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第31节

  实际上,现在这个阶段限制产量的主要还是设备数量和能够操作这些设备的工人都太少了。

  只要设备和工人到位,分分钟能够大批量量产。

  “性能测试结果怎么样?”

  张正江十分着急地看着,刚刚给火箭研究院做出的涡轮盘做完测试的陈荐青。

  陈荐青手持着刚刚从打印机之中吐出来,还带着油墨味的报告,喜形于色:

  “这次的新涡轮盘,相较于之前我们自己的制造的涡轮盘,各项性能都有了差不多20%。”

  “尤其是他们采用的高温粉末冶金技术似乎很高超,整个涡轮盘都是一体成型的,晶体结构也很好。”

  听到陈荐青报喜,张正江也是十分的欣喜,拿过报告不断地翻阅着。

  想要自己亲眼确认,陈荐青所说的是不是真的。

  火箭研究院所发过来的新的涡轮盘,是不是真的那样的优秀。

  张正江一点点的扫视着报告上的各项数据。

  确实,相较于他们之前一直使用的涡轮盘,性能确实提高了不少。

  尤其是在关键的耐高温性能测试之中,更是提高了将近百分之四十。

  将极限温度提高到了接近三千度的高度。

  “火箭研究院现在材料上,真的是做出了不少的成果啊!”

  张正江笑着,弹了弹手里的报告,对陈荐青说。

  揉了揉因为长时间工作,而有些发昏的头脑,陈荐青虽然略带疲惫,但是依然高兴地说:

  “这下,我们的发动机算是有了一个比较牢靠的核心!”

  前世的时候,ws-10最初不能装载上歼十,是不知道多少人心中始终过不去的一根刺。

  在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里,在这方面,每次面对国人的问责,大家都抬不起头来。

  很大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发动机的材料不过关,加工工艺不到位,使得发动机不能够达到军机的使用标准。

  “是啊,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好事啊!”

  张正江感慨了一下。

  火箭研究院的研发速度大大超过了他的设想速度。

  原本他觉得研究院的速度再怎么快,也要个一两年的时间。

  所以这才和张星扬承诺,研究经费不会对火箭研究院进行拖欠。

  当时张正江的想法是,细水长流,ws-10项目经费现在虽然不是特别充足,但是分季度慢慢给还是能做到的。

  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火箭研究院几乎是每天都在烧钱砸进度,仅仅是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将符合要求甚至超越要求的材料肝了出来。

  不过随着新涡轮盘一起而来的,却是长长的研发经费账单。

  看到上边的数字,即使是一向稳重的张正江也是心惊胆战到难以附加。

  “但是他们也太能钱了,四个月的时间就掉了上千万的研发经费。”

  张正江忍不住感慨道。

  “这一下子我们之前刚刚批下来的研发经费就得全搭进去!”

  对此,陈荐青倒是不以为意。

  毕竟这么强劲的材料,这么多钱其实是完全值得的。

  “张老师,别那么想,只这么点钱,就能解决我们的大问题。”

  “说实话,还是很值得的!”

  这些道理,张正江不是不明白。

  这高温粉末冶金工艺和一体成型工艺,要是让ws-10项目组自己来解决。

  少说也要个几个亿的资金,而且还不知道要费多长的时间才能够研发成功。

  对于现在特别缺乏时间的项目组来说,能够这么短的时间之内解决问题。

  别说是上千万,就算是上亿也是值得的。

  因为这件事情,实际上是不能够单单从ws-10项目组这个角度上来看。

  如果将视角放到更高的高度,只要ws-10能够顺利研制,装备上歼十战斗机。

  那么就不用从北边大毛家高价引进al-31f发动机,这样能够省下一大笔钱。

  就算是刚刚研制出的ws-10发动机性能并不是特别优越,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只要自己有了,那么在引进谈判的时候,对方就不敢漫天要价,也能够为国家省下不少钱。

  事实上,不仅仅是发动机领域,在很多工业领域之中,都是这样。

  在你没有的时候,外国厂家掌握着定价权,想喊多高的价格就喊多高的价格。

  而等你突破了核心科技之后,对方就不会再这么强硬地对你。

  后世特别有名的光刻机,就是这样。

  当伱不掌握核心技术的时候,对方可以高呼怎么都不卖给你,而当你突破了对方的技术封锁之后,又开始呼吁双方合作了。

  “这一下,马上就可以尝试让试验机进行装机了。”

  张正江看了看报告,有些感叹道。

  “之前已经和空军那边协调过了,他们已经同意分给我们一架su-27进行发动机实验。”

  趁着张正江谈起装机实验这件事,陈荐青说了一下和空军那边的沟通结果。

  这个时候歼十还没有完全定型,同样还是处在试验阶段,尤其是因为发动机的问题迟迟没有结果,一些飞机机体上的细节问题也是因为发动机没有定型而一直拖着

  但是从整体进度而言,歼十项目组比ws-10项目组这边要顺利不少,一直在稳步推进之中。

  ws-10想要进行发动机实验,只能够在四年之前刚刚从大毛家引进的su-27上进行试验。

  首批的su-27虽然后来人们说起来总是认为它存在不少的问题。

  但是作为一款双发重型的第三代战斗机,在这个时候还是十分先进的。

  它的平台设计更是存在很大的深耕的地方,能够开发出多种战斗机型号。

  用它来作为ws-10的实验平台确实是绰绰有余。

第46章 尝试装机

  虽然搞定了核心机,但是整个航空发动机的装配还是费了项目组一个星期的时间。

  这个速度不能算是很快,毕竟整个原型试验机在两年之前其实就完成了。

  这一次主要还是对它里边的一些零部件进行了更换。

  尤其是换上了火箭研究院负责研制出的涡轮盘和尾喷管。

  ws-10发动机体型虽然算不上巨大,但是冰冷而又带有复杂金属光泽的机体,还是能够让人感觉到它的工业美感。

  站在它面前的众人,无不感慨它的暴力美学。

  在没有引入火箭研究院的新材料之前,项目组对于ws-10发动机的设计推力是120kn。

  这个推力实际上远远没有达到核心机的极限,只是因为材料和加工工艺的问题,才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缩减推力。

  这次解决了部分材料的问题,推力也能够往上提一提。

  尤其是火箭研究院研发的材料基本上都提高了耐高温性能。

  让发动机的高温燃气的温度再提高最少百分之二十,这样发动机的推力能达到130kn的水平。

  再加上尾喷管使用了复合材料之后,重量下降了很多,对于飞机而言能够携带的燃油就更多了,作战半径大大增加。

  ws-10虽然并不是专门为su-27开发的发动机,但是歼十原本也是同苏式战机一脉相承的三代机,两者的适配性还是相当高的。

  将ws-10装上su-27进行试验这件事,还是费了张正江不少的精力才搞定。

  毕竟这个时候的su-27在国内还是比较稀罕的。

  第一批24架su-27单价三千万美元,虽然采取了35%外汇和65%商品的组合支付方式。

  但是依然算得上十分的昂贵。

  就这一架还是张正江好不容易求爷爷告奶奶才搞来的。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目前国内除了苏-27,没有别的更好的测试平台了。

  手脚麻利的工程师,在飞机尾部不停地忙碌着,将原先飞机上的al-31f拆卸下来。

  “老王,今天能弄完吗?”

  张正江盯着在su-27尾部暴露出来的管线,皱着眉头问还在一旁不断翻阅着满是俄文的技术手册的工程师。

  厚厚的大部头技术手册之中,密密麻麻的各种各样的技术规范,也只有一直和老毛子打交道的王旭能够看得下去。

  不过他现在也不能够保障自己什么时候能干完。

  因为su-27引进国内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大家对这款即使放到全世界范围也算得上是顶级三代机的重型战斗机,还不是那么了解。

  这个时候鹰酱家的f-22还没有试飞,更别说是正式列装部队,所以su-27放到这个时间点,绝对是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

  王旭年轻的时候,曾经作为交换生前往毛熊家留学,学的就是飞机维修,并且在共青城飞机制造厂工作过一段时间。

  所以,王旭对于苏式战机的脉络绝对称得上了如指掌。

  但是这只局限于一些二代机,对于像su-27这样世界上最先进的三代机,也是在几年前才刚刚开始接触。

  对于su-27的结构并不能够做到像之前的战机那样了解。

  “今天肯定是干不完,今天刚刚够将su-27上原来的al-31f拆下来。”

  王旭看了看工作着的工程师们,回答了一下张正江的问题。

  “再给我们一个星期的时间,估计才能够将新发动机装上去。”

  其实一个星期的时间还是王旭考虑了一下,所有人都不休息的结果。

  如果按照正常的发动机换装检修的流程,来上半个月也是很正常的。

  尤其是ws-10发动机还是大家之前都没有怎么接触过的发动机。

  “那看来是赶不上给国庆献礼了。”

  张正江有些无奈地呢喃了一句。

  原本项目组并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是火箭研究院的高效快速,给了张正江一个小小的希望。

  但是现在看来,想要赶在国庆之前完成发动机的试飞工作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站在旁人的角度来看,ws-10项目组这段时间的研发速度简直是快得惊人。

  尤其是之前一直和ws-10项目组打交道的王旭,更是清楚这段时间项目进度简直像是坐上了火箭一样往前推进。

  当然,说是坐上了火箭也不算错,毕竟火箭研究院的主业就是做火箭的。

首节 上一节 31/3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