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第319节

  孙洪涛说完伸手给张星扬介绍了一下,坐在一旁一直没说话的一位中年人。

  “这位是能源局的负责人陆正和。”

  张星扬这才打量了这位其貌不扬的中年人。

  看上去只是一位普通的中年人。

  不过结合刚刚孙老说他来自能源局。

  张星扬敏锐地察觉到孙老找他来的用意。

  怕是和能源局有着很大的关系。

  结合自己正在进行的电力卫星项目。

  对方的目的。

  几乎是呼之欲出。

  不过张星扬也不太清楚,他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不动声色地和对方握了个手:

  “你好,陆局长。”

  陆正和人如其名,十分和善地道:

  “张院长,久闻大名!”

  “我长你几岁,叫我老陆就好了。”

  两人打完招呼之后。

  孙洪涛终于开始说起了这么着急找张星扬回来的原因。

  “小张,听说你们的电力卫星无线输电项目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孙洪涛知道这件事,张星扬一点都不奇怪。

  “昨天刚刚进行了几次实验,目前实验情况良好。”

  张星扬将目前他们的进度和盘托出。

  “已经进行了数个小时的实验,卫星供电功率稳定。”

  “如果全功率运转,目前一天可以发电十四万度。”

  在张星扬说起具体供电数据的时候。

  身边的陆正和两眼放光。

  在心中将这些详细的数据全部记下。

  “卫星输电受时间影响大吗?”

  在张星扬说完之后,陆正和连忙问道。

  目前国内无论是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风电,发电功率都不稳定。

  受到各种各样因素影响很大。

  “发电卫星全时段的功率都很稳定,影响并不是很大。”

  张星扬看了对方一眼,这才说道。

  陆正和明显还想继续问一些有关于电力卫星的具体情况。

  不过被一旁的孙洪涛给拦住了。

  “没那么着急,这么数据之后一样可以了解。”

  孙老瞪了陆正和一眼说道。

  “今天叫你过来,还是想和你聊一下有关于未来能源方面的事项。”

  “你也知道,咱们国家这么多年以来,一直缺乏各种能源。”

  “过去是缺少石油,现在是缺少电能。”

  “去年一整年的发电量,大概是在2.2万亿度。

  这个数字看似庞大,但是缺口也非常庞大。

  我们最少有数千亿度的电力缺口。”

  孙洪涛一直分管工业方面的具体工作。

  对于这些整体的数据,几乎都是信手拈来。

  除此之外,他能够举出大量的例子来左证自己的数据。

  “在今年夏天,有超过10个大城市,因为电力紧缺的缘故,不得不采取限电。

  这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在这个时候,不少的家庭都已经安装了空调。

  尤其是在一些南部城市,空调的需求一直很旺盛。

  夏日里超过四十度的天气里,没什么比待在空调房之内更让人感到舒服的事情。

  但是因为限电的原因。

  工厂不得不错峰开工,乃至于停工。

  写字楼、住宅楼之中的人们,也只能忍受钢筋水泥丛林之中的酷热。

  因为热岛效应,城市的温度本来就更高一些。

  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力就显得尤为宝贵。

  “所以如果你们的卫星无线输电,真的能够开发成功。”

  “对于国家来说,算是能够缓解一部分用电荒的问题。”

  孙老这时候也算是,将这一次谈话目的说出了。

  “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你们的发电成本以及产能。”

  对于张星扬来说,这些数据一直都在他心里。

  告诉孙老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目前的发电卫星项目,主要是由卫星建设成本,以及地面接收端成本两部分组成。”

  张星扬说起这部分内容。

  无论是孙老还是陆正和,都十分认真地听着。

  好像是小学生听老师讲课一样。

  “卫星建设成本,包括卫星本身的成本,以及发射成本。”

  发电卫星本身其实是非常昂贵。

  单单一颗卫星,就价值超过十亿!

  发射成本要略微低一些,大概在一亿左右。

  “卫星方面全部加在一起,大概需要费十二亿左右。”

  张星扬面色如常地说着:

  “当前,这一颗卫星作为实验型号贵了一些。

  后续继续发射的成本,大概能够降低一些。”

  “具体能够降低多少?”

  陆正和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

  孙洪涛有些不满地看了陆正和一眼,批评道:

  “等小张说完,别老是插嘴。”

  陆正和有些不太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这才重新坐好。

  “小张,说说吧,能够将成本降低到多少。”

  张星扬好看的眼睛,微微眯了一下说道:

  “大概能够降低到九亿左右。”

  “这些都是无法节省的开销。”

  “固定接收端的投入要稍微低一些,大概需要三亿。”

  “整体加起来,前期投入大概在十五亿。”

  其实这之中,最大头的投入还是微波-电能转化器。

  氮化镓作为第三代半导体。

  受限于目前的工艺水平,价格还是居高不下。

  如果刨除掉这部分,其实其他的成本大概只有现在的一半。

  大概不到八亿。

  “那这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回本?”

  陆正和还在皱着眉头在心里盘算,孙洪涛直接问道。

  孙老知道,张星扬肯定是计算过的。

  “以目前的电价计算,完全体的电力卫星,大概需要十年左右回本。”

  张星扬略微心算了一下,报出了一个数字。

  十年。

  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可能算是一个比较漫长的投资周期。

  但是放在新能源领域。

  这个时间,甚至让人觉得有点短。

  以风力发电为例,一台装机容量为7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的回本时间。

  在二十年以上!

  太阳能电站的平均回本时间要短一些。

  但是也普遍在十年左右。

  现如今,看起来明显投入更加巨大的太空发电项目。

  竟然也只需要十年就能够回本。

  这对于孙洪涛和陆正和来说。

  算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

首节 上一节 319/3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