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贾张氏因为吃去疼片上瘾,被人给抓进了拘留所改过自新,这个年肯定不能在家里过了。
贾东旭一边吃着,一边漫不经心的点点头:
“下午将饺子煮出来,第一锅就让秦淮茹给我妈送去了。”
“这就对了,老嫂子在里面可怜呐,她能吃些什么呢?无非是窝头白菜汤,咸菜疙瘩之类的。”
易中海叹了口气。
一大妈奇怪的看向他,你怎么那么关心贾张氏啊?
易中海如此担心在拘留所里的贾张氏,一大妈实在忍不住怀疑他俩是不是有什么情况。
尤其是易中海对贾东旭这么好,简直就像当成亲儿子来对待一样。
虽然易中海跟她说过,这是为了让贾东旭以后给他们养老,所以这时得对贾东旭好,但是一大妈将信将疑。
你对贾东旭好,我理解,但是这也太好了吧,贾东旭家里什么事儿你都要过问,都要帮忙。
就算是亲儿子,也不过如此了吧。
易中海没注意到,身旁的一大妈看向他的眼神已经变得不对劲了,还在喝着小酒,吃着酱油醋拌松花蛋。
“好香啊!”
这时,贾东旭突然闻到了来自院子外,别人家传过来的饭菜的香味儿,猛的咽了一下口水。
“谁家做的菜啊?这也太香了吧!”
“一定是王建业家做的。”
聋老太太嘀咕了一声。
她年纪挺大,但是眼不聋耳不瞎,鼻子也灵敏的很。
自从上回让王建业给她做了一碗红烧肉后,她就记住了那种香味儿。
此时再次闻到,她立马就反应过来,这是王建业家里做的。
真香啊!
聋老太太贪婪的吸了一口,来自后院王建业家里飘过来的香味儿。
“又是这个王建业!”
贾东旭一边猛咽口水,一边咬着牙念出了王建业这三个字。
王建业的个头比他高,长相比他好,收入比他多,还有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所以贾东旭就特别的羡慕,在王建业的面前感到自卑。
自卑产生嫉妒,嫉妒产生恨意,贾东旭非常不爽王建业,但是又拿他没有任何办法。
“他在家做饭,就不能将窗户门都给关严实吗?”
贾东旭咽了咽口水,忍不住嘀咕道。
听到这话的秦淮茹,心里对贾东旭更加的不满。
有本事你就到我王大哥的面前去说呀,背着人家在家里念叨别人的不是,真是个没用的男人。
易中海注意到了贾东旭的情绪,如果是别人,那么易中海还可以帮贾东旭说句话。
就算传到那人的耳朵里了,易中海也不担心,毕竟他在这院里颇有威望,是管事大爷里面的头牌。
但是那人是王建业,丰泽园的头灶师父,并且前两天还参与了国宴的制作。
这就让易中海顺从了心意,不敢在背后念叨了,对于贾东旭的抱怨,他就当没听见,吃饭。
此时聋老太太起了心思,想让王建业给他做点儿好吃的。
以前都是吃了饺子算过年,但聋老太太觉得以后得改改了,吃了王建业做的菜,才叫真正的过年。
聋老太太一边想着王建业做的那么香的饭菜,一边吃着秦淮茹包的水饺。
幻想与现实的落差,让她感觉这水饺如同嚼蜡一般,没什么滋味,比王建业做的差远了啊。
虽然如此,但聋老太太该吃还是得吃,毕竟这也不花她的钱,不吃多浪费啊。
……
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啊。
前院儿的闫老抠,在今天除夕总算是舍得买了一回肉,让三大妈包了一锅肉馅儿萝卜饺子。
虽然馅儿里的肉少点儿吧,萝卜多点儿吧,但总归比没有肉要好。
闫解成小口的吃着,细细的品着滋味,这不是因为他有多么的文雅。
而是在饺子从锅里捞出来后,闫阜贵就亲自将饺子一人分了一份。
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数目,吃完就没了,所以闫解成就没有吃快的必要,慢慢吃得了。
要是吃的太快的话,就像西游记里吃人参果的猪八戒,第一个还没尝到啥滋味儿,就咽肚里去了,多亏呀。
要是换成闫解成,肯定先使劲儿的闻上几个年头,等把味儿都给闻干净了,再慢慢吃。
“好香啊!”
闫阜贵眼前一亮。
他作为家住在前院,距离大门口最近的一户人家,平常别人买了菜从门口经过,他那个比狗还灵的鼻子,就能闻出来他们买的是啥。
这种灵敏的嗅觉,也就只有还未诞生的四合院盗圣棒梗,能与之一战了。
“谁家做的什么菜啊这是?”
“肯定是后院的王建业做的。”
闫阜贵非常的肯定,这种香味的饭菜,也只有王建业能够做得出来。
除了他之外,这院里的其他人家都不行,就连当初的何大清也做不出来这么香的饭菜。
“爹,我听说后院的二大爷请王建业给他做了三道菜,咱们家能不能也让王建业做一回菜啊?”
闫解成特别的馋,也想尝尝这菜究竟是啥滋味儿,于是忍不住跟闫阜贵说道。
“肯定不能请王建业来做菜,那得花多少钱啊,都够咱们家自己做好几顿的了。”
闫阜贵跟刘海忠打听过,前两天刘海忠请王建业做菜总共花了多少钱。
在听到具体的数字后,闫阜贵立马就放弃了让王建业来给自家做菜的想法,价格太贵了,他才不舍得呢。
“不过有的人家肯定愿意花这冤枉钱,等到了那时候,咱们就去串门子,蹭一蹭,
这样咱们不就不用花钱,还能享受到王建业做的美食了吗?多动脑子想想,别光想花钱。”
闫阜贵喝了口小酒,美滋滋的说道。
闫解成听后眼前一亮:“妙啊,爹,您主意可真多。”
见到闫解成为自己竖起的大拇指,闫阜贵洋洋得意: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你呀,跟着我好好学着吧。”
第253章 过年好
就在王建业做的菜的香味,飘到院子里,飘到各家各户,让四合院众人羡慕的时候,王建业一家人吃的正香。
“慢点吃,别噎着了。”
面对狼吞虎咽的王建武,张兰真想将他的筷子从手中抽走,让他缓一缓,慢慢吃。
张兰没有行动,王建业趁王建武不注意,突然将王建武手中的筷子往外一抽。
结果竟然没抽动,王建武抓筷子抓的特别紧。
王建婷忍不住笑着看向他:“小武,你以后肯定大有成就。”
听了这话的王建武一愣,不过没有停下筷子,只是听张兰说的,开始了细嚼慢咽,没有像刚才那样狼吞虎咽。
“什么大有成就?”
张兰没理解王建婷的意思,便好奇的问道。
王建婷没急着解释,而是看向身边的妹妹王建楠:“你知道吗?”
王建楠笑着点点头,看向疑惑的张兰跟她解释道:
“东晋的时候有个书法家叫王羲之,有一天他在儿子王献之练书法的时候,悄悄的走到身后,趁着他不注意,突然将他的笔抽走,
没想到王献之将手里的笔杆握得特别紧,王羲之没有将笔抽出来,
当时王羲之就夸奖王献之说,你将来一定大有成就,到后来王献之果然成了书法大家。”
王建楠又看向王建武,啧啧了两声说道:
“别人是握笔握的那么紧,而咱们小武是握筷子握的那么紧,
人家成了书法大家,那小武将来会成什么呀?吃饭大家?哈哈哈。”
屋子里充满快活的气氛,王建武也不恼,吃饭大家也挺好。
王建业也笑了,如果现在是二零二零年,那么王建武最大的梦想,肯定是成为探店博主。
王建业突然想到,如果王建武可以活到一百三十岁的话,那么到二零一五年以后。
探店这种视频节目兴起时,他才七十三岁,说不定真的能组织一个团队,天南海北的去探店品尝美食。
探店齁鼻多,真假老武说,今天,某某地,一人,二九八,走着……
王建业看了一眼正在报仇雪恨般干饭的王建武,光是想想那时候的场景,就觉得挺有意思。
吃完了晚饭,张兰他们将桌面简单一收拾,拿来了糕点,糖果,花生,瓜子儿,杂拌等等零食。
跟闫解旷说好了,要在吃完饭就出去,接着放炮玩的王建武,此时瞧见这么多好吃的,也迈不开腿了。
现在是晚上八点钟,距离凌晨过年还差四个小时。
要是再过三十一年,这会儿肯定打开了电视机,看起了春节联欢晚会。
但是现在别说没有这节目,就是连电视机家里也没有啊。
国内第一台电视机是在一九五八年成功地制造了出来,被誉为华夏第一屏。
不过当时数量稀少,普通人根本得不到电视机,直到六十年代以后,这种黑白电视机才慢慢的普及到千家万户。
“再过个十来年,我一定要想办法买一台电视机。”
王建业打定了主意,要不然晚上娱乐活动少,太无聊了。
“该发压岁钱了,都过来给我拜年吧。”
张兰回到屋里拿出来了几份红包,对着孩子们笑着说道。
“太好了,发压岁钱喽。”
“终于等到了,还好我没去睡觉。”
“快来排队。”
王建业作为老大,高高兴兴的先来到了张兰的跟前,行了礼后,说了几句吉祥话,便从张兰的手中接过来了一封压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