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类奖项的含金量并不高,奖金也就几千美金,但其所包含的意义在新闻界倒是举足轻重。
如果一个记者能得“普利策奖”,想来不会缺少工作机会!
“细川先生请,几位校董正在等您!”
“以后您就是本校的知名校友,将来要放在学校资料室的。”
丹尼尔·马特森一脸的讨好,对于法学院来说,他这种议员、知名律师多如牛毛,并不稀奇。
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可是霓虹最为知名财阀企业的总裁,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难怪迈克尔·索文校长让自己好生接待他!
“哈哈哈,只希望学校能接受我的捐款吧!”夏言打着哈哈,对此并不乐观。
哥大的校友猛啊!
到了后两年直接拒绝来自大企业的捐款,说这些公司和南非来往密切,等于支持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
为了驱逐那些资金,哥大的学生占领了汉密尔顿大楼,一度闹得很僵。
“细川先生!”
“您终于来了,我可等您好久。”迈克尔·索文热络地握住夏言的手掌,邀请夏言进入他的办公室。
这家伙是哥大历史上第一个犹太裔校长,在任职期间做了不少改革,像耶里能够入学都得益于他的改革。
要知道在之前,哥大可不要什么女学生!
“怎么不来法学院呢?”
“将来也能回霓虹担任政客,我想以你的背景,担当霓虹首相并不是什么问题!”迈克尔·索文看起来比夏言还要有信心。
“呵呵!我哪里那个精力!”夏言摆了摆手,神情异常尴尬。
一般的国家对于政客的私生活要求很严格,霓虹又不是法国、意大利那种国家,总统、总理可以在私生活上乱来!
迈克尔·索文浅浅一笑,无意再去追问夏言后面的计划。
“您要在医学院就读的申请我早就批复,不过你那位导师对你几个月没来,可是有点意见。”
“他生气地跟我说,如果你不能通过他的考核,估计毕不了业!”
“我都听耶里说了,那位吉恩教授确实严格!”
夏言看了不少的医学文献,对于医药学已经有了大概的认知,并不会像个小白那般什么都不懂。
耶里还把她记录的教案都给夏言看了一遍,这个巴西姑娘一颗心全系在夏言身上,似乎不争不抢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
旁边的推荐人丹尼尔也适时帮腔:“我推荐细川先生的原因就在于他是个天才!”
“在南加州,他上课也不多,但每每考试,他都能以第一的成绩脱颖而出。”
“我想在哥大,他应该也能如此!”丹尼尔继续捧夏言的臭脚,说得夏言都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一个学生逃课,倒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
三人聊得气氛正酣畅,丹尼尔顺势提出自己的诉求:“迈克尔校长,您看后面的普利策奖项,能不能偏向于时报一些?”
“时报?”迈克尔·索文神色一愣,还没反应过来。
“洛杉矶时报,实际上的掌控人就是我旁边这位细川先生!”
“我看邮报和纽约时报都拿到了普利策奖,怎么洛杉矶时报没有吗?您可不能轻视西部的报社!”
丹尼尔就差让迈克尔·索文把奖项直接颁发给《洛杉矶时报》,夏言笑笑,连忙冲丹尼尔挥了挥手,示意他不要那么露骨。
午后的阳光照在棕黄色风格的办公室内,穿着短袖衬衫、大头皮鞋的迈克尔校长颇有学者之风,裤子都被熨烫得褶皱分明。
他翘着二郎腿,脸上满是深思模样。
普利策奖等于他们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自留地,他们大多颁发给相熟的校友,因为地处纽约,大部分毕业生都留在东部。
所以西部的《洛杉矶时报》即便有时候会有新闻报道的高光时刻,但却无法受到这一奖项的青睐。
“这些年所谓种族议题越来越凶,尤其是南非的事情!”
“不少人声援在南非的黑人,我听说细川先生在南非也有投资,能不能让《洛杉矶时报》去报道一个真实的南非?”
“我也好对内压制下学生的反抗情绪!”
“如果能有一些特殊的照片,那就更好了。”迈克尔校长说得极为隐晦,但夏言一下子就听出他的意思。
“明白!”
“那我们去学校礼堂?请细川先生给同学们做个演讲?”迈克尔·索文热情地邀请道。
他略微思考,唯恐哥大的学生会让夏言下不来台,又补充道:“等下如果有人问起一些尖锐的问题!”
“还请回答得稍微平和些!”
“那些家伙有自由思考的权力,但他们未免想的太多,太过于热血!”迈克尔一脸郑重地补充道。
“要不要组织个活动,让他们感受下南非黑人对白人的恶意?”
“然后再派个随行的记者,把那些暴行拍下来。”
“他们以为这个世界就如他们想象的那样吗?天真!”
“喊几句口号就能世界和平,那还要战争做什么!”
夏言毫不留情地嘲讽道,眼神里充满了对白左思潮的蔑视!
第1311章 年轻人就是好忽悠!
“细川先生!”
“您可是我们的偶像,救总统的那幕,真是酷毙了。”
“你这独裁者的朋友,为什么支持南非大鳄鱼!”
“我们不需要种族主义者!”
“非洲需要非洲人自己去治理,种族隔离制度需要被废除!”
“书何时出版?”
各种各样的声音,夏言听得脑袋都嗡嗡的,这些学生有他的支持者,也有他的反对者,他们似乎在下面形成了某种对抗思潮。
迈克尔·索文冲副校长招了招手,示意他多叫几个安保过来,以防折腾出什么大事故!
如今米国的大学里,多的是热血小青年,他们怼天怼地,仿佛什么都不放在他们眼中。
别国的政策他们要管、别国的经济要管,哪怕某些名人做错了事,他们也会毫不留情地去抨击!
“各位,我站在这里已经听到了不少声音!”
“尤其是那一片,他们对于南非议题似乎格外敏感。”
“我去过南非,那是个格外美丽的地方,布尔人已经在那里生活了许久。”
“当然非洲原住民也有生活发展的权利,各位提的意见非常好,我也会审慎地进行考虑。”
“不知道你们愿不愿去非洲,亲自去帮帮那些非洲人吗?”
“如果你们再这么喧哗,我就当你们愿意过去!”
原本还嘈杂的那一片,骤然之间变得极其安静,一般的学生只会打打嘴炮,到了真让他们去非洲的那一刻,一个个打起退堂鼓!
坐在下面的迈克尔校长同样笑了笑,冲着台上的夏言鼓起掌来。
把那些反对的学生弄到非洲去,倒真是个好主意,尤其是那几个挑头的。
他们为了获取声望,亦或是获取名气,常常在校内高举人权的大旗,说什么要支持南非黑人。
甚至他们对之前《洛杉矶时报》炮制出来的文章不屑一顾,说那些黑人屠杀米国黑人都是子虚乌有....是伪造出来的假新闻!
当然,让他们说中了,但那又怎样,他们没有任何证据!亦没有发声渠道。
西方世界捂嘴的手段可多着呢!从“言论自由”到“身中八枪自杀”等等。
“我听说你们给彼得·威廉·博塔起了一个老鳄鱼的外号!”
“怎么?你们也觉得这家伙威武霸气吗?还是如鳄鱼般残忍!”
夏言是个善于调动情绪的高手,几句话就拨撩得这些学生从沉默到大笑,他们并不了解那片土地,往往学到一点东西就开始玩游行那套!
反对南非政府的浪潮确实从各个欧美大学开始,然后再到主流舆论扩散。
即便夏言在《洛杉矶时报》上为南非白人政府说了不少好话,但民众的思潮依旧复杂多变。
“细川先生,您能说说真实的南非吗?”
一个女生坐在下面,勇敢地举手发问道。
“现在的南非,有一部分城市跟米国一样繁华,但如果未来掌权的是没有多少政治经验的黑哥们。”
“想想米国的邻居,海地,国家被治理得烂糟糟的。”
“让一群没有执政能力,却只会喊着平权的家伙上去,真的能帮到南非吗?”
“我建议你们去南非看看!”
“尤其是新闻学院的学生,你们只有到最前沿的地方,才能知道最真实的信息!”
夏言的话说得下面的众人热血沸腾,才开始对夏言表示反对的那些人莫名地感觉夏言看着顺眼许多。
诚如他所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去了....是不是能拍摄一些震撼人心的照片呢?
见学院的学生如此热情,夏言顺势指了指下面的校长迈克尔。
“迈克尔校长如果支持,我愿意再捐助一笔钱,赞助几十位学生去往南非!”
不断提及到种族议题,即便再坚定的种族平权主义者也会感到疑惑,难道真跟夏言讲得一样?
索性不再纠结,一些同学也开始提出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细川先生,您为什么就读于医学院呢?”
“我记得您应该没有相关经验才对?”
“医学院在其他校区,也不知道今天有没有您的同学过来,他们说您几乎没有去上过课?”
到底是哥大的学生,就是有种,当着夏言的面竟然直接打脸。
下面的丹尼尔和迈克尔校长脸色都变了,这些学生也太虎了些,根本不懂人情世故啊!
你们知不知道这位细川先生捐了多少钱?
“呵呵,我在自学,有位女友在帮我上课,教案她也会写得很清晰,然后用传真发给我!”
“哈哈哈哈.....”场下发出热烈的笑声,伴随着的还有阵阵掌声。
不少年轻人觉着这么做很酷!而且夏言不缺少承认问题的勇气,这就已经足够!
“我有一家医药公司,为了更好地发展,我作为一个老板总不能什么都不懂吧?”
“哪怕是在哥伦比亚大学肄业也行!”
听到这里,大伙跟着笑起来,如今比尔盖茨的故事传遍米国,大家都知道他是哈佛肄业,然后才创立了微软。
夏言为了一家医药公司,亲自来学习下,倒也说得过去。
“以后大家都是同学,我有很多职务提供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