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 第161节

  “我需要考虑一下,不过可能会剥离部分业务,再去美国上市。”陈志文点点头说道,接下来,和黄的主要投资方向就是国内基建与国外港口、矿藏投资,国内投资不需要美方资本,但国外的后两者,如果业务在美国上市,那的确会稳很多。

  “这没问题,摩根士丹利专业擅长上市的事情,如果你决定好了,告诉我就行了,保证服务让你满意。”亨利摩根点点头说道。

  原本只是来商讨一些小事然后顺便带着前来度假心情的亨利摩根,在被陈志文灌输了未来的美好前途之后,立刻退掉了自己的酒店,当天夜里便乘坐自己的私人飞机返回美国。

  陈志文则继续待在香港,如今旗下的所有公司,基本上都进入了正常的运转,且都已经成长起来,也不缺资金,对于已经成熟的大企业,所需要的,就是各种高尖端技术,而陈志文,这方面也插不了手,只需要在战略方向上控制好大投资就行了,甚至很多分公司也开始放权,给予了手下更大的自由管理权力,以及投资金额方面的管控。

  比如美的、红牛、和黄,这三家公司的现金流非常多,陈志文原本对总经理的管控是百万美元以上需要他的签字或者至少先口头申请,而现在这个数字变成了500万美元,下面的副总对应的权利也会增加,不过,总公司仍然有一个庞大的财务审核团队,他们会在事后追查每一笔1万美元以上资金的用途,以保证整个公司的廉洁性,一旦发现贪污,那么立刻送去廉政公署。

  廉政公署在成立之初,的确是风光至极,不过任何事情都会盛极而衰,哪怕港督授权,也经不住所有政府部门的抵制,在77年,一次警察大游行,逼的廉政公署不得不让步,港府也开始限制廉政公署,这自然导致廉政公署威望大减,但收拾一些公司层面的人物,还是很轻松的。

  借着这段时间的香港经济危机、国内投资暂缓,陈志文也正好费了心思来让整个公司内部形成一定的平衡,这样一来,他就轻松多了。

  随着时间的过去,很快就到了11月。

  亨利摩根在美国传来了好消息,他通过加拿大的一家投资银行,联系上了几位rca的股东,以“合适”的价格达成协议,不过,股权并没有直接交易,而是先预付了定金与违约金,锁定了一共8.7%的股票,等未来到了时机再过户,这自然是为了避免美国上市公司法中的5%举牌通报制度。同时,亨利也在股市上进行着收购,也就是说一个月的时间,就拥有了10%的股票,这个速度,让陈志文都没预料到。

  如果按照这个进度,那等到明年年初,便可以向rca下手了。

  其他事情,自然也是正常进行,亨利摩根连续费数百万美元,结识了十几个“极端”的环保组织,在撒钱的情况下,这些环保组织非常喜欢这个人傻钱多的“大土豪”。

  亨利摩根的顺利,让陈志文大为惊喜,而另外一个消息也是一样。

  经过了一年的谈判,amc与国内正式达成了合作协议,双方一共合资投入1.8亿美元,在燕京市成立合资汽车厂,这个内地历史上第一家合资汽车厂,正式成立。

  这个金额,远超过了原先历史上amc的投资,那是因为如今的投入不只是一个组装工厂,还是4大汽车工艺齐全,冲压、涂装、焊接一应俱全。

  不过,投资大了,那燕京这边也拿不出对应的价值9000万美元的资产,毕竟,整个燕京市,去年的财政收入也才50亿人民币,而且还是赤字,诺大的燕京城,要钱的地方太多了,于是,双方经过协商,燕京市增加了合资工厂的土地面积,以当做大型的停车场以及试车场地。

  同时,燕京汽车厂附近,燕京市又专门给和黄批了一块面积约为20万平米的土地,以兴建酒店、写字楼群,方便汽车工业区的对外接待等等。

  这样的合作,当然需要在人民大会堂上签字,陈志文也特意又去了一趟燕京,在新闻联播的拍摄下,完成了与一机部的签约仪式。

  自此,燕京吉普车正式成立。美国amc早就准备好了500套各种零部件,只要国内这边的组装工厂先建好,便可以发货,而吉普这样优秀通过性的汽车,在第一时间,就被国内、军、方给订制了。

  另一方面,当燕京吉普成立后,五菱神车的研发也正式开始,不过,方向已经制定好,陈志文也不需要过问,等到未来样车成了,他再来看看,就行了。

第363章 《财富》曝光与全球华人首富

  随着燕京吉普的成立,陈志文在内地的投资计划,也暂时告了一段落,一是因为这个市场,目前能适合外资投资的机会不多,大部分领域都没有对外放开,在实业上的投资,完全是为了先一步进入这个市场,其他的,不过是利用内地的廉价劳动力,来生产最简单的轻工业品。

  下一个最佳时机,就是84年之后,在大领导们看到深海特区及蛇口工业区的经济成果后,就会进一步放开更多的特区,对外资也会更欢迎,同时,国内的经济也会比现在要好不少。

  这正好也避开了风波最大的82与83年,自己的资金也可以在香港经济危机时,趁着股市大跌与地价大跌,大幅度入手。

  作为国内第一家合资工厂,且有能力带动国内的汽车产业链进行提高,燕京市对这个项目非常重视,合约刚签完的第三天,所有征地范围内的相关人便在政府的帮助下,搬出了自己的家,不少工程机械也可以进入,数千工人也开始就近建设短期居住的地方,所有人都动了起来。

  陈志文在走访之后,也非常满意这个速度,不过作为一个有良心的资本家,陈志文单独出钱,给所有的发了一个红包,不多,一个人100港元,另外,还从燕京市总供销社,买来了30吨咸肉与咸鸡,每个人都能分到约十斤左右,带给家里面,说不定可以吃到过年了。

  至于因为建厂而需要搬迁的两个村庄300多户,陈志文也一样送去了咸肉与煤炭,后者是为了他们过冬考虑的,突然搬家,环境大变,虽然燕京市也早就做好了准备,但毕竟还是比不过自己家里的,相关的补偿自然也有,不过考虑到临时的住处可能防寒没那么好,因此多送了一些煤炭,要不然,如果煤炭不够,在冬天严寒的时候,可不是光有钱就能买到的,80年代的冬天,比起40年后要冷的多,就是南方,河里也可以轻松走人。

  其他专业的事情,陈志文也不会过问太多,只需要知道大概的时间节点即可,考虑到rca在湾湾所作所为,有时候手下的人很多时候可能会自作主张,于是在多次告知一定要注意环保问题之后,陈志文便离开了燕京。

  时间很快就到了1982年初。

  亨利摩根在多个投行的帮助下,前前后后锁定了约21%的rca股票,耗费资金约7亿美元,这也消耗了亨利大部分现金资产,同时还欠下了一些债务,这笔资金对于陈志文来说算不上多大的数据,对亨利来说也是一笔巨款。

  不过,欣喜的一点就是现在比预估的计划还要顺利,rca作为传统行业,其实已经逐步被投资公司所抛弃,倒不是说不行了,而是发展到头了,没什么进步空间了。

  而也是凭借着手中锁定的21%股份,亨利摩根在元旦之后,约见了摩根家族的几位实权领导人,一番协谈之后,摩根家族也决定支持亨利,毕竟,美国的三大电视台之一,没什么财团会觉得这个不重要,且这些年来,摩根家族在美国的地位,有点下降趋势,也迫切需要更多有更大影响力的企业。

  而在亨利已经有了21%股票的情况下,摩根家族的内部也知道,不可能以家族内部的身份来拿走这份权益,也不太可能绕过去。

  于是,联盟,就形成了。

  接下来,摩根家族便派人前往湾湾,不过与rca没有任何交集,而是商讨与湾湾政府合作的可能性,比如说摩根财团的一些实体产业可以考虑在湾湾投资,摩根的银行也可以考虑在湾湾进行大规模借贷,或者参与基础建设的融资、辅助湾湾公司在美国进行上市,或者作为牵线,引导美国的一些科技公司与湾湾进行合作等等等等。

  一切的一切,都是听起来很庞大,但也都是计划,能不能最终执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而且这些合作,其实本身也有很大的可行性,也就是说,就算不为了rca,这些项目的本身,也是能盈利的,摩根家族自然不做亏本的生意,如果谈着谈着发现也许收益会很高,那也就真的投资了。

  虽说这几十年来,摩根家族的规模以及在美国的影响力不如30年代,但仍然是个庞然大物,这样的大财团,突然展现出了对湾湾感兴趣的态度,自然让湾湾政府受宠若惊,目前的湾湾,也与内地一样,以经济发展为第一,在这样的大饼之下,自然上钩了,也派出了庞大的商业队伍与摩根家族对接。

  而双方的接触也非常顺利,第一个来湾湾投资的,是一家北美的小饮料公司,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达成投资意向,他们愿意在桃园市投资一家饮料工厂,利用桃园市的优质环境来为美国市场生产饮料。

  虽然投资不大,但速度如此之快,还是让湾湾政府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如果后面也都顺利,那么在今年(1982年),湾湾政府可以从摩根家族手中获得十亿美元以上的投资,这可丝毫不低于十年前的rca了,绝对的大政绩。

  陈志文也知晓了一切,对于摩根的操作,也很是满意,也只有这种美国本土的大财团,才有能力做这种事,等到合适的时机,再突然引爆,剩下的,就是围攻了。

  很快,时间便到了年后。

  一间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的事情发生了。

  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今年的亚洲风云人物,而中标的自然就是陈志文了。

  《财富》杂志先是在美国发行,亨利摩根先知道了这件事,于是便直接电话告知了陈志文。

  在后世的内地,福布斯的名声要更大一点,主要就是因为其“福布斯排行榜”的大名,而在80年代初,全球公认的财经杂志,则是“财富”,而它推出的排行榜,早在1954年就开始推送全球500强。

  不过,在50-70年代,想查询一家公司的情况是很难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上市资料,而非上市公司,除非做到很大,要不然不太会引起《财富》的关注。

  陈志文被选中,自然也就是旗下的两家公司红牛与美的,在全球范围内的畅销。

  红牛还好一点,虽然利润率高,但走的是高端路线,大部分人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喝的,这就造成了总市场并不大,至少比起可口可乐来说,恐怕其十分之一的规模都没有,加上饮料行业不是很让人关注,以及红牛的成品也没有集中销售,估计很难引起《财富》的兴趣。

  但美的公司不一样,之前几年,在街机市场的垄断地位,就让很多同行眼红,不过毕竟,街机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市场,整个美国一年估计也就几亿美元的市场,这比起巨头公司就差远了,但红白机及掌机game boy在全美畅销,庞大的销量,别说财富杂志,就是一个普通的记者也能发现,再加上美的又开始进军计算机领域,那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忽视其可怕的影响力。

  当然,好市多也是一样,这家公司在美国的扩张速度,堪称惊人,已经成为了美国市场上不可小觑的零售小巨头之一。

  虽然没有互联网,但美国的劲爆新闻一旦发出,全球基本上也会很快知道,到了第二天,香港这边的报纸媒体便在首页刊登了这个新闻,不过他们目前还没有拿到财富杂志的原件,但陈志文已经拿到了,亨利摩根第一时间就安排人乘坐最近的一架航班,将杂志送到了香港。

  《财富》的内容自然都是英文,这对陈志文来说自然不是问题,本身他的英语就不错,外加这么多年的学习,只要不是专业领域的词汇,他看文章一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再说,《财富》杂志中虽然有些内容也很专业,但用来吸引人目光的,用词都比较简单。

  毕竟,全球的语言,也就中文等少数语言可以利用原有的词汇进行造新词,而西方语言则必须造新词汇,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说,西方语言都是蠢货语言,因为一个人需要费大量的精力去学习自己专业的词汇。

  当天中午,陈志文在家吃完午饭后来到公司,坐在了位于星河大厦最高层的一处阳光房内,冬天的阳光很柔和,晒起来很舒服,阳光房内,不需要开空调也能保持温暖的温度。

  《财富》杂志的首页,正是陈志文的照片,有点模糊,显然是从其他地方给截过来的,这些年来,陈志文也参加了不少会曝光的活动,比如港府的邀请、大型拍卖会、香港富豪的宴会、旗下公司的年会或者重要聚会,以及美国那边的一些活动事宜,多次的公开活动,总会有很多人拍照,这些也都会流出去,不过这也正常,庞大的财富是瞒不住的,毕竟,天量的交易、数十万人的就业,动一步都会引起无数关注。

  《财富》先是统计了陈志文在美国的财富,其中的重点自然是好市多,这家已经公开融资的美国零售巨头之一,上次估值为15亿美元,不过《财富》也从一些渠道知道好市多为了扩张,大规模增加自己的负债,特别还在一线城市建第二乃至第三家好市多,虽然这样做总体的营业额更高,但平均单店营业额就有所下降,同时,好市多也开始向小一点的城市进军,稍微有点分析经验的人,都知道,好市多的模式,最适合大城市,城市越小,其盈利能力必然会减少。

  因此急速的扩张,反而让一些人不看这种只适合大城市的特殊模式,还有一点,就是好市多在咨询多家卫星公司,准备费数亿美元发射一颗卫星上太空,这个事情让很多人无法理解,甚至也因此,导致曾经入股好市多的一些基金,有意出售手中的股票。

  但也有好的观点,那就是目前除了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其他大超市进军仓储式超市,成绩都很不理想,虽然还在继续坚持乃至扩张,但大家都能看出其乏力状态,山姆会员店倒是很不错,偏偏沃尔玛也在急速扩张的路上,暂时对山姆会员店的增长没有强大的投资能力。

  多方考虑之后,《财富》将好市多的目前估值定为20亿美元,好市多目前的股份分配,分别为陈志文70%,以皮尔斯为首的管理团队拥有20%的股份,以及之前融资时,外方资本获得了10%的股份。

  也就是说,光是一个好市多,陈志文就拥有14亿美元的资产,不过《财富》也表明,因为这是没有上市的公司,究竟欠了多少债务以及会不会有其他股东等等,都不是公开的,这方面数据只能参考。

  而在香港,陈志文旗下唯二的大型上市公司也就是九龙仓与港灯,目前市值约为45亿港元与25亿港元,陈志文大概各控制约40%股权,价值约6亿美元。

  和黄为非上市公司,其在海外及内地都有投资,不过《财富》似乎不看好其在内地的投资,特别是京津塘高速公路,这个项目投资巨大,如果后期没办法效益不好,那损失将会高达数亿乃至十亿美元,因此,财富只将陈志文这旗下最看重的公司认定价值为5亿美元。

  至于星河集团,旗下的贸易公司规模的确够大,但利润率极低,这一点也被《财富》查到,估值仅为2亿美元。不过这一点倒是差不多,星河贸易虽然营业额极大,不仅仅为好市多与沃尔玛供货,还靠着极高的性价比成为了凯尔特、西尔斯以及欧洲一些大超市公司的供货商,目前一个月的营业额就超过了1.5亿美元,但利润也的确非常低,基本上控制在1-2%左右,这个目的,也是学习可口可乐,将成本压到极致,别人根本就没办法插手,从而逐步扩大规模。

  至于星河集团旗下的一些物业,《财富》并没有统计到,因为这些都是非公开的交易,又远在香港,美国那边的记者,自然不一定会乐意查的那么深。

  而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红牛与美的,但这两家的消息是完全封闭的,特别是红牛,虽然外人都知道其利润高,不过长期的广告投入,也让《财富》不确定其目前是否有盈利能力,但仍然看好这家饮料公司,估值为5亿美元(此时可口可乐约为40-50亿美元之间)。

  美的的话,则要明显强势的多,特别是街机、家庭游戏机、掌机的畅销,暴利程度,是个电子专业的人都有所了解,相对来说,其他的什么个人计算机、家电业务、汽车零部件业务,都只是小儿科了,虽然这些任何一个,如果独立成为一个公司,也能成为一家在香港呼风唤雨的大型公司了。

  《财富》对美的的估值为25亿美元,这其实显然低估了美的的价值,要知道,在刚刚过去的半年里,美的光靠着游戏业务便赚取了6.2亿美元,按照美国上市公司的财报数据来看,已经超过了通用电气。

  当然,技术能力差远了,美的纯粹就是抓住了人们对电子游戏的需求。

  但即使低估,这样的市值,在亚洲也仅次于日本的几家巨头,放在美国,也能排进电子产业前十名。

  最后,《财富》又表述了陈志文在香港发家的时候,曾经掌握了大量物业,但后续售出,这些资金不知道去了哪里,有可能作为其其他公司的内部资金,也有可能去投资了其他地方,同时,《财富》也查到陈志文签下了不少银行的债务,但具体就不清楚,因此,最终,《财富》将陈志文的身家定为45-50亿美元之间,正式取代之前的包玉冈以及美国的王安,成为全球的华人首富。

  第三天,《财富》杂志的相关信息传到香港,所有内容全部见报,整个香港的舆论顿时炸裂了起来。

第364章 各方反应与群体围攻RCA

  “全球华人陈首富身价超过200亿港元!”

  “香港富豪再次荣登华人首富!”

  “华人首富的下一步,全球首富还有多远?”

  1982年2月1日的报纸,标题比前两天的还要刺激,扣人心弦,200亿港元,就算平均分给全港500万人,每人也能分到4000港元,这个数字,是很多人一年也存不到的资金。

  而对于很多玩金融的人来说,自然知道这笔钱是什么概念,有了这种资产,只要胆子大,那么再将资金加倍杠杆一下,能够调集的资金将会是天文数字,更不要说还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控制更多的资产。

  在香港,一些身价勉强一亿的富豪,通过各种持股手段,控制市值超过十亿的,也有很多。

  “陈志文的身价,绝对不可能就这么一点。”长江实业集团的总部,李嘉成看完报纸后的介绍后,直接将其扔到了一边,说道。

  妻子庄月明拿起报纸,大概看了下,问道:“陈志文的公司,很多都是非上市的,你怎么知道?”

  “就凭感觉,光是一个和黄,如果上市的话,市值绝对不会低于50亿,更不要说实力更强的美的与红牛了。”李嘉成摇头说道。

  “这财富杂志中对和黄的评价其实还挺高的,但是他们不看好和黄在内地的大型项目,特别是这京津塘高速公路,总投资超过10亿美元,如果真的跟财富所说一样,未来效益不好,那和黄的亏损,恐怕会比之前陈志文刚刚收购和记的时候还要大。”庄月明说道。

  “那群美国佬,懂个屁国内经济,国内其他地方能不能发展起来我不知道,但燕京附近肯定不会差,只要国内坚持目前对经济的路线,以他们的人工成本、人才数量,燕京那边,就是50年代的香港,再过个20年,经济水平绝对会大幅度增加,和黄控制了唯一通往港口的高速公路,以后绝对会大赚。”李嘉成摇头说道。

  “这样想倒也对,香港当年能够靠工业崛起,就是依靠大量从内地前来的有知识的人才,现在国内对外开放经济,大量的人才也一样会优先聚集燕京这样的大城市。”庄月明想了想李嘉成的话后,点头说道。

  香港是怎么崛起的?靠英国吗?并不是,虽说这里有优质的水港,但这样的地方,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也有很多,但唯独香港发展成了最顶级的城市。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几十年前,大量的内地富豪带着财富进入香港以及大量知识分子的进入,毕竟贫贱不能移,真正的穷人,是没办法从内地迁往香港的。

  后者的作用更大,这让香港到处都是可以识字的人才,加上工资够低,很快就成为了全球最知名的代工地,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一切,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香港。

  内地虽然人才率也很低,但在大城市聚集起来,那人才数量会远超过30年前的香港,发展潜力自然更大。

  “陈志文这样的人,在香港崛起,如今在美国都混到非常高的成绩,你不会真的以为他是靠运气的吧?我敢说他的眼光,绝对是全球顶尖级别的,当年他炒作工业地皮,现在想想都是一招妙棋。”李嘉成摇头说道。

  “那你现在也是中信集团的董事了,既然也看好国内市场,为什么不去投资?”庄月明又问道,在很多年前,她还经常辅助李嘉成的商业,但后来有了孩子后,外加长江实业招聘了很多专业人才,她也就居家培养孩子了。

  “我的资金有限,可比不上陈志文,还是投资香港这边吧。”李嘉成说道:“再告诉你一件事,从去年年初开始,陈志文旗下的地产公司,就开始慢慢的清空手下的地产业务,到了如今,基本上已经没了,而房价,从去年年底开始下降,到了今年,也就中环的写字楼还在坚挺。”

  “陈志文在去年年初就看出地产市场要出问题了?”庄月明大惊,说道:“那时候,房价可是一直在上涨啊。”

  “对,我也是去年年中才发现这个异常,当时我也觉得房价可能会出问题了,陈志文比我早了半年,所以后来我也一样,减少了一些新项目,收拢资金,就是不知道,这地价什么时候会出问题。”李嘉成眼中充满希望的说道。

  “估计也快了吧,上次地王拍卖还没多久,中环当时小涨了一波,但现在又跌了不少。”庄月明笑说道。

  “是亏了不少,置地都亏了10亿了,如果再跌下去,置地这两年的利润都得吐出来了。”李嘉成笑说道。

  “陈志文之前一直不看好房市,却突然参加地王拍卖会,你猜会不会就是为了刺激置地?”庄月明又说道。

  李嘉成愣了下,想了想又说道:“你这样一说,我倒是想起一件事,之前有位地政署官员,曾经喝酒后跟一个朋友抱怨,说陈志文催着港府尽快拍卖地王,但在拍卖会上又不肯与置地竞价,现在想想,还真有这个可能。”

  “不愧是陈志文啊,难怪会成为全球华人首富,你以后估计无缘这个位置了。”庄月明摇头说道。

  “算了,做好我们自己就行了。”李嘉成摇头说道:“我准备去一趟加拿大,那边有些地产生意,你要不要一起去?”

  “好啊,我也想去看看儿子。”庄月明点头说道。

  “200亿港元,比我们整个怡和系市值还要高。”纽壁坚看完新闻后,叹气说道。

  “是啊,比汇丰也要高的多,听说汇丰在美国还没陈志文阴了一把,不知道沈弼看到这个新闻会怎么想?”鲍富达笑说道。

  “算了,不关我们的事,最近这个地价又在下跌了,真是让人头疼,虽然不影响我们的现金流,但是再这样下去,我们在银行的股票抵押就要出问题了。”纽壁坚皱眉说道。

  “那我们不如再来几次大的,将地价再拉上来?”鲍富达问道。

  “行,不过我还需要与凯瑟克家族商量一下,他们家族最近与撒切尔首相政府的几位官员比较近,可能对香港的未来比较清楚。”纽壁坚说道。

  鲍富达问:“那英国政府的态度是?”

  “坚持到底,不会放弃。”纽壁坚说道。

首节 上一节 161/2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