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6,我靠锦囊崛起人生 第143节

  “植物配置上也要呼应主题。”苏晴说,“既然是'城市记忆',那就不能用太传统的植物。”

  “对。”李景点点头,“可以用一些城市常见但容易被忽略的植物,比如梧桐、银杏、香樟。

  这些树都有很强的城市属性,而且生命力顽强,象征着城市的韧性。”

  “地被植物可以用观赏草,比如细叶芒、蓝羊茅。”魏佳补充道,“既有现代感,又容易维护。”

  四个人越聊越兴奋,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李景看了看时间,已经快十点了。

  “今晚就到这里吧。”他说,“魏佳姐,你明天负责把我们今天讨论的内容整理成文字版的设计说明。林凯,你负责画效果图。苏晴,你负责做材料清单和预算。”

  “那你呢?”魏佳问。

  “我负责画初步设计概念图。”李景说,“后天下午我们碰头,把所有东西整合成一份完整的方案。”

  “时间够吗?”苏晴有些担心。

  “够不够也得够。”李景说,“我们没有退路。”

  散会后,李景一个人走在夜色里。

  秋风吹过,带着几分凉意。他裹紧外套,脑海中还在不停地构思着设计细节。

  手机震了震,是陈丹琳发来的消息。

  “李景,老周终于回电话了,说他厂里出了点事,这几天一直在外面跑。他说愿意承担责任,明天上午十点想跟我们见个面谈谈。”

  李景看着这条消息,沉默了几秒。

  明天上午十点,正好是他计划开始画图的时间。

  但代工厂的事情也不能拖,必须尽快解决。

  他想了想,回复:“好,明天我陪你去。地点定在哪?”

  陈丹琳很快回了消息:“老周说在他厂里谈,他说有些事当面说清楚比较好。”

  “行。”李景回复,“明天上午九点半,我们在学校门口碰头。”

  放下手机,他加快了脚步。

  今晚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回到宿舍,张文平还在看手机。

  看到李景进来,他头也不抬地道:“景哥,你那设计项目怎么样?”

  “嗯,今晚准备画图了。”李景打开电脑,开始整理今天拍的照片。

  “你不睡觉了?”张文平诧异。

  “睡,但要少睡点。”李景说,“对了,明天上午你有空吗?”

  “有啊,怎么了?”

  “跟我去一趟株市,可能需要你帮忙开车。”李景知道张文平会开车,他今晚打算熬夜,明天疲劳驾驶怕出问题,于是干脆打算让张文平当司机。

  “没问题!”张文平立刻答应。

  李景笑了笑,没再说话,专心投入到工作中。

  屏幕上,阑珊郡样板区的平面图渐渐成型。

  那面爬山虎的老墙,那片已经硬化的地面,在他的设计下,都变成了“城市记忆”这个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宿舍里只有键盘的敲击声和鼠标的点击声。

  凌晨两点,张文平一直陪着李景打下手,终于撑不住,趴在桌上睡着了。

  李景依然在工作。

  他知道,这三天将决定工作室的命运。

  成,则一步登天。

  败,则前功尽弃。

  但他没有时间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把这个方案做到最好。

  凌晨四点,初步的平面图终于画完了。

  李景保存文件,靠在椅背上长舒一口气。

  窗外的天空已经开始泛白,新的一天即将到来。

  他闭上眼睛,给自己两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闹钟响起的时候,已经是早上六点半。

  李景爬起来,简单洗漱了一下,然后叫醒张文平。

  “走吧,该干活了。”他说。

  张文平揉着惺忪的睡眼,跟着李景出了门。

  两人在校门口和陈丹琳汇合,然后一起开车去株市开发区。

  车上,陈丹琳显得有些紧张。

  “李景,一会儿见到老周,你打算怎么说?”她问。

  “先听他怎么说。”李景说,“如果他是真的遇到了困难,我们可以商量解决办法。如果他是故意耍赖,那就没什么好谈的。”

  “万一他耍赖怎么办?”陈丹琳担心地问。

  “那就走法律程序。”李景说,“不过看他愿意主动约见面,应该不至于。”

第212章 投资代工厂

  车子驶入株市开发区,停在了宏达服装加工厂门口。

  这次厂门开着,院子里能看到几个工人在收拾东西。老周站在门口,看到李景他们下车,立刻迎了上来。

  “你们来了。”老周的脸上满是疲惫和愧疚,“真是对不住,让你们白跑一趟,还遇到这种事。”

  “老周,到底怎么回事?”李景开门见山地问。

  老周叹了口气,带着三人走进办公室。

  “是这样的。”他倒了三杯水,然后坐下来说,“前段时间我接了个大单,客户要得急,我为了赶工期,临时招了一批新工人。结果新人手艺不行,做出来的货质量不过关,那个大客户不仅取消了订单,还要求我赔偿损失。”

  “你们的订单正好是那段时间接的,也被新工人做坏了。”老周说着,脸上露出深深的自责,“这事完全是我的责任,我愿意承担所有损失。”

  “那你打算怎么赔偿?”陈丹琳直接问道。

  “退货的钱我全额退给你们,另外每件衣服我再补偿十块钱。”老周说,“我知道这可能影响了你们店铺的信誉,这点补偿不算什么,但这是我现在能拿出来的全部了。”

  李景和陈丹琳对视一眼。

  老周的态度倒是很诚恳,而且愿意主动承担责任,不像是故意耍赖的人。

  “那我们后续的订单怎么办?”李景问,“你们厂现在还能正常运转吗?”

  老周苦笑:“说实话,我现在也不确定。那个大客户的赔偿款把我的流动资金全掏空了,现在工资都发不出来,好几个老员工已经走了。我正在想办法筹钱,看能不能把厂子撑下去。”

  听到这话,陈丹琳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李景却陷入了沉思。

  他看着眼前这个满脸疲惫的中年男人,脑海中忽然冒出一个想法。

  “老周,如果有人愿意投资,你的厂子能不能重新运转起来?”他问。

  老周愣了一下:“投资?谁会愿意投资我这个快倒闭的小厂子?”

  “我。”李景平静地说。

  陈丹琳和张文平都震惊地看向他。

  老周也愣住了:“你……你要投资我的厂子?”

  “不是投资。”李景说,“是合作。我出资金,你出技术和管理,我们重新把这个厂子做起来。”

  “李景,你疯了吗?”陈丹琳忍不住说,“我们哪有那么多钱?”

  “我有办法。”李景看着老周,“怎么样,有兴趣谈谈吗?”

  老周看着李景年轻却坚定的脸,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良久,他缓缓点了点头:“行,那我们谈谈。”

  陈丹琳拉了拉李景的袖子,压低声音说:“李老板,你冷静点。我们现在自己都还在创业阶段,哪有闲钱去投资别人的厂子?”

  李景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看着老周,目光沉稳:“老周,你这个厂子如果要重新运转起来,大概需要多少资金?”

  老周沉思片刻,伸出三根手指:“最少三万。这笔钱主要用来发拖欠的工资,把老员工稳住,再进一批原材料。有了这些,厂子就能正常运转。”

  “三万……”陈丹琳下意识地皱起眉。

  这可不是小数目。

  李景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环顾四周,目光落在那些闲置的设备上:“老周,你这个厂子全盛时期一个月能做多少单?”

  “如果满负荷运转,一个月能做五六千件。”老周说,“但那得保证订单充足,而且质量把控要严格。”

  “如果我投资三万,占股多少?”李景直接问道。

  老周愣了愣,没想到李景这么年轻就谈得如此直接。

  他想了想,试探性地说:“三成?”

  “五成。”李景毫不犹豫地还价,“而且我要对质量有绝对的把控权。所有出厂的产品,必须经过我指定的质检员检验才能发货。”

  老周的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五成是不是太多了?这厂子是我十几年的心血……”

  “老周,你现在的厂子已经快倒闭了。”李景的语气很平静,但每个字都说得很清楚,“没有这笔钱,你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更别说重新开工。

  我投三万进来,不仅能救活这个厂子,还能给你带来稳定的订单。从商业角度讲,这个条件已经很公平了。”

  老周沉默了。

  他知道李景说的都是事实。

  现在的宏达服装加工厂,就像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如果没有输血,随时可能倒下。

  “而且……”李景继续说道,“我不只是要投资你的厂子,我是要跟你一起把这个厂子做大。

  我手里有服装网店的渠道,有设计能力,有对市场的判断。你有技术和管理经验。我们合作,一加一绝对大于二。”

  陈丹琳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

  她第一次看到李景这样谈判的样子,不疾不徐,却字字在理,每一句话都直戳对方的痛点。

  老周深吸一口气,最终点了点头:“行,五成就五成。不过我有个条件。”

  “你说。”

  “厂子的日常运营和技术管理,还是由我负责。”老周说,“你可以派人来监督质量,但不能干涉我的具体管理。”

首节 上一节 143/1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