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他能清晰的感觉到周身每一寸空间的气流变化,哪怕是一片树叶在他背后缓缓落下,他都能清晰的感应到这片树叶的准确位置
那种感觉就像是多了一个三百六十度,全方位,无死角的视野一样
“这就是化劲么?”
郭全林全身筋骨抖动,低头恢复了行动后喃喃自语了片刻,猛的抬头,目光灼热的看着常正阳,眼神中有骄傲,欣慰,还有些许遗憾
老爷子遗憾的是常正阳不姓郭,不是老郭家的大孙子
不过当着常正阳的面,郭全林可不会将这话说出来,此刻他用力拍着常正阳的肩膀哈哈大笑着,整个人兴奋的满脸涨红
“哈哈,不愧是我的大外孙,流淌着老郭家的血液啊!”
常正阳闻言暗自腹诽,姥爷这脸皮可真厚!
“淑芬,淑芬,把我的珍藏的那坛酒拿来,整几个菜,再炸点花生米,去老四家切两斤猪头肉来,老子今天要和正阳喝两碗!”
“你个老东西发什么疯,怎么乐成这样了?”
屋里走出一个六十多岁小脚老太太,走到郭全林,一把揪住了他的耳朵,然后一转
郭全林脸色一变,忙不迭求饶道:“哎呦,哎呦,快放手,快放手,正阳还在呢,你给我留点面子……”
常正阳见状笑呵呵的转身看着院子里的枣树,好像那树叶有什么大道至理一般
他这个姥姥可是正儿八经的大家闺秀出身,别看老太太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样子,嘿,一手鸳鸯刀炉火纯青,老爷子根本打不过!
是的,老郭家最厉害的不是男人,而是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老太太,几个舅舅见了她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连个屁都不敢放一个
要不然当年郭慧莹要嫁给常百川,为什么老爷子还有几个儿子根本拦不住,因为老太太点头了啊!
当老太太和常正阳搭过手后,她也激动了,只见她手一挥,必须整一桌好菜
其实常正阳想说,不如去大队食堂吃得了,他还想体验一把这年头的大队食堂呢,再过半年,这集体食堂就因为粮食不够,再也办不下去了
58年啊,后面三年就是三年困难时期了
常正阳目光幽幽的看着炉膛里的灶火,心中一阵无力,个人的力量在时代洪流面前,实在太渺小了
此时老爷子在切菜,老太太在炒菜,常正阳不时的抓起一把枯枝塞进炉膛里
老太太思来想去,常正阳突破化劲这事不能传出去,于是她干脆连大儿子一家都没叫,就老两口和常正阳在院子里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
对于不能在村里宣扬大外孙成了化劲宗师这事,老爷子感觉到很遗憾,于是化郁闷为食欲,一坛酒基本被他造了,此刻正躺在屋里呼呼大睡
当天晚上,常正阳在姥爷家住了一晚,夜里悄悄进山,在山洞里又狠狠吃了一顿,这才心满意足的回去睡觉
第二天一早,吃过了早饭,常正阳在老两口的叮嘱中,提着一个布口袋离开了郭家庄回城了
一路上他就像好奇宝宝一样打量着周围的景色,田野里巡逻的民兵,泥土路上川流不息的马车,牛车,驴车,还有偶尔过去的自行车
好家伙,骑个自行车而已,腰杆子挺得笔直,见人就按铃铛,生怕别人不知道他骑自行车一样
就是这一路上那牛羊粪便味儿,嘿,可真够味儿!
常正阳觉得五感太好也不好,此刻他正巧看到前边不远处一辆马车停在路边,那马儿一边吃着路边的野草,一边不时的拉出一泡翔,那马夫乐呵呵一把抓起那热乎乎的不明物体,丢在了车上,还和路过行人打着招呼,一点也不在乎自己手上的污秽
呕!
常正阳那个恨啊!
他怎么就那么贱,非要看一眼呢,这下好了,遭遇精神污染了吧!
常正阳加快脚步,一路闷头走路,等他回到南锣鼓巷93号院的时候,惊奇的发现时间才七点多一点,他六点从郭家庄出发,二十几公里的路,居然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而且呼吸一点也没乱,也没感觉到累
是因为化劲发力更省了,还是麒麟血脉的作用?
常正阳甩了一下头,推开院门走进院子里,常百川正在院子压水井旁边刷牙,抬头看了一眼,随即又低下头
“哥,你回来啦!”
一个约摸着十二三岁的少女一路小跑过来,接过常正阳手里的布袋,转身跑进了厨房
郭慧莹从里面走出来,惊讶的看着大儿子:“正阳,你不会天没亮就从你姥爷家出门了吧?饿了吧,快去洗手,一会吃早饭”
常正阳没有回答自家老娘他是几点出发的,只是往东屋走过去
“嗯,我知道了,正明他们呢?”
“他们几个还赖在床上呢,你去叫他们起来吃饭,一会还要上学呢”
郭慧莹转身又进了厨房,此时那个少女正在将布袋里的腊肉,还有山里的一些干货拿出来
常正阳进了爹娘他们的卧室,轻轻的走到床边,伸出手对着一个小人儿的脚丫挠痒痒
小人儿吧唧着嘴巴,也不知道在做什么美梦,突然感觉到脚底一阵瘙痒,不满的蹿了一脚,翻了个身子继续睡
常正阳见状嘿嘿一笑,抱起小人儿亲了一口
“小猪猪,再不起床,太阳公公就晒你小屁屁了!”
小人儿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眼神里充满了迷茫,显然她还没睡醒,不过当她看清面前的常正阳后,突然一声尖叫道:“大锅你骗人,太阳公公可喜欢小猪猪了!”
第6章 常家兄妹
老常家一共五个孩子,常正阳是老大,四零年生人,昨天刚满十八周岁,是一个高三学生,下个月就要参加高考了
说起来昨天常百川还问过常正阳,有没有想认祖归宗,改回涨姓的,被常正阳断然拒绝了
开玩笑,他两辈子都叫常正阳,习惯了这个名字,干嘛要改姓?
生是老常家的人,死是老常家的鬼!
老常家的老二是个丫头,名叫常婉月,四六年生人,就是之前给常正阳拿布袋子的那个少女,今年十二岁,小学六年级,秋天就要上初中了
再接下来,老三和老四是一对双胞胎兄弟,老三叫常正明,老四叫常正和,哥俩是五零年生人,今年八岁,小学二年级
老五叫常婉竹,小名猪猪,五五年出生,今年才三岁
此刻常正阳抱着小丫头,两人脑门顶着脑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斗牛比赛
“啊,我输了!”
常正阳佯装没有力气,脑袋往后退,口中向小丫头大声认输
“哈哈,我我赢喽,我赢喽……”
小丫头兴奋的手舞足蹈,在常正阳的怀里扭来扭去,常正阳摇摇头,满脸宠溺的给她穿上衣服
等到小丫头穿好小鞋子后,随即摆动小短腿,跑出屋子后冲进了西厢房里,不一会就传出一阵鸡飞狗跳的动静,原来是常正明和常正和这两兄弟被小丫头吵醒了,满脸牢骚的从屋里走了出来
至于揍小丫头?
嘿,他俩要是敢把妹妹弄哭了,常正阳这个大哥的铁拳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痛入骨髓的痛!
等到兄弟俩刷过牙洗过脸后,一家七口人围坐在厨房餐桌前开始吃早饭
早饭是棒子面糊糊,二合面馒头,再加上一盘炒白菜,一盘咸菜
常正阳夹起咸菜就着馒头咬了一口,还好她不挑食,吃的也算是顺口
老常家的早饭在胡同里已经算是顶好的了,胡同里大部分人家早饭都是窝窝头,由于这年代工艺不过关,棒子面磨的颗粒很大,吃起来十分卡嗓子,反正谁吃谁知道!
八十年代以前的华夏,由于农业平均亩产量才三百多斤,只够人吃的,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做成饲料来喂养牲畜,导致建国前三十年的肉蛋奶这些副食品供应都不足
举个最直接的数据,这时候华夏每个国民的年均肉蛋奶消费资金都没有
这可是年均,不是九十年代,甚至千禧年后的日均!
相比于胡同里其他人家,老常家不但早上吃的是馒头,中午晚上的菜还能见到点肉
至于这肉的来源,有些是常正阳进山打的,大部分都是姥爷送来的
老郭家走镖的出身,家传武艺一直没丢,再加上郭家庄就在玉龙山脚下,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玉龙山里的野猪泛滥成灾,郭家庄的猎户们经常进山打猎,其中就有常正阳的姥爷和大舅
只不过这些年老爷子年纪大了,已经很少进山了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完早饭,刷好碗筷后,常正阳背上自己的挎包准备去上学
他们兄妹几个都在轧钢厂的子弟学校上学,至于为什么会在那里读书,理由也很简单,学校离家近啊,拢共才二里地
“正阳,看好正明他们两个,我去上班了”
郭慧莹推着自行车往外走去,叮嘱常正阳在上学的路上看好常正明和常正和兄弟俩,没办法,这哥俩实在是太皮了,属于那种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主儿,但凡你一不留意,这两皮猴儿准能给你惹出麻烦来
至于老二常婉月是个恬静淡雅的性子,郭慧莹对自己这个大女儿向来都是很放心
“放心吧娘,你路上慢点骑”
常正阳目送老娘离开的背影,脑海里思绪翻涌
他这个老娘正牌的大学生,学的是绘画,精通花鸟工笔画,小写意的功底也不错,属于宫廷画这个流派的
一个女孩在三十年代读大学,学的还是绘画,可见郭全林对自己这个女儿有多溺爱了
郭慧莹现在是在华夏美院当讲师,拿的是十八级工资,每个月89元
这年头的大学老师的工资待遇非常高,一共分四个等级,教授,副教授,讲师以及助理
大学讲师对应的是十八到十七级两档工资待遇至于副教授以上的,那已经属于这年代的金字塔尖了
以教授为例,分四个档次,一级教授最高,每个月345元,可见国家对高级知识分子有多重视
常正阳有些担心的是,再有八年就是起风的时候,像他老娘这样明显属于小布尔乔亚的知识分子,肯定会受到影响的
还有姥爷家的成分,虽然不是地主,只是富农,问题是二舅那人属于蒋校长那边的中级军官,现在人在湾岛那边,到时候肯定会被有心人拿来做文章啊!
麻烦,真是麻烦事!
常正阳招呼常正明他们赶紧跟上,兄妹几个准备去上学了
至于小丫头则是提着小篮子,里面装的都是常百川给她做的木制小玩具,去胡同里找她的小伙伴玩去了
至于她会不会被人拐走,这年头饭都吃不饱,脑子秀逗了才会去买孩子,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没有买方市场,卖方市场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谁家要是没儿子,只要说一声,保证当天下午就有人把家里几个月大的男孩子送过来,过继给你
没办法,口粮紧张,又没有娱乐活动,一到晚上可不就是可劲的造人么,两口子四五个孩子太正常了,七八个孩子的也不在少数
常正阳还记得他前两年偷偷问过老爹,隔壁的一大爷怎么不领养一个?
他清楚的记得,常百川当时的表情很微妙
最后被常正阳追问的急了,直接撂下一句:以后离易中海远点,那家伙的话就当是放屁
小丫头在胡同里的安全问题也不用担心,胡同里有很多退休老头在树底下下棋,还有不上班的大妈们围在一起,一边东家长西家短的,一边纳鞋底
朝阳大妈可是号称世界上第四大谍报机构,哪怕你是一只南方流窜到北方的蚊子,一样也逃不过她们的火眼金睛!
总之一句话,燕京胡同里的大爷大妈们,一向是充满正义感的,他们不怕事,也不怕惹事!
第7章 改变未来的规划1
临出门前,常正阳回头望了一眼自家的院子
自家这院子原本是隔壁95号院的东跨院,是花园和马厩,四五年小鬼子投降后,常百川花了一根大黄鱼买下来的,之后又花了三根小黄鱼起了一个一进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