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我的双眼能鉴别万物 第171节

  不动声色地走了上前,对着刘瑞明微微颔首,又对着另外两个老者礼貌性点了点头。

  “哈哈哈!江澄啊!我刚和老钱还有吴教授说呢!收了个小徒弟,你就来了,来,赶紧见过吴墉教授还有钱友仁钱老!”

  “吴教授好,钱老好!”

  江澄礼貌性笑着和二人打了招呼。

  钱友仁打量着江澄,只觉得身形和声音有些眼熟,就是想不起在哪见过了。

  忽然想到了什么,瞬间眼前一亮。

  顿时认出江澄不就是昨晚冯三爷地下拍卖会上那个戴着恶鬼面具嘲讽黄成业的青年吗?

  若是自己还没被黄家扫地出门,钱友仁对江澄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感。

  但现在不一样了,被黄家扫地出门,让他在文玩圈丢尽了脸面,他恨透了黄家。

  相应的,对江澄的印象反倒是好了不少。

  吴墉仔细打量着江澄,身体健硕,没有一点书卷气,倒是没有多少感觉。

  吴墉淡定开口道:“哦?刘老的徒弟?不知道小兄弟是哪所高校毕业的?”

  江澄挑了挑眉,随即笑笑:“吴教授,我就是个高中生,没有念过大学!”

  吴墉皱了皱眉,眼中闪过一抹鄙夷:“刘老,您可是青州市文玩协会的副会长,怎么收了一个高中生当徒弟啊?”

  刘瑞明眼中瞬间闪过一丝不满。

  要说学历,他也没上过大学,从小和师父后面学习国画,后面自己钻研了古玩、字画、翡翠的知识,有了些眼力,这才被慕容家看上。

  后面这才当上了青州文玩协会的副会长。

  刘瑞明不动声色淡淡一笑:“吴教授啊!话也不能这么说,老朽当年爹妈因为饥荒都饿死了,幸好师父收养我,让我跟着他老人家后面学国画,没上过一天学。

  要说学历,我这做师父的都没上过大学,也没老脸要求徒弟什么了!我就是看着孩子人还不错,有些绘画天赋,传了点国画技巧罢了!”

  刘瑞明这话虽然说的很含蓄,但意思也很明确。

  江澄自然听出了刘老话里对他的维护之意,不禁有些感动。

  吴墉自然听出了刘瑞明的意思,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刘瑞明见气氛有些尴尬,赶忙转移话题。

  见江澄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礼盒对着江澄笑道:“江澄,你特意来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啊?”

  江澄点了点头,将手里的礼盒摆在了几人身前的石桌之上。

  “师父,我最近拍了一件瓷器,想请您掌掌眼!”

  “哦?正好吴教授和钱老都在,正好一起给你小子看看!”

  江澄笑着打开了礼盒盖子,瞬间一个通体淡绿色,底色发白的松石绿釉达摩瓷像瞬间呈现在几人眼前。

  几人瞬间来了兴致。

  吴墉则是好奇地伸手拿出了达摩像,仔细打量了起来。

  仅仅只看了不到半分钟,便重新将达摩像放回了盒子里,嘴角便浮现出一抹嘲讽。

  笑道:“东西倒是开门老的东西,是晚清仿唐式的松石绿釉达摩祖师像,不过看这釉、这胎,又是发黄又是掉渣的,这工匠水平明显连及格线都没到,应该是某个民窑老师傅让小徒弟练手做的小玩意儿,刘老啊!你这小徒弟眼力还有待提高啊!”

  不光是吴墉就连刘瑞明和钱友仁都暗暗摇头,觉得江澄是捡了个次品。

  被吴墉说自己徒弟眼力不行,刘瑞明的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

  笑道:“没事,江澄,年轻人没经验,交点学费没啥!我年轻的时候,可交了不少学费!”

  钱友仁附和道:“是!是!玩古董的,哪有不交学费的,小江啊!你现在还年轻,积累经验才是关键,对了,你这达摩像花了多少钱买的?”

  钱友仁昨天因为黄成业吐血晕倒了,提前走了,并没有参加完拍卖会。

  自然不知道江澄花了多少钱。

  江澄淡淡一笑:“也没多少,花了三万四拍下的!”

  “三万四?”吴墉一听,摇了摇头。

  玩味笑道:“小伙子,你这亏的有点多啊!保守估计能亏个三万二!”

  吴墉这话的意思是,这达摩像撑死也就值个两千。

  钱友仁道:“没事,对咱们玩文玩的人来说,这点学费倒不算太多,小江啊,跟刘老后面好好学几年,以后有的是你赚的!”

  江澄淡淡一笑:“师父、吴教授、钱老,其实可能……我这回并没有亏!”

  几个人看着江澄笑盈盈的样子,有些不明所以。

  吴墉暗暗嗤之以鼻,揶揄道:“小江啊!年轻人做事可要讲个实事求是,可不能嘴硬。亏就是亏,赚就是赚,心态要放平,能力不足就要多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次亏了没事,下次赚回来就是!”

  心中对江澄一阵鄙夷。

  哎!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太虚伪了,嘴还硬,一点亏都不能接受了。

  世风日下啊!

  刘瑞明倒是有些好奇江澄为什么会说这种话,笑道:“江澄啊!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钱友仁也一脸好奇地看着江澄。

  江澄环视了一圈,淡淡一笑,拿起达摩像往地上重重一砸。

  “啪”的一声脆响,松石绿釉的达摩像瞬间被摔的四分五裂,连青铜底座都在地上滚了好几圈。

  刘瑞明有些惊愕道:“江澄,你这是干什么?”

  吴墉摇了摇头,一脸的失望:“小江啊!年轻人不要太气盛,火气不要那么大,虽然亏了,也不用气的砸了吧!好歹也能卖个两三千吧!也不至于亏太多。”

  江澄没有理睬吴墉,而是自顾自将那个青铜底座捡了起来。

  轻轻放回了石台之上。

  众人的目光全都落在了青铜底座上。

  全都一脸的狐疑。

  “咦……这是……”

  几人看了一会儿,吴墉戴着眼镜,年纪在几个老头里算小的,眼神还不错,一下子就看到了青铜底座里别有乾坤。

  几个人也瞬间看到了青铜底座里的东西,全都面露震惊。

  瞬间惊讶不已。

  那是一个被一块黑色布帛包裹的小东西。

  吴墉小心翼翼地将那个黑色布帛取了出来,在石台上放平,接着缓缓展开布帛。

  当那黑色布帛里的东西最终呈现在众人眼前的时候。

  所有人惊愕的目瞪口呆。

  呆愣了好几秒,吴墉这才反应过来,眼中满是惊喜激动地惊呼出声来。

  “这……这是……战国印玺?”

第196章 大良造商鞅印

  “这是……战国印玺!”

  吴墉眼中溢出浓重的震惊之色!

  他打死也没想到,这歪瓜裂枣的松石绿釉的达摩像底座里竟然暗藏玄机。

  藏了一枚战国虎钮覆斗印。

  印玺只有大约2.5cm见方,高差不多1.5cm。

  下宽上窄,呈覆斗状。

  印玺上头是一个虎钮的样式。

  整体非常迷你,周身遍布着深绿色的铜锈,透露着一股浓浓的历史沧桑气息。

  刘瑞明仔细端详着这枚小印玺,眼中满是惊喜:“没错,是战国时期的款式,虎钮青铜印!”

  江澄眼中露出一丝惊愕:“战国印玺?”

  吴墉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翻开印面,仔细端详着。

  良久,不禁惊呼出声来:“是籀(zhòu)文!果然是战国时期的方寸玺。”

  江澄满脑门的疑问。

  对着刘瑞明疑惑问道:“师父,什么是籀文?”

  刘瑞明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片刻道:“所谓的,也称大篆,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是西周后期时行的,由西周金文简化而来的一种文字。

  战国末期,各国文字差异较大,同一个文字,一国一个写法。

  与其他国不同,秦国文字则是在沿袭了金文的风格,稍加简化,所以,秦朝建立以前,秦国一般是以籀文作为官方文字。

  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文字便从之前的大篆,变为了小篆。

  也就是说,这枚印玺是战国时期秦朝的印玺。”

  江澄一阵恍然,战国时期的青铜印,难怪双眼鉴别那么值钱。

  这时候,吴墉一边研究着印玺的刻字,头也没抬,吩咐江澄道:“小江啊!你赶快去取白纸和印泥过来!”

  江澄看了眼刘瑞明,见刘瑞明点头,也没说什么,起身进了刘瑞明的书房,取了一张宣纸,还有抽屉里的一盒印泥走了出来,放到了吴墉面前。

  吴墉迫不及待地沾了点印泥,在宣纸上轻轻按了两下。

  又仔细研究起印玺上的字。

  刘瑞明三人也好奇地围在石桌周围仔细打量着印出的文字。

  江澄看的是一头雾水,只觉得印出来的文字歪歪扭扭跟鬼画符似的,甚至比符箓上的字都要晦涩难懂,连一个字都认不出来。

  吴墉就这么静静看着印出来的五个字,几个人都不敢发一言。

  良久,吴墉再度惊呼出声来:“这……这竟然是大良造鞅印!”

  “大良造鞅印?”

  几个人都是一阵懵逼。

  即便是刘瑞明,也有些不明所以。

  吴墉心中狂喜,嘴角翘的比AK都难压:“大良造是秦国的官职名,不过,重点不是大良造,而是鞅这个字!”

  见几人一脸懵逼的表情,吴墉笑着对着刘瑞明问道:“刘老,您应该知道印玺所代表的意义吧?”

  刘瑞明点点头开口道:“印者,信也,意思就是印玺代表的是古代一种信用体制建立的标志!”

  吴墉笑道:“刘老不愧为刘老,果然知识渊博,那刘老可知,这印玺文化的转折点在哪?”

  刘瑞明淡淡一笑:“哈哈哈……吴教授这是再考老朽呢!”

  随即开口解释道:“西周建立以后,形成了《周礼》,便是用于规范士大夫之间礼仪,有句话叫‘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说的正是礼仅限于士大夫之间去共用的,士大夫和庶人之间是并没有礼仪交流的。

首节 上一节 171/3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