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多数的人都很普通,但以现在周景明的目光来看,这些盲流才是精英——没点能耐,也不敢一闯千万里。
就现在矿点上的这些人,可以说都是盲流,包括周景明自己,他也只是出来的时候,用了自己那本作废的工作证一路打着掩护而已。
至于路上吃饭被人强抢,周景明估计,他应该是遇到黑店了,西北地界,干这种事儿的人不少。
让周景明意外的是,他居然有能耐护住自己的东西成功逃脱。
但其实,他怀疑,白志顺更多的是不想回去。
这一路上,白志顺没少折腾,也没少遭罪,就凭他一个人在茫茫山林中折腾的这几天,周景明就没了将他再送回去的理由。
强按牛头不喝水,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这要是再弄出个三长两短了,反倒是好心办坏事。
周景明微微叹了口气:“既然找过来了,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留下吧!”
有个听话好使唤的人,也不错。
见周景明点头答应,白志顺还有些不敢相信:“周哥,你说的是真的?”
周景明微微点点头:“真的。”
白志顺又用一种近乎祈求的眼神看着周景明:“别再让我走了!”
周景明再次点头:“你愿意待到什么时候就待到什么时候吧!这几天应该都没能好好睡一觉……赶紧拿床被褥,去地窝子里睡一觉吧。”
白志顺高兴地点点头,往地窝子进去的时候,徐有良也跟了进去,帮忙找了床被褥,把他领进了他们住的地窝子,安排下去。
没多大一会儿,徐有良就出来了:“估计是累坏了,到地窝子里,往土床上一躺,被子都没盖就睡着了。”
彭援朝看了眼地窝子:“这小子,也真行,没看出来,有这么大的胆量,被当盲流逮到了能跑掉,遇到黑店了,伤了人还能溜掉,还有胆子进林子,也不怕遇到哈熊遇到狼。”
周景明笑了笑:“他只是个老实人……还是那句话,不准有人欺负他。”
他有句话没说:逼急了的老实人,才是最猛的。
平日里看着不温不火,好像挺好欺负,可要是惹急眼了,没有人知道他们会干出什么事儿来。
当然,他心里更多惦念的是:这是个能为自己挡刀的人,忠诚且可靠。
马鹿的肉,大部分直接被送去烟熏,去掉皮子、下水和骨头,净肉都至少有两百斤。
这么多肉,就不是王东和孙成贵两人能熏制的了。
周景明让其余人都去帮忙,搭了架子,将那些肉分成十多斤的小块,简单抹了些盐,放在架子上,用爬山松枝叶燃烧时冒出的烟熏着。
整个营地里,弄得烟熏火燎,弥漫着一股子爬山松燃烧特有的松柏气味。
晚上,自然又是一顿新鲜的马鹿肉。
吃饭的时候,周景明去看过白志顺,见他睡得死沉,一动不动,也就没有再叫他。
极度的疲惫之下,没有比好好睡一觉更好的恢复方式。
这一点,周景明是有亲身体验的。
第二天一大早醒来,周景明到新淘出的小水井边打水洗漱的时候,看到睡了十多个小时的白志顺,也已经起来。
他一扫昨天的疲态,变得精神抖擞,看到周景明,叫了一声“周哥”后,就只知道咧着嘴笑。
周景明也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吧!”
白志顺重重的点点头,满脸的激动。
似乎这个小小的举动,就能给他带来无比的满足一样。
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山坳里淘金的事情,正式动起来。
居于这几天挖出的泥沙料子不少,周景明决定先用柴油机抽水淘洗料子。
他指挥着一众人将柴油机抬到河边,在河岸边稍高的地方,平整出一片地方,下面砍来些木头铺垫好,安放上柴油机后,又打了木桩固定,防止柴油机在发动后不断的抖动中出现移位和下陷。
铁皮溜槽直接架设了两个,一个溜槽,安排三个人招呼。
周景明、武阳、李国柱三人穿了水裤,在河边淘选精砂,其余七人则是让彭援朝领着,就近揭地皮挖料子。
事情如火如荼地进行了五天,那些挖地窝子搬运下来堆积在河岸边的料子,终于被尽数淘洗。
出金量非常喜人,一共有一千八百一十四克。
还是按照之前的分配方式进行分配,白志顺来得慢一些,不好跟大家分成一样,毕竟,挖地窝子运料的时候,他没有在,只将零头的十四克分给他。
其余的一千八百克,十六个人分下来,孙成贵他们一人得了七十五克,周景明他们几个领头的,每人分了二百二十五克。
这是来到哈熊沟山坳里半个月的收获,算下来,他们平均每天也就只五克的样子,似乎只是跟在小半岛上的时候差不多。
但其实,这期间,杂事耽搁了不少,还休息了一天,真正按照实际天数算下来,一天差不多能有七克的收入。
这在众多前往阿尔泰山的淘金客收入中,绝对是拔尖的,值得众人高兴。
欣喜之余,彭援朝、李国柱和武阳三人都说,就凭矿点是周景明所提供这一点,他就应该多分。
周景明自然也想多分。
只是今年定的规矩,今年不好改,翻过年后,再组队伍,他会有新的安排。
第138章 一个识趣的都没有
当初进行地质勘探的时候,验沙初步断定,这矿点上的品位只是五,但从这段时间的收获来看,实际的品位能达到十左右。
毕竟,验沙的时候,取的只是表层的含金泥沙。
做勘探的,都知道底层的泥沙含金品位更高。
当时检测出这个数据的时候,一众人都很欣喜,以为能作为一个大矿点上报。
结果,矿带范围测算后,预估出金就只是四百多公斤的样子,而且在河道里很分散,终究不具备设置矿点,进驻大量人员、机械进行开采。
在这种连路都不通的地方,为了这点金子,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不值当。
那四百多公斤的矿带含金量,也只是预估。
真实的情况,大多要比预估的要多得多。
当然,也会出现比预估少的情况。
就凭借老三样手工勘验,得出的数据又能准到哪里去,更多是凭借经验判断。
那些柴油,又坚持用了十天的时间,在进入九月的时候,终于消耗殆尽。
柴油机被周景明让人抬回地窝子搁置。
主要是,从哈熊沟到铁买克买物资,太耗时耗力,往返一趟,得折腾五六天的时间。
马上进入十月,天气阴冷下来,就到了结束今年淘金的日子,周景明懒得再折腾。
当然,他也存了不想让大家伙出去的想法。
为了买柴油,人去少了,弄不回来多少,用不了多长时间,人去多了,人多口杂。
他不想现在只独此一家的河谷里,呼啦啦地来上一帮又一帮的人,影响到来年的计划。
尽管用上柴油机的效率要高不少,他也决定就这么做。
只是,孙成贵等人的到手的金子,由每天的七八克,又变成了四五克。
山里白天的气温还是那么火热,但到了晚上,已经能明显感觉到冷凉了。
最直观的是,山里那些落叶树木,叶片颜色在开始变黄、变红,变得五彩斑斓。
气温在明显下降,白天的时间也在快速缩短。
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人嫌弃每天到手的金子量越来越少,但很快,在早上的时候起来,发现外面开始有清霜,呼出的气有了形状,又开始有人寻思着,什么时候该回去了。
所以,也就没有多少怨言,只是在耐着性子地干着。
而这个时候,哈依尔特斯河的河谷里,清山队十数人开始了新一轮的清山。
他们总会将时间卡得很好。
往往在这个时段,清山也会变得频繁。
淘金河谷里,是淘金客临近一年收尾的时候,也是清山队捞外快的最好时机,跑得格外勤快。
等到下雪后,他们就不怎么进山了,除非是一些上边安排的救援任务。
梁同书领着队伍里的人,先是顺着主河道一路轰撵,淘金客们时时注意着河谷里的动静,看到他们标志性的制服和骑着马的样子,就知道是干什么的,纷纷带上自己的东西,朝山里逃窜躲避。
谁被逮到,只能说是谁倒霉。
各种没收自然少不了。
都已经这种时候了,来年还来不来都不知道,谁都想抓紧到手的东西。
清山队先是顺着主河道往上游追撵一通,陆陆续续逮到十多人,然后又杀了一个回马枪,从上游又一路追撵着下来,又逮到十数人。
沿途经过那些地窝子的时候,顺便放把火。
接着,他们继续换条岔沟,进去又是一通追撵。
淘金客如羊群一般,被从东边撵到西边,又从西边撵到东边。
在下午的时候,清山队一帮人进入周景明他们第一个矿点所在的沟谷,顺着河滩一通追撵,等到了小半岛上,发现小半岛大半没了,只有靠近坡脚的那一小段。
矿点上一个人都没有。
梁同书对这里印象深刻,不是谁都能用上柴油机,用上柴油机必然能淘到更多的金子。
他以为,能在这里捞到些油水。
可惜,眼下看到的情况,让他有些失望。
他专门到地窝子里去看过,里边什么都没有,连烧的必要都没。
他忍不住骂了一句:“特么的,一个识趣的都没有。”
骂完,他吆喝着让人继续上马,追撵得更加凶猛。
那些躲避的淘金客,等到傍晚,估摸着清山队的人已经撤走,不会再来了,才回到地窝子。
一些人在庆幸自己的地窝子没有被毁,物资还在。
但也有更多人看着自己还在冒着烟的地窝子,有气没地儿撒。
还想留下来淘采金子的队伍,暂时围着篝火,瑟缩一晚上,隔天盘算着去买物资。
矿点淘采得差不多,或是收入一般的,当天回来看看地窝子,就决定离开。
隔天的路道上,开始有淘金客,带上自己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回程。
与此同时,各处的路道上,开始设置更严密的卡点,进行拦截,防止金子外流。
这也使得不少人,将身上的金子,送到检查站收购点低价出售,免得到时候什么都捞不到。
至于身上带着的钱,无论是卡点还是检查站,都不会没收,这一点大可放心。
这也是金贩子进山,淘金客手头只要有金子,就忙着出手换成钱的缘故。
外面的淘金河谷乱成一团糟的时候,哈熊沟的钳口山坳里,还是安安静静。
一众人,挖料、运料,溜槽初步冲洗筛选精砂,用金斗子将金子从精砂中挑选出来,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