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第2653节

如今她难得听到了一个自己闻所未闻的名词。

于是在赶紧在心里默记下来,准备有机会时单独向郎君讨教。

话说这并不是沈墨有意藏私,而是他给天骄五营教学的时候,这类信口说出内容实在是太多了。

这些知识往往并不在天骄营的教材上,而是沈墨随口说出来的。

所以有很多知识,也唯有沈摇光她们这些弟子才知道。

等沈墨穿戴好了盔甲,上马走出辕门之际,眼看着时辰已经到了午时三刻。

这时的沈墨下令,全军敲起军鼓!……一霎时,,雄壮的鼓点在南京城下轰然响起。

城下沈墨的八大主力军队列里立刻便是杀气盈满,战意沸腾!这时只见南京城北门一开,一名军校骑着战马,如狂风一般跑了出来。

还没等他跑到沈墨的军前,沈墨就看见南京城头上黄罗伞盖、帅旗将旗纷纷打了起来,开始迎风招展,这是金国君臣上了城头。

就见那位军校手里捧着圣旨,一路疾驰到了沈墨军前。

他随即跳下马来,将手中的圣旨交给了单骑上前拦住他的李凌豪。

李凌豪检查了一下圣旨,这才回身将它交给了沈墨。

当沈墨把这卷圣旨展开之际,只见上面墨迹淋漓未干,字迹也因为执笔者的心情激荡,显得有些肆意跳脱。

于是他一目十行的看向了上面的内容。

只见圣旨上,并没有骈四骊六地写上一堆废话,而是言简意赅的提出了三个条件。

金国君臣表示,他们可以接受沈墨所有的要求。

包括让完颜陈和尚和忠孝军在他麾下继续作战。

还有大金国号废除,从此投降的事。

总而言之,他们全盘接受了沈墨的要求。

而他们提出的三个条件,沈墨手持圣旨逐一看了下去,只见上面写着:第一,大金国降军不降民这说的是金国举国投降之后,金国民众不得被区别对待。

在税赋方面不应超过南方百姓的纳税比例。

而且在百姓承担徭役这方面,也应与大宋百姓相同。

沈墨看完之后点了点头,其实这第一条,他就早就已经答应完颜承麟了。

只不过承麟非要以书面的形式写在圣旨上,就是因为这件事事关重大,毕竟不能由沈墨一句话就决定了,所以必须留下相关的书面证据。

这一条当然没问题,沈墨又接着向下看,见只见上面写着:第二条,大金降国不降君。

在这里面,金国君臣要说的是他们投降之后,金国国君完颜承麟及其家人理应受到优待,宋人不可对其妄加折辱,也绝不能逼迫他们。

不然的话完颜承麟宁可全家自尽,也绝不能受此侮辱。

对沈墨来说,这一点当然也没问题。

对于完颜承麟这样的人,他压根儿就没打算在投降后把他怎么着。

但是这件事显然对金国君臣显然极为重要。

这时的沈墨想了想才明白,忽然笑了出来。

完颜承麟之所以把这一条写在上面,就是因为靖康之耻的时候,宋钦宗和宋徽宗的嫔妃宫人、帝女公主,没少在金国人手里受折磨。

在这里有一个典型事例,就是这俩大宋皇帝到了金国都城之后,被金国人要求全家行“牵羊礼”。

所谓牵羊礼,是金国一种传统受降仪式。

就是让投降者赤裸上身,脖子上拴根绳子由人牵着走,示意从此像牛羊一样任凭胜利者宰割。

就因为不肯赤身,当时有不少人不愿受辱,愤而自杀,其中就有宋钦宗的皇后朱琏在内。

完颜承麟显然是担心自己投降后被人秋后算账,弄得全家受辱,才把这一条特意写在了上头。

可是沈墨显然没有那么低级趣味,他对看人光膀子这件事也是很挑剔的。

于是这第二条,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问题。

在这之后的第三条,沈墨一见之下,却是微微皱起了眉。

只见上面写着,大金国……降沈不降宋!……按照完颜承麟在圣旨上的说法,如今大宋赵氏衰微懦弱,言而无信,不管开出什么条件都不足为凭。

所以这些投降的条件,只能是在金国皇帝和通州统帅沈墨之间达成的协议,他们才能接受。

第2811章:报于英灵应知晓、烈阳之下、天日昭昭

这三个条件如果要是沈墨同意,那金国就算是向他沈郎君投降了,和那个大宋可没有半文钱的关系!沈墨见到了这一条之后,心中不由得长叹了一声!这都是因为南宋朝廷在这百年来朝秦暮楚,一拍脑袋一个主意,而且还尽是馊主意。

别说他们对外国许下的诺言经常言而无信,说了不算。

甚至就连自己屡立奇功的元帅岳飞,都能在直捣黄龙之前,被皇帝召回去杀掉……所以用现代的话来讲,宋室已经完全失去了信用。

更何况大宋那些朝臣们,往往翻过来调过去说得都是理,出尔反尔是常有的事。

大宋朝中人事更迭不断,前面答应的事儿,一换人后边就没人承认了!而且在完颜陈和尚和完颜承麟他们看来,沈墨正在强势崛起,取代赵氏执掌天下是早晚的事。

沈墨这个人平时说到做到,所以他们才会对沈墨的信用信之不疑。

所以刚才在南京城里,完颜承麟和完颜陈和尚商量了之后,他们一致决定,与其相信大宋,还不如相信沈墨!说实话,完颜陈和尚他们即使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对大宋也依然没有一丝敬畏之心。

大宋在没有沈墨之前是个啥德性,他们又不是不知道!别看现在金国被人打得血葫芦相仿,可要是让他们卑躬屈膝,去向积弱百年的大宋求和,他们还真就不服!沈墨左思右想,觉得这第三条实在荒谬。

不过眼下万事俱备,就差这最后的一锤子,总不能因为这点事儿就把圣旨扔回去立刻开打吧?

于是沈墨让人取过笔来,在圣旨上直接做了批复,然后依然派那位金国小校将圣旨送回去。

在这之后还没有一刻钟,只见城头上王旗飘摆坠落,陡然传来了一片痛哭声!随后城门洞开,文武群臣列队而出。

首节 上一节 2653/32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