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喷淋装置。
在地球上可以正常使用的喷淋装置,不代表在近地轨道、月球、火星,也可以正常使用。
因此除了金星之外,在其他星球和星际空间发展农业,一整套农业技术都需要进行调整,哪怕是在白金时代的大背景下,没有十几年也搞不定。
金星就没有这种烦恼。
只要金星的浮空城市建设完成,里面的农业设施,就会和地球的室内农业差不多,不需要进行大改,就可以保证高效的生产。
这对于星际移民前期,将大量人口迁移到金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毕竟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是氧气、第二要素是水,第三要素就是食物,其他东西都是次要的。
金星的重力环境,不仅仅利于植物种植,也利于养殖业的发展。
如果在近地轨道,就算是可以种植农作物,也很困难维持大型养殖场。
单单一个微重力环境,就可以让绝大部分养殖产业绝产。
没有办法,微重力环境下,普通动物很容易骨质疏松,也很容易被自己的排泄物堵住呼吸系统。
总不能给每一只白羽鸡安排一套特制宇航服吧?
这不现实,而且白羽鸡之类的禽畜也很难适应。
如果是在金星养殖,由于其重力和地球差不多,因此禽畜很快就可以适应。
太空农业可不是就太空两个字,挂在农业前面,就可以实现的农业。
这至少需要一代人的努力,才可以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农业。
江淼挑选金星作为海陆丰集团的太空发展核心,其实是取巧了,可以在前期保证星际移民的食物来源。
当然,未来在其他星球的农业,肯定需要发展,人类不可能局限于地球和金星,太阳系的其他星球和星际空间,也是人类需要征服的区域。
一旦前往其他星球,以当前的宇宙飞船飞行速度,基本很难快速往返地球获得补给,大概率只能靠宇宙飞船在目的地自给自足。
这也是为什么,江淼会认为太空探索公司的火星殖民计划不靠谱。
你还真以为火星可以种土豆?
别开玩笑了,火星低重力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非常大,而且水资源获得困难,如果是让几个宇航员过去执行任务,那倒是可以勉强做得到。
一旦大规模移民火星,在几乎一去不复返的情况下,长期生活在低重力环境下的人类,绝大部分都会出现低重力病,更别提低重力环境对繁殖的致命影响了。
或许昆虫可以凭借其高迭代率,在十几年内完成对火星环境的重力适应,但作为寿命比较长的人类,绝对不可能在十几年内适应火星,并完成基因的进化。
移民火星对于现阶段的人类而言,几乎就是一个空想。
还不如在外太空建设一个环型太空城,利用旋转形成的离心力来模拟地球重力。
这种设想在白金时代的技术条件下,反而更加容易实现,安全性也更加高。
只要人类不能快速适应不同星球重力的副作用,那人类就没有办法长期在重力差异太大的星球生存。
除非有人想赌命,而且是用几百万人去赌,通过几百万人在火星长期生存,进行残酷的一代一代优胜劣汰,在几百年后,才有可能产生适应火星重力的火星人。
但这又有什么意义?
一旦这种适应完成,也意味着火星人和地球人彻底成为两个物种,两者的生理、文化、基因都会出现极大差异。
真的有人愿意去火星赌命吗?
这可比当年从欧洲去美洲的风险大几万倍以上,几乎就是去当小白鼠。
重力才是限制人类翱翔星际的第一大因素。
江淼站起来,伸了伸懒腰。
“走吧!”
两人已经收拾好行李,走集团的秘密渠道,在悄无声息间,来到了星岛北面的飞艇空港。
被包下来的客运飞艇缓缓起飞,向赛里斯本土的方向飞行。
第376章 擦肩而过
江淼一行人的飞艇,缓缓抵达汕美的马宫海空港。
与此同时。
在汕美城区呆了一个多星期的埃尔文·汉森,也带着助理克莱等人,搭乘高铁前往香江,准备从香江的机场搭乘飞机返回北美。
双方都不清楚,在这一刻,他们是那样的近。
江淼从马宫海空港出来。
埃尔文则刚好坐上高铁。
就在不知不觉中擦肩而过。
对于埃尔文而言,他应该感到庆幸,因为如果他出现在江淼附近,那他隐藏在内心的秘密,将在江淼面前无所遁形。
鉴定面板虽然不能读心,但对于一个人的性格、情绪、心情都可以非常精确的解析出来。
如果埃尔文和江淼近距离接触,那他的异常,就会被江淼瞬间识破。
高铁列车车厢内。
坐在靠窗一侧座位的埃尔文,看着远处天空中缓缓飘浮起来的飞艇,早已经没有了刚刚过来赛里斯时的惊讶和新鲜感,而是非常平静。
看着手机上的复查报告,他左手支撑着腮帮子,嘴角却不由自主微微上扬:‘赛里斯人的技术确实非常强大,怪不得这几年,大批欧美有钱人都偷偷摸摸跑过来寻求治疗。’
他的复查报告显示,此时他的大脑靠近脑干那一部分的胶质瘤,已经被彻底清除了。
埃尔文并没有进行传统的开颅手术,而是进行无创手术,将那些被基因靶点特效药灭杀的胶质瘤细胞残骸,通过纳米针管抽出体外。
除此之外,他还在海陆丰医院使用了专门修复大脑神经元的特效药,使用了这种特效药两个月后,埃尔文感觉非常好,他甚至觉得自己的脑力恢复到了大学时代。
对于这个结果,埃尔文也是非常吃惊的。
毕竟人类的大脑一旦过了四十岁,其功能就会出现明显的下降。
今年已经四十二岁的埃尔文,加上严重的大脑胶质瘤,面容看来比赛里斯这边五十多岁的人还苍老,他本来以为自己没有两三年可以活了。
放下手机,埃尔文闭目沉思着:‘虽然赛里斯人的医疗技术非常发达,可惜人类作为碳基生物,是存在极限的,就算是经过一次治疗之后,我还可以活多十年左右,但这并不是我期望的结果…’
睁开眼睛,他看向越来越远的飞艇,不由自主地握紧拳头,同时心里面再次泛起一丝决然:
‘这脆弱的身体,还有那痛苦和濒死的感觉,我再也不想多感受一次了…’
翻开手机拍摄的脑部神经元修复特效药药盒,还有翻译出来的内容,他随即眉头一皱,这种药物阿美丽卡那边是没有生产的,倒不是专利问题,而是阿美丽卡没有这个技术。
毕竟外界并不知道这种特效药的原材料是什么,加上其属于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这让化学合成技术在短时间内很难进行山寨。
而更加埃尔文感到头疼的问题。
既有阿美丽卡目前没有批准该款药物在北美上市销售。
也有赛里斯禁止该款药物出口销售,哪怕是其他同为亚洲联合体的成员国,仍然没有资格从赛里斯采购这款药物。
要进行相关治疗只能来赛里斯境内。
虽然脑部神经元修复特效药一年用一次也可以,但尝试过大脑活力恢复的感觉之后,埃尔文还是觉得一年打一针的频率太低了,完全不能发挥出这种特效药的全部潜力。
然而他不甘心,也不能改变什么。
因为赛里斯评估过这种特效药,认为正常状态下,一年打一针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剂量和频率。
虽然在动物实验之中,高频率注射这种特效药,确实可以让生物长期保持精力、脑力的充沛。
但凡事有利有弊,这是绝大部分药物难以避免的问题。
特效药可以修复脑部神经元,但代价是加速脑部神经元细胞的分裂,如果是一年打一针,那打到了一百岁,也就损失十几年的寿命罢了。
可如果频率提升,不仅仅会导致脑部细胞寿命快速缩短,还会因为细胞分裂加速,增加脑部癌细胞出现的概率。
但这些还不是最严重的后果。
最严重的后果,是高频率使用特效药之后,由于大脑神经元长期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一旦不使用,会有强烈的戒断反应,同时还出现严重的精神类疾病和内分泌失调。
埃尔文不知道这些机密研究,加上这种药物属于管理非常严格的处方药,正常渠道上,也很难获得这种药物。
但他相信地下黑市,可以获得这种药物。
这也是他明明可以从鹏城机场回北美,却选择了香江机场的主要原因。
他已经通过医疗中介的渠道,了解到香江那边的地下黑市,有可能获得这种特效药。
这几年香江经济下滑非常严重,因此当地也出现了灰产。
其中走私一些违禁品,就成为当地的一个产业。
尽管亚洲联合体已经多次进行严厉打击,可仍然难以根除香江的地下黑市。
类似于脑部神经元修复特效药这种处方药,香江当地有特殊的秘密渠道,从赛里斯的内地获得。
对于这种药物的违规使用,其实作为药物研发的海陆丰集团,已经多次在官网上发布了副作用提示,但架不住有人喜欢铤而走险。
埃尔文就打算每隔一段时间,飞过来香江打特效药。
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这种特效药没有办法从正规渠道进入北美,如果安排在墨西哥的小型私立医院注射,其实和飞过来香江注射,并没有什么区别。
而且特效药注射转移到墨西哥,不仅仅价格变高了,其中的风险也变高了。
风险包括假药、药物变质、被敲诈勒索等。
因此埃尔文没有选择墨西哥,而是宁愿几个月飞香江一趟,反正他每个月有一个多星期的假期。
虽然现在亚洲联合体和北大西洋联合体几乎完全割裂开来,但现在国际航空产业还保有不小的规模,就是飞机票价格比较高。
但这对于有钱人而言,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至于海陆丰集团在官网上公布的药物副作用,埃尔文并不是不知道,而是他觉得自己的身体也就再活多十年左右,反正自己没有多长时间了,还不如加大剂量,燃烧生命来换一段时间的脑力。
…
江淼回到家里,和老爸老妈、女儿见了一面,又安排几个保姆,调整一下书雅的饮食。
因为林书雅一个星期前,确认了怀孕。
虽然书雅还会忙碌一些科研项目,但工作强度肯定需要控制好,头几个月还好,一般第五个月后,就要开始全面休养了。
江淼来到公司,科研事业部负责人张成栋马上就敲门进来他的办公室。
“老板,好久不见。”
“坐。”江淼刚刚坐下来,正翻着一份文件。
张成栋一边将一份文件递给他,一边说道:“老板,这是八月份新增科研项目的简报。”
接过来,江淼直接翻开目录,一目十行扫了一遍,才翻开后面的简报内容,虽然是简报,但内容还是非常扎实,如果是不懂科研的管理者,估计会看得一头雾水。
张成栋默不作声等着江淼开口。
过了一会,江淼一边看着文件,一边缓缓说道:“成栋,你记一下。”
“老板请吩咐。”张成栋已经拿出工作平板和电容笔。
“新增一个太空农业技术项目…”
张成栋笔速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