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导演都是这样工作。
看完《哪吒》的制作,饺子也留下来看看《流浪地球》的后期。
墨境天合的特效总监向李秋棠解释说:“为了做你们两个项目,公司特意多招了37个工程师。”
李秋棠要的也是结果,人不够你去招,他才不管这些有的没的。
《流浪地球》的预算很充足,李秋棠虽不直接对接账目,但大体的成本分配他是知道的。
《流浪地球》总成本高达5亿,拍摄、后期、宣发的比例大致在2:2:1。
有人向李秋棠建议过,宣发成本不要拉这么高,因为李秋棠已经是名导了,宣发少一点也不影响效果。
但李秋棠不同意砍宣发预算——虽然这笔钱现在还没到账——大导大片因宣发翻车的中外影坛不计其数。
自己老婆的《环太平洋1》不就是血淋淋的例子,电影质量不错,但因华纳宣发不作为,导致影片全球票房扑街。
再开个上帝视角,减肥电影能拿这么高的票房,其高到令人咋舌的宣发成本绝对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所以李秋棠十分不愿意砍宣发预算,如果可以,他甚至还想增加一点宣发。
因为科幻电影在国内依然小众,李秋棠想用病毒式的宣发把尽可能多的观众吸引进电影院。
咋的?病毒式宣发贾导能用,李导就不能用了?
蓉城制作中心唯一喜人的地方,是他们做好了一个成片片段。
还不是正片,是正片结束后,片尾字幕出来前的结束动画,介绍核心主创用的。
没有配乐没有字幕,就只是动画。
有一段也行,李秋棠看了一下。这个片段也挑不出什么错。
这个结束动画采用印刷铅块和书页为核心视觉元素,是创业团队的艺术匠心。
虽然《流浪地球》电影的故事和小说已经没关系了,但李秋棠依然选择从影像回到书本,这是一种对大刘原著小说的致敬。
设计团队一直强调,《流浪地球》是一部本土科幻电影,所以选择活字印刷这一传统技艺为主题,凸显本土特色,同样也是为了表现文字对文明延续的重要性。
这个结束动画看着简单,但也不是工程师三下两下就做出来的,为了呈现纸张在微光中的真实状态和金属与纸张的细微结构,后期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参考实物图片,并在三维模型上精细雕刻和切割。
团队甚至拍摄了模拟太空中高速运动的颗粒来呈现真实的太空环境,只为了让传统印刷术与科幻实现奇妙的融合。
“你好歹给我个正片片段看看,这片尾动画看的多没意思。”
“收上来的素材可以合成正片片段,但这两天忙,还没来得及做,你晚十天半个月来,差不多就能看到一两分钟的正片。”
“才一两分钟啊。”李秋棠道,“那多没意思。”
李秋棠提前把消息透露给蓉城的特效总监:“公司已经在研究《流浪地球》的档期了,想定明年春节档,春节档的重要性我不说你也知道,一旦定了就不能改了,你们要是有什么困难,一定要提前说。”
特效总监在心里快速估算了时间,点点头:“时间上应该来得及。”剧组给的钱足够,墨境天合这回打的是富裕仗。
“好,有你这句话就够了。”
离开墨境天合,李秋棠溜达着去了可可豆动画。到底是做了3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已经有半小时成片片段了。
哪吒的魔童形象确实很挑战观众的既定审美,但李秋棠觉得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说说杏仁影视这个投资人做的是真到位,饺子不希望公司干预他的创作,公司就真的只派了一个管预算和进度的制片跟着《哪吒》剧组。
当然,这位制片和饺子团队相处得怎么样,李秋棠知之甚少,他有没有通过自己的手段干预饺子的创作,李秋棠也无从得知。
不过李秋棠估计这种可能性很大,他又不是第一天出来混,不可能没矛盾的。
所以在制片人给他做汇报的时候,他嘱咐道:“事情都做到这一步了,你要抓大放小,创作上给他充分的发挥空间。只要他不是把片长弄成一百七八十分钟,一些东西你也别跟他杠。
“你有跟他说进度的事吗?”
“还没,现在只有半个小时的正片,还不好定进度。公司这边有什么想法?”
“公司暂时也不催他上。”但李秋棠沉吟了一会儿,觉得还是要有个确切的日期比较好,不然由着他做,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做完。
他说:“你这里对进度有什么预估?”
“按照目前的工作效率看,至少还要个一年才能定版。”
“一年啊。”李秋棠想了想,道,“那你就跟他说明年暑期档七八月上映,这时间应该够了。”
“行,我知道了。”
“钱还够吧?”
“预算没问题,我有时候都觉得预算不够,这帮干动画的实在太辛苦了。”《哪吒》的制作预算公司只给了6000万,但饺子已经坚持3年了,他还要坚持到明年。
李资本家十分冷血地说:“他自己也是《哪吒》的投资人,苦也是苦他自己。”
第702章 韩董的问题
李秋棠来过很多次蓉城,除了不怎么吃得惯麻辣火锅,他对这座城市很有好感,尤其喜欢吃烤兔。
当然,此次来蓉,是来工作的。
但工作之余,也能休闲休闲嘛。
他现在就在武侯祠锦里古街喝茶,和韩董。
韩董14年从中影退休后,就几乎没了媒体曝光。
虽然他退休时仍说还会在影视圈工作,但退休了4年,观众也没看到他任何一部出品、制片或者监制的作品。
不是他不愿工作,他退休后,找他当顾问当监制当制片的剧组有的是,但他都没接。
他可能是中影有史以来权力最大的掌门人,也可能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有权势的电影人之一。
他为中国电影做出过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当然,也受到过数不清的谩骂。
他4年不出来做片子,观众或许不知道真实原因,但业内一些消息灵通的人或多或少能猜到一点。
当然,也不能用树倒猢狲散来形容韩董的退休生活,他身边还有不少人。
起码李秋棠得感念韩董当年的赏识。
韩董靠在椅背上,抽着烟,故作惬意道:“我现在别的不想,就想佳女能结个婚,生个娃。我都退休了,还没当上姥爷。”
李秋棠道:“你这话敢当着佳女的面说吗?”
韩董道:“我就是个退休老头,我现在都得听她的。”
两人一边喝茶,一边说些闲话,韩董恭喜他入围戛纳主竞赛:“没想到你小子还是个多面手,第一部文艺片就能入围戛纳主竞赛。”
“运气好而已。”这也不是谦虚,尽管收到了选片人的邀请,但他在文艺圈毕竟是个新人,戛纳不会太给他面子,所以申报之后他对主竞赛并没有把握,不然也不会两边下注又答应了威尼斯,“去凑个热闹。”
韩董说:“凑个热闹也行,多少人想凑还没得凑呢。”
李秋棠给韩董杯子添上水,道:“您就真安享晚年了?”
李秋棠想套他的话还嫩了点,韩董说:“我都退休了,不安享晚年还能干吗?”
“再给新人当当监制制片什么的,发挥发挥预热嘛。”
“我还能有啥预热发挥的。”韩董挥挥手,看来他还有些事没处理完,还不方便出来。
两人也很久不见了,说了一些平时不方便说的事,现在行业大发展,票房动不动就三十亿四十亿,《战狼2》更是五十亿。
市场繁荣是韩董最希望看到的。
但是,韩董也提到了他观察到的一个行业弊端,发行渠道正在被猫眼和淘票票两家垄断。
“以前搞发行,各家有各家的方法,华艺、光鲜、伯纳,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现在呢,互联网购票成主流,没猫眼和淘票票参与,你的片子根本发不出去。”
韩董好像还不知道猫眼已经被秋天影业收购了,李秋棠同时也是猫眼的董事长,他就是那个该死的垄断资本家。
但这没办法,互联网或许影响不了制片,但一定能改变发行。
要再回到10年前发行人员一个城市一个城市跑一家影院一家影院喝的地推时代已经不可能了。
那李秋棠就要杠一下了:“我们的院线分的还是太多了。”老生常谈的问题。
“制片公司收入的90%都来自票房,院线就得拿走一半,”秋天只有区区十几家电影院,李秋棠当然不可能为院线说话,“现在拍片子成本越来越高,风险全压在制片公司身上,院线就是躺着赚钱。”
但韩董还是听闻了秋天做影视周边的成绩。
“我们做的好也是相比国内同行来说,人家好莱坞票房收入只占总收入的1/3,我们还远远比不过。”
喝完茶,李秋棠请韩董去墨境天合看《流浪地球》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制作,他说:“这是我们公司未来两年最大的项目。”
《哪吒》投资只有6000万,这吹的有点过吧。
但韩董不知道,吹也就吹了。
他还说了自己对动画电影前景的乐观:“我们现在投了差不多30家动画公司,正在制作和筹备的动画电影项目超过20部。动画电影可发挥的空间更大,”李秋棠拿他非常喜欢的一位动画导演举例,“你看今敏的《千年女优》,那样的创意那样的剪辑,只有动画能做得出来。”
包括今敏本人也公开表示过,他不拍真人电影的一个重要理由是真人电影实现不了他要的剪辑风格。
但动画电影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超长的制作周期。
动画电影不是拍出来的,它纯靠制作,这就决定了它比一般的真人电影制作周期要长得多。
周期一长,成本就会上升。
这里说的成本不是相较真人电影,而是在动画电影业内。
疯了?投五千万六千万做一部动画片?!
要扭转这种观点还需要一点时间,还需要一部超级大爆的动画电影。
韩董在墨境天合看了很久,他退休也只4年而已,却发现自己快不认识李秋棠了。
特别是,长影节的改革基本可以说是由李秋棠主导,这可是一件非常重大非常复杂的工作。
不过好在李秋棠依然坚持在影视行业,依然还在一线拍片。
“今年长影节是不是要开始了。”吃饭的时候,韩董又说起长影节。
“是。我最关心的还是创投会,我们上一届出了不少成绩,这届的报名已经开始了,规模比前年至少要大50%。”
《暴裂无声》票房已经破亿,这对新人对一些跑创投的公司非常有吸引力——金鹿创投真给钱,真孵化,真能出成绩!
李秋棠还轻声跟韩董吐槽:“不做以为很简单,做了才知道这里面牵扯极大。”
“慢慢来吧,你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李秋棠还是想争取一下请韩董出山给自己的片子当当监制。
“我们在做两部电视剧,《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犯罪悬疑的,有些尺度上东西,他们没经验,您帮着看看。”
韩董没立时拒绝,只说:“再说吧,现在不急。”
看来他还有些问题没有解决,李秋棠也就不提了。
第703章 猫眼的傲慢
自从五一没了七天乐改为三天小假期后,五一作为一个关键电影档期的含金量和吸引力就急剧下降。
甚至被很多公司选择性放弃。
秋天就放弃了今年的五一档。
不是没片子,《超时空同居》已经完成了全部后期,上个月在公司内部还举行了试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