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社会出现了诸如工作内卷、学习内卷等现象,而我刚才所说的这些数字,代表的是彼岸式的“内卷”-——我们卷的是福利!
但这些福利是怎么来的呢?
这些福利,离不开集团的强劲营收,更离不开每一位彼岸人的努力,和所有支持我们的用户……」
直播评论区里,满是惊叹与称赞的弹幕,而众多观看这场直播的友商们,内心却满是不满。
他们本是为了解彼岸未来发展规划而来,结果听到的却是数百亿建员工宿舍、上千亿发福利,只觉陈默是在炫耀。
看着评论区那些追捧的弹幕,他们更是心生厌恶。
横竖学不来,看了也无用,近半友商直接退出直播间,这等妖言惑众,蛊惑人心的表演,不看也罢。
远在杭州的老马,是对陈默最为了解的人。对方一抬屁股,他就知道要放什么屁。一看大屏幕数据,当即关掉了直播。
尽管在直播、本地生活、移动办公等局部业务上与彼岸仍有摩擦,但在老马心中,真正的对手早已不是彼岸,而是时间与自我。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认为陈默是在炫耀。
彼岸系成员企业、配强计划中的企业,以及众多观望彼岸模式的专家、学者、媒体和有关部门领导,他们从这些数据背后,看到了陈默正以彼岸全体劳动者为基础,进行着一场共同富裕伦理的当代实践。
就像饿了么,在互联网平台普遍利用算法压榨劳动力时,它反其道而行之,率先实现全平台全额承担五险一金,连个人部分都由平台代缴。
这也使得饿了么虽占据 80%的市场领导地位,利润率却低至 3.82%,远不及人们对其利润空间的预期。
外卖利润空间是无比巨大的,结果一年到头反而还不如小米。
上面这些数据明面上是数百万人,但是带来的社会效应是数百万家庭,老有所养、病有所依,是上亿人口的安居乐业,其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影响无疑是巨大。
正当众人还在回味这些惊人举措时,陈默又抛出一个重磅消息:
「各位彼岸同仁:集团始终致力于为每一位员工提供行业领先、面向未来的福祉。
经过董事会慎重考量,我们决定对原有的百亿补贴住房贷款计划进行战略性升级。
我们深知,传统住房贷款虽能暂时解决购房需求,却会让优秀的伙伴们长期背负债务压力,这与彼岸的价值观相悖。
因此,我们决定终止原住房贷款申请,并重磅推出“共同富裕”全面赋能计划。
该计划旨在为每一位员工及其家庭的长远发展,提供更直接、灵活、丰厚的支持,助力大家不仅“安居”,更能“乐业”,实现财富与能力的双重提升。
这并非福利削减,而是一次价值倍增的全面升级。
集团已设立规模高达千亿的员工持股计划(ESOP),将授予员工集团期权。
每年,集团会根据员工表现,以阶梯式发放不同数量的期权,并按比例释放。
同时,集团每年还会拿出真金白银定向回购员工手中的期权。
至于离职后期权的处理,也有相应规则.」
随着陈默详细介绍 ESOP的核心规则,现场掌声雷动。
所有员工望着台上身着校服的陈默,眼神中满是狂热与信任,他俨然成为了带领大家走向富裕的领袖。
按照这个期权计划,以彼岸当前的发展态势,员工们每年的薪资将迈向新的高度,相比之下,取消购房贷款福利已显得微不足道。
「通过这项激励政策,公司将未来的成长与每一位伙伴紧密相连。
但大家要明确,“全民持股”并非“平均持股”,集团此举并非追求绝对平均,不是吃大锅饭。
而是广泛覆盖那些关注公司长期战略与健康发展,自觉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员工。
这项计划构建的是“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薪酬模式:
公司业绩好,大家手中的期权升值,总薪酬大幅上涨;
反之,公司业绩不佳,期权价值受影响,大家收入也会减少。
我们追求的不是短期 KPI,而是鼓励创新、投资未来。
我们坚信,成为公司的所有者,远比成为银行的负债者更有价值。
我们的目标不是帮大家借钱买房,而是帮大家挣到买房的资本。
我有信心带领你们,让我们的彼岸越来越好,
那么你们有信心么?」
说着,陈默调转话筒朝向舞台下方。
下一刻,
“有!”“有!”“有!”.
后台的五百听着前方山呼海啸般的回应,心中感慨:跟他刚才相比,这才是真正军训式的表演啊!
第910章 不要上车
“彼岸要搞ESOP?全民持股?”
“陈默是不是疯了?”
“……也不是第一回疯了,习惯就好。”
“钱多到没处花了吗?白花花的银子说分就分?简直是造孽!”
“要我说,陈默就是国内最大的伪君子,纯粹是花钱买名声——难不成还想青史留名?”
某个老板群里,看完陈默的发言,吐槽声此起彼伏。
对企业而言,推行ESOP(员工持股计划)实现“全民持股”,是一项战略级决策,其核心是让员工共享公司成长红利。
这类机制对初创公司激励效应极强,正如百人规模时期的小米。
而像彼岸这样体量的企业,目前国内成功实践的典范只有华为一家,其余企业的尝试则结果参半。
厉已宁,这位见证华夏经济半世纪风云的老人,却从陈默的话语与数据中,读出了更深一层。
如果说传统资本模式的本质是分离制,那么彼岸所做的,正是将这部分价值合理、合法地返还给劳动者。
陈默所构建的彼岸模式,深得唯物辩证法精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最终确定其的主体性。
彼岸的存在印证了一件事:在市场经济土壤中,同样可以萌发不一样的幼芽。
当整个环境陷入内卷,彼岸却构筑起数百万人的命运共同体。
这场资本的自我革命,正是先富带动后富的生动诠释。
这也是他们对当初这么设计模型的初衷。
只可惜,这些年在实践过程中,终究低估了一些人的贪婪与急功近利……
好在,华夏企业里终究走出了彼岸,就像前几天那场西游记音乐会,商业世界里面有个顽石,终究蹦出了一个陈默。
厉已宁关掉平板,欣慰中带些感慨地叹了口气,继续俯首推敲那份文件——这也同样关乎华夏经济的未来,是急性手术还是慢性治疗影响都是巨大的,他能做的就是把各种可能性尽可能考虑周全。
无论怎么选择都是需要魄力的。
其实按照原来的计划,推出员工持股计划(ESOP),取消免息贷款福利,话讲到这里就差不多可以了。
但现场的氛围烘托到这里,他能感受到无数员工投来的信任,以及屏幕外数百万观众的注视,所以借机他想多说两句。
或许他也清楚这些话说出口可能有些过于尖锐,因此一上来先叠甲。
「.以下仅代表我个人观点,与彼岸集团无关,也可能存在误判,请大家理性听取、自主辨别.
我今年三十三岁,彼岸员工的平均年龄是三十一。
也许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成家立业已经成为根深蒂固的一种责任,因此买房已成为一种执念。
有钱先买房,尤其近几年房价飞涨,更让大家形成‘买到就是赚到’的认知。
过去十几年,确实是房地产的黄金期,也是互联网的红利期。
但不知大家是否想过:经济周期起伏,没有哪只‘股票’会永远上涨。
现在的房产,就像一只以“年”为上升周期单位的股票。
当一支股票疯涨,涨到人尽皆知、全民追捧之时,往往意味着它已登顶巅峰,接下来很可能就是高位接盘。
目前房价已远超普通人的承受极限。
合理的水平,本应是普通劳动者月薪能在当地买一平米——这样房贷压力小,家庭生活品质不受严重影响,结余可用于消费、教育、投资,形成健康经济循环。
可现实呢?
一二线城市买一平米,早已不是“月薪”,而是“年薪”为单位,甚至还是税后年薪。
不然网上也不会有‘辛苦打拼好几年,只挣到一个厕所’这种自嘲。
这种供需的严重错配,让我对当前房产市场充满忧虑。
所以我在此提醒所有彼岸人、和观看直播喜爱彼岸的朋友:除非刚需,不要加杠杆,不要勉强“上车”。
有人或许会说:“陈默你站着说话不腰疼,都是首富了,全国买房轻而易举,说这些是不是怕我们过得更好?”
其实我之前确实买过不少房,比如在华清嘉园,前后买了有几百套……」
话音未落,全场哗然。这是陈默首次公开回应“华清嘉园之王”的传闻。
「……关注过我们往年年会的人应该知道,这些房子后来都归集团所有,有的作为大奖送出,其余用作员工公寓。
如今我自己只留一栋别墅、一公寓罢了。
就说到这里,希望能引起大家重视.
最后提前祝所有现场同事和观看直播的朋友:新春快乐!
我们,明年见!」
陈默说完,一如开场时那样,跑步离场。
他心里明白,今晚这番话,又将成为媒体大做文章的“佐料”。
但他不在乎。
之所以最后画蛇添足说这些,是因为他曾经见过太多给他留下深刻的案例:网上的、身边的、甚至是曾经自己的.
不少人套用同一悲剧公式: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加杠杆背巨债,收入全填月供,最后却因年龄大了、行情差了被裁员,房子被迫断供。
一算账,这些年还的全是利息,真是辛辛苦苦好几年,全给银行打了工。
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买了期房,给银行打了几年工,房子还烂尾了.
陈默想的很简单,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利用彼岸年会的这个场合,能劝一个是一个,至于不听劝的,那就只能尊重他人命运了。
同时这也是一次最为简单直白且有效的试探,试探另一个赛道的反应。
这也算是一次简易版的投石问路,毕竟恒大那边随着这段时间的调查,陈默看完大模型给出的初步结论,感觉对方就像在山巅之间走钢丝.
甚至陈默有些佩服老许,真是艺高人胆大,是真的亡命之徒!
彼岸年会,就这样在友商觉得“听了寂寞”、员工和大众“若有所思”之中落下帷幕。
但还有一个人却从中得到了启发,那就是B站的CEO陈睿。
看完彼岸这两年别开生面的‘互联网春晚’他心里萌生一个想法:
现如今春晚是一年不如一年,让无数观众怨声载道,彼岸年会为什么会如此破圈,因为策划的节目不用考虑‘老少皆宜’,只要对应当前80后、90后即可,因为00后最早的的一批刚刚高考结束,正是读书的年纪。
所以年会上的节目都是大家喜欢看,爱看的,最重要的是除了一般原则性的红线不能碰以外,基本上没有审核!