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6,我靠锦囊崛起人生 第136节

  ‘大学女生穿搭心得,持续更新!’

  ‘盘点某宝上那些平价又好看的宝藏店铺。’

  这些帖子本身就能吸引大量的点击和回复。

  然后,再用其他小号在下面跟帖互动,把气氛炒热。”

  说着,李景见陈丹琳微微睁大眼睛,继续道:“比如用‘我最近发现一家店叫景琳服饰,里面的衣服好像还不错’或者‘楼主可以去搜搜这家,我朋友买过’这样的口吻,把店铺信息植入进去。

  整个过程,尽量显得自然、真实,就像是用户自发的分享。”

  “这……这不就是骗人吗?”陈丹琳听得目瞪口呆,随即她双眼发亮,立马又兴奋起来,“不过,好像很有意思!”

  李景看着对方脸上那副“学到新招数”的坏笑表情,就知道对方完全理解了。

  “这叫营销。”他纠正道,“而且,我们产品质量过硬,价格公道,这不算骗,顶多算是……一种宣传技巧。”

  “对对对,营销技巧!”

  陈丹琳似乎对这种事情格外感兴趣,忍不住摩拳擦掌:“那还等什么?快教我怎么弄。这些事我去做!”

  看着她打了鸡血一样的状态,李景嘴角微翘,知道这事成了。

  ……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

  在李景提供的营销策略下,“景琳服饰”的销量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那些被陈丹琳精心策划出来的种草帖,在各大论坛持续发酵。

  大量年轻女孩按着帖子里留下的线索,找到了这家名为“景琳服饰”的某宝店。

  她们发现,这家店的衣服果然和帖子里说的一样,款式新颖,价格便宜,而且,店主陈丹琳的穿搭品味极好,每一套搭配都让人有直接照搬的冲动。

  一传十,十传百。

  “景琳服饰”很快就从一家无人问津的新店,变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店铺”。

  旺旺的“叮咚”声,从早到晚,几乎没怎么停过。

  陈丹琳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彻底忙疯了。

  她一个人包揽了客服、运营、打包、发货的所有工作。

  每天眼睛一睁,就是回复数不清的咨询,然后是打印快递单,一件件检查衣服,折叠,装袋,封箱。

  到了晚上,还要整理当天的销售数据,准备第二天要上新的款式照片。

  她累得快要散架,但精神却前所未有的亢奋。

  这天晚上,李景过来送夜宵的时候,不由一愣。

  只见陈丹琳盘腿坐在地毯上,面前是小山一样的快递包裹。

  她嘴里叼着一根笔,正在费力地填写最后几张快递单,头发有些凌乱,脸上带着疲惫,但那双眼睛,亮得惊人。

  “还没弄完?”李景把一份热腾腾的炒河粉放在她旁边的空地上。

  “马上!就差这几个了!”陈丹琳头也不抬,奋笔疾书。

  写完最后一个字,她把笔一扔,像只考拉一样手脚并用地爬到李景身边,直接躺进了对方的怀里,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累……累死我了……”

  她的声音带着浓浓的鼻音,充满了倦意和撒娇的意味。

  对方柔软的身体和发间的馨香,让李景的身体微微一僵。

  他抬起手,轻轻落在了对方的背上,拍了拍。

  “辛苦了。要不,还是招个人帮你吧?”

  “不要。”陈丹琳在李景怀里蹭了蹭,像只寻求安慰的小猫,“我现在还忙得过来。而且,这是我们的店,我不想有外人。”

  她抬起头,仰视着李景,眼睛在灯光下水汪汪的。

  “你知道吗?我今天盘了一下账。”她神秘兮兮道。

  “嗯?”

  “这个月,刨去所有的成本,我们……纯利润,有五千多!”

  说到这个数字,陈丹琳的眼睛里仿佛有星星在闪爍。

  五千!

  在2006年,对于一个普通大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这比她一年的生活费还要多。

  李景倒是很平静。

  这个数字,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这还只是开始,随着店铺信誉等级的提升和客户群的稳定,未来的利润只会更高。

  “所以……”陈丹琳忽然坐直了身体,表情变得有些严肃,又有些狡黠。

  “怎么?”李景挑了挑眉。

  “所以,作为我的合伙人和老板,我觉得我应该好好地……奖励你一下。”

  她的声音压得很低,看向李建,眨了眨眼,带着一丝说不清的魅惑。

  李景心里咯噔一下,一种预感浮上心头。

  “你想怎么奖励?请我吃饭?”他试图把话题引向一个安全的方向。

  “吃饭?”

  陈丹琳嗤笑一声,摇了摇头。

  她伸出食指,轻轻点在李景的嘴唇上,阻止了对方接下来要说的话。

  “那太没诚意了,我的奖励可是……很难得的……”

  话罢,她直接凑近,两人的呼吸几乎交织在一起。

  房间里的空气瞬间变得粘稠而燥热。

  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陈丹琳的吻热烈而直接,身体直接压在了李景的身上,雪白的双腿紧紧夹住了对方。

  李景心中火热,随着一声骄吟声,直接翻身把对方压在了下方……

第207章 成立工作室

  李景服装店正式营业后生意不错,而与此同时他开始思索其他创业的方向。

  根据上一世经验,随着房地产和经济的发展,园林景观设计顺势逐渐兴起。

  房地产的崛起,绝对是未来重要时代机遇之一,自己不能错过。

  虽然自己没有房产资源,但园林景观设计依附于房地产,自己完全可以参与并抓住机会。

  实际上自从自己设计了王书宏和吴菲的项目后,李景便发现自己的老本行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不过自己有网店和公司,业务太多,再接设计的话肯定顾不过来。

  李景想了想,觉得园林设计这块的业务还是不能放弃,但是自己肯定没时间天天去画图。

  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得成立设计工作室才行……

  ……

  与此同时,经过李景重新设计的听竹轩,于一周前重新开业。

  结果好得出乎吴菲的意料。

  原本以为只是重新调整风格,没想到整个茶楼的气质都焕然一新。

  尤其是那座由枯山水、青竹、流水和苔藓构成的新院落,几乎成了所有客人进门后的第一个游览点。

  静谧清幽,禅意盎然。

  客人踏入院落,便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连说话的声音都压低了几分,生怕惊扰了这里的宁静。

  “菲姐,你这手笔可真不小啊!请的哪位大师?这格调,一下子就把星市其他茶楼都比下去了。”

  一位熟客端着茶杯,真心实意地夸赞。

  吴菲画着精致妆容的脸上漾开一抹得体的微笑,心中却泛起了不小的波澜。

  她熟练地应酬,余光却总是不由自主地瞥向院中那些流连忘的客人。

  他们中不乏身家丰厚的企业主、搞艺术的行家,甚至还有几位对园林颇有研究的退休干部。

  能让这些人一致给出好评,足以证明李景的设计绝非一般。

  身为一个精明的生意人,吴菲隐隐发现了其中商机。

  她不动声色,在接下来几天的日常招待中,开始有意识地引导话题。

  “王总,您那山上的别墅,院子弄好了吗?”

  “李太太,听说你最近盘了个会所,装修风格定了吗?中式庭院其实很有味道的。”

  一番试探下来,吴菲发现,她这个圈子里,对高端、私密、且富有文化底蕴的园林设计需求,远比她想象的要庞大得多。

  许多人空有豪宅,却苦于找不到能真正理解他们需求、提升空间品味的设计师,最后只能无奈地选择千篇一律的欧式花园或粗糙的仿古凉亭。

  吴菲心思活跃,她想抓住这个机会。

  而实现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看起来年轻但能力不俗的李景。

  她没有丝毫犹豫,当即便给李景打了个电话,约他来听竹轩喝茶。

  还是二楼清雅的包厢,窗外就是那方令人心静的庭院。

  “坐。”

  吴菲亲自为李景沏上一杯上好的龙井,动作行云流水,带着成熟女性特有的从容魅力,“你设计的这个院子,现在可成了我的镇店之宝了。”

  李景温和地笑了笑:“是菲姐的茶楼底子好。”

  他的平静谦逊,让吴菲更加欣赏。

  眼前这个不过十八九岁的少年,身上有种远超同龄人的沉稳气度。

  吴菲放下茶壶,身体微微前倾,一双美目注视着李景,开门见山:“李景,我找你来,是想和你谈一笔生意。”

  她将自己这几天的市场调查结果和盘托出,条理清晰,逻辑缜密,最后总结道:

  “一个专注于高端私人定制的园林设计工作室,市场前景巨大。我负责前期投资、场地,以及利用我的人脉资源去开拓客户。而你,是这个工作室最核心的技术负责人。”

  李景心中诧异,其实这段时间他也有想法成立一个设计工作室,只是还没想好具体的发展方向和资源获取渠道,没想到吴菲比自己更早铺好了路。

  这吴菲的商业眼光和执行力,果然厉害。

  他沉吟片刻,抬起头,目光清亮地看着吴菲:“菲姐,我精力有限,不可能亲自画每一张图纸。

首节 上一节 136/1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