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第649节

  次日票房4.93亿,第三天票房有所滑落:3.319亿!

  首周末三天,《复联3》斩获12.72亿票房…

  顺便把《超时空同居》压制到第三个周末只有5300万票房成绩…

  电影市场向来是赢家通吃嘛!

  不过,沈言拿金棕榈后,排片还有热度应该会随之上涨!

  ……

  先是接过获奖证书——用红丝带缠系的证书。

  然后是圆形的玻璃台,竖放着一只墨绿色的小盒子,盖子向两边打开,露出里面的金棕榈奖杯。

  沈言看了一眼,然后道:“我知道《寄生上流》是一部好电影,因为桑德拉·布洛克、马修·麦康纳、哈维尔·巴登还有詹妮弗·康纳利看完剧本后,都是主动降薪出演的…”

  “但这部电影能拿金棕榈,确实挺意外…这是一部类型片!”

  “评委会将大奖授予类型片让我非常意外且惊喜,特别是听到全票通过的消息时,更感到荣幸。”

  “最后感谢21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感谢我的制片人David Fenkel!”

  “谢谢大家!”

  沈言鞠躬,准备下台,然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拿过盒子,打开,拍了几张照片…

  顺便让他去了采访区!

  “哇哦!”

  “恭喜!恭喜!”

  “为国争光!”

  当他坐下的时候,底下忽然冒出一大堆华人记者,冲着他大呼小叫。

  沈言差点一口水喷出来,赶忙摆手:“又不是华语电影,谈不上为国争光!”

  “《寄生上流》为什么不做成华语片?”

  “故事背景不合适…哈维尔·巴登一家都是偷渡的难民…没什么上升渠道,我们国内上升渠道虽然狭窄,但还是有的…”

  然后叽里呱啦,一堆记者问问题…

  沈言大概听懂了,多是问此刻的感受如何,便应道:“在台上的时候很兴奋,现在平静多了…惊喜有,但没觉得意外,对自己的作品还是有信心的。”

  “接下来有计划么,是往好莱坞发展还是留在国内?”

  “肯定留在国内…《寄生上流》十月才上映…”

  “出品方二十一世纪福克斯即将被收购,对电影有影响吗?”

  “嗯…肯定有影响,但《寄生上流》的制作、宣传、发行都由《寄生上流》工作室负责…”

  工作室制度可以说是好莱坞大公司的惯例,每当有投入较高的影片立项时,制片公司就会成立相应的工作室,统筹影片的资金、筹备、人员、拍摄、广告、赞助以及周边等各项工作,一些大卖电影的工作室往往能存在数年甚至十几年。

  《寄生上流》虽然不算大投资,但这是一部冲奖电影,电影立项之初,就成立了《寄生上流》工作室,统筹电影的拍摄、冲奖、宣传还有上映…

  即便21世纪福克斯被收购,对《寄生上流》这部电影的影响也很小…

  “那你现在已经拿了金狮奖、奥斯卡还有金棕榈,内地电影界第一人…”

  沈言连忙打断,道:“哎,别给我下套!我可不敢这么说。比我强的多着呢!”

  “谁?”

  “我没拿过金鸡奖也没拿过百花奖哦!”

  “…”

  几个国内的记者没有话说…

  金鸡百花、金棕榈?

  这玩意有可比性嘛?

  这帮家伙七嘴八舌的问,老外压根插不上嘴。

  沈言抽空专门回答了几家外媒记者的问题。

  足足聊了十几分钟,采访才算结束…

  ……

  “恭喜,《寄生上流》绝对是足矣载入影史的杰作…”

  晚宴,一个沈言叫不出名字的中年男子凑了过来,笑道:“我看了你的电影,简直无与伦比…”

  旁边的David Fenkel提醒:“艾福瑞!UCI的副总裁。”

  UCI国际联合影院…

  是这样的,欧洲电影院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碎片化与连锁化并存。

  在西欧73.33%的电影院是单一所有者经营,26.67%属于较大的品牌。

  这意味着你既能看到像 Odeon、Vue、UCI这样跨越多国的巨头,也能在各个城市找到许多独具特色的独立影院。

  UCI主要分布在德国以及意大利…

  “谢谢夸奖!”

  沈言熟练的换上一副面孔,一边碰杯…

  话说晚宴开始后,一堆人找上门。

  倒也没有买版权的——21世纪福克斯全球发行…

第956章 载誉而归(33)

  内地很关注这次的戛纳…

  华宜兄弟斥资500万美元拿下了《小偷家族》的内地发行权;

  其他几部电影也有被买…

  按照电影市场主席杰罗姆·皮纳德的话来讲:“中国买家会力求将所有电影版权都买到手”!

  他还说‘由于中国的进口片配额制度的存在,不是所有影片都可以在电影院里放映。幸运的是,现在还有不少影片可以在像流媒体之类的视频点播在线平台上放映。’

  “中国买家买的影片类型也挺多的,从纪录片到家庭电影、动作电影都有买,但一些涉及社会话题的电影,比如与政治有关的电影,买的就比较少。”

  回到戛纳,晚宴结束时候已经深夜,沈言直接回了酒店,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发行和宣传团队已经在楼下等着了!

  《寄生上流》已经跟很多电影节的负责人谈妥了。

  确定会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包括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然后先在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上映…

  10月底,北美点映…

  “作为21世纪福克斯厂牌出品的最后一部冲奥电影,大家肯定会支持的!”

  “…最后一部冲奥片?”沈言疑惑:“《死侍2》、《铁血战士》、《皇家酒店谋杀案》…”

  David Fenkel:“我说的是冲奥!”

  “…OK!”

  沈言点头,然后问了一句:“福克斯影业真的撑不下去了?”

  另一位制片人格兰特·赫斯洛夫道:“娱乐行业需通过规模化竞争,而迪士尼作为行业巨头具备规模优势,而且,现阶段,流媒体很明显要取代传统制片厂…”

  格兰特·赫斯洛夫,桑德拉布洛克邀请加盟的项目…

  好吧,流媒体的竞争性太强了!

  其实,《寄生上流》,奈飞也接触过,提出8000万美元投资…

  但是…奈飞跟传统院线之间的矛盾尚未解决。

  沈言可不想沦为牺牲者!

  简单聊了一会,工作人员已经打包好行李…

  ……

  沈言斩获金棕榈。

  个人荣誉再度增加一项。

  而且是号称三大电影节之首的戛纳最高奖项金棕榈!

  华语电影影史只有吟诗小达人达成过这个成就,虽然是双黄蛋——那年《霸王别姬》和简·坎皮恩的《钢琴课》都拿了金棕榈!

  按照很多自媒体的话来讲:中国电影也就《霸王别姬》拿了半个金棕榈…

  沈言这次拿的可是完整的金棕榈!

  问题来了——他拿奖靠的是英语片,并非华语电影。

  这么算的话,《寄生上流》拿奖跟华语电影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

  但沈言是中国电影人!

  他牛逼,某种意义上代表中国电影人牛逼。

  所以,首都国际机场,一堆媒体、记者等在出口处…

  施施、纪翔也来了,施施手里还拿了束鲜花…

  ——她不想来的,但《超时空同居》的宣发负责人觉得这是个很好的话题,施施想拒绝,他直接来了一句‘金棕榈诶,这么好的机会就不要了?别人做梦都想要的机会,我们凭什么不用?’

  有道理!

  然后她就来了!

  媒体还有记者朋友挺给面子,直接把C位让给了她。

  估计也想拍几张照片…

  沈言背着背包,三位工作人员陪着他一起下了飞机…

  走到出口处,看到了施施还有她身后站着的一堆媒体…

  很配合的张开手,施施小跑着奔向了他,沈言一把抱住,亲了一口。

  然后把背包交给她:“这里面就是金棕榈!”

  “恭喜言哥载誉而归!”

  “言哥,能把金棕榈拿出来,拍张照吗?”

  “言哥,《寄生上流》会不会在内地上映?”

  “《寄生上流》有冲奥计划吗?”

  一群记者围了过来…

  沈言则在工作人员的保卫下,一点一点向着出口处前进,顺便回答了几个问题:“《寄生上流》大概率会在内地上映,具体的上映时间还没定下来…”

首节 上一节 649/6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