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张红霞没有多说,转身沿着青石板路往里走,目光扫过花坛、藤架,时不时停下脚步。
走到花境旁时,她蹲下身,手指碰了碰刚栽下的麦冬草,抬头问:“这草的间距是按设计图来的?后期存活率能保证吗?”
何伟立马抢着回答:“您放心!全按设计图标的间距种的,草苗都是选的本地苗圃最好的,我已经让人浇了生根水,存活率绝对能到九成九!”
张红霞没说话,又走到灌溉水管接口处,看着接口处的密封胶:“这胶耐不耐晒?夏天暴晒会不会开裂?”
没等何伟开口,李景已经回答:“用的是户外专用密封胶,耐晒温度能到六十度,正常暴晒没问题,但建议每年入夏前检查一次,补涂一层,能延长使用寿命。”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花境里的虞美人是两年生草本,明年春天开花后会枯萎,后续可以补种波斯菊,花期更长,也更耐造。”
这话一出,何伟心里咯噔一下,连忙用力拽了拽李景的衣角。
随即不等李景再说,他立马笑着打圆场:“其实虞美人也能养得久,后续我们会安排人定期维护的,不会存在枯萎的情况。”
闻言,张红霞没有搭理何伟,反倒抬眼看向李景,眼神里多了几分探究:
“你倒实诚,没跟着他一起说那些漂亮话。”
她站起身,拍了拍大衣上的浮尘,“你是哪个设计公司的?看着挺年轻。”
“我还是学生,在天南大学读园林专业,大一。”李景如实回答。
“大一?”
张红霞这下是真的意外了,化妆精致的双眸微微睁大,上下重新打量了李景两眼,才语气缓和了些:
“想不到你年纪轻轻,做事倒挺稳。你有联系方式吗?后续院子里要是有需要调整的,我直接找你。”
闻言,李景神色微动,没想到对方会主动要自己的联系方式,于是顺势报了自己的手机号。
张红霞将号码存进手机后,没再多留,挥了挥手,只是跟何伟淡淡说了句“验收过了,后续按合同说的做维护,钱的事会有人跟你联系的”,便转身上车从容离开。
目送那辆奥迪车驶远,何伟才松了口长气,擦了擦额头的汗:
“李工,你差点吓死我了。胶水和苗子枯萎的事哪能这么去说。
还好张总没生气,不然这验收都不好过。”
不过嘴上虽是这么说着,但他想到刚才张红霞主动向李景要联系方式的事,看向李景的眼神里,还是多了几分羡慕和佩服。
第173章 请教
刚回学习,手机就响了,屏幕上显示“魏佳”的名字。
李景有些意外,接起电话,听筒里立马传来对方清亮又干脆的声音:“李景,你在学校吗?”
“刚好回来。”
“听说你这学期《园林植物学》《景观设计原理》都是年级第一。平时听说你总翘课,想不到成绩还能保持这么好。”
闻言,李景平和笑了笑:“魏佳姐你这消息够灵通的。”
“你拿年级第一的事在你们班都传遍了,我是代班,当然也听说了。”
随即,魏佳话锋一转,语气多了几分认真:“对了,我和班里同学组队参加了省花境设计比赛。后天交最终方案,总觉得差点意思,想请你帮忙把把关,你有时间吗?”
李景闻言挑了挑眉,之前魏佳就邀请过他一起参加比赛,被他拒绝,没想到最后对方不仅参加了比赛,还想让自己帮忙看看。
估计也是这次考试成绩的事,让对方对自己又高看了几分。
虽然魏佳成绩优异,却不刚愎自用,遇到拿不准的事,向来愿意听不同意见。
于是李景应下,约了下午在学院学生会活动室见面。
到了下午,推开活动室门时,魏佳正坐在桌边翻图纸,穿件简单的白色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高马尾垂在肩后,侧脸在窗外漏进来的阳光下,透着股利落的英气。
她对面坐着个男生,戴副黑框眼镜,手里攥着本厚厚的设计图册,看样子应该是和魏佳一起参赛的同学。
“来了?”
魏佳抬头看见李景,礼貌笑了笑,随手把图纸往旁边推了推,道:“这是张磊,我比赛队友。
张磊,李景不用我多介绍了吧,之前跟你提过的,大一这学期的专业课第一。”
李景朝张磊点头打招呼,目光却留意到张磊听到自己专业课第一时,眼神变了变,推眼镜的手在空中微顿,才不怎么自然地回了句“你好”。
张磊眼神里没什么笑意,反而飞快地扫了眼魏佳,又落回自己手里的图纸上,似乎不是特别开朗的性子。
“我们俩琢磨这方案一个多月了,改了三版。”
魏佳把桌上的图纸递过来,手指点在花境布局图上,眉头微蹙:“植物搭配、季相变化都考虑到了,但总觉得少了点记忆点,跟其他参赛作品比,不够亮眼。你帮着看看,问题出在哪?”
闻言,李景刚拿起图纸,就听见张磊的声音,带着点不同的意见:
“我觉得已经很完善了,植物选型兼顾了观赏性和本地气候适应性,布局也贴合比赛给的场地地形,没什么瑕疵,再改反而容易打乱整体逻辑。”
听到这话,李景抬眼正好撞见张磊的神色,虽然对方眼神盯着图纸,却没真的看进去,反而时不时瞟一眼魏佳,像是在等对方认同自己的话。
“比赛比的是‘出彩’,不是‘没瑕疵’。”
魏佳没看张磊,目光落在李景手里的图纸上,继续道:“李景,我知道你的专业不错,所以想麻烦你看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说不定能找到突破点。”
这话一出,李景明显看到张磊的脸色有些不高兴,握着笔的手紧了紧。
但张磊没再反驳,只是把目光落到其他地方。
魏佳凑到李景身边,手指点着图纸上的花境入口处,语气坦诚:“你看这里,我们原本想做对称式布局,突出仪式感,但总觉得有点呆板,你觉得换成自然式会不会好点?”
她说话时眼神专注,完全没注意到身后张磊的神色。
张磊看了眼魏佳和李景,镜片后的目光落在两人逐渐相近的背影上,面色变了变,显然对魏佳这副“虚心请教”的模样有些介意,只是没表露出来。
李景接过图纸,扫了两眼就看出了问题。
作为重生者,上辈子画了十几年园林设计图,这种学生作品的通病他再熟悉不过。
他没直接点破,而是委婉开口:“对称式其实没问题,但你们没考虑场地的实际使用场景。
比赛给的场地在社区公园,平时会有老人带小孩玩,花境边缘如果太陡,小孩容易摔倒;
而且这里选的丛生福禄考,虽然春天开花好看,但耐旱性差,社区浇水频率跟不上,后期维护会很麻烦。”
魏佳看着图纸沉默下来,眉头微蹙着思索。
她确实没考虑过“后期维护”和“用户安全”这些实际问题,之前满脑子都是“美观”和“创意”。
而旁边的张磊却忍不住开口,声音比刚才更闷:
“比赛主要看设计理念和观赏性,实际维护是后续的事,而且丛生福禄考的耐旱性我们查过资料,只要前期浇足定根水,问题不大。
至于安全问题,我们可以在边缘加个矮护栏,不用改布局。”
他说这话时,眼神都没看李景,反而是看向魏佳。
在他看来,自己做的生态分析和安全预案已经很周全,李景不过是个大一学弟,没必要揪着这些“细枝末节”否定方案。
李景早料到他们会不服,没再多说,从桌上抽了张白纸,拿起笔就画了起来。
魏佳见状,刚想劝“不用这么麻烦,说说思路就行”,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只见李景的笔速很快,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场地轮廓。
张磊凑过来看了两眼,眼神不由变了变。
李景画的调整方案,正是他们之前忽略的问题,而且改得自然,完全没破坏原本的设计框架。
李景没在细节上多耗,笔尖在白纸上飞快游走。
花境边缘的缓坡用细叶麦冬镶边,既解决了安全问题又显自然。
丛生福禄考换成金鸡菊,旁边补了几株紫花地丁,既保证耐旱性,又让色彩层次更丰富;还在花境中间留了条半米宽的碎石步道,标注“方便老人小孩穿行,增加互动性”。
他边画边解释,声音平稳:
“比赛主题是‘社区共享花境’,核心得是‘能用’不是只‘好看’。缓坡防磕碰,耐旱植物减维护,步道让居民能走进来,这样才贴合主题。你们原本的方案观赏性够,但少了点‘人气’。”
第174章 设计比赛
魏佳一开始还只是抱着“听听想法”的心态,越听越忍不住凑近。
李景说的“社区共享”,正好戳中了她之前觉得“差点意思”的地方,可她想了一个多月都没找到突破口,李景却几句话就点透了。
旁边的张磊更是变了脸色。
起初他盯着图纸,眉头皱得紧紧的,嘴角还抿着,明显带着不服。
可听到“耐旱植物减维护”时,他推眼镜的手顿了顿,眼神里多了几分意外。
等李景画出碎石步道,他忍不住往前挪了挪凳子,原本紧绷的肩膀也放松下来,开始认真盯着图纸沉思,连之前那点不满都没了。
李景画完放下笔,两张图纸摆在一起对比。
魏佳的方案精致却拘谨,李景的调整则在保留原框架的基础上,多了几分灵动和实用性,主题契合度也高了一大截。
“那个……”
张磊皱眉,突然开口,声音比之前大了点:
“金鸡菊和紫花地丁的花期衔接,你是怎么考虑的?难道不会出现春季花谢后,夏季没花看的断层?”
这是他最擅长的植物领域,之前没考虑到,此刻被李景点出问题后,反而生出他的胜负欲和探索欲。
李景刚要回答,魏佳已经抢先接过话:“我之前也担心过花期断层。李景,你这方案里是不是藏了补花的思路?”
李景点头,指着图纸标识解释道:“这里我标了‘混播二月兰与波斯菊’的补植区。
二月兰耐阴又耐寒,早春能跟着紫花地丁一起冒色,等金鸡菊五月盛花期过了,波斯菊正好在六月中下旬开起来,从春到秋能连出三季花。”
他说着,又从笔袋里抽出支铅笔,在碎石步道两侧添了几处小圆圈:
“而且这些位置打算种几丛丛生福禄考的矮化品种,不是完全换掉,而是当过渡色带。
它花期在四月,刚好能衔接紫花地丁的三月尾,等金鸡菊上来,它的淡紫能压一压明黄,免得色彩太跳。”
听完李景的解释,魏佳的眼神里逐渐浮现出诧异之色。
她知道李景专业课厉害,却没想到对方能把“主题、实用、植物”三者结合得这么好,她和张磊没注意到的细节全都考虑周全了。
随着李景提出了这个方案思路后,魏佳和张磊都被激发出了研究探讨的兴趣,开始你一句我一句的向李景继续提问。
而李景基本是有问必答,而且无论是什么问题都回答得非常完整具体,而不是说套话绕圈子。
这也使得魏佳和张磊都慢慢被李景的专业能力所折服。
三人一聊便忘了时间,等反应过来时,窗外已经黑透了。
魏佳合上图纸,长舒了一口气,对李景感谢道:“李景,今天真的多亏你,这方案算是彻底活了。”
说着,她脸色难得浮现出一抹满意和高兴:“晚上我请客,后街的那家水煮鱼听同学说不错。”
张磊也跟着点头,看向李景的眼神里再没了之前的不服,而是多了几分认可:“对,我们三个一起去吧,刚才你说的花期衔接,我还想再跟你聊聊。”
李景见两人诚恳,没再推辞,收拾好图纸便往后街走。
夜色里,张磊还在借着路灯灯光拿书本查金鸡菊的花期资料,魏佳则跟李景聊着后续细化方案的思路。
等到了饭店,魏佳点了不少菜。
水煮鱼的热气漫在桌上,魏佳边夹菜边跟李景聊比赛方案的细化思路,语气比之前轻松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