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发用新人,殷郊,就纣王的儿子也要用新人,杨戬和哪吒也都用新人,连妲己也要用新人,这不是胡闹是什么!”
饭桌上来作陪的燕京文化的一位副总给他递了一句话:“他绝对是想通过选角捞钱。”
行业潜规则,总投资里就已经包含了出品方默认让导演捞的部分。
暂且相信《封神三部曲》真的投资30亿,这里面起码有2-3亿是投资方默认乌尔扇个人除片酬外可以拿走的利润。
“要我说,妲己选什么新人,就用范兵兵,全国谁能演得比她好。”
李秋棠笑道:“你这是夸兵兵还是骂她呢?”
说的刘艺菲都笑了:“我可把你这话告诉兵兵啊。”
宋戈降低声音说:“不瞒你们说,我还真把这事儿给兵兵说了,人家挺乐意演的。”
李秋棠对范兵兵有点了解,其实她比较抵触再演妲己这种狐狸精,没想到宋戈居然能说动范兵兵。
宋戈现在面对的就是典型的导演团队和出品方的矛盾。
乌尔扇不是一个很听话的导演,燕京文化虽然实力雄厚,但成立至今缺乏超级大片的运营经验,拿《封神三部曲》的问题也没什么好办法。
所以宋戈想请李秋棠参谋参谋,毕竟论运营超级大片,国内没人有秋天经验丰富。
“好办啊,把钱掐了。”李秋棠二话不说就要从根上把问题解决。
第691章 得管着乌尔扇
李秋棠说的这话,好听点叫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难听点就叫耍流氓。
人家来找你想办法出主意,大前提是这个项目得基本维持下去,你倒好,直接要人家把钱抽了,那还谈个屁啊。
宋戈这种影视圈老油条能想不到这招?
就是不能用这招,燕京文化又缺乏超级大片管理经验,才来找李秋棠取经的。
宋戈把自己在《封神》上的难处往细处讲了一遍,最后道:“都说你们公司制片管理体制先进,你给我讲讲要是你们遇到这种问题,你们会怎么做?”
秋天影业多年来陆陆续续派了不少人,特别是制片人和管理层前往好莱坞考察学习,短的十天半个月,长的半年一年。
学到不少先进经验,但完全套用也不现实,毕竟两国环境不同,多年来,倒也踉踉跄跄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管理方法。
见宋戈真心请教,李秋棠便说:“咱私下说哈,三部曲30亿,这是个很好的噱头,但谁真掏30亿谁就是傻子。”喊30亿,实际能掏25亿都算宋戈大方。
宋戈倒不介意被这么说,明人不说暗话,更何况是对李秋棠。
“既然你不想让他搞什么素人选拔,你的团队首先就得评估每一部得花多少钱,给个大概范围,比如第一部拍摄制作和宣发,给他7个亿,这已经很高了,第一部要打响名声吗,给高一点没问题。然后再分割预算,制作费比方说5亿5,宣发1亿5,宣发在后面可以暂时放下,制作费再分割,演员片酬占多少,拍摄费用占多少,后期费用多少,预算做的越细越好,每一块的资金都专款专用,都由不同的制片和财务团队管着。”
“再有一招,跟导演团队签完片担保,导演不能只花钱不承担风险啊,这么大个项目。约定什么时候必须开机,什么时候必选杀青,什么时候必须完成制作,都给他规定好,完不成导演认罚。你不给他规定工期,他可不就想怎么折腾怎么折腾,花个三年五年选演员训练演员,你公司还干不干了。”
“再有,委派个强势的监制和制片人帮你管剧组推进度。你不能让全剧组都是他的人。”当然,李秋棠的剧组就全是他的人,没人管得了他。
最后这点说在了宋戈心坎儿里,他很快就说:“要不你来给我当这个监制吧。”
李秋棠一愣,好家伙,高明的猎人果然都会伪装成猎物出现。
“你不用出钱,我还给你分成。”宋戈又补充了一句。他应该算过李秋棠的档期,《流浪地球》拍完了,公司的事有张钊打理,他最近一两年应该都不会拍片,正好给他当监制。
李秋棠笑道:“我真干不了,我手里还忙着《流浪地球》的后期呢,公司也有戏需要我监制。”
宋戈求其次:“那你把陈芷熙给我,她是业内最知名的金牌制片,她一定能管好乌尔扇。”
“芷熙也不行。”李秋棠再度拒绝宋戈,“我《流浪地球》的后期统筹还得她帮我盯着,《花木兰》的中方协调也是她在负责。再给她加担子,我都觉得对不起她。”
刘艺菲在一旁补刀:“芷熙都找我抱怨说连跟老公见面的时间都没有。”
“你看,再给她安排工作,她非把我房子拆了不可。”
但是,李秋棠也不是铁石心肠的人,他给宋戈出了个主意:“你找黄健新老师给你当这个监制,他再大牌敢在黄老师面前耍?”
这个监制一定是要真的参与剧组工作管理工作,而不只是挂名,黄健新这两年不怎么忙,好好说应该会帮宋戈这个忙。
但宋戈还是从李秋棠这里得到一个承诺,李秋棠会让公司制片管理部经理去《封神》剧组帮着看看,传授传授经验。
宋戈还透露,《封神》演艺训练营在年前已经开营了,30多名演员正在怀柔中影基地进行紧张的训练。
“不到最后开机都不知道谁演谁,也许训练了几个月,告诉你你被淘汰了,也是有可能的。”
演艺训练营这种形式李秋棠很喜欢,这可能也是《封神》为数不多的贡献。
“你要有时间去我那儿看看,给年轻人上上课。”
这个不难,李秋棠答应会去看看。
但是李秋棠听这个训练营有点不对劲,问道:“他这个质子团好奇怪啊。”
“怎么奇怪了?”
李秋棠道:“我刚才听你讲《封神》的剧本就有这种感觉。”
“没事,有什么问题你尽管说。”
“质子是诸侯押在国王那里的人质,怎么会让质子领兵出征呢?质子要是死在战场,那还怎么牵制诸侯?更别说还让质子去打自己亲爹,人家血浓于水,在你这儿当人质本来就委屈,万一临阵倒戈,你怎么办?
“这个问题不解决,会很影响电影观感。”
这个问题宋戈之前还真没考虑到,他当然懂电影,但毕竟不是一线的创作者,剧作上的事他并不比谁更专业。
李秋棠继续为宋戈讲:
“历史上确实有质子军团这种东西,但商周时期的质子绝对不是质子军团这种。我不知道你们剧本为什么要如此突出这个质子团,当然这也是个创新,效果怎么样我也说不好。”
宋戈想了一会儿,道:“今天这顿饭还真没白吃,受益良多,要不说旁观者清呢,有时候还真得听听第三方的意见。”
说是这么说,但宋戈真听进去了多少,李秋棠也不好判断。
结束饭局,李秋棠喝了点酒,由刘艺菲开车。
被冷风一吹,李秋棠脑子清醒不少,坐在车上拍大腿:“刚才不应该说这么多的,人家项目进展得好好的,我装什么大个儿,说这么多,把人家的项目批一顿,显得自己多能似的。”
但刘艺菲不这么觉得:“我们跟他这个项目又没利益关系,把问题告诉他也是为了项目能更好的推进。他既然找上门要意见,我们说了,就尽到了做朋友的义务,他听不听改不改,是他的事。”
李秋棠一咂摸,还真是这样。刘艺菲又问:“你为什么不投《封神》,我看他还是想拉你入伙。”
“这项目没什么意思,不如《流浪地球》。我之前跟他说过,他要我投资,我扔五百万一千万占他一股也不是什么大事,但他想要公司出资源,公司有自己拍片的节奏,双方没谈好。哎,前面加油站停一下,我上个厕所。”
第692章 春节档总结
按照剧组透露的,《西游记之女儿国》制作加宣发总成本5.5亿,需要15亿票房回本。
但春节档结束时,《女儿国》的总票房才堪堪过6亿。
回顾剧组的营销,只能说赵莉颖和剧组双方都不怀好胎。
赵莉颖想通过大制作大IP重闯电影圈,剧组不考虑角色适配一心想借赵莉颖的流量实现票房成功。
但要真分起锅来,还是剧组的锅大一些,赵莉颖在电影圈处在被动选择地位,在大组面前,她还没资格挑挑拣拣,还是剧组动了吃流量的歪心思,你找个更适配女国王的演员不就行了?超级大片卖的是故事和视效,《西游记》系列都拍两部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IP效应,流量这口蛋糕不吃也罢。
所以,年后开工,就有影视自媒体播出发了这样一篇文章:《<女儿国>票房不尽人意,赵莉颖的电影路将去何方?》
倒也不是批评,文章最后也说:“《女儿国》票房扑街本身,一时还毁不了赵丽颖的电影路。作为有大量粉丝和巨大人气的顶级流量明星,中小制作成本的影片,继续邀请她的也会络绎不绝。
“只是急功近利的团队,浪费了一个原本可以坐享实绩、飞升咖位的大好良机,需要接受深刻教训,吃一鉴长一智罢。”
为啥盯着一个三番女主?因为你剧组放着一番郭富成二番冯少锋不宣发,却宣发三番女主,现在扑街了想不粘锅?
不过人家最后说的也是团队急功近利。摆明了冲着黄彬去的。
黄彬有能力有手段有资源,是圈内的大经纪人,但他的办事风格就是对艺人吃干抹净。
黄彬不可能不知道赵莉颖根本演不了女儿国国王一角,但他还是接了这个角色。
巩后颖皇这种极其败坏口碑的营销也很难说不是出自他的手。
但影视圈唯结果论,扑了就是扑了,没必要分锅,因为一定是幕后的制作团队,尤其是导演团队,以及台前演员的错。
但是,郭宗师就不这么认为,他直接一篇微博,把锅甩给了影院,说影院排片针对《祖宗十九代》:“不是早上6点就是深夜12点。”
然后暗讽观众不识货:“看过的都说好,没看过的都骂烂。”
他是导演,他嘴硬护犊子,也属正常。
华艺从乐视买来《奇门遁甲》,凭借强大的宣发,竟也在春节假期期间捞到了3亿多,但这片子是叶凝以8亿保底的价格从乐视买的,虽然面子上华艺依然有片子进入春节档,但今年好像是无效上映。
没赚钱不说,还被骂了个臭死。
不说用,春节档最大赢家依然是秋天影业,春节假期《唐人街探案2》和《红海行动》两部电影一共掳走31亿票房。
什么叫行业龙头啊。
资本市场也寄予秋天影业丰厚的汇报,年后开市,秋天影业就领涨影视板块,两天涨了7%。
今年春节档双片齐发,又都取得成功,充分证明秋天影业有实力也有智慧同时做好两部大片的宣发,这种能力,国内仅有。
没两天,秋天影业发布公告,称将回购不少于3亿元的股权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此举有利于激励员工、提升公司价值和稳定公司结构。
部分业内人猜测,秋天年后着急忙慌的开始员工激励,大概率是为了进一步绑定导演,或者再具体点,就是为了陈思成。
因为已经有公司想挖陈思成了。
从参天树计划签约算起,陈思成和秋天影业有5部电影的合约,双方通过合资公司骋亚影视进行合作,如今已完成3部。
秋天明白一个道理,陈思成导演事业做成现在这样,一纸合约对他已经没用了。
所以李秋棠才会在年前许诺陈思成给他增发股份,把他绑死在秋天的车上。
陈思成知道李秋棠的目的,但他也确实吃这套,跟秋天合作当然也有不舒服的地方,但秋天给他调配的资源确实也让他爽得要死。
虽说树挪死人挪活,但他已经背靠国内影视第一大厂了,再挪就只能自己创业开公司。
但自己开公司也要找投资找发行找大厂合作,不如先在秋天待着。
秋天影业此次股权激励,一部分用于公司内部员工,另一大部分也确实是配发给合作伙伴的。
陈思成自然要占一股,而且是大股,但王保强没想到,他也有份。
因为李秋棠看得很清楚,《唐探》系列能成功的核心除了陈思成这个导演,就是王保强演的唐仁。
并不是秦风。
秦风换一个演员演这个故事照样好看,刘浩然可以被替代,但王保强的唐仁不可替代。
因为内娱没有第二个人能把唐仁这个不着调的油腻捣蛋好色男演得让人那么喜欢。
《港囧》的教训还历历在目。
甚至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王保强是现在内娱为数不多拥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特别是被马金莲联合经纪人都没整垮,给他刷了一大波国民好感度。
现在拥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大致有这么几个:吴经,这个不用说,他现在是全国最红的演员;演喜剧的沈滕,其他类型他还抗不住;和沈滕绑在一起的马莉,她单抗也没号召力,和沈滕一起主演,能产生1+1>2的效果;徐山争,而且还得演喜剧;王保强,喜剧和动作他都能抗;黄博,得演喜剧,演别的观众也不愿看;最后一个就是刘艺菲,爱情和动作片刘艺菲能抗着整个剧组跑。
发现没有,除吴经这个特例,国内能抗票房的,只有刘艺菲一人是非喜剧演员。
“我怎么不能演喜剧了?”刘艺菲不服了,“我可想演喜剧了,没人找我!”刘艺菲一直耿耿于怀业内没人找她演喜剧。
“我这么好玩的人,演喜剧肯定也好玩。”
“你对我叫什么,你《花木兰》里不也有两个喜剧段子吗,你演那个就行。”
“我想演那种从头到尾都逗乐的喜剧。”
“那你就等着吧,等着哪个导演想不开了找你演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