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风云:家父雷洛,香江新豪门 第155节

  “还有,我已经收到消息,和记国际主.席邱德尊已经联系金管局与财政司,想要英港府帮忙解决问题,避免和记解体。”

  “哦,知道英港府态度吗?”

  “了解过了,财政司和积极配合,帮助和记洋行渡过危机。”

  雷家港闻言眉头一皱,随后他打开系统,想要了解一下这到底什么事,对于和记危机时刻还有其它人融资的事他还真不知。

  他只知道和记抛售一部分产业出去套现,另外就是汇丰入主,之后就是李超人接手。

  而过程还有其它资金流入,他确实对这方面没了解过。

  1973年,和记因过度扩张,股灾与石油危机发生后,导致消化不良造成集团以下困境。

  一: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带来的影响:1973年香江本地股灾与石油危机几乎同时爆发,导致油价大幅上涨,引发了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

  西方国度经济增长停滞,市场需求疲软,这对严重依赖国际贸易的和记洋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外部挑战。

  同时以航运为核心产业的和记,石油危机带来全面财政危机,导致一发不可收拾。

  二:内部经营管理问题积累:和记洋行在前期快速扩张过程中,业务多元化但管理未能跟上。旗下业务涉及众多领域,包括贸易、航运、金融等,管理架构较为复杂,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导致运营效率低下、成本控制不佳等问题逐渐凸显。

  三……四……五……。

  雷家港一条条看去系统的记载,看到最后终于找到他想要的答案,他认真看去。

  八:英港府介入与重组:

  和记主.席求助英港府出手援助,鉴于和记洋行在香江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若其倒闭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对香江的金融和经济稳定造成严重冲击。

  英港府在财政司长夏鼎基的允许之下,决定介入帮助。

  相关部门通过相关金融机构向和记洋行提供了紧急贷款和资金支持,以缓解其短期资金压力,避免危机进一步蔓延。

  同时……。

  引入帮助外资进行重组: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和记洋行的问题,财政司推动其与外资合作进行重组。

  1973年11月20日,和记洋行在英港府的帮助之下,获得大英的“英之杰集团”等多家外资合作伙伴。通过股权置换、业务整合等方式对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进行了大规模重组。

  但和记内部自身问题严重,尽管有新的资金与外资支持,仍然无法解决和记根本问题。

  到了74年2月,大英“英之杰”集团召开发布会宣传,经公司评估核实,和记国际财政以及产业存在巨大问题,不符合公司融资条件,决定退出对和记洋行的融资,置换股权也作废。

  看到最后雷家港傻眼了,你妹……这玩法怎么这么眼熟?

  同时他也笑了……。

  因为“英之杰”集团的玩法不正是他前段时间玩“华懋置业”王德辉公司的手法一样吗?

  让他无奈的摇头。

  原来老六的不单止是自己,人家“英之杰”公司在74年就已经玩这些了,他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来自新世纪的人,没人懂他这种老六阴人的玩法。

  查到这些资料他也安心了,英港府所谓的介入援助不过就是做做样子罢了。

  “和记百佳零售与那些制造业那边谈得如何了?”雷家港问道。

  他知历史走向,所以安排海外投资公司的人早早注意这个消息,等和记一宣布,他立即派人过去谈收购这些产业。

  虽然这时候接手这些产业有些高,但不接手的话,就会被李超人有机可乘,他可不想以后他“惠康百货”还有零售对手。

  而且他能够拿下“百佳超市”到时候与“惠康百货”组合,整个香江超市行业就被他占领70%以上的市场。

  要是再把“屈臣氏”谈下,那么他就可以说垄断整个香江零售业了,其它零散的百货比如:郭家“永安百货”、外资“崇光百货”等等之类,威胁根本不大。

  “目前还在商谈中。”

  “是价格原因吗?”

  “价格是一部分,商谈过程中,和记代表多次询问我们公司背景,是米国哪个财团。”

  “没说我们是投资公司,拿下和记这些产业主要就是为了打开香江市场业务吗?”

  “有的,但对方不信。”

  “看来得海外建一个实业公司才行,不然不好办啊。”

  “行,继续谈吧,我也会想办法去让和记妥协的。”

  “对了,屈臣氏和记那边怎么回应?”雷家港再问。

  “屈臣氏和记并不打算出售,过度打听我担心和记就算要出售也会坐地起价。”

  雷家港点着头理解。

  “行吧,这些事再说。”

  “中电公司情况如何?”

  “中电公司股价也在跳水般下跌,市场也有不少卖盘抛出,不过毕竟是百年品牌,而且还是香江民生事业,目前虽然股价大跌,可没造成恐慌性。”

  雷家港闻言沉默起来。

  “那我们给他制造恐慌。”

  “找专业权威的人士去登报发报道,就说中东事件短期内绝对无法解决,期间会对全球哪些产业影响重大,同时对香江又有哪些产业严重影响。”

  “记住,报道内容我要让人易懂明解,隐晦指明对中电影响很大,制造恐慌性,但又不能让人知道是刻意针对的。”

  “可以在报道带上其它受石油影响的产业一同指出。”

  “你明白我意思吗?”

  “我明白的老板。”

  “行,这事越快安排越好。”

  “好的。”

  招式不怕旧,最紧要实用。

  经历过现代化社会洗礼的雷家港,非常明白制造恐慌以及谣言带来的伤害与重要性。

  媒体力量是什么?

  在新时代被称为:“无冕之王”的存在,而无冕之王在旧时,可是用来形容君王这些人物的,可见媒体影响到底有多大。

  反正很多时候就算事情不是真实,但通过制造、可以捏传等,都会变成真的一样。

  反正事情一传出,那么肯定就会放大影响,对中电造成打击肯定是必然的事。

  而雷家港就是要通过媒体力量去无限放大流言,借着这个势头去造成中电恐慌性事件发生,如此一来,他才能够有更大可能将“中电集团”拿下。

  没办法,“港灯”还得等几年才能下手,他可不想等这么久。

  反正现在有契机对中电下手,如果他不把握机会,以后想要再拿下中电可就没有机会了。

  而且雷家港也不得不承认,嘉道理家族不愧是犹太人,对家族生意保护得很好,几乎没有任何破绽露出,让人有机可乘。

  就算一直以“稳”发展的“太古集团”经营模式,也远远不及嘉道理家族将产业捉得牢,这就是犹太人经商的可怕。

  “对了,王德辉那边最近怎么样了,有什么情况吗?”雷家港想起这家伙,好奇的问。

  “华懋置业以及王德辉都已经被英港府相关部门列入黑名单,银行系统也对他实施限制。”

  “而王德辉与周锡年也已经闹翻,原因是在最后时刻,周锡年将他卖掉,置身事外让自己不受牵连,因此闹翻。”

  “哈哈哈……。”

  “好一出狗咬狗啊。”

  如此看来,王德辉已经不成气候,之后他就等机会,等周锡年成为“华人银行”董事长后,拿他就会出手去针对他。

  对于王德辉也好,周锡年也罢,既然他们敢背后给他来一枪,那么他绝对不会让他们好过的,说来说情也不行。

  “行,另外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需要你去做。”

  “老板你吩咐。”

  “让海外投资公司的人放出消息,让小鬼子当局,知道我们有大量石油,引起他们注意。”

  “记住,一旦接到小鬼子那边的联系,要以海外公司名义去谈,同时这次谈判价格底价在15美刀一桶,同时必须得到鬼子当局友好的关系。”

  “老板,这友好关系是什么意思?”周若娴有些不明的问。

  “为集团以后打开那边渠道的关系,意思就是不一定要得到他们承诺,但要和那边当局有实权的人搞好关系。”

  说到这里,雷家港突然想到什么,但避免出错,他还是打开系统去查看确认。

  查清楚后,他淡淡一笑。

  “计划有变,先用外资公司名义让人将消息直接传给鬼子内阁四木武夫部长知道,到时候我会以石油与他达成友好关系,像现在我们和英港府一哥薛畿辅这样的关系,明白吗?”

  “好的老板。”

  因为雷家港突然想到74年发生石油危机,引发小国鬼那边经济、工业等大危机之余,也引发那边内部派系之争,导致整个内阁大洗牌大换血事情发生。

  而雷家港想到,既然他想要搞好鬼子国那边关系,那么肯定要找打赢派系的人合作。

  四木武夫正是大洗牌上位者,当选鬼子相位,而内阁所有成员也会是他的人。

  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道理他当然明白,如果这时候雷家港通过石油将他提前推上位,那么得到的好处自然无法想象。

  要知道鬼子国可是非常排外的,以后他想要过去那边做生意,背后没有人支持的话,那么他想要发展强大根本不可能。

  别说鬼子国了,这个年代任何一个地区都是一样。

  因此他得打好那边基础。

  就在这时候……。

  铃铃铃!!!

  一哥薛畿辅电话又找他。

  雷家港听到又是他,头都大了,这家伙这几日一直都在催问他,什么时候和大英交易石油,生怕大英会在其它地方得到石油,从而让他失去升值机会。

  他倒是想得很好。

  用他石油去为自己事业铺路,他当然不会在乎价格。

  但石油是雷家港的,将薛畿辅扶起来确实很重要,但也不能让他吃亏低价出售石油啊。

  “Hello,薛畿辅先生,你找我?”雷家港问去他。

  “雷,目前油价已经接近12美刀一桶了,你还没有打算联系大英那边吗?”电话刚接通,薛畿辅就迫不及待问他。

  雷家港再次坚定回道:“薛畿辅先生,你要沉得住气,你忘记雪中送炭的故事了吗?”

  “记住,你想要自己利用最大化,又想赚钱与获得其它好处的同时,一定要在别人最危急、最需要时候出手才最合适。”

  “这件事情我有分寸的,不会让你错失机会,信我。”

  “可是雷……。”

  “薛畿辅先生,我做事一向有计划与分寸,你还信我不过?”

  见雷家港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薛畿辅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确实,认识雷家港这么久,还真没有让他失望过。

  他就是心急如火而已。

首节 上一节 155/2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