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杀十年我考编,上岸先斩娱乐圈 第24节

“周局,我觉得,我们可以从索福瑞公司入手。”

沈飞淡淡地说道:“既然收视率造假已经成为了行业潜规则,那身为收视率统计的负责单位,索福瑞公司肯定存在严重的问题,那作为督导小组的负责人,我希望您能够带领广播电视文化管理局的工作组,对索福瑞公司进行调查。”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沈飞自然不会客气。

反正办法自己都说了,至于敢不敢做,那是周传声的事情。

沈飞反正是不相信,文化管理局这边,对于帝国电视台一直以来是没什么想法的。

说到底。

权力这个东西,是最容易腐蚀人心的。

明明是自己的下属部门,可却不服从自己的管理,换做是谁能开心?

“这个事情,我会考虑的。”

周传声闻言,深深地看了沈飞一眼,这才说道:“小沈啊,年轻人朝气蓬勃不要紧,但你这杀气,是不是太大了一点?”

这是心里话。

周传声可是第一次遇到像沈飞这样的年轻人。

明明才不到三十岁,可这家伙身上的杀气却这么重,连帝国电视台都想要动一动,他疯了不成?

PS:求鲜花,求五星评价票,求打赏,求月票支持!如果今天鲜花达到十万,或者月票达到一百,或者评价票能够达到一千二,我就十更送上!

第三十七章 电视剧收视率是如何造假的?7,求鲜花评价票)

沈飞当然没有疯!

他只是很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才能够真正融入这个官场。

和光同尘固然是官场上的主流,但如果自己一味的和光同尘,那是上面需要的么?

沈飞这两天认真的考虑过了。

对上面而言,自己就像是一把刀。

握着刀的人在紫禁城里,而刀砍向娱乐圈和互联网产业,自然是要见血的。

所以。

沈飞想来想去,自然就打定主意,要做好这把刀了。

至于会不会到最后伤到自己,他觉得其实也没什么,自己本身家世清白,只要不走错,那以那位念旧的性格,之后的仕途肯定是一路通畅。

沈飞这个人也没什么野心,就求一个安安稳稳的铁饭碗就可以。

当然。

周传声的话,也是为自己好,沈飞当然要领情。

“周局,不是我杀气大。”

他看着周传声,苦笑着说道:“我这也是没办法,领导交待,要认真对待这次督导工作,我总不能什么都不做,最后回办公厅吧?”

“啊?”

周传声一怔,随即笑了起来,哈哈一笑道:“对对对,你说的没错。”

他看着沈飞,认真道:“我们督导组这一次的工作,一定要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对于互联网和文化娱乐产业存在的一些乱象,要坚决纠正。”

沈飞点点头:“那好,我就先回去了,领导您先忙着。”

说完。

沈飞便径直离开了。

看着他的背影,周传声眯起了眼睛。

到了他这个地步,自然不是笨蛋。

沈飞口中的领导是何许人也,周传声早就已经托人打听清楚了。

这家伙入职当天,内阁的人专门去见了他,并且两个人谈了半个多小时之后,他就被派到了督导组。

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换句话说。

沈飞所有的行动后面,都是有那位撑腰的。

一想到沈飞刚刚说的话,周传声的心中便做出了决定。

就像沈飞说的那样,既然上面要动一动央视的蛋糕,那自己就当好这把刀就是了。

只是不知道,这一次要牵连多少人乌纱落地。

……………………

沈飞可不知道,因为自己的一句话,周传声脑补出一堆东西来。

他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已。

回到办公室这边,沈飞便让人拿来了帝国电视台那边索福瑞公司的资料。

索福瑞是公司是九七年成立的,是帝国电视台跟国外的调查公司一起合作的企业,按照他们的说法,这家公司致力于专业的电视收视市场、广播收听市场研究,为大夏国传媒行业提供可信的、不间断的电视观众和广播听众调查服务。

随着自二零零八年末,尼尔森公司退出了在华收视率调查业务后,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媒介调查机构,帝国电视台索福瑞完全垄断了收视率数据调查市场。

目前,国内收视率的采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日记法”,指通过由样本户所有家庭成员填写日记卡来收集收视信息的方法。

第二种是“人员测量仪法”,指样本家庭的每个成员通过手控器上都有自己的按钮,当家庭成员开始看电视时,按一下按钮,不看电视时,再按一下按钮。

测量仪会把收看电视的所有信息储存下来,然后传送到总部的中心计算机内。

“但是不论哪种测量方式,样本户都会与索福瑞订立保密协议,外界很难找到这些样本户,除非是索福瑞内部有人将这些信息外泄,然后外界可以通过赠送礼品或直接送现金等公关方式去影响样本户的收视习惯。”

文化管理局这边的一个负责人,对沈飞说道。

他是陈少杰介绍过来的,名叫李伟,虽然是科级干部,但却在文化管理局工作了近二十年,熟悉电视剧领域的所有事情。

听到李伟的话,沈飞眉头皱了皱:“李科长,按照你的意思,岂不是说这种收视率造假的行为,很难根除?”

“是的。”

李伟坦然点头道:“只要索福瑞一家独大的状况继续存在,那收视率造假的事情,是难以避免的。”

顿了顿,他说的:“最好的根治办法就是引入新的市场竞争者,或是引进一个强有力的第三方监管机构来充分监督收视率的制作过程。”

很显然,李伟对于这个事情,是很有研究的。

“有具体案例么?”

沈飞眉头皱了皱道。

“有的。”

李伟点点头,拿起一份文件递给沈飞,同时说道:“一部电视连续剧,想要达到0.8%收视率,推广费用为每集三千元。如果达到1.0%,每集四千元。1.2%为五千元、七千元封顶……每年投入五千万可做到全国前十强。”

说到这里,他苦笑起来道:“沈组长,您大概很难想象,这种事情,竟然是公开的秘密。”

听到李伟的话,沈飞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PS:求鲜花,求五星评价票,求打赏,求月票支持!如果今天鲜花达到十万,或者月票达到一百,或者评价票能够达到一千二,我就十更送上!

第三十八章 督导组的下一个目标是帝国电视台,网友们懵了!8,求鲜花评价票)

一直以来,虽然沈飞对帝国电视台的印象很不好。

但他是真的没想到,帝国电视台当中有些人的吃相竟然这么难看。

收视率竟然还可以明码标价的作假!

这特么简直就离谱!

“李科长,你觉得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沈飞想了想,对李伟问道。

之前陈少杰说过,李伟这个人如果不是因为性格太强硬,不会做人,升官的速度不会比自己差。

只不过,这个人在机关里不太会为人处世,再加上又没后台,这才一直升不上去。

陈少杰当年跟他一起进的文化管理局,曾经因为工作失误差点被开除,是李伟在关键时刻帮了他一次。

所以,这沈飞要找人询问关于电视剧方面的问题,陈少杰就向他推荐了李伟。

听到沈飞的问题,李伟想了想,断然道:“自然是跟资本有关,您之前也当过艺人,自然明白,资本进入文化娱乐产业之后,对这个圈子影响太大了。”

说着话。

他犹豫了一下,才说道:“比如那个对赌协议,不就是资本的产物么?”

沈飞闻言有些诧异,随即点点头,认可了李伟的话。

李伟确实没有说错。

近年来,随着资本涌入影视行业,对赌协议开始在娱乐圈盛行。

对赌协议作为一种期权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存在高风险,也给娱乐圈带来一些负面现象,甚至有人提出,对赌协议是不是现在影视作品最大的毒瘤?

对赌协议的本质,其实是估值调整机制,这个东西其实和赌博无关。

实际上就是期权的一种形式。

通过条款的设计,对赌协议可以有效保护投资人利益。

在国外投行对国内企业的投资中,对赌协议已经应用。

对赌协议就是收购方包括投资方)与出让方包括融资方)在达成并购或者融资)协议时,对于未来不确定的情况进行一种约定。

如果约定的条件出现,投资方可以行使一种权利。

如果约定的条件不出现,融资方则行使一种权利。

所以,对赌协议实际上就是期权的一种形式。

放在娱乐圈里,对赌协议可以用简单明了而不那么官方严谨的话解释一下:我给你一亿拍一部电影,票房必须五个亿,如果达不到五个亿,你就把我手中的几部烂片给拍了,当做补偿。

影视公司与明星们的对赌协议通常是,收购方以远远高于市场行情的价格购买明星手里持有的公司股份。

与此同时,明星们必须向收购方保证,出让股份的公司每年将会带来具体数额的利润,否则自己将承担相应的补偿或股份回购责任。

除了明星对赌协议,还有电影票房对赌协议、收视率对赌协议,各种对赌协议蔓延至影视行业更各环节。

在电视剧方面,存在另一种对赌现象:收视对赌协议。

所谓收视对赌协议,原本是电视台在购买电视剧作品与制作公司产生较大价格分歧时,双方讨价还价过程中产生的妥协方案。

例如电视台预估体系认为某部作品应该五十万一集,而制片方则认为合理价格应为八十万。协商无效,就进行收视率对赌,具体条款千差万别,但核心是双方约定一个收视率,如果达不到这一约定数字,制片公司将无法得到卖片款。

自从二零一五年以来,受到一剧两星的影响,电视台收视压力变大,这种收视对赌协议迅速蔓延,从过去的个别现象迅速发展为常态,有的对赌协议甚至不保底。

制片单位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转而以收视造假、污染数据的行为来自救,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那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调查索福瑞公司存在的问题?”

沈飞看向李伟,对他开口问道。

首节 上一节 24/2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