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第593节

  “我觉得表演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真情实感。但是这种真实不是人物的真实,是演员本身的情感的流露,是演员用自身的哭和笑去完成人物的台词。

  哭的是自己的悲伤。

  用真实经历去启发去刺激没有经验的的新人特别有效。

  但是不能老用,老用就麻木了。

  老是回想比如失恋,亲人去世,一次两次还好,久了就麻木了。”

  “那第二个阶段呢?”

  “第二个阶段就是随着表演的经验越来越丰富,能力越来越强,已经初步掌握了表演的技术,进入了“黄金阶段”,就是纯技术阶段。无论台词还是笑和哭都能演的很好很快演完就收…

  80%的演员止步于这个阶段。

  充满着表演的技巧,很多人开始提取自己的表情包,只要完成就好了。

  很多明星都这么干!

  但是缺少感情,缺少爆发力,从眼神里可以看出来是否动心,所以就会出现有些演员哭了观众却在笑。

  在这个阶段,很多演员熟悉了导演技巧,和编剧技巧,和影视镜头前的表演,知道机位景别画面等等要表达的是什么,表演慢慢的变成了一个技术活。”

  “第三个阶段呢?”

  “等演员本身开始理解了人生百态,这个时候,终于进入了第三个阶段。真正“自带光芒”的表演能触动观众的内心,这就是表演的第三阶段。

  经历了人生百态,酸甜苦辣,人情冷暖等等足以让你读懂剧本,这是最重要的,读懂剧本和读了剧本是不一样的。

  读懂剧本,意味着会从人物台词中寻找情感的爆发点,然后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台词。这个时候笑也好,哭也好,平静也好。也许是笑着哭,哭着笑,平静的平淡都是人物的情感。这是高级的表演。

  这样的表演包含着技术和真情实感,这种真是人物的真。”

  “那你在哪个阶段?”

  “不好说…反正没到第三个阶段!”

  “你都没到第三个阶段?”

  “我才28岁,没有那么多阅历的!”

  “那你是怎么训练的?”

  “不知道,”沈言摇头:“我就是能进入角色,感受角色的喜怒哀乐…直觉,天生的。说不上来是基于细节还是情绪表情,就是,哪怕有一点点游离于角色之外,我自己立马就出戏。”

  所以,很多UP主会剪辑沈言表演的片段,会说一句‘很多演员表演情绪台词什么的都很激烈但并没有赋予感情进去,纯是为了演戏而演戏。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就是演员只是在表演,而不是角色在演绎角色的故事…沈言不会这样!’

  听到沈言的话,孟梓义跟毛小彤面面相觑…

  沈言接着道:“你俩都是科班出身,有老师教导的!”

  孟梓义道:“我们老师就让我们理解人物,但他没有说怎么理解…”

  “那你们上课都学什么?”

  “观察、想象还有分寸感…”孟梓义掰着手指头数了一下,然后问毛小彤:“还有什么?”

  “还有模仿…”毛小彤似乎想起了什么:“我记得特别清楚,我们要模仿动物…”

  “模仿动物?”

  “对,解放天性嘛…我们还会扮演小丑…”

  沈言疑惑:“有用吗?”

  “还是有用的!”

  表演基础就是解放天性,动物模拟、小丑练习,用来帮助学生克服紧张、增强信念感…

  沈言摇头:“我是野路子出身,我的表演基础都是看很多演员演戏以及自己拉片学习的…”

  “那你有准备人物传记之类的案头工作吗?”

  “…有,我研究了一下那个年代年轻人的走路姿态…”

  孟梓义插话:“走路也要研究?”

  “当然,”沈言点头:“身台形表,身形排第一,你看我演古装戏,走的基本都是四方步…”

  “四方步?”

  “从戏曲舞台衍化而来的小四方步,走起来抬头挺胸,上身端正沉稳,脚下四平八稳,看着就很有气势…就是,不管走得有多快,上半身始终都能保持挺直稳当…你要是佝偻着腰,走起路上身乱晃,下盘不稳…一看就虚得很,这种人怎么可能是男主角?”

  孟梓义点头,接着问:“那…我要学习什么?”

  “你演的是舞女,交际花,多练练眼神…最好能勾人那种!”

  “…我不会诶!”

  沈言反问:“你不是做过车模吗?勾人你不会?”

  孟梓义惊讶:“这…这你都知道?”

  沈言无语:“大姐…你的经纪公司我有股份的,而且不调查清楚,我会让你进组?现在的大环境你应该很清楚,一旦演员有一点问题,被曝光了,很可能影响到整个剧组!”

  “…你是说劣迹艺人?”

  “对!”

  沈言点头:“慢慢来,不要急…孔笙导演很乐意教导年轻演员的!”

第758章 哑火(33)

  沈言在剧组跟女演员走得这么近…

  会不会有绯闻?

  天地良心…

  沈言真的是传道受业的心态,完全没有授液的想法!

  好吧,其实真没有…

  因为沈言每天下了班直接一个人回了酒店,就很少剧组演员们聚餐、唱K什么的…

  ——猫眼直播刚刚开通,需要他拉流量。

  很多明星都在猫眼注册了账号。

  当然,开直播的不多,也就热芭直播了几场,对了还有陈赫…

  但因为沈言的缘故,猫眼直播发展得很快!

  而且,顺势也推出了猫眼短视频——主要是为了宣传物料投放…

  猫眼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社区APP!

  对标小红书…

  至于后续会怎么发展…

  大概率会剥离猫眼,成立独立的品牌!

  这些跟沈言关系挺大的——他提议做短视频…

  标题就是‘猫眼,记录你的生活!’

  不过,言哥没有兴趣专门经营公司。

  能不能做起来,他没有啥想法。

  能做起来,他能增加一些身价;

  做不起来…无所谓,反正烧的也不是他的钱!

  他本身对创业也没有啥想法…

  目前只是稳步发展中…

  这个赛道的竞争对手不是很多,也就快手——抖音要到明年才下场All in短视频…

  而且猫眼虽然用户多,但真正刷短视频的,也才一百多万…

  ……

  “我感觉拍摄还挺顺利的…对我来讲,只要把握角色的逻辑、事件的逻辑,然后就很顺利了!”

  “对我来讲,扮演任何角色,最重要的就是理顺人物逻辑,认真感受他的人生轨迹,然后通过自己的表演把角色的经历展现给观众…只要逻辑清楚了,剩下的就是表演的问题了!”

  7月11号,拍摄结束,沈言回到酒店,照例开启直播,谈了自己的表演。

  “很多找我的剧本,我压根不看…因为人物的行事毫无逻辑可言。”

  “不止电视剧剧本,还有很多电影剧本…都一样…”

  “我本身是编剧出身,我当然能判断一部剧的好坏!”

  然后有很多网友控诉为什么《叛逆者》不用热芭,不用杨蜜…

  “一般正剧很少用大明星,”沈言解释:“因为大明星的人设比较固定,观众有刻板印象…”

  “我从一开始就说了,我的电影很少用一线女演员…原因很简单,除非是特意定制的,比方说《内在美》就是专门为了李莲花定制的项目…

  其他项目,我从来不会考虑她们,这些一线女演员为了维持咖位,片酬叫的都不低,贵又不好用,最优质的电影项目推进时自然也很少考虑她们。”

  “这是实话!”

  “一帮所谓的一线大花,对比那些名气不大的青衣影后,如秦海璐、宁静、梅婷、张静初等等,本身业务能力其实并无什么优势可言!

  她们的真正优势,就只是早年获得了更多的影视资源,有更多机会竞争奖项,有更好的团队包装和营销,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杂志封推,时尚代言,然后有了巨大商业价值的加成…

  但这些对于一个演员的核心能力并没有卵用!”

  聊到这,很多网友让他谈谈最近上映的《致青春2》…

  微影时代5亿元保底《致青春2》…

  预示着今年暑期档保底=亏本的开篇。

  之后有和和影业、联瑞影业等10亿元保底《绝地逃亡》;博纳影业10亿元保底《封神传奇》;恒业影业4亿元保底《夏有乔木雅望天堂》以及9.2亿保底的《盗墓笔记》…

  沈言嘿嘿一笑,然后一边捶胸口一边道‘苏韵锦,你这里欠我的用什么还!’

  ‘我最恨你像个石头一样!’

  说完两句名台词,沈言自己乐了:“至少电量满格…我是真没想到居然可以在大银幕上看到这么差的表演,简直生理不适…上一次生理不适还是看到《刺陵》里的周洁仑耍帅!”

  “你难过的太表面,像没天赋的演员~观众一眼能看见~”

  “演的真烂,不过剧本也拉胯,你让我上,估计也演不出水准…那个导演也没啥水平…估计拿了IP,找了两位顶流,直接就拍了!”

  “我跟你们说,你们看一部戏,然后发现演员表现不行,大概率就是导演不行,制作团队不专业…”

  “《致青春2》这个戏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拍的如何精美,就想着赶紧上院线,然后割粉丝的韭菜…这种创作观念下,怎么可能打造出精品?”

  “你们都知道芦苇吧,著名编剧,代表作《霸王别姬》、《活着》,他说过一句话:中国电影表演差,过错不在演员,而是烂剧本、烂导演与的制作环境,扼杀了许多本来天赋不错、潜质好的演员。”

  “我不是给演员洗地,但一部电影的基础再好,它的生命力最终也要靠演员的表演来展现,我们的很多导演对此尚无深刻的认识,目前的影视作品都是快餐式消费,对演员的要求只处于程式化地装模作样的水准上,所以很难出好的演员。”

  “只不过《致青春2》连程式化都没达到而已,我真怀疑导演怎么就给过了…简直是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开玩笑,你觉得这部戏之后,还会有人请这位导演拍戏嘛?就算有人请,会有好演员加盟吗?”

  ……

首节 上一节 593/6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