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第504节

作为这周刚刚被调来珍珠港的新兵,达蒙对这里的一切都非常好奇。

一旁早几天到珍珠港报道的斯蒂芬闻言,及不可察的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达蒙的话。

达蒙见瑞恩没反应,用脚踢了踢假睡的瑞恩:“哎哎哎,你不去吗?”

被踢到的瑞恩,有些不情愿的睁开眼说道:“不去,今晚要回去站岗了。”

“我靠!”达蒙对此不以为意地嘲笑道:“站岗,站什么岗啊?我们又没有和任何国家交战,你还为什么要这么死板。”

“走走走,玩够了再说,我给你保证晚点去绝对没问题,再说我们要不了多久就回来了,你有什么好怕的?对吧,斯蒂芬?”达蒙朝斯蒂芬挤了挤眼,使眼色道。

斯蒂芬见状,立即心领神会地应应道:“对的对的,没什么大问题,你看咱们来这里之前,战争爆发了那么久,不什么事也没发生吗?”

“快点啊,我这一天到晚无聊得快发疯了,你到底去不去啊!”达蒙有点不耐烦地嚷嚷道。

瑞恩知道自己非去不可了,说实话他也觉得每天机械般的军队生活确实无聊,一切都如此平静,也许水一水也没什么。

站岗划水,这在珍珠港已经不是什么大忌了。只要你跑出去浪够回来后,给负责查岗的两个少校一人递去一根烟,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没错,站岗逃岗,在珍珠港这里就仅仅值两根烟的代价!

这或许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是,这就是置身战争之外的美国军人,独有的一份从容和不迫。

作为美国在太平洋最重要的海空军基地之一,珍珠港水域面积3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14米,最多可以停泊500艘舰船,还可以为航空母舰、核潜艇、巡洋舰等大型海军舰只提供维修、保养等服务。对于这里的美国大兵们来说,最喜欢的地方某过于珍珠港内自带的一个小岛屿。

这个名为福特岛的小岛上面,设有福特岛海军航空站。而珍珠港最大的一个杂货铺,就设立在这个海军航空站。大兵们不但可以在杂货铺买到喜欢的可乐,而且还可以买到新鲜的牡蛎。

珍珠港本来就盛产牡蛎,而这里的杂货铺,就地取材的买齐了美味鲜嫩的牡蛎。由于取货方便,供应量又大,所以牡蛎卖的很便宜,一般的士兵们都可以轻松买得起。

说来讽刺,美国制霸太平洋地区的战略据点珍珠港,竟然成为了驻防士兵们观赏美景,享受海鲜美食的地方。

关于珍珠港部队的军纪散漫一事,其实也早就被多次上报。但值得玩味的是,当美国总统罗斯福第一次听说这事后,他就一直对珍珠港驻军采取着莫名其妙的包庇,多次把这件事给压了下来。

除了将一百多名原属于珍珠港驻军里,要求整顿军纪的军官被罗斯福以晋升的名义调离珍珠港以外,美国军部基本就没有怎么插手管过珍珠港一带越来越腐败的军纪。

但是罗斯福表面上放松珍珠港驻军的军纪,暗地里却加紧了扩军备战,并且着手认真实行“道义禁运”,终止了对日本出口货物,并且冻结了部分日本在美国的资产,特别是严禁对日本出口石油。

表面上看去,美国好像是为了中立,不向正在发动战争的国家日本出口战略物资。但是细细一想,美国不久前还好好的给英国进行武器交易,可轮到日本,连物资交易都被禁止了。两相对比,难免会发现,其中有刻意为之的成分在内。

但是,这并不代表罗斯福就能明目张胆的宣布和日本敌对,参与战争了。

与此相对的是,在美国本国内,他们著名汽车大王福特经常带领一大帮人在白宫门前进行游行示威,这位美国内部的反战领袖,经常组织群众去白宫和国会举行抗议活动,坚决反对战争。

甚至传闻德国元首莱因哈特私底下都经常感慨,美国最大的德国盟友,就是他们的汽车大王福特。

除了商界,在美国政界,他们的国务卿赫尔就是一个孤立主义者,整天都在宣传中立避战的好处。

罗斯福不愿意和国内这些孤立派闹僵,于是,他就暗地里策划了一些秘密的计划。只不过,这个计划,现在知道的人并不多。

正文 685日本准备换个方向开刀

其实罗斯福之所以突然发难般的对日本实行物资禁运,还有一个外在的契机,那就是,中国政府在德国顾问的多次建议下,终于下定决定,对日宣战了。

没错,毕竟德国没有强制召回顾问,所以当初前往中国的德国军事顾问团,其实一直都有留在中国,期间只不过换了不少成员,但组织仍在。

虽然和原本历史上的宣战时间几乎差不多,而且对中国抗战的历史进程也没有什么影响,但毕竟还是正是发表了宣战布告。

而这一次,中国对日宣战的消息,无疑为罗斯福提供了一个好的借口,好封锁对日的石油等战略物资出口。

毕竟,中日战争爆发后,美国一直采取不干涉避免卷入的政策。但由于中日两国并未宣战,所以美国就没有对中日两国进行不加区别地禁运,只是禁止美国商船运送军火等军用品去这两个国家,对其余货物则未加限制。

可是,美国这个政策明显对日本有利对中国不利,因为日本有能力封锁住中国的海岸线,而中国没有能力封锁日本的海岸线。

实际上,日本在占领中国东北及朝鲜等地区后,却非常无奈的发现,他们居然找不到足够用来刺激本国工业经济的资源。

除了在东三省油日本急需的钢铁还有煤矿外,剩下的橡胶还有石油资源,实际上日本依旧得求美帝出口给他们。

而且,美国方不方便日本进口这些物资,依旧严重的关系到了日本的命脉。

日本当时的国力已无法继续支撑大规模的进攻战所带来的消耗,而其号称世界第三海军(实际上本来该排第四,德国把英国海军打趴下后才真的成第三),也根本支援不了陆军的战斗。

当然,日本海军也不大愿意为了陆军的功绩费心。

很多人都以为,中国之所以能打赢日本,基本全是托美帝与日本开战的福。这样的说法,其实是不公平的。

原本历史上的美日狗咬狗,确实让中国减轻了不少压力,但实际上,中国军队只要继续努力下去,单单因为补给问题,日本人也会越来越无以为继,放缓在华夏大地的攻势。这种情况与甲午战争的情形非常相似,那时的满清政府如果挺过威海卫北洋水师的覆灭和朝鲜战场的失利,凭当时日本的国力,也是没办法再打下去的。

庆幸的是,在二战中,中国人有够争气,即便首都沦陷,也继续和日军继续战斗下去,直到最后一刻!

而现在,中国方面惊讶的发现,自己好像越来越能打了,也可能是日军越来越走下坡路了。总之,中国就这么气势汹汹的,在1941年到来后,对日本政府宣战了。

“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

一份宣战布告下,中国方面以最强硬的姿态,对日军的侵略做出了直接回应。

那么,有人可能会疑惑不解,为什么中日交战这么多年后,中国才对日宣战呢?

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中国方面担心眼看就要到手的德械师装备可能泡汤。

抗战爆发前,中国在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已经整训装备了四个标准编制的德械师,但是到中日开打时,还有大量预定的装备没有到货。因为在原定计划中,中国要扩编的德械师,可不仅仅是四个。

由于担心日军实行海上封锁,导致德国那边的物资运不进来,所以中国迟迟没有宣战。

有趣的是,中国认为对日宣战弊大于利,可日本也认为对中宣战弊大于利。

毕竟日本扶植起了一个汪伪南京政府,那它就更不能对重庆国民政府宣战了。因为那样一来,就等于承认日本扶植的汪伪南京政府不是中国真正的政府。

于是,战争史上的奇景出现了:直到中国对日宣战前,中日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可与此同时,外交官们照谈,军人们照打。谈是真谈,打也是真打,两不耽误。

而中日战争之所以能持续打到现在都没结束,还能给中国宣战的时间,很大原因在于,华夏战场上,基本没有标准意义上的机械化作战。

对于中日两军来说,机械化作战的概念实在是太过遥远。日军虽然拥有不少坦克、装甲车等,但在技术理论上都不过关,再加上石油也被美国卡的很紧,储备也不多,所以没有发动机械化作战的充足本钱。

中国在这方面的表现就更惨了,开战初只有一个团的装甲部队,其主要装备还是由意大利前任领袖墨索里尼提供的“菲亚特”型轻坦克,这些东西在东非和北非与英联邦的军队作战时已被证明是废物——在之前的淞沪会战中也被中国军队使用了两个连,结果基本损失殆尽,作用不大。

重重原因,日军在华夏战场即便玩的就是纯步兵攻坚战,加各种与游击战,地道战的斗智斗勇,进展慢不说,进来还颇有些疲态。

首节 上一节 504/5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