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人生从小金刚身开始 第182节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

……

还行,不怎么跑调。

王横哼着歌,骑着老驴,欢快的奔跑着,这是村外,一个人也没。

太安静了。

只有蝉鸣声。

一个人确实有点孤独。

以前看书,说什么高手寂寞。

说什么长生很痛苦,最后只求一死。

也许只有人生有了一定阅历,才会明白。

很多老两口,一个走了,另一个也活不太久。

如果跟着儿女,照顾很好的或许可以。

一个人在老家,孤单单的一个人,真的很可怜,也活不长久。

这就是孤独,孤独才是最可怕的。

骑着驴经过养殖场。

养殖场哪里很安静,虽然有人,但是这个点,应该都在午休。

一直到了村里,才有人。

下午三点半,有的人午休够了,有的人不午休,就在街口树荫下乘凉。

三五成群,拿着小扇子,有的拿着躺椅。

悠闲惬意。

年龄大了,歇着就是活。

妇女、老太太,喜欢拉家常,说说八卦。

老头有的走象棋。

有的喝茶,忆当年。

王横骑着驴,边走边和他们打招呼。

“大爷好,大娘歇着呢……”

“哎呦,小横啊,吃饭没,我给你做饭。”一个远门本家的大娘亲切的说道。

“不用了大娘,我吃过了,大娘你们歇着,我先回家。”

“小横真是好孩子。”

“小横长得真俊,也不知道谁家小妮子有这个福气。”

“我家孩子要是有小横十分之一出息,我都能做梦笑醒。”

“是啊,多好的孩子啊!”

王横走了很远都还能听到夸奖自己的……

摇摇头。

王承王让都在家,放假了,都在爷爷奶奶家住。

还有王贝。

在爷爷这里也有单独的房间。

王横也经常在这里住。

王横准备这个暑假把爷爷的房子重建一下。

他要做个表率,到时候建成后,他们看到,肯定也会仿照。

这个自信还是有的。

毕竟有着宗门建筑物建造方法大全。

这件事王横还要和王润泽商量商量。

每个街道都要规划好,只要是翻盖房子,都要在规定的范围内,统一规格,最好村里房子的户型都一样,大小也一样。

这个有点难。

毕竟谁家和谁家的宅基地大小也不一样。

这个还真是问题。

有的家很小。

有的家很大。

巷子有的还是弯的。

有点头大,准备晚点去找王润泽看看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没有。

第149章 全村都建四合院,开工

亭村的宅子其实都还是不小的。

大部分都是六分地,也就是四百平米。

当然也有占地八分地,以及一亩大的宅子。

最小的是不到三分地,连房子带院子大概是一百六十六平米。

这基本上算是最小的房子,数量很少。

这是农村,有大门,有院子,院子里有厕所,甚至还有羊圈,猪圈、牛棚之类。

除了这些有主房,坐北朝南的那个房子。

还有配房,比如做饭屋就是挨着大门的那个房子,毕竟要烧柴,距离主房最远。

以前的柴禾都在大门口一边放着,挨着房子堆起来。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是这样。

夏天烧柴禾,冬天烧煤火炉,冬天太冷,屋子里需要取暖。

农村的孩子,冬天睡觉都要弄个瓶子倒上开水拧紧盖子,放到被窝里,用脚瞪着。

最早时候,没有暖水袋,都用玻璃瓶,打点滴的那个玻璃瓶子。

种了庄稼,收的柴禾烧起来自然节省钱。

烧煤球还要买,夏天不舍得烧。

只有冬天才烧。

现在条件好一点了,加上柴禾挨着房子着过大火。

房子都烧了。

现在农村都不让在大街上放柴禾堆。

现在烧火也就是烧一些用不上的木头。

木火。

但大部分家都是烧煤球,煤火炉,条件好的用煤气罐。

最近一两年,天然气正在走进农村,不过亭村的位置有点偏僻,还没有轮到。

王横去找王润泽。

两家距离也就隔着一条街,很快就到了。

“泽叔!”王横走进王润泽的家中喊了一句。

“小横来了!”王润泽笑着招呼王横进去。

王润泽家是六间主房,三间配房。

有两个孩子,一子一女,大的五岁,小的刚满周岁。

媳妇杨丽霞是隔壁村的。

挺贤惠的,很耐看,不是惊艳,但还算好看。

给人一种特别知书达理的感觉。

“婶儿!”王横笑着打个招呼。

“进来坐。”杨丽霞笑着招呼王横进去。

“泽叔,你说我们村的房子到时候都统一建成四合院,你觉得行不行?”王横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道。

王横想了很久,要发展亭村,这个建筑房屋肯定是要统一规划一下的。

本来王横想着盖楼房的,毕竟未来这里肯定会人流很大。

但想了想,永县这么大的地,真要是有那一天,可以在别的地盖楼什么的。

亭村这里不盖楼,全部弄成独特的四合院。

王横来设计。

王润泽苦笑着说道:“现在估计难,条件还没富裕到这个程度。”

王横知道,如果有钱,他们也会优先去县城买商品楼。

在农村,县城有房子,那就比一般人光荣很多,几乎就是荣耀。

一说谁谁有钱,在县城买了房子,谁谁家小孩优秀,在县城买房安家了。

“泽叔,我先把我们家的都盖了,可以告诉他们,这样一个四合院,以后可以换县城十套房甚至更多……”

王横有这个信心,但就是需要时间。

毕竟亭村是被三才风水汇聚笼罩的。

后山哪里,王横会继续开发。

吸引人来没问题的。

但是还是那句话,需要时间。

现在引流过来,永县接不住。

餐饮,住宿,交通,衣食住行什么也接不住。

一个地方想繁华起来,没那么容易,不是说人来的越多越好。

你配套设施跟不上,接不住那么多人,没有任何意义。

最简单一点,来了很多人,晚上没地方住?

首节 上一节 182/3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