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0:我教雷总造手机 第814节

  那一刻,他忽觉自己如同集团年会上的普通职员,仰望着台上的掌舵者。

  这是一种源自层级的绝对位差:彼岸的天机阁纵然智计百出,可眼前这份由最顶尖智囊团专家组凭借所掌控的资源与信息渠道弄出来的方案,又岂是小小彼岸能够企及?

  “既然早有准备,为何”陈默猛地反应过来,终究不像他在彼岸那般上行下效,“难道连您也”

  “治大国如烹小鲜,要想好方方面面的情况,有些事情不是那么容易下决心的,就算下了决心去做.

  有些错是那些资本造成的,但它们也是狡猾的,为这些错买单的群体却不是它们,这才是关键.”

  “难道就没有苦一苦资本的办法?”

  “你这边的方案不就是么?太过于激进,这样不好,影响的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活生生而真实的家庭。

  16年提出‘房住不炒’的时候后续就可以跟上了,但其中缘由很复杂,不是一句两句能说的清的

  你还年轻,有理想有抱负也有能力,但不要过于冲动!

  前两天下面找你谈话,其实我是知道的,但没有阻拦,也算是变相在保护你。”

  “那明后年.”

  “我在推动这个事情,但具体能到什么程度,无法保证说不定必要时还需要你这把快刀来斩乱麻”

  “责无旁贷,无非些许骂名,我担着就是”

  “有我在,还轮不到你去扛!”

  老人洒然地笑了笑,随后话锋一转,

  “除了房地产,现在国家也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国外马斯克鼓捣的那个特斯拉颇有成绩,对于新能源车,你有什么想法?”

  猝不及防的提问让陈默一怔,但他知道老人此举的用意。

  房地产式微,亟需新的经济引擎,新能源车就是上面定下来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也符合他记忆中的脉络。

  陈默电光火石之间,快速整理措辞,打算尽量从宏观视角切入,先是思考了10秒,看着时间还剩3分钟,语速极快却条理清晰说着心中的想法,

  “.新能源汽车绝非简单的‘油改电’,而是一场涉及能源、交通、信息和人工智能的综合性革命,我认为这是我们实现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百年机遇。

  它的价值将来不仅源于制造,更源于其背后的软件生态和持续产生的数据价值.

  不过我们建议坚定纯电驱动的战略方向,同时在一定时期内鼓励混动技术满足多元需求,为转型争取时间进行过渡。

  但对于氢能,要保持研发,但不宜过早大规模投入,需警惕技术路线陷阱。

  我们真正的对手不是国内的这几家新势力,而是特斯拉和即将觉醒的传统巨头(如大众、丰田、奥迪、宝马)。

  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在政策上支持国内车企发展.

  剩下就是关键供应链比如电池、芯片、智驾这些才是未来的‘石油’和‘发动机’,不过这些彼岸这几年均有投资和研发

  我们需要华夏的‘特斯拉’,但也更需要华夏的‘博世’和‘英伟达’,我预计窗口期只有3-5年.

  总而言之,发展新能源车,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我们的目标不应只是卖更多的车,而是要通过这场汽车革命,构建一个由华夏技术、华夏标准、华夏供应链主导的全新汽车产业生态,这是一个潜力在百万亿蓝海市场,完全不弱于房地产”

  看着这个在自己面前依旧能神情自若侃侃而谈的年轻人,老人眼中难掩欣赏:

  “我这边得到的消息是沪市那边想要跟特斯拉合作,今年就会在国内建厂,可以想见后续特斯拉的发展将会提速。

  那么你,想过造车吗?”

  “啊?造车?”

  “我?”

  陈默指了指自己。

  在他的潜移默化的观念里,认为这应该是雷军的业务,他下意识就从辅助视角去布局

  “不是.如果造车,感觉小米比我更合适.”

  “我现在问的是你!”

  像彼岸这样规模的集团突然专项,需要充分论证.

  知道对方既然提出此问肯定不是无的放矢,一时竟让刚才还挥斥方遒的陈默愣在原地,

  老人见状轻笑摆手:“不必急着回答,可以回去好好想想,还有时间。不过今天时间到了,我还有会。”

  见老人起身,陈默忽然想起一事:“之前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议案.”

  “陈默!”老人顿住脚步,深深看他一眼,“有的时候,木秀于林,未必是福。”

  随后出门而去

  陈默在秘书的引导下离去.

  脑海中还在想着刚才最后那句话。

  这是一句提醒,也是一句警示!

  站在山巅,风浪大;木秀于林,风摧之!

  看来彼岸已经引起某个层面足够的重视,在执剑计划没有完成之前,这显然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第917章 造不造车?这是个问题!

  去往开会的路上,老人想起前两天的一次会议。

  已有不少人对彼岸与陈默提出质疑。

  最近几年彼岸就像洲际导弹的研发速度一样,发展的太快了。

  即便他们掌握着彼岸的数据,但是每年看一次还是快到出乎了他们这些人的意料。

  这种崛起速度代表着失控,失控意味着不稳定,这是那些人所不愿意见到的。

  深圳的小马、京城的小李都被他化敌为友,刘强东、雷军等人亦与他互为臂助,如今互联网格局早已攻守易势。

  眼下能勉强与彼岸抗衡的,只剩阿里的老马。

  其实无需陈默提醒,老人早对蚂蚁的风险有所关注,甚至此前专家学者公开点评蚂蚁模式的言论,亦是他暗中推动,最终却不了了之——这背后何尝不是制衡彼岸的策略?

  在某些人眼中,陈默的家国情怀无懈可击,彼岸的商业模式也无可指摘,唯独其体量已构成系统性隐患。

  “以合作之名成立彼岸系,实则拉帮结派。

  青藤、梧桐两座学院先后建立,无不彰显其野心。

  彼岸系这么大的体量,万一变质腐化造成的影响力和破坏力”

  这是那些人的原话,在他们眼里,彼岸的存在那可是比恒大、蚂蚁还要来的严重,亟待解决的问题。

  好在陈默前不久在年会上公布的员工持股计划,算是走对了一步棋。

  古往今来,自上而下,无非‘博弈权衡’四字而已

  以他所处位置不便明言,他相信以陈默的智慧能听懂他的忠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场,只要他在一天,便不会让外力轻易干涉。

  这等能带动整体华夏经济的商业人才,需要做的是保护而不是破坏!

  老人叹了口气,收拾情绪步入会场,继续日理万机的工作.

  回到彼岸科技园,陈默面色凝重。

  他思考的时候总是格外严肃,以至于从地下停车场到办公室这一路上,几位本想打招呼的员工,见他神情专注、眉头紧锁,都没敢上前打扰。

  走进办公室,他对助理吩咐:“小段,接下来一个小时,别让任何人打扰我。所有事延后处理。”

  “好的,Moss。”

  陈默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笔记本写写画画——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

  不一会儿,纸上出现了“造车”两个大字,后面跟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彼岸长期以来专注于软件领域,虽然也投资布局了一些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但整体而言,离制造业还相差甚远。

  跨界,亦有不同。

  如果小米去造车,它已有零部件整合和制造经验,不算从零开始,攒台手机是攒,攒台车也是攒,无非制造工艺、零部件上了一个维度,去造车事半功倍。

  这就像网球职业选手费德勒去打乒乓球,拿起乒乓球拍按照网球的打法,上手非常快,虽然姿势有些不正规,但很快就能打的有板有眼。

  可彼岸更像王语嫣——武学理论天下无双,真要自己下场跟人动手,就是另一回事了。

  而且雷军这家伙工作起来那是真的拼,比他可努力多了,毕竟‘中关村劳模’名声在外,可不是空穴来风。

  陈默又比较懒,好不容易把集团事务交给陆奇和下面这些高管,他只想当一个‘破坏王’,不想当‘拼命三郎’。

  最重要的是新能源车现在是蓝海不假,几年后车造出来杀成红海,血雨腥风,外商、友商脏水遍地,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估计利润还不如《荣耀世界》来的多。

  何必呢?

  造不造车?是个问题。

  但此刻的陈默仍倾向于让雷军自己去造,他来“卖铲子”——提供智驾系统。

  陈默现在就像一个一直想躺平拉磨的驴,鞭子不抬起来,他肯定是不会主动往前走的.

  “造车?狗都不干。除非上面搞摊派。”

  陈默心想。

  有小米这个更合适的选择,京城这边应该不会强行指派彼岸。

  希望这只是领导的一次临时起意的口风试探。

  虽说造不造车暂时没有定论,但对于特斯拉在沪市合作建厂,陈默觉得可以提前做一些工作把这事搅黄。

  因为特斯拉正是因为在华建厂,解决了产能问题,反哺世界市场才有了新的盈利增长点,为外国马的SpaceX持续源源不断的资源。

  这让陈默有种国内工厂每卖出一辆特斯拉,都是在给星链做贡献的既视感。

  更何况,特斯拉全国跑,很难不让人怀疑地理数据收集的可能性——滴滴的事才过去没多久。

  这一次,他不打算写报告,反正写了也没啥用,最终还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比较靠谱。

  陈默现在就想把这两马和老许的饭碗砸掉,不仅有瘾,而且瘾还很大!

  但最关键的,是这次谈话给他敲响了警钟:

  蚂蚁这件事,会不会因为彼岸势头太猛,反而适得其反?

  熟读历史的陈默心有所感,随即召集“天机阁”专家组成员开会,说出忧虑,令其进行推衍。

  天机阁推演后的结论是:确实有可能因彼岸的存在,促使某些利益集团更加抱团——从某种角度上讲,反而为蚂蚁上市提供了更暖的环境和更肥的土壤。

  此前石沉大海的方案和老者侧面的暗示,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陈默陷入长久的沉默。

  木秀于林?换句话说就是让自己韬光养晦呗?

  就像一个班里有个学霸,太过于冒尖,老师叮嘱为了班级团结的氛围,照顾一下全班同学的情绪,你下次考的差一些。

  就因为少数服从多数?即便少数没问题,也成了异类!

  可是凭什么?

首节 上一节 814/8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