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第148节

一边强调,敌人已经被己方的顽强作战打的损失惨重。另一边,又搬出北进派,搬出天皇,搬出国运来喊大口号,提高大家的使命感。换在后世,有这种洗脑能力,已经足以跑去做传销害人了。

可惜,二战中的日本,洗闹的手段太多,次数也太过于平凡,以至于很多日本军人,满脑子都是武士道之类的发疯思维。

虽然这种思维,在诺门坎战役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硬生生的帮关东军的士兵们鼓起胆子,一次次的面对苏联装甲部队的碾压。

但是,从全局来说,把获胜的希望,寄托在这种不成熟不冷静的狂热思维上,肯定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只需要用同样号召作战顽强的欧洲德军和亚洲日军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那怕是普通人也能看出日军所谓的靠纯粹的狂热作战精神打到敌人有多幼稚。

相比之下,德军总是习惯悄无声息的如同一道黑色铁流闪击敌人,而日军却老是喜欢声嘶力竭的叫嚣着扑向敌人。

从这上面,足可以看出哪一个是沉着冷静,哪一个是外强中干了。

可荻洲立兵不会认为自己的思维有错!比国家工业水平,日本绝非苏联对手。论装备优劣,关东军即便贵为“皇军之花”,拿着日本陆军中最好的装备。可跟苏军比来,还是太落伍。

除了比精神,关东军还有什么比得过?

正文 第两百一十三章 羡慕嫉妒

1939年10月15日,波兰全面沦陷的消息已经伴随着莱因哈特那场华沙阅兵传遍了世界各地。这个时候,远在罗马的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坐不住了。

德军9月15日从边境出兵,10月15日就能在波兰的首都阅兵,这种胜利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说吧!我知道你们早就憋着一大堆话了。”墨索里尼尽可能装作早已料到一切的模样,示意被他叫来的讨论局势几位意大利重要代表人物畅所欲言。

此时在他的这场秘密会议中,一共集合了3类人。

第一类,是齐亚诺,巴尔博,德博诺等人。他们不仅坚决反对参战,而且还都有不同程度摆脱德国盟友的意愿。

这类人在波兰战役即将开始的时候,占据了短暂的上风。德军出兵波兰的第一天,也就是一个月前的9月15日早晨,墨索里尼就在齐亚诺等人的怂恿下,向莱因哈特发去电报,要求德国元首解除意大利对《钢铁同盟》所承担的全部义务。

在信中,墨索里尼称述到意大利无法面对英法大军进攻的危险,所以德国方面不管愿不愿意,都必须同意意大利的要求。

要不是莱因哈特知道意大利出兵对于他的计划毫无意义,很可能会被这种“聪明的盟友”给活活气死。

合着意大利有需要的时候,德军就该尽义务出兵。德军打起仗的时候,意大利不想履行条约就不履行了。这简直是把德国人都当初白痴,全世界就只有他们意大利人精明。

在这件事上莱因哈特也还算看得开,反正他都知道结局,开局以前满足一下墨索里尼的愿望,助人为乐的替意大利减少心理压力也不是不行。毕竟他未来还有用的上意大利的时候,让意大利见识一下德国的强大军力和丰盛战果,还是相当有必要的。

于是,9月15日当天莱因哈特居然破天荒的公开声明“这场战争,德国不需要从意大利那里获得任何军事援助。”

为此,墨索里尼对这位体贴自己难处的德国元首还诞生出了相当大的好感。

“领袖,事已至此,我们应该先向德国人道喜才是。”之前带头劝墨索里尼千万别介入的巴尔博总督不好意思的辩解道:“虽然我们没有在军事上直接帮助德国人,但我们在阿尔卑斯山脉牵制了大量法国军队,间接减轻了德国人西线的军事压力。”

巴尔博这位从1933起就出任利比亚总督的墨索里尼亲信,为了墨索里尼的“大罗马帝国计划”,把利比亚从一个落后的殖民地转变成意大利行省的典范,并号称意大利的第四海岸。

在很多人看来,巴尔博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总督。他坐镇的意大利东非重镇,有着9个意大利步兵师,3个黑衫党师,2个利比亚土著师共计14个师的强大军团外带323 架老式飞机。

作为墨索里尼留在利比亚的“镇南大将”,巴尔博之前的建议对墨索里尼有很大的印象。要不是他的百般建言,墨索里尼也不会那么果决的违被同盟条约。

不过巴尔博的建议也不算有错,至少这让意大利谋取了大量的外交“战果”。

为了拉拢意大利,英法两国为意大利工厂提供了大量订单,购买了许多军装,军毯以及机床等货物。一时间,罗马的股票行市飞涨,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可是墨索里尼是个野心家,他不喜欢这种软绵绵的果实。他要的,是像德国取得那样的辉煌战国,是通过战争谋求的巨大红利!

对于巴尔博这位亲信的辩解,墨索里尼不可置否:“你说的有点道理,可德国人对于我们的违约肯定不会高兴。虽然莱因哈特那个上士嘴上没说什么,但他心里估计已经把我们们恨透了。”

上士,这是墨索里尼私底下对莱因哈特的蔑称。他总觉得自己资历比莱因哈特要老得多,想当年他当上意大利总理的时候,莱因哈特还只不过是一位乳臭未干的小孩而已。

可莱因哈特这位1923年才爬到上士位置的泛泛之辈,居然在接下来的10年内,一路青云直上,以一种近乎于变态的速度不断晋升。

自彩虹行动以来,莱因哈特的晋升之路似乎就在不断开挂。从上士到少尉,仅仅用了一个月。少尉到中尉,离上一次晋升还不到一周。中尉到上尉,上尉升少校时,恰好赶上了德国内政最混乱的时期,连最基本的流程都没有走完,就在鲁登道夫的安排下通过了。

后来这家伙更是被担任德国国防军陆军总司令的西克特给看上,还被当做学生教导。陆军总司令的弟子要晋升中校,谁还敢反对?!

至于晋升上校的原因,那也是为了给当时负责苏德合作的莱因哈特安上一个合适的级别,让苏联合伙人感受到德国方面的诚意。

将级的升迁之路要慢点,一共用了3年,平均下来也就一年升一级。要说满,那也是针对他之前的晋升速度。要放在一个正常的军官身上,很多人穷尽一辈子都没能跨过上校到少将的拿到坎。

这他妈还是在和平时期,上爬的速度居然能比战争中的那些传奇将领的晋升都还要更快!

墨索里尼一步登天,那是乘着一次罗马进军的东风,为此,他准备了15年,整整15年!

反观莱因哈特,仅用区区十年便登上了权利巅峰。

偏偏这种暴发户,居然还是一步一个脚印,走的又快又稳。

先是在军队里从上士,一级一级升到上将。然后再转投政坛,顺理成章的一次又一次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最后当上德国元首。有过在军队里的经历,莱因哈特对部队的掌控力,比墨索里尼高了不知道多少。

参与策划彩虹行动,平定卡普政变,主持苏德秘密合作(为了安抚意大利的怯战情绪,莱因哈特秘密告知了墨索里尼),又在鲁尔打败了法比联军入侵。满身功勋外加一路传奇经历,以至于让人无力反驳他的职位如此之高。

现在,眼红别又在波兰取得了军事奇迹的墨索里尼,也只能自娱自乐的取笑一下莱因哈特,才能勉强平复内心的嫉妒了。

正文 第两百一十四章 墨索里尼的美好蓝图

看见领袖大人的嫉妒心理发作了,他的好女婿齐亚诺连忙转移话题道:“要我说,德国人当今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完全离不开我们意大利王国的帮助。”

听到这话,墨索里尼的心情才算舒畅了一些,面色也变得好看起来:“恩,我亲爱的齐亚诺,你来具体说说看,我们到底帮了德国人多大的忙。”

“是!伟大的领袖。”带着奉承式的招牌微笑,齐亚诺举例道:“首先,我们在几年来一直在往德国不间断的输送农业工人和产业工人,即便在波兰作战期间,也没有间断过。这一点上,我认为具体负者的罗西副总理做的很到位。”

由于不知道被自己放心任用为意大利二号人物的罗西早就成了德国人买通的内鬼,齐亚诺还以为罗西是凭借其长远目光,顶着巨大压力维护着和德国的合作。这才有了他现在这种,事后诸葛亮般的赞美。

墨索里尼也觉得有道理:“罗西在这件事上做的很好,几年来他也一直努力维护着意大利和德国间的友谊,回头我会好好嘉奖他的。”

发现领袖心情好了许多,齐亚诺决定趁热打铁,继续大力发挥马屁精的本领:“还有就是领袖您陈兵阿尔卑斯山脉的决定,简直堪称雪中送炭!这一举动直接把法国人吓趴下了,屁滚尿流的把进攻德国的军队给撤离回国,为德国人解除了萨尔失守的重大危机。”

虽然当初墨索里尼原本的意图是秘密陈兵,伺机偷袭法国。但是由于下级对命令的执行不力,导致部署情况泄露,几乎全欧洲都知道了意大利军队的动向。

这本来是一件丢脸的笑话,但齐亚诺居然大言不惭的把这次失误称作有意而为之,是对德军最有力的声援。

果然意大利的力量是令人恐惧的,墨索里尼相当满意的把法军自愿撤兵这件毫无关系的功劳算在了自己头上:“没错,没错!莱因哈特这家伙,说到底也还是全靠我的帮助,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眼看齐亚诺把黑的都快说成白的了,会议室里的另外两类人终于坐不住了。

首节 上一节 148/5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