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下午王建业回南锣鼓巷,将礼物带回去。
在家里歇了会儿。
下午三点钟。
王建业和陈可佳带着礼物,骑上自行车来到了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
陈可佳还是头一次来这儿。
到了地方停下自行车。
王建业跟陈可佳介绍着,一块进了四合院大门。
“前院儿这家啊,是我们院儿的管事三大爷闫阜贵,是小学的语文教员……”
路过前院闫阜贵的房子,王建业指着给她介绍了一下。
比狗的耳朵还灵敏的闫阜贵,听见外面的动静走了出来。
“哟,建业回来了?”
闫阜贵看见王建业穿的这一身新衣服挺精神,便惊讶道:
“建业,你什么时候买了这身衣服啊?花了不少钱吧?”
王建业和陈可佳身上穿着的,还是他们为了去国外,专门买的那一身,回到家还没换下来,一直这么穿着。
俊男靓女,衣著光鲜。
引来了院里不少人的羡慕。
“建业,这位姑娘是……”
闫阜贵他家里的闫解成,闫解旷,还有二大妈杨瑞华都出了屋。
“我对象,名字叫陈可佳,大学生。”
王建业给他们介绍了一下。
随后带着陈可佳往院里走。
在他走进中院。
前院的那些大爷大妈小伙们,都议论了起来。
“诶唷王建业找着对象了啊。”
“这个年纪是该找对象了。”
“听王建业说,他那对象还是位大学生?”
“王建业可真有本事啊,能找着大学生当对象。”
“王建业找的这对象,相貌、学历是样样都比贾东旭找的那对象强啊。”
“之前贾东旭一直有意无意的,在王建业面前显摆他那对象。”
“这回不知道贾东旭见着了王建业的对象,得咋想,啧啧。”
“这姑娘也有眼光啊。”
“……”
王建业进到中院,继续跟身边的陈可佳介绍:
“这是中院,东厢房是易中海的家,他是我们院儿的管事一大爷,
西厢房这家是贾东旭的家,正房住的是傻柱,跟我一样学做菜的,后来被丰泽园开除了,现在在轧钢厂食堂上班。”
陈可佳时不时的点点头。
她将来要嫁给王建业,这些人就有必要记一下。
中院的水池边,秦淮茹正在和一大妈一起,搓洗着衣服。
秦淮茹的肚子已经很大了,但该干的家务活儿,一样都不能少。
秦淮茹正和一大妈有说有笑着。
当她抬起头,瞧见王建业和陈可佳时,心里顿时空落落的。
“建业回来了。”
这时,一大爷从屋里出来,后面跟着出来的还有贾东旭。
王建业点点头,“这是我对象,陈可佳,大学生。”
“哟,王建业你有对象了?还是位大学生?这好事儿啊。”
易中海笑呵的说道。
至于他身后的贾东旭。
瞧见王建业找的对象,竟然比他对象秦淮茹漂亮那么多。
一下子就开不心了。
小姑娘何雨水从屋里出来,瞧见陈可佳后眼前一亮,忍不住说了句:“哇,好漂亮的大姐姐呀。”
“谢谢你小姑娘,给。”
陈可佳笑的很开心,从兜里抓了两块从国外买的糖果给她。
“谢谢大姐姐,你真是个好人。”
何雨水收到从没见过的糖果,宝贝似的捧着。
第317章 全国扬名,影响
王建业带着陈可佳,来到了后院。
张兰这会儿正在院里洗衣服。
“妈,我回来了。”
王建业笑着说道。
瞧见王建业来了,而且还带着陈可佳。
张兰非常的高兴:“呀,你们终于回来了。”
放下手里的衣服,带着他俩一块回到了家里。
王建婷瞧见陈可佳来了,高兴的走到跟前,拉着她的手坐下:
“陈姐姐,你来了,你们这次去国外什么情况啊?国外长啥样啊?”
陈可佳说着,张兰王建婷王建楠他们都仔细的听着。
王建业时不时地补充一句两句的。
“啊?建业你在国外那么受欢迎的吗?”
张兰惊讶道。
王建业笑着点点头:“外国人跟咱们吃的是不太一样,但美食都是相通的,我做的菜足够好吃,他们就会足够喜欢,这很正常其实。”
闲聊到下午六点钟。
还没有将外国遇见的各种事儿讲完。
王建婷王建武他们听着,眼神特别的憧憬。
真的很想去外国看看。
陈可佳将自己专门为他们带的礼物,从包里拿了出来,一个个的分给他们。
王建业也准备了一份礼物,和陈可佳是独立的。
也就是说,张兰王建婷他们每个人都能得到两份礼物。
这真是,太好了。
王建婷王建楠她们从没有感觉自己,像现在这么开心过。
到了该做晚饭的点儿。
王建业带上王建文和王建武哥俩,骑上自行车,来到了市场买了些菜。
回到院里的时候,许多街坊邻居都羡慕。
“呀,建业你买这么些菜啊?”
“得花不少钱吧,真舍得呀。”
“还是有钱好啊,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干厨师这一行的,还是吃香啊。”
“……”
在众多街坊邻居的羡慕中,王建业和两个弟弟一块带着菜回到了家里。
陈可佳一直在和张兰王建婷王建楠她们聊,此次博览会上发生的各种事儿,属实是让她们开了眼界,涨了见识。
王建业一回来,就洗干净手,系上围裙,吩咐弟弟妹妹去打下手帮忙。
陈可佳也一块帮忙处理食材。
过了没多久,王建业便做出来了一大桌子的饭菜。
每一个都达到了国宴级水平,非常的美味可口。
并且百分百附带【寿命加一天】这几个特殊效果。
在家人们享用美食的同时,寿命、力量等属性,都得到了提升。
吃过晚饭后,没有多聊。
王建业便带着陈可佳回到了前门四合院。
在门口分别,陈可佳回到了她自己家里。
王建业还没有睡意。
于是便从系统空间里拿出来了一沓草稿纸。
准备改造一些中华八大菜系里的经典菜,简化其做法,并且将做菜所需要的各种调味料,写的更详细一些。
毕竟新推出的菜谱,是要给外国人看的。
一些调味料的使用,不能简单的写上‘适量’二字。
而是要根据主菜的份量,设定好要用哪些调味料,并且还标出调味料的使用量的范围。
特别适合那些严谨的德国人用来学做菜。
……
随着去往东德参加博览会的人们回到了国内。
随行的记者们,抓紧时间整理出来了报道,刊登在了全国日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