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人生从小金刚身开始 第111节

不用专门找演员,布置场景。

尤其一个母亲追着儿子要打的视频爆火。

母亲一边跑一边骂:“小兔崽子,你跑吧,等我追上你了,看我不打死你。”

小孩子嘻嘻咯咯的边跑边笑:“来呀,来打我呀,还拍拍自己的屁股……”

之前多嚣张,一会就有多凄惨,屁股被揍的啪啪响,哇哇的叫着。

这视频很火。

评论很多。

“我多么想回到那时候,想让我妈妈也追着我打,妈妈已经走了二十年了,那年我十岁,我好想她。”

这是第一条评论。

下面很多很多的回复。

好多人只发了一句话。

“流泪了!”

不知道为啥看到视频还想笑,还怀念,但看到这一条评论,就怎么也控制不住,流泪了。

一夜之间,亭村火了。

这一切又追溯到了王横这里。

不少专家也都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专家说,过去的那种农耕方式一去不复返了,机械化是不可替代的。

这是时代的进步,是历史的车轮,终究是要滚滚向前的。

另外就是产量,不打农药,不施肥,产量会很低,国家这么多人,吃饭都是问题。

说了很多,但很多人并不买账。

你说的这些和你往里面加色素、加香精,加防腐剂等等,和这些有什么关系?

是食物健康问题。

难道食物不加那些就不行?

养鸡就不能好好养?

其实说白了,无非就是利益问题。

四十天的鸡,几个月的猪。

以前的猪都要养两年才能长成大猪上桌。

可现在只需要几个月。

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道德良心在金钱面前慢慢丧失的一个过程。

那是造孽钱,也真敢挣。

岂止敢挣,只要利润足够大,资本杀人放火都敢干。

如今的市场不是一天形成的。

想要改变也不是一天能改变的。

王横也没想过靠自己一个人改变全世界。

他只是在能力范围内做一些相对有意义的事情。

影响最大的就是永县自己。

农民那么多,都自己种菜,加上食品安全还在网上发酵,所以从外面进的菜卖不动了。

县城里的超市傻了。

很快县里就出了一个面粉厂,不添加任何东西,就是小麦磨成面粉。

还有面条加工业,馒头房出了纯手工馒头。

永县这边为本来闹得沸沸扬扬的食品安全问题再加一把火。

很大的一把火。

网上其它地方也开始出现,比如村子里的磨坊又开工了,村里人本就有小麦,之前都直接用来换面,或者直接卖掉,然后用钱买面……

现在重新磨面。

送外卖的骑手明显感觉单子变少。

火锅店的顾客也变少。

但最近据说出了一些女骑手抢生意,但好像又不是。

她们一天送外卖也就三五单,只是时间稍微长一点,一单下来至少也要一个多小时。

真不知道他们每天就三五单赚那么点钱怎么生活。

太不勤奋了。

而且,这食品安全风波,似乎对她们也没啥影响。

毕竟一天也就送个三五单,甚至有时候一天就送一两单。

想偷懒了,可能一个星期都不送一单。

王横不管这些,他在后山忙的是热火朝天。

雕刻,反正废物利用。

先把附近的这些石头雕刻了。

石桌石凳,款式大气,上面还雕龙附凤。

朴素中带着奢华,奢华中带着大气。

但让他感觉最成功的是雕出了一座五米高的小山。

过程并不复杂。

就是一块厚重无比的巨大石头。

被他随意的打磨一下,就成了一个山的模型,五米高的山的模型。

没有花里胡哨,就是一座山,迷你型的小山,险峻,巍峨,这种感觉扑面而来。

四周陡峭,普通人难以攀登。

王横看着感觉很满意,厚实,大气,漂亮,安全感十足。

从之前的一个大废石头,一下子变得鲜明活灵起来。

就在两座大石麒麟后面一段距离。

散发着一种不动如山的气势。

和两只石麒麟相互呼应。

山壮麒麟势。

麒麟则是衬托山的灵性。

越看越满意,舒服。

这《宗门建筑物建造方法大全》真的不错,超级小能手啊。

天快黑了,王横收拾一下,将工具放在石屋内。

这石屋之前感觉还挺好的。

但现在是越看越不顺眼,不过建造石殿有点复杂,花费时间较多。

王横不打算近期建造。

还是先建造一些耗时比较短的。

第108章 活人不立像,新年

王横本来准备雕刻一座李娑的石像。

立在山顶,一定很好看,如神像一样。

但是想到民间的一个说法。

活人不立像!

所以王横打消了给李娑雕刻座石像的想法。

本来还觉得是一个不错的想法,还为此兴奋了好几天。

但想到这句话直接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

虽然现实中很多人并不在乎这个说法,也有很多人生前确实弄了雕像。

但王横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回家吧!

明天雕刻什么,再看吧!

看石头本身,也要看周围的环境,整体建筑也要求布局。

建筑之间要相互映衬。

就如两座石麒麟和他雕刻的那座小山,之间也是相互映衬,彼此存在能让对方更添色彩。

……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年三十。

鞭炮声从中午开始就陆陆续续的响起。

鞭炮一响,爆竹的味道弥漫,街上走动的人更多了。

大家都是穿的很新,很干净,喜气洋洋,新年新气象。

家家门口以及巷子都是打扫的很干净。

有人推着小车往村后的大坑里倒垃圾。

一路上说说话,倒这一小车垃圾估计两个小时都不够。

很多人常年在外面打工,只有年底才回来,见面后自然拉拉家常。

半下午的时候。

不少人都是去烧香。

村里有好几个稍微大点的庙,奶奶庙和玉皇庙。

烧香许愿,平平安安。

首节 上一节 111/3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