水利设施,给当时频临饿死的老百姓借贷粮食。

联合徐光启、郑国昌、刘之纶、高第约束乡绅、官吏,请旨减免税赋。剿杀山贼、强盗,给升斗小民生存空间,这片地区多存活了最少二十万人,少荒芜了至少三百万亩良田。

现在这里的粮食自给自足已经做到了,屯民、农民每年还能够有余粮出售,良性循环已经形成。

为此徐光启、郑国昌多次上书朝廷,要求各州府要以永平府成功通过生产自救活民几十万为样板,争取使得大明遭遇兵灾的地方不再荒废。

可惜这两位老大人有些一厢情愿,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靠山,没有大笔的资金投入,没有强势的领导人,要完成这样大的计划有可能吗?

皇帝真的希望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下旨号召推广永平府的治理经验,可惜然并卵,至今都没有哪个州府、县城能够做得到。

第四百八十七章:微服私访

黄汉赶路的三天里,皇帝正好花两个下午时间视察了京师市容,并且穿上士子服饰连续两个晚上来到不夜城微服私访。

随行的是当下最得宠的三个内臣王承恩、曹化淳、方正化外加家臣锦衣卫同知李若琏。

繁荣的京城,繁华的不夜城,往往会给人错觉,使得皇帝暂时忘记了山陕民不聊生,河南灾民四起、川黔云桂四省奢安之乱余孽一直贼心不死屡屡袭击明军。

他在一座茶楼精致的雅间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看“红衫卫”进行的换岗仪式,看到许多人在围观,不由得哑然失笑。

崇祯问方正化道“方伴伴,那些警卫的花架子看上去是不错,有用吗?”

方正化肯定道“奴婢回禀陛下,这样做有用,而且效果斐然。平辽将军曾经说过,军人最好少下跪,要在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自尊心的同时贯彻纪律性和服从性。”

崇祯想了想道“有道理。”他看了看李若琏和方正化,又道“既然如此做有好处,你们训练京营和锦衣卫也可以效仿。”

方正化道“奴婢醒得,一定会把陛下的教诲牢记在心!”

李若琏道“微臣一定会认真做。”

皇帝午后出了紫禁城,在锦衣卫和东厂暗中保护下,在王承恩、曹化淳、李若琏、方正化陪同下逛了小半个外城后来到不夜城的茶楼小坐,等天黑后看夜景。

一个下午的所见所闻让皇帝有了成就感,他以前当信王之时不比现在自由多了,经常有机会上街,当时的京城市容拿现在相比天上地下,这一切当然一个归功于他这个皇帝。

“王伴伴,曹伴伴,朕出来半天看了几个时辰都没瞧见一个乞丐,莫不是你们把乞丐都暂时圈禁起来了?”

崇祯不糊涂,有时还算得上精明,他怀疑东厂和锦衣卫联手粉饰太平,故意给他看到一个繁华热闹且干净安定的京城。

曹化淳笑了,施礼道“陛下,老奴哪里会做出如此刻意之事,老奴深知陛下就是为了看到一个真实的众生百态才在百忙之中微服私访。如今京城要找出一个乞丐那是千难万难。”

“哦?难不成京师之中的乞丐真的被黄家和郑家养了起来?”

“陛下,只能算养了一小部分,如今那些有残疾或者太老的乞丐都在广渠门外集中居住,能够获得温饱,其余能够劳动的乞丐全部有了活儿干,用不着上街乞讨。”

崇祯沉默了,如此大手笔每年要花费多少钱粮啊?那黄汉出手真大方,可是他如此邀买人心福兮祸兮?

方正化小声道“陛下,这应该就是平辽将军提倡的商贾赚了银子要回馈社会,要行善积德。想来不夜城赚取到的利润足以能够让黄、郑两家行此善举。”

崇祯点头道“有道理,王伴伴,以后记着提醒朕,一旦再有言官弹劾不夜城奢靡,就让他们去广渠门外瞧瞧那些残疾的乞丐。如果他们愿意拿出银子接管那些乞丐的衣食、住所朕立刻取缔不夜城。”

王承恩、李若琏、曹化淳、方正化都齐声道“陛下圣明!”

心情不错的皇帝逛了不夜城夜景,还在一个卖豆脑的摊位上品尝了半碗,跟摊主父女聊了聊他家的生活情况,得知这个小小摊位足以让一个七口之家丰衣足食龙颜大悦。

第二天皇帝又看了不少地方,晚上还去了桑拿房,接待皇帝当然马虎不得,休闲会所整个贵宾区都围着皇帝转,外人一概不接待,理由是接待两位内相。

以前王承恩和曹化淳也来过几次,从来没有玩包场,他们还喜欢在桑拿房里跟相熟的官员闲聊,今天这是怎么了?许多在贵宾区遇见过内相的大员满腹狐疑。

首节 上一节 364/7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