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第628节

  也算宣传一下海南…

  ……

  吃完早餐,沈言起身:“你俩今天有啥安排?”

  施施:“逛街,买买东西,然后去做SPA!”

  “行…那我先走了。”

  “你晚上几点回家?”

  沈言疑惑:“我下午就回家啊…”

  “那你什么时候去海南?”

  “明天的飞机…”

  施施送他到门口,然后小声道:“蜜蜜也想去三亚过年…”

  沈言一边换鞋,一边很随意道:“去呗…”

  “不太好吧…她跟我们一起…”

  沈言则表示:“她挺可怜的,没有男朋友,也没有女朋友的,就你一个闺蜜,你不带着她,谁带着她?”

  “…也对…”

  沈言伸嘴亲了她一下:“走了!”

  ……

  才上车,沈言立刻发消息问杨蜜:“你要去三亚?”

  “对…”

  “你想干嘛?”

  “对呀,想被干!”

  “…我是说大过年的,你不在家陪着父母…”

  杨蜜很快秒回:“我会带上我爸妈一起的!”

  想了想,沈言才回答:“也行,我让他们帮忙再租一套房子。”

  “要离得近点的,最好上下楼…这样,方便接力!”

  接力?

  看到这个词,沈言不自觉想到了一些看过的画面…

  摇头,赶紧把满脑子的黄色思想打散,然后义正言辞回复一句:“我尽力!”

  租上下楼…估计不太可能,沈言直接在三亚买了一栋别墅…

  爷爷奶奶、二叔二婶还有施施一家能住得下,其实,加上杨蜜一家也没问题…

  但这么安排肯定不太好…

  干脆在隔壁租一套吧!

  至于接力…

  很明显是在开玩笑!

  打开微博,看了一下热搜…基本都是《捉妖记2》的预售情况…

  目前,春节档已经开始预售…

  《捉妖记2》毫无疑问霸占预售榜首位!

  ——《捉妖记2》虽然尚未上映,但已经确立了与包括麦当劳、康师傅、旺旺等近60家品牌的授权与联合营销合作,仅授权费就达到千万量级。

  多个品牌与电影的联动,助推《捉妖记2》春节档预售突破了5000万!

  排名第二的是《唐人街探案前传》,然后是《红海行动》——《女儿国》确定情人节上映…

  既然决定春节档正式打响之前上映,要么信心十足,要么就是放弃了春节档…

  大概率是第二种!

  所以,才会宣传赵丽影嘛!

  老实说,《捉妖记2》的宣发手段、规模,在华语电影圈不说是空前绝后也是前无古人。这么大规模的宣传,对应的是将整个电影的调子起的非常高,以至于任何问题都会被宣发强度放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一旦质量撑不了这样宣发水平,结果就会雪崩。

  有点搞不懂江志强,他真的觉得《捉妖记2》可以撑得起超过50亿的票房?

  你说他作为制片人不懂电影,不可能,他做了《卧虎藏龙》、《英雄》…

  你要说他懂?

  他重金押注《捉妖记2》…

第925章 分工

  安乐影视,江志强,当年号称亚洲第一制片人!

  确实挺大胆的——李安的《卧虎藏龙》找投资的时候,制片人是老搭档徐立功,徐立功很快拉来了投资人:台湾国巨电子的老板陈泰铭,片子的预算是1500万美元,陈老板满口答应。

  随后李安搭起剧组,寻找外景。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时东南亚正闹金融危机,陈老板亏了不少钱,于是撤回了投资。

  失去投资后,徐立功在东南亚到处找接盘侠,但一无所获——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然后,徐立功急火攻心至中风,李安则带着剧组在XJ拍摄地无语问苍天。

  走投无路的李安找到了了江志强。

  江志强接手了,还很快跟美国八大电影公司之一的索尼哥伦比亚达成投资意向。

  答应投资的索尼非常狡猾,钱拖了一年才给,让剧组先自力更生。

  那一年,江志强用自己的钱养活剧组,烧得一度想跳楼。

  金融危机诶!

  《卧虎藏龙》大获成功后,他又找到张艺某,做了《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三部电影…

  还跟李连结合作了《霍元甲》…

  对了,他还是《花木兰》的执行制作——15年,真人版《花木兰》即将翻拍的新闻就出来了,当时迪士尼选角的所有新闻,入围决赛圈的基本都是韩国人和日苯人。

  《童话镇》的花木兰就是个韩裔——杰米·钟嘛!

  ——《童话镇》是美国广播公司出品的电视剧,美国广播公司隶属迪斯尼。

  其实,《花木兰》选角要求的是18~25岁!

  柳亦菲已经超标了…

  关于柳亦菲拿下花木兰一角,迪斯尼高层原话:‘我们的中国制片方江志强先生大力推荐。’

  不过沈言不太跟他接触,他在香港的合作方是邵氏、银都!

  英皇,他都不带打交道!

  至于《捉妖记2》…

  为什么整这么大串串阵仗?

  因为…很多授权品牌在签约的时候有附加条件的:票房必须超过20亿!

  否则,人家会追回授权费的!

  那…为了保证一部平庸电影的票房,只能疯狂做宣传咯!

  沈言撤资,离开《捉妖记2》…真的就是双方意见不和。

  他觉得《捉妖记2》作为续集,应该围绕着人妖世界展开,胡巴作为整个故事的线索和驱动力,前任妖王的遗孤,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那就围绕着这玩意展开呗!

  然后,真正的《捉妖记2》里的胡巴,除了卖萌以外连一点个性都没有。

  哦,它的编剧也换了,从第一部的袁锦麟换成了吴伟伦…

  吴伟伦是林超贤的御用编剧——林超贤的绝大多数电影都出自他撰写的剧本,通观吴伟伦编剧的电影,对白说着书面语,情节漏洞百出,逻辑线严重欠缺,刻画人物缺乏深度…

  估计这也是《捉妖记1》尚有不错的逻辑构思,到了《捉妖记2》里,呈现出断崖式的往烂片跌落的速度…的原因!

  ……

  主旋律献礼片,通常两种拍法。

  一种仿纪录片拍:用宏大严肃的笔触描绘国家成就,展现伟人风采,观感类似于电视新闻纪录片,没有更深入真实地挖掘故事和人物,缺失电影感。

  《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皆为此类;

  还有一种是按类型片拍。讲一个紧张刺激的类型化事件,给人商业电影的冲击感,然其内核表达必然统统是家国情怀,类型故事服从于国家叙事。

  《攀登者》是此类典型。

  其实,主旋律电影不好拍。

  太严肃了,观众不买账,太类型了,领导不满意。

  在《我和我的祖国》出现前,所有主旋律电影都有点“拧巴”,找不到最佳平衡点,我们可以把其称为:主旋律电影1.0时代。

  1.0时代的共性还有,价值观上,要么歌颂伟人,要么歌颂为集体牺牲小我的英雄主义,要么歌颂人民美好生活,导向很正能量,但落了俗套,不够高级。

  《我和我的祖国》跳脱出以往同类电影的思维惯式…

  拼盘!

  按照很多营销稿的话来讲:不再依赖大时代宏大叙事…

  其实,真没有!

  还是蛮依赖时代的——几乎每一段都有历史节点,宏大事件!

  原版的《我和我的祖国》,最烂的当然是《白昼流星》,其实,《回归》、《护航》拍的也都挺平庸的…

  尤其是《回归》!

  太凌乱了…

  主要角色太多了。

  升旗手朱涛刻苦训练不懈怠、女港警莲姐兢兢业业守平安、外交官安文彬与英国人谈判16轮分秒不让、钟表铺老板华哥以精湛技术确保中英方代表与女港警手表精准确对。

  中方外交官、仪仗队军人、香港警察、钟表师傅,身份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在7月1日0点0分准时升起五星红旗。

  他们在各自的岗位竭尽全力,只为保证香港回归“一秒不差”。

  挺好的主题,但受到篇幅影响,只给了20分钟的时间…

  就导致整个结构太散了,人物也没立起来,剧情也不知道是想讲个啥。

  感觉更像是从不同角度讲了个事件,尽管事件本身非常关键,但围绕这个事件实在是啥也没讲出来。

首节 上一节 628/6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