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宏伟的人妖世界设定于不顾,有的只是像上集一样的剧情:某某妖王又派人来抓胡巴,然后理所当然的又失败了。
妖界如今什么形势没有说,过气小妖王胡巴到底如何颠覆人妖两界,天师阁怎么回事没有讲清楚,找爹又找到中途放弃。
故事低幼,逻辑不可推,散乱无章,又胡凑剧情。
中间有一大段严重偏离主线,到最后导演估计一拍脑袋想起来了开头抓胡巴这事,就让云青画风突变变成了妖怪,来了场仓促的收尾大战…
“为什么男一号成了梁朝伟?”
“我哪知道,可能导演还有出品人觉得梁朝伟的加盟可以让电影的票房再上一个台阶?”
……
这个就是香港电影的短视了!
《捉妖记》至少可以拍摄五部的…
内地演员+香港板底+内地资本。
整个故事也是个典型的香港喜剧片架子,票房大卖!
当然,最开始并不是这个模式——原定男主角是弯弯小生。
但《捉妖记》确实是那个暑期档最大的赢家,同时香港电影指明了前路:香港人做幕后,内地人站前台,赚钱内地拿大头,香港人拿小头。
虽然是小头,但香港那点地方,内地一部大卖片的小头就够一个班底一辈子吃喝不愁,财务自由…
然后呢?
小地方就是小地方,得势便猖狂,给点阳光就灿烂,拿着鸡毛当令箭,《捉妖记2》又搞回原来那一套,香港人抢大陆人的戏,香港资本抢大陆资本的份额,香港班底排挤大陆班底。
最后的结果就是虽然也赚了钱,但这个本来可以拍5的大IP直接两部暴毙。
《捉妖记》到《捉妖记2》就是整个香港电影不自量力,认不清是大陆的风把他们刮上天,他们才能上天,还以为能上天是他们自己左脚踩右脚的功劳!
搬出来过气的港星做男一号?
脑抽了!
本来第一部的主角剧情很好,至少是及格的,第二部非得整个莫名其妙的梁朝伟+假男人的剧情…
有种说法是白百何出事了,导致第二部的剧本主要剧情更换,连带男主角的戏份都很少,梁朝伟在里边不伦不类。
梁超维最近几年跟烂片杠上了。
《摆渡人》、《捉妖记2》还有一部《欧洲攻略》…
……
还是休息室,沈言跟饶小志道:“《慌枪走板》,我觉得剧本挺不错的,你要是想拍,建议你用几个《我是演员》的演员…”
“《我是演员》…那个滕讯的综艺?”
“你没看?”
“我就关注了几期…”
“周一围、蓝盈莹、辛芷蕾包括任素夕都挺出圈的!”
“这节目花了多少钱?”
“不知道,”沈言摇头:“反正是滕讯投资的…人家有钱!”
《我是演员》这档节目推出了不少好演员,有演技的那种…
而且,每期节目都会上热搜…
因为真的有年轻演员过来渡劫!
顶流请不来,年轻演员一抓一大把…
节目本身定位属于S+级别,高、精、尖制作,霸占播映指数冠军榜。
根据艺恩视频智库数据显示,作为滕讯视频出品的“S+级”节目,《我是演员》播出以来,单日播映指数远高同期热播网综均值,每逢节目更新,单日播映指数均升至一个高点。
从网综的单日播映指数排名来看,节目开播次日即荣登榜首,并连续数日蝉联单日播映冠军。
说实话,这个综艺制作成本很高的!
不仅包括酬劳之类的…
选手演员们出演的短片,采用1:1实景搭建,通过华容道机制切换场景。
每个录制场次需准备6-8个实景搭建的置景车台。
节目追求电影质感,对报化道和置景要求极高!
全程采用影视化拍摄,运用多机位、分镜头脚本,并包含后期剪辑.调色、特效等,流程与标准接近电影制作,后期制作成本相当高!
还有额外的版权费用、剧本研发费用、庞大的剧组人员:摄像、灯光、录音、美术、服装、化妆、道具等工作人员的工资…
不过,第一期播出后,多了十几家公司联合出品…
后来,一度增加到了三十家…包括不限于:博纳影视、唐人影视、新丽传媒、喜天影视、华策影视、光线传媒、哇唧唧哇、慈文传媒等等…
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很好的展示平台!
对了,总决赛还请来了张艺某…热度直接拉满!
不出意外,这档综艺绝对会做第二季、第三季…
《慌枪走板》就是《无名之辈》…
这个剧本不错!
原时空,在没有明星加持的冷淡档期上映,居然拿了7.9亿的票房…
堪称奇迹!
当然啦,续作《无名之辈:否极泰来》真的是一坨屎…
第913章 修改建议(23)
《否极泰来》应该是看完《抓娃娃》后得到的灵感…
女主角,陈三金的女友薛芳梅,是泰国某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导演。
为了提高电视台的收视率,她与另一位导演詹妮弗联手策划了一档名为《超级整人王》的整蛊综艺节目。
而由于贪财、胆小和自私自利,被定义为“渣男”的陈三金,就成了他们整蛊的对象。
然后节目组为了收视率,一次又一次把陈三金推到道德的审判台上,让他面临两难的抉择,引导他做出违背良心的错误选择,以求塑造一个遭受世人唾骂的“渣男”形象。
比如让他为了保护女友出卖无辜的陌生人;
让“歹徒”在他面前对女人质施暴,考验他是否愿意挺身相救;
给他逃跑的机会,却又用一袋金条来引诱他折返…
问题是…设定为“渣男”的陈三金,给人的感觉就没那么坏。
他只是像我们一样努力赚钱的普通人,对待长相平庸的女友也是一片真心。
胆小、自私、贪财这些毛病谁都有,谁都会犯他的那些错误…
这个电影,很明显是做出一个有深度的故事,突破前作多线叙事,制造悬疑的商业套路,又没能花心思认真打磨剧本,排除情节设定上那些明显的漏洞。
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一部试图融合爱情、喜剧、犯罪、社会讽刺各种元素于一体的,综艺与段子拼凑成的,荒诞不经的杂交闹剧。
不过,沈言想起了一部戏《摄影机不要停》,于是,他说了这个创意…
“男主角也算是职业导演,不过属于金字塔最基层,平日里只能接些没人看的电视节目,某天他的“才华”被一位制片人看见,一份大活落在面前:丧尸片,现场直播,经费有限,而且整部电影只能用一个长镜头,就是所谓的“一镜到底,没有剪辑”。”
“前四十分钟,我们拍一部烂片…之后的五十分钟,我们交代为什么会有这部电影?它又是怎么拍出来的?”
“戏中戏结构?”
“对!”
陆洋点头:“有意思…”
饶小志则道:“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可以拍丧尸片…尽管是一部烂片!”
“你有兴趣吗?”
“…我?”饶小志挠头:“我还要拍《荒腔走板》呢!”
“一起呗,刚好用《荒腔走板》的演员…”说到这,沈言想起了什么:“你准备用谁?”
……
《荒腔走板》就是《无名之辈》,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个核心道具承载起所有人物!
前期多条线索展开:寻找枪支的保安马先勇、笨拙的劫匪二人组、瘫痪毒舌的马嘉祺、欠债的开发商父子等,但后期收束时,这些线索的汇聚显得较为生硬和仓促…
尤其是结局所有人物强行汇聚在“桥上”发生混战,依赖一场缺乏逻辑的“群架”和煽情慢镜头来解决问题和解开矛盾…
这种处理方式过于仓促…
《无名之辈》的主线其实就是围绕两把枪展开的,第一把枪是马先勇弄丢的那把枪,被高翔拿走了;
第二把枪是胡广生和李海根自己带的。
马先勇女儿和马先勇老板的儿子高翔是朋友,老板因为卷钱带着情人跑了,一群人找上门来要债,马先勇意外在土里找到了一把真枪,他以为这把枪是被李海根、胡广生拿走了,其实是被高翔拿走的。
那马先勇一直追查的枪,作为“麦高芬”的引力——核心物件的存在就不够贯穿所有事件…
沈言给了饶小志建议,让他删掉欠债的开发商父子那条线,专注于一把枪——将众人汇聚的动机更紧密地围绕“枪”或者核心角色的个人情感驱动。
马先勇的寻枪行动可以更大程度地牵动其他角色,或者马嘉祺、眼镜、大头之间的故事产生外部效应,吸引其他力量(如警察、波仔)的介入。
对了,马先勇这个角色找了王砚辉,演他女儿的则是赵金麦…
就…缺几个有流量、热度的演员。
所以,沈言建议周一围+潘斌龙,至于马嘉旗依然用任素夕,李海根女友肇红霞就用辛芷蕾!
“明星阵容还是不够!”
“那就找几个有热度去客串一把…反正咱有好剧本…”
饶小志话锋一转:“那你过来帮忙客串一把呗?”
“行啊…”沈言满口答应,然后问:“啥角色?”
“胡广生!”
“你妈了个…”沈言忍不住骂了他一句:“你管胡广生叫客串?”
胡广生…很明显是《无名之辈》的主要演员…
陆洋插话:“他担心不卖座,找你保个底!”
沈言无语,只能点头:“…我就给你一个月!”
“OK!”
“另外,我出演的话,任素夕就换了吧!”
“…万倩可以吗?”
“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