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最近几年拍戏,基本电影的前期不拿片酬。
举个例子:《大兵小将》《警察故事2013》加起来一共5000万人民币制作费,全球票房和碟片加起来1.3亿美元(《警察故事2013》1亿美元,《大兵小将》约2600万美元),也就是有大概11亿人民币,扣掉制作费和宣发,都赚了太多…
《功夫梦》也是,成龍收800万美元片酬,也是前期降价,但他有投资权,就是少收片酬当投资,后期分红,最后这部戏全球票房利润,是成龍、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和威尔史密斯拿大头。
成龍的电影和国内大部分电影不一样,国产电影,大部分只有内地票房做收益。
成龍的最大优势就是版权能够全球卖。
一般发达国家版权费大概是30-80万美元买断,穷点的就是3~10万美元。
但是架不住国家太多了…
《急先锋》那种烂片,居然卖了145个国家、地区的版权…
《龙门精神》…海外票房居然超过了900万美元…
资本不是傻子,不赚钱,不可能投资成龍!
就是有点可怜…
十几年了,就一部《英伦对决》口碑还过得去…
其他的基本就没有及格过,更是连续贡献了《铁道飞虎》、《机器之血》、《神探蒲松龄》之类的超级大烂片!
《绝地逃亡》也是盈利的——戛纳卖版权,卖了86个国家和地区。
唐德影视的财报。
至于保底方…
就当花钱买个教训!
对了,现场有媒体问了沈言对保底的看法…
“保底是违反市场规律的做法,事实也证明大概80%的保底,最后都是以不愉快合作告终的。通常情况下,如果保底方输了,以我了解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最后都没有履行这个保底的合约。钱都没有付,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最后没有付…”
“当然也有财大气粗的,真的给了钱!”
“其实我并不反对给片方一定的激励或者是投资的安全感,但要看什么形式…你想我们一般都是联合片方一起投资…比方说《周处》,我们的制作成本不算很高,然后就给了片方15%的投资额…”
“那您能说一下成本吗?”
沈言道:“实际制作成本不超过8000万…我一般拍电影只拿基础片酬,不过我有阶梯式分红!”
“那有自媒体说你的片酬,高达3个亿,是真的吗?”
“…扯淡,我的基础片酬一般都是500万,至于分红,那要看电影能卖多少钱…”顿了顿,沈言补充一句:“你们不要看对外叫价,那是给一些烂戏的制作方看的,就是让他们知难而退…”
“那如果真的有制作方开高价邀请你呢?”
“不可能…因为按照我的对外喊价,不可能收回成本,不赚钱的生意,没有人愿意干的!”
……
演员片酬…会有一个对外喊价。
沈言的片酬对外喊价非常高!
甚至高的有点离谱——电影对外喊价:3个亿,电视剧单集500万!
但这个只是对外喊价,并不是真实片酬…
就好像《叛逆者》,他的真实片酬也就两千多万…
按理说他都对外叫价这么高了,应该没有几部作品找他…
恰恰相反…
一堆项目找他!
因为沈言的身份不仅仅是演员,更是出品人、制片人…
简而言之:伯乐。
一旦被他看中,很快可以做导演,制片人,再不济也是编剧…
现如今的华语电影市场,通过他发迹的新人占了一大半!
这些人清一色的都是内地电影人。
包括《周处除三害》的导演陆洋,也是他一手带出来的…
不仅如此,沈言准备启动星火电影企划——准备挖掘十位新导演…
这个事在业内很出名,虽然并没有对外公开,但很多有志于在电影行业发展的都有联系星火工作室…
只不过,条件很苛刻——最终是需要沈言点头的!
目前来讲,投递的项目,大多数都不太靠谱,尤其是科幻类型,基本就是拯救世界、人与AI的关系。
比如《火星孤儿》讲述了在外星文明降临、世界面临崩塌之际,一群热血的高中生全力抵抗、拯救人类的故事。
硬核的物理学逻辑+励志热血的高燃设定…
放在一群高中生上,很难说服观众相信!
《明日生存指南》,围绕人与AI的关系,结合现实话题,打造了六个不同的故事。
还有《仿生人间》同样涉及人与虚拟人、仿生人的问题。
这种其实很小众…
而且光有设定,剧情本身并没有合理的填充物品…
这种题材,还让沈言饰演…大概率他是不会同意的!
……
29号,沈言回了上海…
《叛逆者》剧组就给了7天假。
只不过,《周处》确实超过了预期——连续四个工作日,单日票房都破了亿!
上映7天,累计票房超过14亿…
沈言不得不多请了两天假。
电影太卖座,宣传方加了一些行程…
包括沈言回上海,也有一堆媒体采访。
“《周处》的票房…我们挺满意的,之前的预期是5~8亿左右,现在已经大幅度超过了预期…”
“我觉得商业电影嘛,肯定要让观众被爽到,要么视觉奇观,要么情感共鸣…你做一些逻辑不通,自己都觉得是一坨狗屎的东西,然后指望粉丝买单…粉丝也是有智商的,哪有那么多照单全收的脑惨粉?”
“…我之前就说了小鲜肉+打IP这条路子属于粉丝电影,粉丝电影就是非主流…”
然后提问他‘为什么今年暑期档电影…票房没有达到预期!’
“哦,去年、前年立项的诸如粉丝电影、大数据电影太多了,电影这东西是需要制作周期的,从立项到上映,起码要经过一年,一年时间,所谓的大IP+小鲜肉风潮已经过去了,大数据电影,也没人看…但是很多电影已经投入生产,那怎么办?肯定要选择上映的!”
“所以,我可以做一个判断:从今年年中到明年下半年,会有一堆烂片扎堆!影院都是烂片,观众当然不会买单!”
第764章 高片酬?(13)
今年暑期档…跟去年没法比!
目前为止,就一部《周处除三害》掀起了观影狂潮…
暑期档诶,没有一部撑场面的电影,整个档期就废了。
原本寄以厚望的《魔兽》没能撑起大盘!
是真的没撑起来。
按照院线的预测,《魔兽》的自最终票房是要往30亿走的!
结果止步于14.6亿;
原本指望《大鱼海棠》、《摇滚藏獒》重现去年《大圣归来》的票房统治力,没能成,就连《致青春2》也没能破五亿…
要知道去年的《小时代4》、《栀子花开》虽然口碑稀烂,但票房拿给都大卖了!
最近的《绝地逃亡》票房也没到4亿;
《封神传奇》更菜,首日7000万,口碑已经烂出了天际—比肩《刺陵》、《富春山居图》…
摆明了,票房不可能大卖!
目前为止,也就沈言的《周处除三害》正常发挥,看趋势,应该能有25亿左右…
但一部电影撑不起整个档期啊!
为什么烂片扎堆?
原因很简单——前几年流行大IP、大数据…然后很多电影就是基于这个逻辑立项的!
你按这个逻辑立项,那就是想着赚快钱嘛!
把观众纯粹当成韭菜来收割…
那观众肯定不买账咯!
不止电影市场,暑期档的电视剧也个顶个的烂…
《诛仙青云志》、《幻城》、《九州·天空城》、《麻雀》、《解密》收视率、讨论量都不行。
之前流行的“得年轻人得天下、得女性得收视率”、“大IP小鲜肉”、“仙侠玄幻”题材,全都不顶用了!
即便片方刷了网络点击率,也没啥用…
《幻城》号称‘剧首播10分钟全网点击量达6.5亿’、‘网络播放量达164亿次’…
但豆瓣评分3.9,而且评分人数不到3万人…
显然这不是一部热播剧的点评人数!
豆瓣评分或许可以骗人,但评分人数…现阶段骗不了人。
而且,伴随着的还有小鲜肉被群嘲,上头条的总是“天价片酬”、“面瘫”“替身倒模”等话题…
没错,短短一年,小鲜肉已经从万众追捧变成了众人嫌…
……
“天价片酬…我反正没遇到过,我拍的戏,演员片酬最多占到整个制片费的50%…”
“就那部《扬名立万》,那是全靠演员撑起来的电影,大部分情况下,片酬只能占到30%…”
“可以把前期片酬压缩,然后拿分红嘛!我就是这样干的啊!”
“既然小鲜肉、大明星相信自己号召力,完全可以选择让他们拿分红嘛!”
沈言接着陪记者们闲聊…
“所以,你觉得演员应该拿分红?像好莱坞那种!”
沈言摇头:“不是,片酬是酬劳,干活拿钱。分红是投资,赚了钱按比例分红。
这是两个概念,演员没有义务为电影的票房买单。按道理来说,演员只负责演好戏,做好合同约定的宣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