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怨声载道,美团被迫追加补偿——免单之外,再赔等额消费券。
当天晚上,某团官方丧事喜办高调宣布单日订单突破5000万,创下历史新高。
而彼时,京城某处,一支技术分队与舆论引导小组已悄然收队。
饿了么则借势转移战场,集中火力攻向上游:以真金白银补贴商户,签独家合作,在上游攻城拔寨。
一日之后,数据汇总,张旭豪发现对方一个致命漏洞:
那就是虽说前段时间补贴大战,对外的口号是饿了么百亿、美团三百亿。
要知道他们饿了么百亿可是真金白银实打实的真福利,换句话说,完全就是掏出额外的资金让利于民,而商家由于销量暴增,收入也会大大增加。
这属于彼岸式一贯的赔钱换市场的策略。
但现在据他掌握的情况来看,某团可不是这样补贴的,对方是平台和商家的补贴五五开,比如沪上大妈一杯奶茶20元,用户0元购是怎么来的呢?
平台掏一半,商户出一半,商家和骑手完全成纯牛马,收入跟销量完全失衡。
这么一来,美其名曰三百亿,首先在金额上打一个问号,毕竟牛逼谁都能吹,具体多少亿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这属于资本贪婪的劣根性。
怪不得短短一天签约独家的商户就超出他们的预期。
晚上9点多,张旭豪刚在楼下大厅显露身影,就被守侯在侧的记者围住,
“张总,传闻饿了么总部将要搬离沪市,是否属实?”
搬家?张旭豪微微一怔,随即意识到京城的舆论配合已经启动。
脸上浮起一抹难以捉摸的微笑,他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留下一句:
“一切皆有可能。”
而后翩然离去。
留下一群脑补出一幕跌宕大戏的记者们。
当晚,多家媒体相继爆料:
“饿了么总部或于年内迁离沪市,CEO张旭豪未直接否认。”
“据有关内部人员透露,饿了么将缩减在沪的规模,此举疑似回应饿了么在沪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彼岸VS阿里,沪市争夺战,阿里胜!”
消息传出,某些场合的气氛悄然转变:
“我们是不是处理的过于激进了?”
“谁能想到张旭豪罔顾大局,如此冲动?竟然打算搬总部,有搬家的这笔费用动动脑子是不是也能解决问题。”
“背后肯定是陈默的主意,张旭豪家在沪市,他可没这个魄力下这个决定。”
“饿了么年营收几百亿,纳税数十亿,上万就业岗位.这一走,肯定是去京城。此消彼长,我们亏的不只是面子。”
“那怎么说?”
“赶紧联系对方,好好聊一下.”
有人冷声打断:“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天要下雨,娘要家人,随它去。
我们沪市可是国际经济中心,一个小小的饿了么罢了,不是还有一家特斯拉么,再说,美团已经承诺加大在沪投资。”
另一人沉吟片刻,最终附和:
“没有万全之策,既然选了,就贯彻到底。
把特斯拉的消息放出去,正好预热,冲一冲舆论。”
“附议。”
第942章 阴阳稿件 执剑二期
9月12日,特斯拉与沪市管委会、临港集团正式签署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以9.73亿元人民币的底价拿下临港工业用地。
消息一出,迅速被财经和科技媒体跟进报道,更多细节浮出水面:为缓解特斯拉资金压力,沪市多家本地银行联合提供总额100亿元人民币(约14亿美元)的低息贷款。
更引人注目的是,此次合作获官媒及央视高调报道,被誉为“华夏扩大开放政策的具体实践”,盛赞其体现了“华夏速度”与“沪市服务”的标杆意义。
《财经》杂志、虎嗅、36氪、第一财经等进行了深度分析。
《“鲶鱼”特斯拉》、《特斯拉国产化:狼真的来了》、《500亿特斯拉超级工厂背后的底气》。
文章分析称“这是一次主动的战略开放,以市场换技术、换产业链升级,意图复制iPhone产业链带动华夏手机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
它加速了全球汽车产业的重心向华夏转移,并宣告了电动汽车时代竞争的全面升级。”
《特斯拉总裁马斯克在沪市签约完毕的发布会上尬舞》
陈默注视着这一切,嘴角掠过一丝冷意。
他再清楚不过——这是有人借特斯拉的落地,在向他隔空“上眼药”。
没想到特斯拉会在这种情况下完成历史既定的轨迹。
也罢,眼下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待了结这一局,他自会调转枪口,让那位“外国马”领教一下,什么才是华夏式的商战。
他转身,目光落在那面写满彼岸业务板块的白板。
彼岸集团的业务近半被打上了勾——媒体监管收紧、饿了么被整改、新游戏版号受阻、微信数据审查重启.
其实这些业务没有被一棍子拍死,都留了几分余地。
陈默从这些反馈回来的信息中,隐隐看出背后蕴藏的态度和力度。
这是一次意味深长的警告!
一切动作仿佛都在传递一个信息:在蚂蚁冲刺上市的这段关键期,彼岸最好保持低调。
既然如此,如他们所愿。
彼岸近期全线收缩,明面上配合所有指令,只在暗处布下另一些棋子:舆论的悄然渗透、饿了么的资源置换、网络攻防中冷不丁一击.
但这些,都只是预热和铺陈。
陈默非常清楚,真正的博弈不在阿里与彼岸之间,而在于它们背后所代表的两种声音、两条路线。
经过这一系列事情,他认清了对方恐怖的能量,甚至连京城都没能保得住彼岸,或者说这已经是努力后的结果。
现如今表面上看对方势大,但陈默清楚这些都是暂时的,一切需要最终的一锤定音,方才作数。
经过这段时间的复盘和总结,陈默意识到此前自己所提出的建议之所以无力,因为上面的信息源和层级要比彼岸高得多。
即便他作为重生者,也不过从某一层面缩短信息鸿沟的差距罢了。
这几天陈默小部分精力放在各业务的应对,大部分则是分析利弊——站在更高层级的角度,进行分析。
这几天,他投入大部分精力与“天机阁”智囊团反复推演,终于看清:
这一切的本质,是一场更高维度的二选一。
蚂蚁能否成功上市,将决定高层最终选择扶持阿里,还是彼岸。
若蚂蚁上市成功,数万亿利益将被少数群体瓜分,之后他们的目标将逐步从蚂蚁蔓延至阿里,再到彼岸.
彼岸后续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压制,甚至存在被替代的风险。
这将不仅是互联网行业的转折,更将是整体经济格局的洗牌。
届时,他陈默纵有“武穆之才”,也难抗“十二金牌”。
但如果蚂蚁上市失败,后续收归国有,届时彼岸承诺可以划清界限,让出这块市场,不去染指。
彼岸将成为互联网主流,彼岸模式也将继续趁此大势在华夏大地铺陈开来,在如今正向陷入内卷的大环境下,打响反内卷第一枪。
所以当前最关键的是,在决策最终落定前,让上面清晰看到彼岸所具备的能量与影响力,已经大到能影响两者之间的利弊关系。
接下来就是如何加重己方‘筹码’,陈默终于为“执剑计划”二期,找到了最佳的“试爆”时机。
一天后,天机阁呈上为他准备的演讲稿。
陈默审阅无误,发给达沃斯论坛组委会那边。
但他随后取出一部不常用的卫星电话,拨了出去:
“喂能帮我约见一下.?”
“15分钟不够,我需要半小时。”
“严重程度?影响华夏经济后续的走势和格局,这个理由够吗?”
“.好,我等消息。”
挂断电话,他铺开稿纸,开始撰写这次论坛发言真正的底稿。
既然演员都能有阴阳合同,那他弄一份阴阳稿子也很合理吧。
一小时后,卫星电话再次响起。
“明早7点是吗.明白,我会尽量言简意赅,让你费心了。”
放下电话,他继续伏案书写稿子。
写完稿子,打明天见面的腹稿,将真正要表达的内容、要执行的计划,全部压缩进三十分钟里。
一切准备就绪,已是凌晨。
明天早晨,或许将是他和彼岸最重要的一次谈话。
有些事能让天机阁代劳,能让下面的团队去做,但关键的关卡还需要他自己来闯。
闯过去,前方一片坦途;
闯不过去,无非提高难度,大不了玉石俱焚罢了!
凌晨一点多,彼岸科技园主楼顶层的灯光熄灭。
陈默没有回家,他调转椅背,单手托腮就这么静静地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
这一夜,他想了很久.
破晓时分,天光微亮。
陈默毫无困意,反而精神高度凝聚,甚至带点无厘头的亢奋——“萨达姆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4:58,他在旁边休息室简单洗了个澡,从零食柜简单吃点垫了垫肚子。
5:30,他穿戴整齐,在镜子前默默说了句,“陈默,你是世界上最牛逼的男人!”随后拿起文件袋,打电话给司机:“老莫,备车。”
5:37,一辆黑色奔驰驶出科技园,一路畅通无阻,疾驰向市中心。
6:30,抵达目的地后,陈默上交手机,独自在会客室安静等待。
6:55,他在秘书引导下走进一间素净却庄重的房间。
7:46,陈默面无表情地走出大楼。
返程途中,陈默坐在后座回想刚才会面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