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人生从小金刚身开始 第229节

主要是离不开王横的雕刻。

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下雨了,在这里看风景的地方。

整体风格依旧是大气沉稳,外部则是有棱有角,整个建筑如一只展翅的雨燕。

稳如苍松,用钢筋混凝土建好的石板,石块,按照王横的指挥,垒砌起来。

严丝合缝,有点是石头中的榫卯结构。

越看越是觉得不凡。

再加上王横在其中随意的雕刻,打磨。

猛一看,似乎不怎么样,但是越看越觉得有味道。

这才是第一个建筑,王横知道,这是一个整体,接下来的建筑都是互相映衬。

仿佛是一个整体,似乎有着连续性。

当真正的完成这条街时候,才会让人知道有多震撼。

王横脑子里的那个画面很美,这些建筑物并不是一样高,也不是由高到低,也不是由低到高,是高低起伏,不规则。

错落有致的那种。

而且建筑的形状也是不规则,各种形状,各种风格。

就是这种各不相同,大小不一,奇奇怪怪却又和谐的融合在一起,蜿蜒起伏,仿佛天上宫殿,犹如云巅楼阁……

这边受条件限制,力量限制,弄不了那个规模。

所以这也是一个缩小版。

但哪怕是缩小版,迷你版,依旧是不可复制的神奇所在。

只要能建成,这里将是一道风景,绝对可以吸引无数人前来。

那种景观不只是壮观那么简单。

就是太耗费时间了。

但是建造好了,好处是巨大的,如果想让永县发展起来,这道街是可以加快很多很多的进度。

这道街一旦建成,永县将进入真正的高速发展时期。

第180章 超市第三宝、超市第四宝

中医馆在建造。

今年肯定能建好,而且这个任务是要完成的。

现在就是要找个拥有医师资格证的人来坐镇,一定要靠得住。

村里有个老中医。

之前村里抓中药什么的都是在他那里,甚至附近的村子也有人来找他。

但是,他没有医师资格证。

以前还好,没人管,能治病就行。

现在没医师资格证就是非法行医,不被允许的。

老中医考了两次,年龄大了,治病可以,但是考试真的考不过。

家里人干脆让他休息了。

不过村里有人找他,也会出手帮忙抓药,都是一个村的,知根知底,也没人说什么,再说很多时候都不收钱。

七十岁的人了,为人和善,有医德,曾经救活两个村里人,反正不是老人家,那两个人肯定要完蛋。

还有个是老人家看出来这病是个急性病,很棘手,让人家赶紧去医院,算是去的及时,捡了条命。

老人家最近一直练养生拳,红光满面,身体很好。

很瘦,但是精神特别好。

王横小时候生病都是在这个老中医治好的。

那时候生意很好,人特别多。

现在都是西医,一个头疼发热,去医院要花不少钱。

现在农村也是家里都备着布洛芬,感冒冲剂,板蓝根,治疗拉肚子的蒙脱石散,创可贴、胃炎颗粒。

发烧和退烧药,头疼流鼻涕什么的喝感冒冲剂和布洛芬。

胃里不舒服就喝胃炎颗粒。

基本上不找医生。

哪里不舒服就喝药。

顶不住了,再去医院,再去找医生。

有的还是会找老中医,老中医给写个纸条,去药方买点中药,回来小砂锅煎药喝。

便宜省钱。

也能好。

算了,那就年轻人上吧。

那个老中医的孙子倒是上的医学,而且专业也是中医,行医资格证什么都有。

但问题来了。

中医是年龄越大好像越好。

老中医的孙子就比王横大一岁。

小伙子守着爷爷的医馆,要不是王横回来改变了亭村,他估计只能去找个中医院或者个人中医馆上班。

比如抓药,煎药的工作。

有的地方是负责把药煎好,用包装袋装好,一袋半斤,喝的时候加热一下就行。

小伙子毕业一年多了。

现在亭村很快乐,生活富裕,无忧无虑,已经准备躺平了。

王横找到他。

他叫王去病。

这是他爷爷给起的名字,当初同龄人没少拿他名字开玩笑。

这名字,加上专业,倒是很容易被人知晓。

所以在大学时,班里仅有的数个女生中,他愣是找到了一个女朋友,长得还不错。

毕业一年结婚了。

嗯,家乡改变,让他结婚了,今年国庆节时结的婚。

蜜月才渡过没多久。

而且,他媳妇也有行医资格证,而且两个人的专业都是中医。

但是现在两个人都是种蔬菜,养殖,还做山河星月服。

出去去找对口的专业打工,还没在村里挣得多。

所以不打算出去,又不是铁饭碗,而且也学不到专业性的东西。

家里的四合院倒是留了一面,继承家业,有谁找他看病他也会给看。

但是找他看病的人很少,不过还有人去找他爷爷。

他是不想让爷爷难过。

家里的中医馆,也就是做个样子。

现在,王横找他,还是让他很惊讶的。

他比王横大了一岁,两个人之间还是有些交往,怎么说呢,初中以及初中之前,相处的比较多。

都是性格腼腆,老实、善良,本分……

还有就是,都长得不丑。

“横子,你这个大忙人怎么有空来找我了。”王去病惊讶又惊喜。

也是因为亭村的改建,受益良多之后,才征服了丈母娘,顺利结婚。

“我要建个中医馆,来请你这个大医师去坐镇。”王横笑着说道。

“行了,你就不要打趣我了,哎,一言难尽。”王去病苦笑着说道。

“我不开玩笑,我有几个方子,你就负责诊断,只要是对症,就按照方子抓药就行,你一边上班,还可以继续钻研中医,名利双收。”王横笑着说道。

王去病看着王横还有点激动:“不骗我?”

“你又不是不了解我,就这么决定了。”

王横就是想找个本分踏实靠得住的人,来坐镇中医馆。

王去病非常合适。

中医馆肯定会发扬光大,以后或许这里将有一道独特亮丽的中医风景线。

另外王横准备把那个强骨补肾的方子弄出个简易的。

王横这个本来已经是简易的,相比那个有龙的世界而言。

想要让别人用得上,火候要求这一块只能降低。

和王横亲自熬制来比,效果差了估计有十倍。

但是肯定比起市面上那些保健品强得多。

很多保健品就是智商税。

王横之前买了一袋炒黑豆。

他看到了三种广告。

一个是比较实在,美味好吃,就是单纯的当零食卖。

第二种说补肾,还增发。

第三种说是粗粮,治疗便秘。

你说这是胡扯吧,但黑豆似乎确实有补肾作用,其实面粉也有……

但真要拿出来一袋炒黑豆就说能治疗肾病,补肾,增发什么的,那就是耍流氓。

另外就是保健品,说的更是模糊,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反正我这东西有那个效果,但不能代替药物,你不能当药吃,没效果可能是你有病。

我这个不治病。

首节 上一节 229/3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