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形象些,我们期待的未来,是机器人既能完成‘鲁智深绣花’那般需要精细操作与耐心的任务,也能胜任‘林黛玉倒拔垂杨柳’那样看似超出其设计范畴的挑战。
因此,在AI与软件系统层面,彼岸有信心,更有能力提供全面且强大的支持。”
陈默一番话说的一众年轻人眼睛发亮,击掌相庆。
“那太好了,默总!这样的合作无疑会极大加速我们的研发进程!”王兴兴闻言,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默总,牛逼啊!”、“卧槽,这些关键链路打通,后续玩法那大了去了.”
这个话题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在座这些平日里或许是“I人”的年轻技术骨干,瞬间集体切换为“E人”模式,气氛空前热烈。
他们群策群力,思维的火花借助酒精的助燃激烈碰撞,讨论的内容也从基础民生应用迅速升级。
从无人机搭载智能导弹系统,到机器狗身背加特林进行战术协同,再到单兵外骨骼装甲的能源与机动性优化,甚至无人战机配备几架僚机一气化三清都出来了
可以说是天马行空,无所不包。
在这些充满激情与创造力的年轻人口中,这些原本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未来场景,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被一步步拆解、分析、论证,俨然成为了值得追求并可能实现的技术目标。
如果不是场合不合适,他们现在就想回到各自公司干事业.
陈默听着听着汗就下来了,果然人以类聚,一帮技术狂热者,而且还都是男人,几杯酒下肚,估计再让这些技术宅聊下去,马斯克还想上火星,估计火星都能给炸了
他在心中暗自记下一笔:等过两年,看看这些构想哪些能够开花结果。
如果真有那天,届时他不介意与相关部门沟通,提供下技术支持与合作,毕竟网络安全和政商系统层面的合作已经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说不定在未来的某次阅兵式上,真的会出现我们自己的无人机与机器人方阵呢?
想到这里,陈默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画面:一排排装备精良、造型硬核类似高达那样的机器战甲,迈着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正步,通过广场。
那震撼的场景经媒体传遍世界,其带来的威慑力,恐怕真能“吓也吓死那帮人”。
虽说陈默自己也是技术出身,但脱离具体研发一线已久,如今他更擅长的是宏观方向的把控、重大决策的拍板以及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在大方向上他能跟上思路,但到具体的技术细节上,已经力不从心了。
但这并不妨碍他欣赏并从他们身上看到那种属于顶尖技术人的纯粹特质——对未知的好奇,对极限的挑战,以及对创造未来的无限热情。
他看着眼前这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尽管他们年龄相差无几,但就心态而言,陈默更像是一位过来人和见证者,欣慰地看着一群极具潜力的后辈,热烈地讨论着、规划着那个终将属于他们的未来。
可不一会儿,众人的话题便转向了春节档正热映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因为刚才聊的外骨骼装甲影片里就有。
这部影片中出现的各类载具、装备与技术设定,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具备相当扎实的现实依据,顿时引起了在场这些技术背景浓厚之人的强烈兴趣。
“说起来,《流浪地球》可是彼岸参与投资的,你们别问我啊,”汪滔笑着朝陈默的方向努了努嘴,“呐,正主就在那儿呢。”
众人的目光瞬间齐刷刷地再次聚焦到陈默身上,眼中充满了好奇与探询。
陈默见状,想了想:“你们刚才聊的外骨骼装甲,你们别看穿着轻松,每套起码有80斤,而且造价不便宜,每套装甲的定制费用大概40万美元。
我没记错的话当时一口气定了十套,后面剧组追没追加我就不知道了.”
40万美元一套,十套就是4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两千五百多万——而这还仅仅是众多道具中的一部分。
这个数字让在座不少人暗暗咋舌。
就连汪滔也忍不住追问了一个大家都好奇的问题:“那这部电影总投资大概多少?”
“这个嘛……”陈默轻轻挠了挠头,“5个亿是有的,具体数额都是陈彤在负责,我没太细问。要不是你们今天提起,我都快忘记它已经上映了。”
“5个亿?那票房得20亿才能回本啊!国内票房过20亿的片子才几部?”
“默总,您当初就不担心赔本吗?”
第990章 你们的项目,我陈默投了!
“赔?”
陈默闻言飒然一笑,“你们可能不了解,郭帆导演虽然此前经验不算丰富,但他是个极具天赋又肯钻研的人。
再加上刘慈欣亲自监制、徐工集团全程技术支持、国内外顶级特效团队加持、金牌编剧团队把关——这么BUFF叠加在一起,没有理由不成功。”
他语气从容,继续道:“当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即便真的失败了又如何?收集反馈、复盘分析、解决问题,这个流程我们一直在践行。
一次不成,就再来一次,总会有成功的那天。”
众人闻言,纷纷若有所思地点头。
随后陈默不介意透露了一些幕后花絮,
陈默也不介意多分享些幕后花絮:“我记得拍摄进行到三分之一时,郭帆导演通过我联系了徐州重工,获得了专业的技术支持。
后来还特地组织了一批军事和科学领域的专家参与论证。所以影片中无论是行星发动机、重型工程机械,还是空间站的设计,都经过了相对严谨的推敲……”
他顿了顿,补充道:“再加上国内外数十家顶尖特效团队的合力打磨,才最终呈现出银幕上的效果。你们都去看了吗?感觉如何?”
问完这句话,陈默才发现,除了他自己之外,在场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已观影。
其实这群技术出身的创业者平时并不热衷看电影,总觉得有那时间不如多钻研技术来得实在。
但这次,正是因为听闻《流浪地球》被广大影迷誉为“华夏首部硬科幻”、“国产科幻片里程碑”,才纷纷慕名走进影院,结果观影体验远超预期,大呼过瘾。
随后,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交流起观后感
听完反馈,陈默笑的很是豪迈,举起酒杯,“连你们这些硬核观众都说好,那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退一万步来讲,区区5个亿,我赔得起!”
今晚这顿饭,某种意义上成了汪滔精心安排的一场“群面”。
陈默清楚他的意图——投资这些高新企业,就像一场高回报、长周期、高风险的科技远征。
不到终点,谁也不敢断言结果。
大疆虽能作为孵化引擎推动一程,却难护航全程。
汪滔之所以组这个局,正是因为他清楚,自己正是那个能陪跑到最后的人。
彼岸不仅拥有充沛的现金流,更秉持长期主义理念,不会为短期回报牺牲战略定力。
散席前,陈默对这群与他年龄差不了几岁的年轻创业者们说道:
“刚才聊下来,我对大家的业务确实很感兴趣。
但彼岸创投自有一套完整的调研与背调流程,我能做的,是给你们一个入场的机会。
至于最终能不能成——我说的不算,你们的产品和技术说的才算。”
“谢谢默总!”
回到酒店,陈默将初步意向转达给投资负责人吴旦,后续自有专业团队对接。
他之所以爽快应下,并非因为几杯酒下肚,或是看在谁的情面。
而是彼岸的投资逻辑本就追求多元布局——不只是为了盈利,更是为了造风。
其实他最擅长的不是让一头头猪去抢占风口,而是创造风口,看着它们扶摇直上。
从战略布局来讲,早期的投资能在技术爆发前卡住关键位置,一旦被投企业成为行业巨头,您将享有巨大的技术红利和生态影响力,甚至能参与制定行业标准。
从生态协同来论,彼岸投资机器人公司,其技术(如AI视觉、传感器融合)可以反哺彼岸的自动驾驶、智能制造等核心业务。
这相当于用外部投资为内部研发安装了“多个引擎”和“外部大脑”。
而且可以建立一个覆盖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才雷达网”。
同时还能获得最前沿的技术趋势、市场动向的一手信息,这是任何商业情报机构和合作都无法替代的价值。
最后再算利润,这些高科技企业一旦技术突破或商业模式得到验证,其估值会呈指数级增长,投资可能获得成百上千倍的回报,这是传统行业无法比拟的。
这些好处,他陈默能看到,同在深圳的老任和小马这种级别的人来说也都能看到,但为什么他们不投呢?
一是这些企业规模太小,对方随随便便复刻感觉就能搞定,就像当初坊间传闻还未发迹的小马哥想要把QQ数百万卖给张朝阳,后者嫌贵,这点软件,随便找技术团队分分钟就能研发出一款,根本没必要.
二是投资失败的风险太高,高科技研发“九死一生”,成功概率,不比买彩票中大奖高多少。
技术路径有太多因素导致走错,实验室成果无法工程化、量产,或很快被更优的技术颠覆,投资可能血本无归。
而且从研发到商业化盈利,周期极长,一般以5年为一个迭代周期,期间需要持续投入巨资,对投资方的现金流和耐心是巨大考验。
就算最终科技成果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落地,没有足够大或愿意付费的市场买单,或者全球巨头和资本都在布局,竞争激烈,导致商业闭环无法形成。
这些都是令所有投资人对科技新兴领域投鼠忌器的原因。
但陈默清楚,随着外挂将要到期,为了赢得下一个时代,这就要求他必须拥有超越寻常的眼光、耐心与战略定力。
如今的彼岸创投财大气粗,行事风格犹如一位“海王”,在国内外物色看得上眼的“对象”。
有合适的,便“春风一度”,留下一笔资金;
有潜力的,便保持联系;没有潜力的,就当是一场你情我愿的萍水相逢。
为此,彼岸创投数千人规模的投资团队在世界各地活跃着、忙碌着、物色着、跟进观察着
陈默抓大放小,只看重两块:一是筛选机制,二是财务审计。
所幸这些年前有周受资栽树,后有吴旦操盘,彼岸创投发展得稳中有进,颇有几分“重剑无锋”的态势,令他颇为满意。
若不看报表,陈默甚至不清楚这些年他们为彼岸撒下了多少种子。投资范围锁定在与彼岸主业相关的衍生行业,每年投资案例数百家,年投资额超千亿。
即便这些投资最终失败,陈默把这些看作‘垫刀’,失败多次,总有一次会成功,而且即便失败积攒下的技术积累与经验,终有重开之日。
而彼岸所付出的,无非是时间与资金。
时间陈默有的是耐心,而资金,他就更有了,换句人话就是“哥们不差钱儿!”
如今彼岸每年都会留出雷打不动的两千亿现金,这还是扣除集团运营支出、科研投入与投资等项目之后的净结余。
不少高管曾疑惑,为何集团要留这么多现金,即便是之前他提出的预留一年员工工资,也用不了这么多。
只有陈默清楚,这是他为未来几年预留的“战略储备金”。
陈默感觉自己现在就像在玩一局大航海游戏。
上半场,他操控名为“彼岸”的小舢板,开全图、搜刮资源、积攒家底,一步步打怪升级,终打造出一支战斗力惊人的航母舰队。
进入下半场,面对一片充满战争迷雾的全新地图,彼岸将凭借上半场积攒的殷实家底,以资本为燃料,以战略为罗盘,向未知领域驶去。
他有信心这注定是一次足以载入史册的伟大航行
第991章 未来科技岛
抵达深圳后,陈默的行程紧凑而高效。
他先后走访了顺丰与腾讯,与王卫就智慧物流的深度协同交换了意见,又同小马哥在腾讯总部进行了一场闭门会谈。
会谈中,两人就近期对岸的政策变动交换了看法,同时对彼岸与腾讯的合作关系在媒体、游戏、社交等诸多共通领域进行了新一轮的深化布局。
特别是在微信与QQ两大社交平台就提高用户体验的方面,双方达成了重要共识。
现如今社交软件格局已定,微信QQ整体呈七三开的趋势,将在保持各自独立运营的前提下,实现一定程度的融合,真正做到互取所需、共生共荣。
接下来就是陈默此次出行的最后一站,数年前斥资数百亿投资的“未来科技岛”。
大年初六,深圳街头还弥漫着春节的慵懒气息。
当市里领导听闻陈默要去大铲湾视察“未来科技岛”建设情况的消息时,立刻亲自组织了一支精干的陪同队伍春节加班奔赴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