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结局很好,但过程一点也不美好!
陈思成则道:“沈老师跟我聊《唐人街探案》的故事,我其实有点顾虑…因为这个故事有点复,要讲完整至少需要两个小时,再加上一些笑料,整部电影的时长就超过130分钟了…我担心这个时长会影响到排片!”
沈言插话:“尤其是知道《美人鱼》的时长才93分钟后…我也挺担心的!”
“担心院线排片!”
“即便是一样的排片,《美人鱼》也会比我们多两场!”
“而且,《唐人街探案》不是纯喜剧,悬疑的部分有点复杂,就不太利于春节档…”
“后来纯粹是靠着口碑逆袭的…”
主持人问了一句:“沈言在直播时候好像说过‘欠一张电影票’营销这个话题?”
沈言有点不好意思:“我当时就是自己瞎说的,我其实觉得应该不至于…情怀营销嘛,用欠一张电影票这种话题来营销就太过分了!”
陈思成乐了:“结果他们真的这么干了!”
沈言接话:“本来我们还以为我们戳破这个事,《美人鱼》宣传方应该会知难而退,换一种营销手段…没想到他们恶意带节奏,说我在嫉妒他们…当时挺生气的,因为我10月直播的时候就提到过…这不是倒打一耙嘛!”
陈思成也说了:“我们作为电影人没有观众欠我们这一说…只有我们欠观众!”
“之前陈导说了,把悬疑剧情放在唐人街拍摄,是为了规避审核,是这样吗?”
沈言点头:“我跟思诚导演聊过这个话题,关于悬疑探案剧情,不好在国内发生,因为肯定会牵扯到公安机关…”
陈思成点头:“而且唐人街虽然属于中华血脉的延伸,但它还是根植于其他文化背景下面,这个矛盾点随便就可以点燃…”
“那你俩是怎么认识的?”
“之前《北京爱情故事》电视剧版,他找我说要买《滴答》的版权做主题曲,那个时候就认识了,后来,他做电影版,跟我说了想做青年到老年,各个阶段的爱情拼盘…还用了我的《岁月神偷》做宣传曲…”
陈思成:“那次我们聊了感兴趣的题材,我最喜欢沈导的《误杀》这个戏…我们聊了悬疑探案,一年后,他给我打电话,说有个故事叫《唐人街探案》,问我感不感兴趣…”
“然后你就接了?”
“嗯…”
还有避不可少的寳强离婚事件…
陈思成:“这个事,是人家私事,而且在处理中,我们不方便做任何评判,但…我们始终相信寳强,他肯定已处理好的,《唐探2》还等着他呢!”
沈言点头:“我也这么觉得!”
呃,本番宣传结束,主持人忽然道:“介意我问几个《爱乐之城》的问题吗?”
沈言看了眼陈思成,后者赶紧道:“这个跟我没有关系啊…”
“你问吧,不要太多…老实说,一天之内我接了7、8个专防,基本都是聊《爱乐之城》,我感觉问题都一样…”
“第一个问题,您之后还会执导好莱坞电影吗?”
“看情况…我之后会进组《流浪地球》,然后拍摄电视剧《叛逆者》,还有两部电影在排队…就挺忙的,反正暂时没有想法!”
沈言接着吐槽了北美的政治正确:“他们现在要求多元化,就是一部电影里必须要有黑人,《爱乐之城》居然被批评不够多元化…得亏我是亚裔…”
第731章 票房造假(14)
“华语电影市场足够大,而且我发现,我对北美也没有那么了解…之前我一直觉得北美市场很自由,想拍什么类型都行,事实证明…不太行!”
“北美电影政治正确已经到了一种魔障的程度…比方说一部主流商业电影的人种比例…一定要有黑人!”
“政治正确那么重要?”
“嗯,非常重要,连我们A24都需要投资、制作黑人导演主控的项目!”
关于好莱坞的政治正确,后来发展到一种难以理解的程度。
就是明明应该是美人的电影,结果找了一个丑女。
参考一下这个图,请问是什么剧情?
《异形》?
NO!
是《罗密欧与茱莉亚》…
莎士比亚要是知道自己的剧作会被折腾成这个鬼样,估摸着,绝对不会写!
就你也不知道这帮人到底咋想的…
《小美人鱼》、《白雪公主》怎么会找那么丑的女演员?
后来,渐渐明白了。
就美国某些大的电影公司,他们拍电影的目的已经不再是挣钱,而是自保,或者说苟活。
就你如果为了赚钱,还像过去那样拍一些大众喜闻乐见的政治不正确影片,那你一定会被集火攻击…
影响到的就不止是公司本身了,还会牵涉到这些团体背后的组织机构,以及这些机构背后的民主党。
好莱坞是民主党的铁票仓以及基本盘,而民主党本身靠着政治正确上位!
对这些掌控舆论的民主党来说,你不搞政治正确,就等于是不服我们的管教,挑战我们的权威!
你想死吗?
那帮大资本家,你可以怀疑它们没有道德,但是你不能怀疑它们没有脑子!
既然票房惨淡和被骂的狗血淋头也要搞政治正确,说明他不这么搞,真的会死的很难看!
这是路线问题,路线斗争本来就是你死我活。
就这么简单!
而且,最开始玩政治正确,确实没少赚——最开始,在欧美市场政治正确就是主流,大多数人看到政治正确“热泪盈眶”。
《黑豹》北美票房7亿美元,欧洲发那个面,英法德三国贡献1.4亿美元的海外票房…
那他就是赚钱啊!
《逃出绝命镇》450万美元的成本,北美票房超过1.7亿美元。
还是那句话,版本更新的太快,很多时候有点跟不上…
……
3月4号,《叶问3》上映…
到3月8号,《叶问3》累计票房过五亿!
《叶问3》这个电影,沈言印象很深刻——快鹿事件嘛,直接引发了电影市场的一次大的暂停!
它的发行链条上,不仅有两家上市公司,还有1家担保公司和多家P2P公司。
电影上映之前,两家上市公司曾以保底发行的名义,对外公告投入了总计1.6亿的资金,保底目标为10亿。
不过嘛,两家上市公司神开股份、十方控股均属于快鹿集团其旗下…
而快鹿集团则有一堆P2P公司,以当天财富、当天金融等在线平台,也有《叶问3》的项目融资。
从以电影项目发起P2P众筹,到两大公司10亿元保底发行,这其中的操控者都是快鹿集团的控股公司!
怎么被人发现的?
上映四天票房破五亿?
然后,有大量网友曝光各地影院《叶问3》售票的异常情况:黄金场次座位全空,反倒是深夜场次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票被售空,此外《叶问3》还存在大量“幽灵场”,即午夜场、早场等冷门时段电影票却售罄。
类似情况在十几家影院先后上演,包括BJ耀莱影城西红门店、美嘉欢乐影城三里屯店、UME影城BJ双井店及华星店等BJ地区影院。
此次票房造假事件中涉及到中影、星美、华谊、太平洋、UME、耀莱、CGV等大型连锁影院,业内分析片方和影院联合造假票房的意图非常明显…
为什么要造假?
意图是什么?
简单点说,票房造假只是《叶问3》投资方资本游戏的由头,利用虚假票房拉高公司股价获得套现才是真正原因。
举个例子,发行方神开股份、十方控股,在《叶问3》上映后,各自股价飙涨36%和22%…
其实,如果真金白银的包场,影院是欢迎的,但他们是想用最低代价刷票房——根据卢米埃影业总裁胡其鸣回忆道:“但他们的包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买票包场。而是让我给他们造1000万元的票房,再返给我150万元补贴,这就是假票房。我一听就特别反感,如果这么做的话,电影行业就是拼谁有钱,一部特难看的电影靠钱就可以取得高票房。”
你是不愿意,但有人愿意啊!
你给钱,我给你做票房,但我不可能真的把下午场、黄金时段场次给你,这两个场次真的有观众买票的!
那就午夜场、早场等冷门时段咯…
那他们为什么要花钱买票房呢?
只是为了套现?
不止套现那么简单,一方面是希望《叶问3》能取得票房佳绩,为快鹿接下来的电影造势;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高票房,在二级市场获利,并且通过P2P吸收更多的资金。
沈言也在直播间说了这个事:“我之前就说过,互联网+电影+金融=诈骗!”
“再这么搞下去,很快总局就要出重拳了…比方说禁止票补进入行业…”
“快鹿的老总,我没见过,但他跟我经纪人见过,提出用10亿人民币买断《唐探》…我给拒绝了,一方面他不靠谱,我连阿里娱乐的投资都拒绝了;
另一方面,我觉得《唐探》是有机会竞争春节档票房冠军的,而春节档票房冠军起码三十亿以上的票房…”
“想说服我,起码要加五倍…他要是给我五十亿,说不定我就抵挡不住了…”
“对了,感谢大家…《唐探》的总票房已经到了37.6亿,估计总票房拿给肯定能有39亿…”
有不少网友刷40亿!
沈言笑着摇头:“40亿就不想了,留着明年《流浪地球》打破40亿记录吧!而且《唐人街探案》又不是只拍一部…”
“对呀,我在《流浪地球》剧组…明天上午,我带你们看看什么叫顶级的科幻剧组…”
“也让你们知道我们4.5亿投资都花在哪了!”
第732章 直播剧组(24)
《流浪地球》…
相比较《火星救援》,来了次升级!
续作延展搭景面积10万平米,主场景超过10个,服装、搭景、道具等方面都是翻倍的!
还用了阿莱65拍摄,这款摄影机只能从阿莱公司搭配技术服务一起租赁,要负责工程师的交通食宿不说,一台摄影机一天的租金是一万美金!
另外,之前《机械姬》、《月球》用的虚拟拍摄,《流浪地球》剧组一租就是半年!
包括Qtake组…
Qtake,现在不仅能实现边拍边剪,还能离线储存,包括色度、灯光的统一——Qtake接入的是摄影机SDI的画面,经过色彩调整的SDI信号输出给Qtake,再给到所有的现场监视器给到导演以及其他部门的监视器,保证灯光,置景,服化道等部门保持画面一致。
这玩意需要一整个组调度…
有一点很好,就是服装、道具包括一堆车子基本都有原型——郭凡拉来了徐工、傲鲨智能…
另外还有中国移动、漫步者耳机…
都是免费赞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