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敢正面应对崔的爆料,只是找了几个自媒体开刀。
——最近,《风暴降至!税务部门进驻华宜兄弟?业内曝电影圈洗钱内幕与手段!》,另有多个自媒体发布《华宜兄弟忽然质押几乎全部股权,好戏还在后头!》《突发!华宜兄弟忽然质押几乎全部股权,疯狂套现!》等文章充斥互联网,然后华宜兄弟宣布依法起诉造谣传谣自媒体包括‘新鲜热度’、‘直面传媒’、‘互联网的那点事’、‘刘耘博士’、‘圈内大神’等微博帐号。
宣布将于相关调查取证工作完成后,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
没错,并没有回应崔老师相关问题…
不过,现在被沈言当面提问,不得不回应了!
“华宜兄弟拍摄制作的电影项目《手机2》自始至终与崔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华宜兄弟始终坚持合规经营,可以依法配合所有相关部门调查。”
沈言撇了撇嘴,不再说话,然后江平插话:“我感觉一个现象,越是市场迷茫的时候,越需要同人的努力,很多大片都是一群公司一起出品的,比方说春节档的《红海行动》…”
“《红海行动》这个项目找到我,我估算了一下,要拍出不弱于《湄公河行动》的水平,至少要2.5亿投资…3亿其实不算多,我估计《红海行动》的题材,加上我写的故事,10亿票房还是很稳的…
但是,总导演郭凡包括吴景都跟我说,他们想尝试一下现代化军事大战…而且还制作了PPT,我一看,上头了,直接把制作规模扩大了一倍,5亿制作…
回收成本有点压力,然后我又找了中影、八一制片厂、万达、光线还有潇湘电影厂一起做…”
江平插话:“《红海行动》的制作过程,我很惊讶…整个象山影视基地,四个5000平米的摄影棚,服装道具数量达15000件,大量定制化生产,现场组装调试拍摄场地…
整个剧组4500人,有效协调管理…
流程化、工业化…全程采用好莱坞式的制作模式…而且剧组所有演员,包括群演都在食堂轮番用餐…”
沈言笑了笑:“我们从《火星救援》就这么干了,经过五年,大制作的流程我们初步完成标准化、流水线模式…”
“那外籍演员怎么管理?”
“每十人一组,分配两位翻译,顺便安排领队…我们用预拍摄的方法,比方说《红海行动》,我们分割成2000多组拍摄镜头。所以每个人包括群演都清洗知道自己今天要拍摄内容,要不然那么多国人不同语言,根本没法拍了…”
“另外,工业化并不仅仅只是道具、设备、场景这些硬的一面。还有软的一面,如上厕所、吃饭,似乎简单的问题,因为2000千多人就成为一难题,前面的吃完了,后面的都开机了还有一半没吃到…”顿了顿,沈言补充一句:“流程和规范一旦搭起来,所有的东西都会顺利起来!”
于東接了句:“那中间应该也没有吃回扣的了!”
“那我不清楚,反正我们每部戏基本都不会超出预算,最多也就超出一两百万…”
“那…每一笔开支都能记录?”
“当然,每一笔支出都能查出来…我们都是这么交税的!”
……
对了,于東还提到了公司没有上市…
然后黄中磊表示很羡慕——没有业绩压力,在他看来,华宜兄弟作为最早进入资本市场的影视公司,面对业绩压力、面对投资者、公众对电影的理解不同深有体会,尤其这两三年非常有体会。
沈言注意到于東嘴角有点抽动…
大概想骂娘!
巧言令色鲜仁矣!
确实有点不要脸…
其实黄家兄弟挺惨的——即便他们想套现然后去国外,也套不出来多少钱,华宜的市值已经降到了120亿…
你要去国外,至少得有数十亿的身家吧!
潘石屹套现300亿去了美国…
还成立了“Closer Media”的电影公司,公司共拍了两部电影,有一部甚至得到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当然,都是血亏!
第一部电影名为《埃兹拉》是一部公路电影,讲述了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和一个问题儿童在旅行中共同成长的故事,类似《绿皮书》。
为了一炮而红,潘石屹不惜血本请来了老牌影帝罗伯特·德尼罗。
可惜,由于剧情老套、票房低迷,《埃兹拉》上映没几天就被电影院下了,潘石屹赔了个底朝天。
第二部,学乖了,走低成本、小众、文艺片的套路了。
在亚洲找了个年轻女导演,拍了一部以不丹为背景的电影叫《僧侣和枪》,主要展现了传统宗教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
亚裔、女性、宗教、枪支,各种BUFF叠齐了。上映后,得到了好莱坞的一致好评。虽然票房没多少钱,但BUFF多啊!
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名单。
听说潘石屹一家依然没能在美国富豪圈打开局面…
那么多钱都混不开来,黄家兄弟决定放弃…
而且《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云南虫谷》还没上映呢…
万一票房大卖了呢?
电影的事情,用电影解决!
第969章 片单发布会(13)
今年的上影节明显跟前两年不太一样了…
冷清了很多!
之前一直在讨论超过美国电影市场…
今年基本没人提了。
几大“巨头”似乎都刻意低调,片单发布不再是“标配”,即便是发布片单,也数量骤减。
王长田甚至公开说了:如果一个片单也不发布,难道就会影响整个业务推进吗?
最热闹的一届上影节当属2016年。
彼时,各大片方共发布了超过200部新片计划,然而一两年过去,不少作品仍停留在PPT阶段。
无导演编剧、无主演计划、也没有开拍筹备等电影项目,成为日后业内诟病的巨大槽点。
与动辄一天近20场新闻发布会相比,2018年的新片发布、年度计划公布等公开新闻活动,相较2017年更为冷清,不少外地媒体选择了放弃上影节,而已经前往上海的媒体记者们,已经在上影节行程过半时,或准备早日撤离…
以前,上影节期间,外滩的任何一个酒吧、餐厅,都能听到有人在谈影视剧项目…
还有一堆人谈论影视基金会…
今年都消失了!
也就华宜兄弟、万达整了个片单发布会…
华宜兄弟重头项目为《手机2》《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等,其他《江湖儿女》《阴阳师》等都难以用巨制冠称;
素来以大体量片单著称的万达,19部新片中只有《唐人街探案3》最受人关注。
但《唐人街探案3》是猫眼、星火工作室以及陈思成的壹同影视,万达只是出品方之一!
纪翔原本准备整个片单发布会,把猫眼的负责人也找过来,联合发布25部新片24部网剧计划…
被沈言否决了…
没有必要!
不过猫眼发布了17部新片企划…他没有拒绝!
——猫眼是上市公司,片单发布通过展示未来项目规划吸引媒体关注,提前释放项目信息以抢占市场先机,另一方面,也可以释放信号,告诉投资人,我们的运营情况良好…
《无双》、《恶人传》、《怒火·街头》;
《地火》、《流浪地球:太空电梯》、《影视城奇妙夜》、《独行月球》;
《无名之辈》、《灿烂的她》、《无价之宝》、《照明商店》、《误杀3》以及《东北警察故事3》、《载酒堂》;
此外,《我不是药神》、《西红柿首富》也在片单…
对了,还有一部《我和我的祖国》!
另外还有两部实验类型的科幻片:《升级》、《带上她的眼》…
这两部是星火工作室独立出品…
一部是沈言主演,另一部则是热芭主演…
对了,热芭也来上影节了,她过来宣传电影《照明商店》…
跟施施一起…
《照明商店》是施施担任制片人的作品。
……
沈言公布恋情后…基本没有再联系热芭!
毕竟…从常理角度来讲,两人不可能有结果。
而且,现在外界对娱乐圈的关注度很高,一旦曝光,热芭肯定身败名裂…
沈言得为人家的星途考虑…
热芭也尝试过找个男朋友…
可惜,以沈言为目标的话,基本找不到第二个男人!
尤其是那帮流量,皮囊也就那么回事,脑子空空,张口闭口就是资源…
你跟沈言比,算什么有资源?
见了沈言之后,她感觉双腿有点发软…
哦,沈言在台上画饼…也不能说画饼,就是介绍片单。
“我们要做一套工业化程序,批量生产7~8分的剧情片…此外,每年重点推进五部左右的大制作…”
“做到导演、编剧、灯光、摄影,分镜,等等都各司其职!”
沈言转移话题:“我们所有人要明确一个铁律:一个行业要有未来,一定要伺候好付钱的客户群体,满足客户群体的情绪价值,电影行业也一样!”
“影视圈前些年的虚假繁荣给了我们很多人一种错觉,那就是我们配得上这些钱和地位。
这是天大的错觉,这个错觉让我们很多人觉得能赚钱是因为有天赋有实力,要追逐艺术,要成为某种艺术家、人文思想的承载体、社会阴暗面的发声人。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没有那个资格,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中产以上家庭出身,没见过底层,也不知道什么叫底层,很多人对底层的理解停留在《故事会》、《意林》、《读者》等杂志。”
“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过去的二十年里,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迅速膨胀了各种需求,包括约会、聚会的需求。情人节哪怕放一张照片情侣也会去看,这让我们赚钱,但这不是能力,这是虚假的繁荣。”
“当下的社会,普遍把从事娱乐行业当作一种“成功的捷径”,抱着“当明星意味着少努力”的态度去从事工作…”
说到这,他叹气,接着道:“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我们的很多同行不敢真的横眉冷对,我也不敢,有时候真切的对自己失望…
那些洗钱、潜规则、合伙搞金融诈骗的同行,还是会笑眯眯的和他们在一个电影节、一部电影、一个综艺上出现并且互相称赞演技和人品,一口一个“老师”“大哥”“前辈”…”
“对了,明天下午三点,《我不是药神》会在上海大剧院展映…大家可以去检验一下质量,这是一部作为电影人很自豪的作品!”
“谢谢大家的到来!”
……
“言哥,你对崔永原与《手机2》的事件怎么看?”
“我也在吃瓜…好多事情我也不知道,出道之后,我对很多潜规则的态度都是避而不见…”
“这么说,你承认圈内有很多潜规则?”
沈言点头,顺便找补了一句:“哪个行业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