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袍加身 第548节

张泊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如今最好的情况就是让李璟多撑几年,虽然李璟是一个败家子,国库都被他挥霍一空,但毕竟是一个有远见有抱负的败家子,之所以常年征战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权,如果大唐太平的话,他手里的兵力就会慢慢削减,到时候皇帝的权力只会越来越弱。

如今天下形势就是如此,皇帝如果不将兵力拽在手里,便会被各路诸侯分食,他们有兵权之后便有了底气,对皇帝的态度也是不冷不热。虽然皇帝依然是皇帝,但有的时候皇帝的权力并非绝对,这就是当代的尴尬。

如果这种制度不改变的话,战争永不停止。结果受苦的人也只有百姓而已,这些皇帝皇子们根本不知道百姓疾苦,他们就只知道如何继续发展自己的势力,所谓的争夺天下……不过是一个虚假的梦,就算得了天下,天下也不是皇帝的,只有改变这种制度的人,才是真正的皇帝,才是真正的统一天下之人。

相比之下,其实张泊更喜欢郭威。郭威市井出生,而且他称帝之后执行的所有国策都是对百姓有利,反而皇帝自己赔钱让百姓发展。也难怪宗信大师会全力帮助郭威,作为一个出家人,宗信大师希望的也是百姓安居乐业,郭威是真的在努力往这个方向发展。

但是很遗憾,郭威依然不是那个能统一天下之人。此人太过仁慈仗义,当皇帝的人应该够狠,由其是对自己人够狠。像如今这片天下,必须要让一个绝世大魔头当皇帝,功成之后斩将杀臣,将所有权力独揽,只有这种人才能真正的改变如今的制度。

张泊也无处排解,只能望着马头山左看右看,缓解心里的不悦。每次看见李弘茂张泊都要缓解很长一段时间,因为这个二殿下简直就是废物,废物中的极品。

忽然,张泊余光一扫,感觉马头山里出现一点闪光。紧接着眉头一皱,感觉事情不妙。

“殿下,末将以为此地极其危险,马头山内极有可能隐藏敌军,方才末将看见山中有一点闪光,必定是武器或铠甲打磨光亮之后,倒映阳光所发出。以末将所见……要么转头回去,要么立刻集合防阵,绝不能让敌军偷袭。”

李弘茂吃惊道:“此话当真?”

“末将以为这样做最稳妥,哪怕没有敌军,就当是在练兵。让士兵们习惯立刻回防,这样也好增加士兵们的反应。殿下赶快下令,我感觉周围十面埋伏,只怕要出大事。”

“那好,所有人听令,立刻回防,此地似有敌军出没。”李弘茂下令之后,立刻按个传达,这个令下得好,在每次只能并排走两三个士兵的羊肠小道之上,八千士兵立刻往同一个地方开始集结,脚下不是烂泥就是碎石,稍稍不稳便会摔个人仰马翻,整个队伍乱作一团,还不如不集结。

看见这边开始集结,而且集结得这么乱,山里的人也稳不住了。铜锣声响,二十几头怪兽带着三千铁甲骑兵从山里浩浩荡荡的冲了出来,面对这个乱作一团而且非常集中的部队,根本不需要什么战术,精铁铠甲覆盖全身,长戟放在马脖,直接冲锋过去,就是一波收割。

由其是赵匡胤的黑牛,喷着一股浓烈的黑烟直接冲进敌军,一条路上的人不是被撞飞就是被踩成肉泥,紧接着骑兵杀到,就这一次冲锋,整个部队锐减八成不止。

“殿下快逃。”张泊根本管不了这么多了,牵着李弘茂的马缰绳,鞭鞭打马立刻往马头山外逃去。至于剩下的这些士兵,张泊知道管他们也没用,只有让他们自生自灭,这一次遭到伏击,而且对方全身都是精铁铠甲的骑兵,这些步兵连逃走的机会都没有,这些马身上都覆有铠甲,步兵的抵抗完全无效。

如今只有利用自己的马身上没有负重,比骑兵的马匹跑得更快,以此甩掉他们。如果留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

第六百二十七章 只要一头

已经是不需要介绍了,看见这二十几头怪兽就知道这是宗信的部队。宗信果然料事如神,他竟然早就算出这里会路过一支大唐的军队,难道说宗信真正目的不止是魏州而已?糟了,这回可糟了。

“二殿下快逃,若还有伏兵千万别管末将,末将替你先抵挡一阵。”

李弘茂点头道:“你放心,我绝对不会管你。”

听到这话张泊还有点难过,但这时候必须如此。因为李弘茂的价值远比自己大多了,如果两人之间必须要死一个,当然是自己去送人头,绝不能让李弘茂出什么事。如果李弘茂被俘,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更麻烦了。

两人快马加鞭,一路往马头山外跑去,就在远处两人同时看见了一个巨大的白色影子,仔细一看是一头强壮的座狼,白狼背后还坐着一个和尚……

两人很自然的停了下来,不用多问他们早就听说过宗信的坐骑就是一头巨大的白狼,而且白狼之上坐着一个和尚,很明显这个人就是宗信,他早就在这里等着了,真是算无遗策,也难怪他能凭魏州一万多宋阀士兵打败北汉与契丹联军八万之众。

张泊知道躲不过去,于是让李弘茂停在原地,自己驾马来到宗信的面前。

“宗信大师有礼,末将张泊,身后是大唐二殿下李弘茂。宗信大师没有直接出手,必定是有条件要谈,有什么条件尽管提出,末将再与二殿下商议。”

宗信道:“我要他的命。”

“能换个条件吗?只要放二殿下一条生路,末将立刻在大师面前自吻。”

宗信摇头道:“你的命不怎么值钱,当然李弘茂的命也不怎么值钱,不过好不容易逮到这个机会,只要杀了李弘茂,李弘冀就变成孤家寡人一个。往后的事情就很轻松了。”

张泊仔细一听,随后思索一翻。宗信为什么要让李弘冀变成孤家寡人一个?听这个话他对李弘冀也没有什么好感,想要害他。但如果想害他的话,应该留下李弘茂的命,因为李弘茂从来不会做什么好事。

想害李弘冀,又要杀李弘茂,难道他希望让三殿下李从嘉登基?不可能啊,世上没有瞎子当皇帝之说。不过倒也听说过宗信能治好李从嘉的眼睛,只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李璟原本就不老,如果宗信能在李璟死之前治好李从嘉的眼睛,那么李从嘉登基称帝便是最好的结果。

但是……宗信为什么要这样做?李从嘉本领大,无论是武功还是品行都远胜两位哥哥,宗信为什么要故意让这个更厉害的人当皇帝?难道他不是为了消灭大唐吗?想要消灭大唐只需要让李弘冀和李弘茂登基就行了,基本上大唐就完了。

皇权,诸侯权……张泊瞬间明白宗信的用意,他确实希望李从嘉登基称帝,李从嘉本事大,他可以很好的限制诸侯和各路节度使的权力,增加自己的皇权。这样在大周打败李从嘉之后,直接可以取代各路诸侯,不用给他们面子。

果然,宗信早就知道当今天下的诟病在哪里,他也想尽全力消除这个诟病。如果这个时候向宗信尽忠的话,他会不会放过自己一条生路呢?那也未必,他可是一招杀了好几万人的大魔头……

“宗信大师,莫非你是希望三殿下李从嘉登基称帝不成?其实你早就可以治好他的眼睛了吧。”

张泊的话让宗信眼前一亮,这小子脑袋挺灵活的嘛,竟然能想到这么远的地方去。看样子不是一般的小将,而且看他护送李弘茂的样子,在军中也算得利的好手。

宗信点头道:“是又如何?反正你们俩今日将会死于此地,告诉你也无妨。李从嘉根本不是瞎子,不需要我去治好他的眼睛。之所以装瞎子是为了保命,如今皇权不稳,李璟不敢将李从嘉的眼睛公之于众,要不然的话也没有这么多麻烦,还让李从嘉跟我学佛,那都是屁话。”

张泊听到之后全身冒出一股冷汗,吃惊道:“莫非三殿下天生重瞳?”

“好,你的脑子还不错,不过李从嘉只有左眼重瞳,但这已经是帝王之相。贫僧只是顺应天意,助三殿下登基称帝,与李弘茂没有任何私人恩怨。”

宗信说的轻描淡写,只是在张泊的心里却翻起了一阵惊涛骇浪,想不到三殿下李从嘉竟然天生重瞳,这还是自己大胆想像竟然是真的。因为宗信刚才说李璟不敢公布李从嘉的眼睛。

李从嘉自幼便是瞎子,一个幼儿的眼睛有什么好避讳的?除非眼睛非同凡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是重瞳了。身于帝王之家,天生重瞳便是帝王之命,如果李璟公布这件事情的话,每天都会有几百个人去刺杀这个婴孩,李璟很聪明故意隐瞒这件事情也是为了让李从嘉多活几年。

如今李从嘉长大成人,但却因为如今形势李璟不敢公布他的眼睛重瞳,如果他公布这件事情李从嘉照样当不了皇帝,而且还是会被追杀,哪怕他躲到皇帝里面依然如此,因为所有人都害怕有一个重瞳之人称帝,他极有可能统一天下。

张泊道:“若是宗信大师希望三殿下登基称帝的话倒也不必这么着急,这个二殿下草包一个,想杀他又有何难?在下可以随时动手。如今形势杀他反而对三殿下不利,就让他与大皇子李弘冀整日吃喝玩乐荒废下去,这样反而对大皇子不利。若我成为二殿下的心腹,想要杀他机会多的是。”

“你想投诚?”

“不,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我既然吃了大唐的俸禄绝不会背叛大唐。但如果是对大唐好的事情,我还是愿意做的。”张泊道:“这个二殿下就是一个草包,与他行军多日,他竟然没有记住我叫什么名字。听说大皇子与他相差不大,若大唐江山交给这两个人,根本不用大周动手,大唐便会灭国。所以如果宗信大师是支持三殿下登基称帝的话,我愿意全力相助。”

宗信想了一下,随后道:“让我怎么相信你?”

“此次李璟完全没有对战之心,让我等分三路假意借兵之名实则退兵,如今整个许州城也只有慕容彦超还认为自己能守得住许州,此时攻城必定大胜而归。到时候许州必破,大唐也将元气大伤。”

张泊直接道出李璟的计划,为了证明自己的真诚,宁愿出卖皇帝。当然张泊认为这件事情早在宗信的意料之中,所以他才会在此埋伏。

宗信摇头道:“只凭这些信息我还是没有办法相信你,我想一想……这样,你把李弘茂叫过来,你自断一指,那我就放你们一条生路。过去的时候别跟李弘茂说这个条件,暂时先保密”

“行,宗信大师可得讲信用。”张泊立刻驾马回以李弘茂身边,脸色铁青,因为他马上就要断掉一指,而且他很害怕李弘茂会不会吃下去。

来到李弘茂身边之后,张泊咬牙道:“宗信大师让你也过去,他说可以放我们一条生路,不过有条件。”

“什么条件,难道要本王脱光衣服骑着马去淮南吗?”

张泊摇头道:“没这么简单,殿下还是随我过去一趟吧,宗信大师说他来讲条件。”

两人骑着马慢慢来到宗信的面前,身后是一片厮杀与惨叫,他们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了,知道后面的部队活不了,现在还是救自己最重要。

李弘茂看见宗信的瞬间就被征服了,不愧是当代得道高僧,他的气场与凡人果然不同,看着此时的宗信根本就不像是一个人,倒像是一个神。

首节 上一节 548/10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