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0:我教雷总造手机 第817节

  反正就像说要捐一亿美元作军费支援一场还没发生的战争,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先吹出去再说。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他真捐又如何,靠流量赚来的钱早就远远超过当初吹出去的牛逼。

  如果战争没发生,自然也就相安无事。

  就像如果特斯拉将来真的陷入困境、濒临破产,那些协议条款也不过形同废纸。

  这次出访出乎意料地顺利,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对方还需要走一些申请审批流程还是比较繁杂的。

  预计八月双方就能正式签约,明年初开始建厂造车!

  到那时,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他全都要掌握手中!

  马斯克胸中野心燃烧,问鼎全球首富似乎不再遥远。

  但他并不知道,就在华尔街资本暗中围剿小米、他自己也将目光投向东方之际,

  遥远的东方,也有人正在酝酿一场针对他的——

  “截胡”行动……

  4月中旬,沪市,彼岸科技分公司的一间会议室内,坐着三位气质迥然不同的人:

  蔚来汽车的李斌、小鹏汽车的何小鹏、理想汽车的李想。

  此时的“蔚小理”尚未成长为日后的行业巨头。

  他们齐聚于此,是因为背后共同的金主——彼岸科技。

  过去两年间,彼岸联合腾讯、百度、顺为资本等,已向这三家企业投入了数十亿资金。

  蔚来汽车当时在国内处于明显领先地位。

  其首款量产车ES8已于去年12月16日上市并开启预订,计划于当年上半年启动首批交付,成为“蔚小理”中最早实现量产落地的品牌。

  因此在去年11月,蔚来完成由彼岸与腾讯领投的超10亿美元D轮融资,估值逼近50亿美元,总融资额超过20亿美元,高居国内新势力之首,并计划在年底前推进上市。

  相较而言小鹏汽车发展稍晚,首款量产车型G3已于去年10月实现小批量下线(约数百台),但主要用于内部测试和用户体验,并未大规模对公众交付。

  大规模交付计划定在今年年底,由于更加注重自主研发,特别是自动驾驶技术,并且采用相对更务实的互联网科技风格的打法,1月末得到了彼岸联合百度领投的B轮融资,总额22亿元人民币。

  尽管当时阿里也曾竞逐投资,但因何小鹏与雷军私交甚笃,最终选择了彼岸与顺为。

  截至目前,小鹏汽车累计融资额超过50亿元人民币(约合8亿美元),估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而理想汽车的发展路径最为独特,李想其最初规划了两款产品:一款小型SEV(低速电动车)和一款大型SUV。

  由于SEV政策不明朗,李想果断暂停了SEV项目,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首款增程式电动SUV的研发上。

  这种独树一帜地坚持增程式电动的技术路线,以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很快引来了陈默的关注。

  最终彼岸带着百度、经纬华夏、首钢基金,几家一共投了30亿,其中彼岸一家就出了一半,主打一个财大气粗,不差钱。

  会议室门打开,三人见到来人立即起身,连一向脾气偏硬的李想也格外恭敬地问候:“陈总.”

  陈默摆手示意,“不用客气,都坐。”

  三人刚落座,听到陈默开口说的第一句话,顿时就坐不住了

  “沪市一块约1000亩的工业用地,你们感不感兴趣?”

  蔚来本身总部就在沪市,李斌一听蹭地一下站起身来,嘴里吐出了一个地址。

  见陈默点头,他兴奋地一拍桌子:“太感兴趣了!之前我找过有关部门,他们根本没搭理我,这下有陈总出面,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由于小鹏总部在广州,理想的总部在常州(就是现在踢个苏超快把笔画输没得那个棍州),何小鹏与李想对该地块并不熟悉具体情况。

  李斌见状赶紧给他们言简意赅地科普了一下。

  该地块位于自贸区临港片区,占地约80万平方米,左侧毗邻三一重工,不远处是上汽集团,地理位置极佳。

  “.我之前听说,特斯拉好像也正在这边洽谈,难道我们.”说到这儿,李斌突然意识到什么。

  “你猜得不错,”陈默接话,“这也是我叫你们三家一起来的原因。先征求你们意见,能否组成‘华夏新势力汽车联盟’,联合竞标。之后的事,我才方便推进。”

  三人都清楚,该地块是为世界级汽车工厂量身打造的,具备完善的规划、基础设施(如港口、物流)与政策配套。

  如果他们三家联合拿下它,就意味着一次性解决了建厂过程中最棘手的选址、环评、审批等难题,节省至少2-3年时间,产能问题迎刃而解。

  单凭任何一家,规模都显不足;三家合力仍稍显薄弱,这就需要实力雄厚的大股东牵头运作。而陈默作为万亿科技帝国的掌门人,拥有顶级的资本话语权、舆论影响力与政治议价能力。

  既由他主动提出再合适不过,三人几乎毫不犹豫,当场达成一致,组建起一个强大的“本土联盟”.

  在敲定相关前期准备事宜后,陈默开始让他和蔚小理的团队开始准备接下来谈判的相关材料。

  做任何事都需要有同理心,陈默分别让京城的天机阁智囊团协助,分别站在特斯拉和当地进行过分析利弊。

  特斯拉被誉为新能源汽车界的“苹果”,虽陷危机,但凭借SpaceX的成功和已交付的Model S,其技术实力有目共睹。

  彼岸科技园的地库中,至今仍停着陈默早前购买的两辆特斯拉。

  马斯克需要华夏的市场更需要华夏极具性价比劳动力提供的工厂和产能。

  切换到当地的视角,则是希望引入特斯拉这家科技企业,通过“鲶鱼效应”,倒逼国内供应链提升技术、质量和效率,从而激活整个华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而且近距离学习世界领先的制造管理经验,并共同培育和做大华夏新能源汽车市场。

  这是一个“用市场换竞争、换进步”的阳谋。

  也是符合过往华夏弯道超车的一贯方式。

  沪市引入特斯拉,意在打造世界级的汽车制造中心,从而带动就业、税收和整个区域的产业升级。

  就像郑州引入富士康的效果一样。

  这些人以为他们引来的是一条鲶鱼,但陈默知道其实这是一头饿狼。

  陈默的目的很明确:将特斯拉完全挡在外面难度非常大,而且并不现实,但要尽最大可能拖延其在华落地的时间。

  只要能拖上一年,特斯拉就可能濒临破产,从而断了SpaceX的‘粮草’,说不定能影响更多的事情。

  集结“蔚小理”只是第一步。

  随后,陈默陆续拜访上汽、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国内车企与供应链龙头,痛陈利害。

  有了“蔚小理”先行加盟,宁德时代此前也获彼岸投资,陈默与曾毓群有过数面之缘。

  尽管与比亚迪王传福、上汽陈虹不算熟悉,但大家对外态度一致,表示支持。

  一周后,在彼岸牵头下,这些企业联合组建“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形成一股足以与特斯拉抗衡的本土新势力。

  陈默在海外的布局同样没闲着,他给周受资打了一通电话,

  “此前从三星那边赚来的那些资金,有多少?”

  “82.3亿美元!”

  “零头留下,你1亿,剩下1.3亿给下面的团队,然后再从之前池子里凑个整,按照之前套路,百亿美元做空特斯拉,打压其股价。”

  “什么时候?”

  “现在,咱们给马斯克上点强度,来一点终极压力测试!”

  “收到,保证完成任务,打的特斯拉妈都不认识!”

第921章 沸腾的蚂蚁

  第二天,多家外媒突然发难,大肆渲染 Model 3周产 5000辆的目标已成泡影,更质疑其生产数据存在造假嫌疑。

  报道中反复强调特斯拉每分钟超 6500美元的“烧钱”速度,预言其若无法实现正现金流,必将启动新一轮紧急融资,导致股权大幅稀释。

  在媒体负面舆论的狂轰滥炸下,特斯拉股价剧烈震荡下行,单日跌幅突破 12%,创下两位数暴跌纪录。

  随后几日,股价持续跌破关键支撑位,触发程序化交易卖出指令与散户恐慌性抛售,形成“下跌-抛售-再下跌”的恶性循环。

  本就承压的股价遭遇海量空单袭击,上演断崖式暴跌。

  股价暴跌与市场信心崩塌,令特斯拉通过增发股票融资的路径彻底阻断。

  马斯克在推特上激烈回击,甚至爆粗口怒斥空头机构为“强盗土匪”,但此举反被解读为黔驴技穷,导致股价雪上加霜。

  短短一周内,特斯拉市值蒸发约 83亿美元,从 500亿骤降至 400亿出头,六分之一的市值化为乌有。

  国内外媒体密集报道特斯拉巨额亏损、产能跳票、股价崩盘等负面新闻,将其塑造为“高风险、不稳定”的典型企业。

  眼看时机成熟,陈默怀揣《关于发展华夏自主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战略规划》,率领本土新势力十余人代表团,前往相关部门商谈建厂合作事宜。

  然而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双方的谈判陷入僵局,进展缓慢。

  即便陈默提出“以市场换技术”的传统模式已过时,应转向“以市场育技术”的新范式——将核心市场资源留给与华夏深度绑定的“本土力量”,而非可能形成技术黑洞与利润外流的海外巨头。

  甚至质疑特斯拉自动驾驶的数据安全隐患可能危及国家信息安全

  对方却始终在打太极,话里话外通过万金油话术“再研究研究”、“再讨论讨论”、“需要跟其他部门沟通”等进行回应。

  态度不能说不客气,但陈默隐隐察觉出对方的敷衍和傲慢,要知道在京城可没人敢这么对待他。

  最终双方表面约定“后续再谈”,实则不欢而散。

  不过谈判并非全无收获:尽管特斯拉合作地块未松口,陈默仍为“蔚小理”争取到更优厚的本地补贴、贷款与土地资源,作为安慰性补偿。

  此番努力虽未达成全部目标,却让陈默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结下善缘,积累了深厚人脉。

  新成立的产业联盟也可以形成创新合作模式:彼岸提供智能技术(AI、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与资金,传统车企输出制造能力与供应链,电池企业负责三电技术。

  而“蔚小理”的发展被陈默视为“养蛊式”探索——在协作中保持良性竞争,为华夏新能源车企积累首批造车经验。

  将来无论彼岸或小米下场造车,都将成为宝贵财富,可以摸着‘蔚小理’过河!

  回到京城总部,陈默将情况反馈给“天机阁”。

  分析报告很快呈递上来,指出“若一件事人不差、钱不差,却推展不顺,背后往往另有原因。”

  报告结论与陈默猜测大致吻合:

  「.哪里都会有派系,小到每家企业都会属于地域的烙印,比如彼岸即便沪市也有分公司,但依旧是京城企业」

  这一次的经历让陈默充分感受到什么叫做‘排外’!

  怪不得经过这一周的交流感觉自己跟特斯拉比起来,在对方眼里反而自己这边更像是外人

  想到这座城市日后某些操作确实极具“魔幻”色彩,他也就释然了,符合自己对其的一贯认知。

  这件事反倒让陈默关于‘造不造车’原本偏向不造车的态度,有了一些变化。

  “要不干脆亲自下场,造车干翻特斯拉,顺便打打某些人的脸?”

  “不不,绝不能下场。躲在后面卖铲子更安全更赚钱,你忘了你是怎么起家的了么?这才是你的老本行!”

  “等小米造车,黄花菜都凉了,雷军正在巩固他的江山,有了你的存在,这一回造不造车都不一定.”

  “亲自下场,想想雷军造车后的遭遇,除了头发白了许多其他从上到下都是黑的-——全是友商泼的脏水,还不够闹心么?”

  两个声音在他脑海中争执不休,势均力敌

  进入 5月,陈默无暇再纠结造车之争——消息传来,蚂蚁 Pre-IPO轮融资已进入收尾阶段,即将官宣。

  该来的终会到来,一场硬战在所难免。

  一般来说,一家公司想要谋求上市,之前会经过天使轮到ABCD多轮融资,根据实际情况,融资论述会更多。

  可一旦到了Pre-IPO的阶段,基本上市这件事情就到了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首节 上一节 817/8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