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 第93节

  “一人一万美元,倒也无所谓,这样吧,你们安排湾湾那边的猎头公司,或者徐工你的那位朋友,将这些人的资料先弄到手,了解清楚他们每个人的能力,然后伱们综合挑选一下,觉得我们需要哪些人,就动手挖过来,薪水方面,都可以谈。”陈志文想了想说道。

  一万美元,在如今房价已经涨了快一倍的香港,可以轻松在非优质地区买一套全款房,或者太古城、黄埔园这类的优质小区付个首付,这是很多港人一辈子的梦想,只是相比于芯片产业来说,就是九牛一毛了。

  光是这类精通英语又有电子产业根基的人才,香港这边就很难找到数百名,能够被湾湾政府选中送去美国,本身在这方面就基本上是专业级别的,而在芯片大厂几年的经验,更是可遇不可求,如果不是湾湾政府出面,想安排这么多人去英特尔、惠普这样的工厂去实习,怕不是白日做梦呢?

  “还有一个问题,这些是湾湾他们半导体产业的核心人员,我们这样大规模挖人,恐怕会引起他们不满。”雷盛利说道。

  “不满就不满了,他们又能拿我们怎么样?”陈志文摇头说道:“只要我们不做绝,挖个一部分过来,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掌握一个平衡就好。”

第231章 垄断香港零售业

  “好的,那我会安排人去一趟湾湾,先查清楚这些人的基本情况。”雷盛利点头答应道。

  陈志文又道:“徐生的那位朋友,可以给点好处,这样会方便很多。”

  “明白。”雷盛利说道。

  “好,这件事比较重要,有了进展就告诉我。”陈志文点点头说道,靠着这个工厂,就算真的哪一天能够给整个香港的各家电子工厂生产他们需求的芯片,那也不会利润很高,毕竟自身技术还比较薄弱,外加香港本土都是最简单的电子工业,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利润空间。

  但意义上可就重大多了,任何事情都是由易到难,稳住发展,就能提高自己。

  “好。”雷盛利又说道:“徐工,你先去忙,我与陈生还有一些事情要谈。”

  “那我先走了。”徐志山连忙站了起来,微微点头后离开。

  雷盛利说道:“陈生,彩管工厂的事情,与港府的谈判有了一些问题,港府认为彩管工厂对环境的污染比较大,不太愿意在元朗批这个地皮,倒是建议我们将工厂搬到天水围去。”

  “元朗偏远的乡下也不行吗?”陈志文皱眉说道。与普通家电、电机、制冷压缩机这类家电或者零部件公司不同,彩管工厂的很多工艺,是有一定的污染性的,很多生产过程中需要用不同的酸性物质、各种胶水、一些化学物质等等。

  当与索尼谈好收购对方一条生产线后,陈志文并不准备将这个工厂放在现有自己的美的产业园内,一个是彩管产线需要占地面积过大,美的产业园不太适合,第二就是污染问题,美的产业园内有着部分红牛工厂外加正在准备的芯片与液晶工厂,都是不能接受身边有一家会污染环境的工厂的。

  因此,陈志文安排雷盛利与法务部的林彦明一起与港府协商,在离美的产业园不算太远的地方找一块面积可以的地皮,来建这座彩管工厂。

  “元朗的面积并不算很大,港府那边担心给我们批了大块的工业用地,以后他们不好发展,特别是我们工厂还有一定的污染问题。”雷盛利说道:“如果是一般时候,我与林生可以与港府好好谈谈,但索尼那边似乎已经准备好了,准备拆装设备发运,所以我想问一下陈生的意思。”

  “污染的问题不用担心,索尼在日本的工厂,本身就有很强的环保设施,如果不够的话,我可以再投资。”陈志文想了想说道:“但是地皮的话,还是需要在元朗的,这样方便很多,你拿个香港地图给我。”

  开工厂固然重要,但生命安全与健康更重要,对于这一块,陈志文一直非常重视,旗下很多工厂都是从日本欧洲请来了安全方面的专家来指导,也因为美的旗下主要都是组装,小事故发生了几次,大事故至今也还没出,而现在要涉及到有污染的行业,特别是员工直面有毒物质,那肯定是要投入资金来保护员工安全,以及周围百姓的环境安全。

  “好的,稍等。”雷盛利连忙答应,很快就拿过来一张地图。

  “这里,应该是几处小山坡吧?”陈志文指了一个地方说道。

  “是的,有几处几十米高的小山丘,这地方我也去过,当地不少农民在山上种了一些菜。”雷盛利说道。

  “那跟港府商量一下,把这块地拿下来,我们将小山丘给移平。”陈志文说道。

  “移平山丘?这倒是可以,但也需要不少钱的。”雷盛利点点头说道。

  “不了多少钱的,香港的地产公司,为了土地,移山填海的多的是。”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香港的很多山丘,并非内地那样动不动就数百米高,很多可能就是一个土丘,几个围在一起,就导致了这块地方没办法开发大面积农业。

  移走山丘,成本是不低,但如果比起房地产的利润就小儿科了,比如说最近老爹的恒义与未来四大家族财团正在谋划的沙田填海地皮,就是需要几家公司组成的财团来进行填海造陆,然后港府收走一部分,剩下的当做是这个财团的回报。

  一般情况下,填海的成本是高于移山的(小山),而房地产财团去填海却只能获得部分土地,足以看出,地皮的高昂价值。

  “话虽如此,只是地产公司是为了商业地皮,我们开发之后,可就只能是工业用地了,感觉不太划算。”雷盛利有些惋惜的说道。

  “那些地产公司也拿不到全部地皮,港府可不做善事,我们这既然是工业用地,那就跟港府商量一下,给我们的面积大一点,未来彩色电视机是我们的主打项目,可能跟风扇一样,这里面会有多少人可以就业、多大的出口金额还有多大的产业链,这一大块附近也就两三个小村落,全部移走,然后这一片都归我们,我们再移山。”陈志文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说道。

  虽然夸张了些,但彩电项目的确是未来他准备主打的目标。

  当初风扇能够大规模扩张,是因为产业链简单,陈志文重金压下,整个产业链里面大部分都自己生产,而现在彩电的最核心零部件彩管也是自己生产,那自然就是下一个。

  之所以空调与冰箱没有走风扇的路,是因为空调需要安装,这个人工成本想控制,除非在全美铺开售后,但这是不可能的,至少现在不行,而冰箱,虽然在收购比泽尔后也基本上拥有了产业链,也不怎么需要售后,但冰箱的体积太大了,海洋运输及陆地运输成本占比太高,运输成本占比比率太大的情况下,香港这边的低人工成本及全产业链,反而优势不明显了。

  彩电,则正好在二者之间,完美的成为下一个美的准备全力投资宣传的家电产品。

  “好。”雷盛利看了下地图上的那个圈,面积绝对不比美的产业园小,如果真的拿下,那美的的彩电产业就方便太多了。

  “陈生,目前百佳超市已经在香港收购了238间物业,另外还有56处是租赁的,基本上已经覆盖了香港9成的人口,剩下的人因为住的偏远,或者交通困难,不适合去那边开新店,这是我们所有店铺的资料位置图。”负责屈臣氏公司的吴卫兵,早上刚上班,便拿过来一张几乎半个桌子大的纸张。

  “主要还是在维多利亚海港两边啊。”陈志文看着图说道,这张纸上是香港的地图,上面标注着每个百佳超市的位置。

  “香港现在几乎75%的人口,都在九龙或者港岛,我们差不多也有接近200个店面在这一块。”吴卫兵说道。

  “好,既然已经差不多了,那就行了,资金方面够吗?再抵押的2亿港元还剩下多少?”陈志文问道。

  之前汇丰银行借贷了2.5亿港元给屈臣氏用来扩张百佳超市,如果只是开超市,这些资金自然不是问题,但百佳的目的还有收购物业,那200间物业,这点资金就有点捉襟见肘了,于是,陈志文便要求百佳超市在收购部分物业后,再以物业作为抵押,反向再获得银行贷款,当然,二次贷款走的不再是汇丰银行了。

  “还剩下差不多3400万,这笔资金用在维持超市的日常运营,应该足够了,但问题就是,百佳超市的负债有点太重了,靠着零售的收入是支撑不了这接近5亿港元贷款的利息的,除非我们大幅度提高物品售价,但这也可能导致用户流失。”吴卫兵试探的说道。

  “售价不能涨,我们就是垄断了也不必赚这种钱,长久稳定的合适价格才是最稳妥的,利息方面太重的话,可以适当用供应商的货期资金来平衡一下,再不行的话,我在调一点资金给你。”陈志文想了想说道。

  想要长期发展的零售行业,哪怕在垄断之后,也不能为所欲为,长期以性价比获胜,才能稳坐钓鱼台,再加上物业都是自己持有,只要熬过这前面几年的还贷,那以后的日子就很轻松了。

  在城市内开店的超市,估计全球历史上也没有这么高规模的物业自持率,这种先期投资巨大,加上最近因为欧美为了压通胀而采取高息政策影响到了香港,百佳超市的压力自然太大,根本承受不了。

  “好的。”吴卫兵也算放下心来。

  “其实,如果房价再涨,百佳手中的物业一样可以再三次抵押。”一旁的周家杨提醒道。

  “也是一个方法。”陈志文点点头,只要有物业,几乎可以解决所有资金问题,实在是香港房价涨的太快了。香港巨骗陈松青就是利用这个套路,外加部分骗术,不停的做大自己公司的规模,然后再上市融资,拿到资金又购置物业继续再抵押,再购置物而物业,再炒作股价,来来往往,泡沫直到82年地产危机爆发才破灭。

  “这样到也行,只是后期还是需要更多的资金。”吴卫兵有些为难的说道。

  “这没事,能撑一段时间就行,后面我会替伱平掉这个负债。”陈志文笑说道,只要再过两三年,顺利的话,资金对自己,将不再是任何问题了。

  “好的,多谢陈生。”吴卫兵说道。

  “另外,百佳超市还需要替我们整个集团工厂承担一些社会义务,招聘这一块,可以向着部分残疾人,也可以推出部分兼职人,让一些普通人可多赚点钱,另外就是如果每天有多余的食物或者一些日用品,也可以分发给附近需要的人,不过要注意一些法律风险。”陈志文又说道。

  当美的、和黄、星河规模足够大时,这类事情就不会少,一个是宣传自己的正面,二就是一个大企业也的确需要做这些事,不少英资企业就喜欢捐赠资金给政府机构、养老院。一了百了,轻松简单,不过陈志文还是希望能够做的更实际一点,帮助那些真正有困难的华人。

  “这没问题,百佳超市也在一直招聘不是很严重的残疾人士,帮助他们就业获得工作,就是食物这一块,派发起来比较困难,很多根本不需要的人也会跑过来领,而且还会有人专门不买,就等着领食物。”吴卫兵回答道。

  “超市下班之后,整理好之后一般几点?”陈志文突然问道。

  “大概11点左右。”吴卫兵回答道,百佳超市一般是9点钟关门,然后后续还需要对整个超市进行部分盘点外加增加货物,又或者有活动时,还需要重新布局。

  “那就11点的时候再发,真正需要的人,会来的。”陈志文想了想说道。

  后世古装电视剧中救灾剧情中那种往粥里撒沙子,虽然不仁道,但的确是能够真正筛选出难民的方法,在现代当然不能这么玩,但如果将时间拖到很晚,那很多不缺粮食的人,就不会来了。

  70年代虽然是香港经济腾飞的时代,但仍然有很多人活在最底层,很多人只能说不会被饿死,但挨饿可能也是常态,或者说只能吃最便宜的食物,特别是从内地过来的人,开始很难找到工作,百佳超市每天也会有当天过期的食物,在之前,香港乃至欧美日的超市都是将过期的食物直接扔垃圾桶,但陈志文接手后,还是觉得可以分发一下的好。

  哪怕有人占便宜,但只要提高获取的难度,还是能将一部分交给需要的人的。

  “好的,我们先试一下。”吴卫兵点点头说道。

  “那行,香港这一块的市场,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了,我们已经全部布局完成,其他财团再进来的可能性几乎是0,只需要再等负债降低一点就行了,不过香港也只是百佳或者说屈臣氏的起点,我的打算是80年后,开始向海外扩张,还有2年时间,你们团队可以多多的研究一下湾湾或者东南亚国家的情况,特别是湾湾,那里会是我们下一个主要市场。”陈志文接着说道。

  在香港这边的零售,香港范围内很简单,凭借着大资本碾压外加星河贸易的优质供货,就行了,但香港市场太小,全部拿下之后,就必须要走出去,要不然就只能成为一个小地方零售公司。

  但是想去别人的地盘开超市,难度是比较大的,特别是来自后世的历史经验显示,基本上零售超市集团,都只能在本土称王称霸,去了海外,都是走的步履维艰。

  如沃尔玛,在美国做的规模极大,但去了欧洲亚洲南美洲成绩都很一般,这还是借着其本身庞大的供应链控制能力后的结果。类似欧洲超市巨头欧尚、家乐福在全球市场也是一样。

  不过难归难,陈志文还要试一下,不说其他,湾湾那边都是华人,成功的概率应该会高不少,哪怕不赚钱,产业规模大一点,对自己也是没什么坏处的。

  周家杨说道:“陈生,东南亚那边,我去过很多国家,以前也在那边工作过,那边的排外比较严重,除非我们是去投资工厂,跟当地的商业巨头没有冲突,那么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如果是去开超市赚他们的钱,那就有点难度了。

  要开发那边的市场,最稳妥的方法,就是与本地的大财团合作,他们负责稳住我们的投资,我们提供廉价的货物,最后利润按照比率分成,最好是找当地的华人资本,东南亚实际上很多产业都被当地的华人控制住了。”

  “这样也可以,那就是主要寻找合适的合作方了,先尝试一下和那些知名华人富豪旗下的企业沟通试试,你们先试一下,如果有机会,我见到他们的话,也会提一下。”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不得不说,亚洲这一块,华人还是最勤奋聪明的,无数华人去了海外,很多都成为了当地的商业大佬,在欧美还会受到本地群体的压制,而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东南亚,则是要明显很多,夸张一点来说,华人占了东南亚一半的富豪榜,基本上也是正确的。

  “好,我派人去东南亚国家考察一下,然后再尝试与他们接触试试。”吴卫兵答应道。

  “重点还是先准备湾湾,东南亚那边也同步进行。”陈志文想了想又说道:“屈臣氏本身的化妆品品牌,最近在香港也发展的不错,也可以尝试着向外扩张,不过这种小店没什么太大利益关系,直接在海外寻找普通商家加盟就行了,货物方面,我们统一采购,争取早点将采购链的成本降下来,这样才能在国际上扩张。”

  屈臣氏目前的两个主业,一个是百佳超市,一个就是屈臣氏本身的化妆品连锁店,这段时间,重心一直放在了百佳超市,因为这可以靠着快速投资来获得香港的绝对垄断地位,而屈臣氏化妆品连锁店,投资不大,在香港开了30家后就一直保持原样,这类化妆品连锁店,只能走多城市扩张路线,未来的市场主要在海外,而且都是散乱的。

  这需要很长时间的经营,也需要不断的投入资金,但好处就是,这种店一个地方吞噬的利益并不大,不会引起当地地头蛇的觊觎,而且还会以采取加盟方式为主,这也是利益分享。

  “那屈臣氏是不是也要先打开湾湾的市场?”吴卫兵问道。

  “可以先试试,不过湾湾那边总体经济要差不少,选择在台北几个大城市寻找加盟商就行了,主要也算是积累经验吧,屈臣氏还是需要以欧美为主,美国那边的话,我会想办法找到一些合作方来一起投资,算是先铺路吧。”陈志文想了想说道。

  在原先的历史上,李嘉成旗下的和黄也看重屈臣氏的化妆品业务,先后在欧美与东南亚乃至日本进行投资,但以当时他的资本,到了90年代才算富裕起来,现在的陈志文当然不会等这么长时间,特别是美国,自己在那边还算有一定资源的,只要先投资一笔,将市场先打开来,然后再以这些成功案例为宣传,就可以引导其他人来加盟了,而只要数量多,便可以选择最优质的的供应商。

  运营逻辑其实与连锁超市一样,只不过化妆品的店铺不能大,且必须散开到全球才行。

  ps:求月票

第232章 首次北上内地

  10月10日,这一天陈志文没有去任何一家公司,因为家里即将来一位客人。

  “梁社长,您好。”陈志文来到家门口,握手笑着介绍道:“这位是我父亲陈天福,这位是我母亲吴秀玲,爸妈,这位就是新华社梁社长。”

  “陈生、吴小姐,两位好。”梁社长分别又与陈父陈母两人握手,笑着说道。

  “梁社长,请进。”陈志文带着几人走进自己家中。

  陈天福、陈志文与梁社长坐在了客厅的沙发之上,吴秀玲则是吩咐佣人准备泡茶,而她自己也离开了。

  “陈生,很抱歉今天要来贵府打扰,也是因为有要事需要与您商量。”梁社长首先说道。

  “没关系,我最近也不忙,有什么事情请说。”陈志文倒也无所谓的说道。

  这倒真不是假话,现在旗下的地产公司都被专业的职业经理人管理,现在地产市场又是出于高升期,之前他能提前布局的都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就让经理人运行就行了。

  而几家实业公司,红牛仍然卖的很好,非常可乐也还行,正在初步摆脱对好市多的绝对依赖,新的薯片已经选择了几种口味送到美国去测试。美的的话,则是一切正常,街机在忙着吸美金,家电业务也在迅速扩张,不过这个市场太大了,现在仍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至于香港这边的几个有点技术含量的工厂,也在按照计划正常运行。

  这让陈志文这个老板难得有了一丝悠闲,经常带着潜在的港姐们去远海捕捕鱼,看看风景,活的很自在。

  “那好。”梁社长也不知道陈志文说的是真是假,不过显然还是很给自己面子的,于是说道:“陈生,新华社这边,准备邀请一批香港成功人士前往内地考察,如果您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去内地看看。”

  “去内地?”陈志文还没反应,陈天福倒是先激动了起来。

  “对,中央政府已经决定,全力发展经济是未来内地的主要政策,而香港在经济发展这一块,已经走到了最前方,所以我们也希望能够得到香港同志的指导。”梁社长笑说道。

  陈志文问道:“那这次,有哪些人去?”

  梁社长说道:“我们会邀请差不多40名香港成功人士去内地,其中已经确认要去的是环球国际的包玉冈、和合实业的胡应相、长江实业的李嘉成、南丰集团的陈亭华.”

  陈志文问:“要去多次时间?什么时候出发?”

  梁社长说道:“初步的估计是半个月时间,商务团要安排去燕京、上沪、粤州、成都等城市,一个城市总要待个几天。出发时间是在两个星期后。”

  “行,那我也去。”陈志文也没有丝毫犹豫的答应道。

  国内现在离正式公布改开,还有一年时间,但不代表整个国家就是从那个时候突然开放。

  开放,是一个逐步过程,对政府来说,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过程,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其实从75年开始,内地对外的政策就已经开始改变,容许很多人前往内地,特别有特殊技术或者有外汇的海外侨胞。

  这次邀请香港富豪团前往内地,其实也是一个表态,同时,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说,国内也的确需要香港,无论是香港富豪本身的资金还是将香港当做跳板的海外资金,再者,香港人走过的路,内地可能要重走一边,内地这边自然希望能够更了解香港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及一些踩过的坑。

  而这次,对香港富豪其实也是一次认知内地社会情况的机会,第一次去,主要是了解,投资的可能性几乎是0,包括陈志文也是一样,不要说改开之前,就是改开之后,投资内地最佳的地方就是蛇口工业园,其他地方,如果不是非常重要,就没必要参与,等到85年之后,就会好很多。

  “好,那等我约好了所有人,会派人将邀请函送到这里。”梁社长笑说道。

  “行。”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过了一会,梁社长喝了几口茶后便起身告辞,一旁的陈天福问道:“你准备在国内投资?”

首节 上一节 93/2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